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

文档序号:31350752发布日期:2022-08-31 12:4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

1.本技术涉及医疗废物、废液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后,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对麻醉器具进行清洗、干燥和消毒的工作。现有条件下常采用浸泡后刷洗、高温消毒的方式。但是由于刷洗和消毒需分别进行,并且清洗后需要等待器具完全干燥才能执行后续步骤,往往耗费较多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劳动量。现有的清洁设备对麻醉科临床用管状器具清洁时往往受限于管道内径、器具长度而难以清洁彻底,易残留药剂甚至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本技术通过可旋转喷头由器具内部旋转喷射清洁剂,可在清洁同时进行初步的器具消毒,以有效提高麻醉用试剂管的清洁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包括:密封腔体,其连接有进水管用于接收清洁液;喷头主体,其一端转动安装在密封腔体内部,另一端设置在密封腔体外,所述喷头主体内部中空并沿轴向设置有清洁液流通通道,清洁液流通通道接收密封腔体内清洁液并向外喷出所述清洁液;刷毛,其覆盖于整个喷头主体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刷毛具有向喷头主体开口前端延伸的弧度;密封环,其设置在密封腔体内,密封连接于喷头主体外壁与密封腔体内壁之间,将清洁液阻隔在密封腔体的后端,并在密封腔体的前端形成一干燥腔室;驱动装置,其设置在密封腔体的干燥腔室内,驱动喷头主体以其轴线为转动中心旋转。
5.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喷头主体包括喷水段和进水段,进水段外径小于喷水段内径,所述进水段设置于密封腔体内部,由其末端向前依次连接定位挡块、限位垫片、密封环和驱动装置,其中:定位挡块与所述进水段固定连接;限位垫片设置在进水段的外周,抵接于定位挡块的前端面与密封环的后端面之间;密封环的前端面抵接并限位于干燥腔室中部的密封腔体限位安装筋后侧;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密封环及密封腔体限位安装筋前侧,其外周固定安装于干燥腔室内壁,其内周与进水段的前部固定连接。
6.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环包括:第一密封环,其外周与密封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其内部后侧抵接限位垫片的前端;第二密封环,其外周与密封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其内周与进水段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二密封环的外周与内周之间可转动地密封连接,并且第二密封环的内周与第一密封环的前端面之间同样可转动地密封连接。
7.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刷毛包括:端部刷毛,其固定于喷水段的开口前端,沿喷头主体的轴向向前伸出并具有向喷头主体中心弯曲的弧
度;侧部刷毛,其固定于喷水段的外侧壁;清洁过程中,端部刷毛过盈抵接于麻醉用试剂管的内壁底部,侧部刷毛过盈抵接于麻醉用试剂管的内壁侧部,端部刷毛及侧部刷毛共同摩擦和清洁麻醉用试剂管内壁。
8.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端部刷毛沿喷水段的开口周向均匀分布,各端部刷毛的末端至少向前弯曲并延伸至喷头主体的中轴线位置,各端部刷毛在喷头主体开口前相互交叉。
9.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端部刷毛沿喷头主体的开口周向设置有旋转角度,各端部刷毛在喷头主体的中轴线前端顺次交叠,在交叠位置的前方形成伞状清洁面,清洁过程中,伞状清洁面内侧的端部刷毛过盈抵接于麻醉用试剂管的内壁底部,并向外、向后翻转抵接于麻醉用试剂管的内壁侧部前端,摩擦和清洁麻醉用试剂管内壁。
10.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清洁过程中,所述端部刷毛的交叠位置位于麻醉用试剂管的内壁底部中心位置,清洁液由喷水段的开口向前喷出时,推动端部刷毛的交叠位置向前紧密抵接并摩擦麻醉用试剂管的内壁。
11.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刷毛均匀排列于喷头主体外侧壁的整个周向平面。
12.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刷毛间隔设置为分别具有沿喷头主体轴向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弯曲弧度,两个弯曲弧度方向的侧部刷毛相互交叠在喷头主体外周形成周向清洁面以摩擦和清洁麻醉用试剂管内壁侧部。
13.本技术和现有方案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本技术提供一种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利用密封腔体输送清洁液并在其内部通过密封环形成干燥腔室安装驱动装置驱动喷头主体旋转。本技术将喷头主体前端清洁液喷射口位置的刷毛设置为在沿喷头主体的轴向向前伸出同时向喷头主体中心弯曲,从而在喷射口前方交叠汇聚成一束,然后再向外发散形成伞状清洁面。本技术可利用伞状清洁面过盈抵接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底部,按压伞状清洁面刷毛使其向外、向后翻转从而完全接触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前端,配合喷头主体侧部刷毛以及喷头前端所喷出的清洁液共同冲洗、摩擦和清洁麻醉科器具的整个内壁,实现高效清洁。
1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表示喷头主体;11表示喷水段;12表示进水段;14表示端部刷毛;13表示侧部刷毛;2表示密封腔体;21表示进水管;31表示定位挡块; 32表示限位垫片;33表示第一密封环;34表示第二密封环;35表示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0.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旋转喷头本身而言,由其内部清洁液流通通道指向刷毛末端的方向为外,反之为内;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21.本技术中所述的“前、后”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旋转喷头时,清洁液的喷出方向即为前,由端部刷毛指向进水段的方向即为后,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22.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23.本技术所提供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其包括图1所示的:
24.密封腔体2,其后端连接有进水管21用于接收清洁液;
25.喷头主体1,其后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部,另一端设置在密封腔体外,所述喷头主体1内部中空并沿轴向设置有清洁液流通通道,清洁液流通通道接收密封腔体2内清洁液并向外喷出所述清洁液;
26.刷毛,其覆盖于整个喷头主体1的外表面,喷头主体前端的部分刷毛具有向喷头主体1开口前端延伸的弧度;
27.密封环,其设置在密封腔体内,密封连接于喷头主体1外壁与密封腔体内壁之间,将清洁液阻隔在密封腔体的后端,并在密封腔体的前端形成一干燥腔室;
28.驱动装置35,其设置在密封腔体的干燥腔室内,驱动喷头主体1以其轴线为转动中心旋转。
29.本技术通过电机、齿轮,蜗轮蜗杆等驱动及传动部件组成驱动装置,驱动喷头主体在喷出清洁液的同时在待清洁的试剂管内转动,从而通过刷毛的摩擦和清洁液清除试剂管内残留物。
30.为方便安装,本技术可将上述喷头主体1设计为包括喷水段11和进水段12两段。将进水段外径设计小于喷水段内径。由此,所述喷水段12能够配合于试剂管内径伸入其内部,而进水段则可设置于密封腔体内部,由其末端向前依次连接定位挡块31、限位垫片32、密封环和驱动装置35,实现对其的驱动:
31.定位挡块31与所述进水段固定连接,为其前侧的其他部件提供限位;
32.限位垫片32设置在进水段的外周,抵接于定位挡块的前端面与密封环的后端面之间,保证密封环能够紧密抵接在密封腔体中部的限位安装筋后侧实现密封;
33.密封环由限位垫片而确保其前端面能够抵接并限位于干燥腔室中部的密封腔体限位安装筋后侧,将清洁液阻挡在限位安装筋之后,在限位安装筋前形成一干燥腔室;
34.所述驱动装置35安装于密封环及密封腔体限位安装筋前侧,其外周固定安装于干燥腔室内壁内,其内周与进水段的前部固定连接。由此,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干燥腔室向喷头主体输出驱动,使其旋转。
35.为保证清洁液不会进入干燥腔室影响驱动装置工作,本技术可具体将所述密封环设计为包括:
36.第一密封环33,其外周与密封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其内周可与喷头主体外壁转动连接,第一密封环的后侧壁内周抵接限位垫片32的前端实现限位;
37.第二密封环34,其设置在第一密封环与限位安装筋之间,该第二密封环的外周与密封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其内周与进水段12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二密封环34的外周与内周之间密封设置有转动轴承以及止水槽实现内外两周结构之间的可转动地密封连接,并且第二密封环34的内周与第一密封环的前端面之间同样可通过止水槽阻清洁液浸透转动轴承而在第二密封环的内周与第一密封环的前端面之间实现可转动地密封连接。
38.为保证上述喷头主体旋转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最佳的清洁效果,本技术可以将其刷毛设置为覆盖于整个喷头主体1的外表面,并至少将部分位于喷头主体前端的刷毛设计为具有向喷头主体1开口前端延伸的弧度。
39.由于本技术中将设置在喷头主体1的开口前端的端部刷毛14设置为沿喷头主体1的轴向向前伸出并具有向喷头主体1中心弯曲的弧度,因此,本技术可利用刷毛的该弧度,使得端部刷毛能够先在喷射口前方相互交叠汇聚成一束,然后再向外发散形成伞状清洁面。由此,本技术可利用伞状清洁面过盈抵接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底部,通过推动喷头主体,按压伞状清洁面刷毛使其向外、向后翻转从而完全接触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前端,配合喷头主体侧部刷毛以及喷头前端所喷出的清洁液共同冲洗、摩擦和清洁麻醉科器具的整个内壁,实现高效清洁。
40.为保证对器具底部的清洁效果,本技术在清洁过程中,喷头主体前端喷射口还会向伞状清洁面刷毛的交汇点喷射清洁液。清洁液水压推动交汇点刷毛,为其提供向外的支撑,驱使交汇点的刷毛能够紧密贴合器具底部中心,实现对整个器具底部的清洁。
41.对器具内侧壁的清洁通过不至于喷头主体侧壁外的侧部刷毛13实现:该侧部刷毛的根部固定于喷头主体1的外侧壁。清洁过程中,驱动装置由后侧驱动喷头主体,使喷头主体伸入待清洁的器具内部。此时,端部刷毛14能够过盈抵接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底部,侧部刷毛13过盈抵接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侧部,端部刷毛14及侧部刷毛13随喷头主体活动而共同摩擦和清洁麻醉科器具内壁。
42.在一些实现方式下,本技术可具体将刷毛设置为包括:相互在顶部交叠的端部刷毛14以及
43.优选方式下,为保证对器具底部的清洁效果,本技术可具体将所述端部刷毛14沿喷头主体1的开口周向均匀分布,各端部刷毛14的末端至少向前弯曲并延伸至喷头主体1的中轴线位置,各端部刷毛14在喷头主体1开口前相互交叉。
44.为避免端部刷毛相互交叉时相互挤压结节,本技术可进一步将各所述端部刷毛14分别统一沿喷头主体1的开口周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旋转角度。由此,各端部刷毛14顺序错开并能够分别在喷头主体1的中轴线前端与其周向对侧的刷毛顺次交叠,在喷头主体前端的交叠位置向前继续延伸形成伞状清洁面。由此清洁过程中,伞状清洁面内侧的端部刷毛14过盈抵接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底部,伞状清洁面交汇位置的刷毛能够贴合于器具底部中心位置,将刷毛前端并向外、向后翻转抵接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侧部前端,摩擦和清洁麻醉科器具内壁。
45.由此,清洁过程中,所述端部刷毛14的交叠位置位于麻醉科器具的内壁底部中心位置,清洁液由喷头主体1的开口向前喷出时,推动端部刷毛14的交叠位置向前紧密抵接并摩擦麻醉科器具的内壁。而旋转喷头则可为端部刷毛翻转的末端提供反向向前的推力,进一步驱使端部刷毛末端向前完全紧密地贴合于待清洁器具的底部,实现对其底面、侧壁之
间夹角区域的彻底清洁。
46.为保证清洁效果,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地将所述侧部刷毛13均匀排列于喷头主体1外侧壁的整个周向平面。将各排侧部刷毛13间隔设置为分别具有沿喷头主体1轴向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弯曲弧度。两个弯曲弧度方向的侧部刷毛13相互交叠,从而在喷头主体1外周形成周向清洁面以增加与器具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充分地摩擦和清洁麻醉科器具内壁侧部。
47.由此,本技术所提供的麻醉用试剂管清洁装置能够通过喷头主体的机械旋转,通过其所喷射的清洁液以及其外周的刷毛摩擦器件内壁,实现对试剂管残留物质的快速清除。
4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