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7008发布日期:2022-05-05 17:4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电脑和移动通信产品等,电子产品展示是想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所展示电子产品的特点、外观与作用等等,展示平台与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个展示效果非常好的平台展示电子产品关系到游客的数量。
3.目前为了避免灰尘落到电子产品上,减少清理工作增加劳动强度,通常在电子产品上套上透明防护罩,但是现有的防护罩固定结构牢固性差,容易被不小心碰倒,且不便于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包括移动座和防护组件。
6.所述移动座包括底板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
7.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台、防护罩、压环、搭扣、转轴、电机、转盘和电子产品本体,所述固定台设置于所述升降杆顶端,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固定台顶部,所述防护罩底端外侧开设有斜面,所述压环套设于所述防护罩外侧且压接于所述斜面顶部,所述搭扣设置于所述固定台和所述压环之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台内,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台内,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端部,所述电子产品本体设置于所述转盘顶部。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台、防护罩、压环和搭扣,能够将电子产品本体防护起来,避免灰尘污染电子产品本体,同时防护罩底端外侧开设的斜面,配合压环和搭扣能够牢固的将防护罩压紧固定在固定台上,能够有效阻挡一定程度上的意外碰撞,通过设置转轴、电机、转盘和电子产品本体,能够带动电子产品本体转动,进行多方位的展示,提高实用性。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台顶部开设有环槽,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环槽内。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开设环槽,用于先定位套装防护罩,便于后续固定安装。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台开设有内腔,所述电机设置于内腔内,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内。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轴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两个锥齿轮相啮合的方式,达到传动连接的目的。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台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转盘和所述凹槽内壁间隙配合。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滚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接触所述凹槽内底部。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块和滚动的滚珠,有利于支撑转盘平稳顺滑转动。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台顶部设置有若干补光灯,若干所述补光灯均分布于所述凹槽周侧。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补光灯对电子产品本体进行补光照射,提高展示效果。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转盘顶部开设有嵌槽,所述电子产品本体嵌设于所述嵌槽内。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开设嵌槽,用于限位放置电子产品本体,避免滑动偏移。
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杆包括固定管、滑杆和锁紧旋钮,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滑杆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锁紧旋钮一端螺纹贯穿所述固定管一侧且抵接于所述滑杆。
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管、滑杆和锁紧旋钮,利用滑杆在固定管内的长度调整高度,再用锁紧旋钮锁紧固定,进而调节整体的高度,提高实用性。
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若干行走轮。
2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行走轮,便于移动整体,提高便捷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座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台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00-移动座;110-底板;120-行走轮;130-升降杆;131-固定管;132-滑杆;133-锁紧旋钮;200-防护组件;210-固定台;211-环槽;212-内腔;213-凹槽;220-防护罩;221-斜面;230-压环;240-搭扣;250-转轴;251-第二锥齿轮;260-电机;261-第一锥齿轮;270-转盘;271-固定块;272-滚珠;273-嵌槽;280-电子产品本体;290-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3.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
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包括移动座100和防护组件200。
35.请参阅图1和2,移动座100包括底板110和升降杆130,升降杆130设置于底板110顶部,具体的,底板110底部设置有若干行走轮120,通过设置行走轮120,便于移动整体,提高便捷性。
36.本实施例中,升降杆130包括固定管131、滑杆132和锁紧旋钮133,固定管131固定连接于底板110顶部,固定管131螺栓连接或焊接于底板110,滑杆132一端滑动设置于固定管131内,锁紧旋钮133一端螺纹贯穿固定管131一侧且抵接于滑杆132,通过设置固定管131、滑杆132和锁紧旋钮133,利用滑杆132在固定管131内的长度调整高度,再用锁紧旋钮133锁紧固定,进而调节整体的高度,提高实用性。
37.请参阅图1、2、3、4和5,防护组件200包括固定台210、防护罩220、压环230、搭扣240、转轴250、电机260、转盘270和电子产品本体280,固定台210设置于升降杆130顶端,防护罩220设置于固定台210顶部,具体的,固定台210顶部开设有环槽211,防护罩220设置于环槽211内,通过开设环槽211,用于先定位套装防护罩220,便于后续固定安装,防护罩220底端外侧开设有斜面221,压环230套设于防护罩220外侧且压接于斜面221顶部,搭扣240设置于固定台210和压环230之间,转轴250转动设置于固定台210内,电机260安装于固定台210内,具体的,固定台210开设有内腔212,电机260设置于内腔212内,转轴250一端转动设置于内腔212内,电机260输出端传动连接于转轴250,转盘270固定连接于转轴250端部,具体的,固定台210顶部开设有凹槽213,转盘270和凹槽213内壁间隙配合,电子产品本体280设置于转盘270顶部。
38.本实施例中,转盘270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71,转盘270底部一体成型有固定块271,固定块271底部滚动设置有滚珠272,滚珠272接触凹槽213内底部,通过设置固定块271和滚动的滚珠272,有利于支撑转盘270平稳顺滑转动。
39.本实施例中,电机26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61,电机260输出端螺栓连接或焊接有第一锥齿轮261,转轴250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251,转轴250一端螺栓连接或焊接有第二锥齿轮251,第一锥齿轮261和第二锥齿轮251相啮合,通过设置两个锥齿轮相啮合的方式,达到传动连接的目的。
4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固定台210顶部设置有若干补光灯290,若干补光灯290均分布于凹槽213周侧,通过设置补光灯290对电子产品本体280进行补光照射,提高展示效果。
41.本实施例中,转盘270顶部开设有嵌槽273,电子产品本体280嵌设于嵌槽273内,通过开设嵌槽273,用于限位放置电子产品本体280,避免滑动偏移。
42.该电子产品的防尘保护罩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防护罩220顺着环槽211套设到固定台210上,然后将压环230沿着防护罩220外部下滑套在防护罩220外侧端,同时压环230底部压在防护罩220的斜面221,再用搭扣240将压环230和固定台210连接固定起来,从而将
防护罩220稳定的压紧固定,避免灰尘污染电子产品本体280,能够有效阻挡一定程度上的意外碰撞,拆卸时只需打开搭扣240将压环230取下,即可取下防护罩220,快捷方便。
43.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60和补光灯29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4.电机260和补光灯29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