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7002发布日期:2022-08-27 00:5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水在排放过程中,随着生产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存在水质的不均匀和水量的不稳定情况。特别当生产上出现事故或雨水特别多时,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更大,这种变化会造成废水处理过程失常,降低了处理效果,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处理设备的设计负荷。为了使处理工艺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高峰浓度变化的影响,要求废水在进行处理前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水量和均匀的水质,必须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调节池的设置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厂所使用的调节池,一般仅具有调节水质和水量的作用,占地面积很大,且其与水解酸化池分开建设,这更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不利于工艺的优化和系统体积的控制,同时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包括一调节池本体、至少一主管道、若干支管道、若干布水管和二出水渠,其中,
6.调节池本体,为矩形,其中部具有一平行于其长边的分隔壁,调节池本体内盛装有含有粉末活性炭和接种污泥的水体,
7.至少一主管道连通外界进水并位于上述水体的水面之上,
8.若干支管道的上端连通至少一主管道,下端伸入所述水体并靠近调节池本体的底壁,且每一支管道的下端连通一布水管,
9.每一布水管均平行于调节池本体的底壁,其上具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布水孔,
10.二出水渠分别设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以获得来自调节池本体的出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管道的数目为二,分别平行靠近调节池本体的二长边。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若干支管道垂直于调节池本体的底壁。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若干布水管平行等间隔设置。
14.进一步优选的,每一所述布水管的下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二排布水孔。
1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二排布水孔相对于所述布水管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且布水孔的开设方向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水渠设有三角堰板。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调节池池容,使调节池具有一定的水解酸化功能,提高降
解cod等能力。
19.2、本实用新型投加粉末活性炭,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功能,给接种污泥提供载体,促进接种污泥繁殖。
20.3、本实用新型中的粉末活性炭可吸附进水中的cod,加强调节池调节水质的能力。
21.4、本实用新型中的粉末活性炭能够使得污泥附着繁殖,可形成大颗粒污泥,沉淀效果好,不随出水排出,减少接种污泥损失。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性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水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27.如图1至3所示,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包括一调节池本体1、至少一主管道2、若干支管道3、若干布水管4和二出水渠5,其中,
28.调节池本体1,为矩形,其中部具有一平行于其长边的分隔壁10,调节池本体1内盛装有含有粉末活性炭和接种污泥的水体11,
29.二主管道2连通外界进水并位于上述水体11的水面之上,并分别平行靠近调节池本体1的二长边。
30.若干支管道3垂直于调节池本体1的底壁,上端连通二主管道2,下端伸入所述水体11并靠近调节池本体1的底壁,每一支管道3的下端连通一布水管4。
31.如图1至4所示,每一布水管4均平行于调节池本体1的底壁和调节池本体1的短边,彼此平行等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布水管4的下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二排布水孔40,该二排布水孔40相对于所述布水管4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且布水孔40的开设方向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
32.如图3所示,二出水渠5分别设于所述分隔壁10的两侧,并设有三角堰板50,以溢流并收集来自调节池本体1的出水。
33.外界进水依次通过主管道2、支管道3和布水管4进入调节池本体1,使进水在调节池池底均匀布水,在调节池本体1中盛装含有粉末活性炭和接种污泥的水体11,进水从调节池池底均匀向上流动,与调节池本体1的水体11内的接种污泥和粉末活性炭充分接触,可使进水进行水解酸化。其中的粉末活性炭可给接种污泥提供附着载体,可吸附进水中的cod等,提高水解酸化效果。接种污泥和粉末活性炭由于重力作用留在调节池本体1内,进水向上流动到三角堰板50,经过出水渠5流出。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调节池本体、至少一主管道、若干支管道、若干布水管和二出水渠,其中,调节池本体,为矩形,其中部具有一平行于其长边的分隔壁,至少一主管道连通外界进水并位于水体的水面之上,若干支管道的上端连通至少一主管道,下端伸入水体并靠近调节池本体的底壁,且每一支管道的下端连通一布水管,每一布水管均平行于调节池本体的底壁,其上具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布水孔,二出水渠分别设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以获得来自调节池本体的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的数目为二,分别平行靠近调节池本体的二长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支管道垂直于调节池本体的底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布水管平行等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布水管的下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二排布水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排布水孔相对于所述布水管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且布水孔的开设方向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渠设有三角堰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包括一调节池本体、至少一主管道、若干支管道、若干布水管和二出水渠。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调节池池容,使调节池具有一定的水解酸化功能,提高降解COD等能力;本实用新型投加粉末活性炭,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功能,给接种污泥提供载体,促进接种污泥繁殖;本实用新型中的粉末活性炭可吸附进水中的COD,加强调节池调节水质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中的粉末活性炭能够使得污泥附着繁殖,可形成大颗粒污泥,沉淀效果好,不随出水排出,减少接种污泥损失。减少接种污泥损失。减少接种污泥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庄建成 吴军 钟寿钦 方富林 蓝伟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