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2317发布日期:2022-07-09 12:2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循环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2.污水净化顾名思义就是对污水进行处理,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不便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污水直接进入净化组件,降低净化组件的净化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3.现有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不便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污水直接进入净化组件,降低净化组件的净化效果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以解决现有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不便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污水直接进入净化组件,降低净化组件的净化效果的问题。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包括处理组件、进液管、第一增压泵、电控柜、第二增压泵、净化组件、排液管、曝气泵和plc控制器,所述进液管安装在处理组件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一增压泵安装在进液管上;所述电控柜和plc控制器安装在处理组件的前侧;所述净化组件安装在处理组件背离进液管的一侧,且净化组件通过管道与处理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增压泵安装在净化组件与处理组件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曝气泵安装在净化组件的前侧;所述排液管安装在净化组件背离进液管一侧的下方;
6.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处理池、提板、格栅网袋、通孔、挡板和过滤网,所述提板设置在处理池的上方;所述格栅网袋安装在提板的下方,且格栅网袋位于处理池的内部上方;所述通孔开设在处理池对应进液管的位置;所述挡板安装在处理池内部下方背离进液管的一侧;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挡板内部的上方。
7.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箱、药箱、出药管、电磁阀、曝气管和分气管,所述净化箱安装在处理池背离进液管的一侧,且净化箱通过管道与处理池相连;所述药箱安装在净化箱的上方;所述出药管安装在药箱下方的中间位置,且出药管的下端贯穿至净化箱的内部上方;所述电磁阀安装在出药管上,且电磁阀位于净化箱的内部上方;所述曝气管安装在净化箱的内部下方,且曝气管的末端与曝气泵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分气管采用多个,且分气管安装在曝气管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末端与污水源相连;所述第一增压泵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控柜通过电源线与市电相连;所述第二增压泵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所述排液管设置有阀门;所述曝气泵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
plc控制器相连;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
9.优选的,所述格栅网袋的尺寸与处理池的尺寸匹配;所述通孔的尺寸与进液管的尺寸匹配,且通孔用于将进液管插入格栅网袋的内部;所述挡板的尺寸与处理池的尺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药箱的上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出药管与药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所述分气管与曝气管的内部相通,且分气管在曝气管的上方均匀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组件的设置,使用时,污水从进液管进入处理池内,格栅网袋对大颗粒杂质进行截留,污泥等沉降在处理池的内部下方,避免大颗粒杂质和污泥等进入净化组件,保证净化组件的净化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组件的设置,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净化箱内,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通电运行,通过出药管排出定量的净化药,同时曝气泵通过曝气管和分气管对污水进行曝气,保证污水中的含氧量处于适宜范围,且曝气对污水起到搅拌的作用,保证净化药与污水的混合均匀度,提高净化组件的工作效率。
14.3.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和过滤网的设置,挡板和过滤网对污泥等进行阻挡,同时保证污水通过过滤网进入净化箱内,保证处理组件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处理组件,11-处理池,12-提板,13-格栅网袋,14-通孔,15-挡板,16-过滤网,2-进液管,3-第一增压泵,4-电控柜,5-第二增压泵,6-净化组件,61-净化箱,62-药箱,63-出药管,64-电磁阀,65-曝气管,66-分气管,7-排液管,8-曝气泵,9-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1.实施例:
22.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净化的aoo一体化设备,包括处理组件1、进液管2、第一增压泵3、电控柜4、第二增压泵5、净化组件6、排液管7、曝气泵8和plc控制器9,进液管2安装在处理组件1一侧的上方;第一增压泵3安装在进液管2上;电控柜4和plc控制器9安装在处理组件1的前侧;净化组件6安装在处理组件1背离进液管2的一侧,且净化组件6通过管道与处理组件1相连;第二增压泵5安装在净化组件6与处理组件1之间的管道上;曝气泵8安装在净化组件6的前侧;排液管7安装在净化组件6背离进液管2一侧的下方;进液管2的末端与污水源相连;第一增压泵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4和plc控制器9相连;电控柜4通过电源线与市电相连;第二增压泵5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4和plc控制器9相连;排液管7设置有阀
门;曝气泵8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4和plc控制器9相连;plc控制器9通过导线与电控柜4相连。
24.本实施例中,处理组件1包括处理池11、提板12、格栅网袋13、通孔14、挡板15和过滤网16,提板12设置在处理池11的上方;格栅网袋13安装在提板12的下方,且格栅网袋13位于处理池11的内部上方;通孔14开设在处理池11对应进液管2的位置;挡板15安装在处理池11内部下方背离进液管2的一侧;过滤网16安装在挡板15内部的上方;格栅网袋13的尺寸与处理池11的尺寸匹配;通孔14的尺寸与进液管2的尺寸匹配,且通孔14用于将进液管2插入格栅网袋13的内部;挡板15的尺寸与处理池11的尺寸匹配;使用时,污水从进液管2进入处理池11内,格栅网袋13对大颗粒杂质进行截留,污泥等沉降在处理池11的内部下方,避免大颗粒杂质和污泥等进入净化组件6,保证净化组件6的净化效果;挡板15和过滤网16对污泥等进行阻挡,同时保证污水通过过滤网16进入净化箱61内,保证处理组件1正常运行。
25.本实施例中,净化组件6包括净化箱61、药箱62、出药管63、电磁阀64、曝气管65和分气管66,净化箱61安装在处理池11背离进液管2的一侧,且净化箱61通过管道与处理池11相连;药箱62安装在净化箱61的上方;出药管63安装在药箱62下方的中间位置,且出药管63的下端贯穿至净化箱61的内部上方;电磁阀64安装在出药管63上,且电磁阀64位于净化箱61的内部上方;曝气管65安装在净化箱61的内部下方,且曝气管65的末端与曝气泵8的出气口相连;分气管66采用多个,且分气管66安装在曝气管65的上方;药箱62的上端设置有封盖;出药管63与药箱62的内部相通;电磁阀64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4和plc控制器9相连;分气管66与曝气管65的内部相通,且分气管66在曝气管65的上方均匀分布;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净化箱61内,plc控制器9控制电磁阀64通电运行,通过出药管63排出定量的净化药,同时曝气泵8通过曝气管65和分气管66对污水进行曝气,保证污水中的含氧量处于适宜范围,且曝气对污水起到搅拌的作用,保证净化药与污水的混合均匀度,提高净化组件6的工作效率。
26.工作原理
27.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电控柜4接通市电进行供电,plc控制器9通电运行进行控制,污水从进液管2进入处理池11内,格栅网袋13对大颗粒杂质进行截留,污泥等沉降在处理池11的内部下方,避免大颗粒杂质和污泥等进入净化组件6,保证净化组件6的净化效果;挡板15和过滤网16对污泥等进行阻挡,同时保证污水通过过滤网16进入净化箱61内,保证处理组件1正常运行,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净化箱61内,plc控制器9控制电磁阀64通电运行,通过出药管63排出定量的净化药,同时曝气泵8通过曝气管65和分气管66对污水进行曝气,保证污水中的含氧量处于适宜范围,且曝气对污水起到搅拌的作用,保证净化药与污水的混合均匀度,提高净化组件6的工作效率。
28.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