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9986发布日期:2022-05-11 14:3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絮凝处理是指膨胀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为应急处理措施,投加混凝剂,以改善其沉降性能,初步选择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无机混凝剂
‑‑
硫酸亚铁进行对比试验,在处理水量为50l/h的小试装置中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使其浓度分别达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变化。
3.现有的絮凝处理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凝絮处理时,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对凝絮后的污水进行澄清,因此在面对大流量的污水时,处理速率较低,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絮凝处理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凝絮处理时,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对凝絮后的污水进行澄清,因此在面对大流量的污水时,处理速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箱盖,所述处理箱顶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阵列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隔板底部沿安装孔下端设置有反应筒,且反应筒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筒一侧上端设置有分出水管,且分出水管与反应筒贯通固定连接,所述箱盖顶部中间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箱盖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底部设置有布水管,且布水管与进水管贯通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一侧固定有投药箱,所述投药箱底部贯通固定有投药管,所述投药管另一端延伸至箱盖内部,所述投药管底部阵列贯通设置有分药管。
6.优选的,所述隔板沿安装孔一侧开设有进药口,且进药口内壁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分药管与进药口相互匹配。
7.优选的,所述反应筒内壁下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中间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固定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与安装孔相匹配,所述布水管下端套接有密封塞,且密封塞与过滤筒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内壁中部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反应筒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内壁上端设置有总出水管,所述分出水管中部安装有净水截止阀,所述分出水管另一端与总出水管贯通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筒底端安装有污水截止阀,所述处理箱内壁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反应筒贯通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投药箱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顶部固定有卡头,所述投药箱顶部一侧铰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中间转动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与卡头相互匹配,
所述卡座顶部固定有把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处理箱,布水管,反应筒,总出水管和排污管,可以利用布水管对进入进水管中大流量的水进行均匀布水,在通过处理箱中设置的多组反应筒对分来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如此一来大流量的水被均分,多个反应筒共同对进入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在通过总出水管将净水排出,通过排污管将沉积在反应筒底部的絮凝物排出,以此实现对大流量污水的凝絮净化处理。
13.2、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投药箱,投药管和分药管,可以使放入投药箱中的凝絮药剂均匀的分布在每一个反应筒中,使污水得以与絮凝剂发生反应,达到凝絮处理的目的,同时,设置的盖子和与盖子转动连接的卡座,以及设置的搅拌杆与搅拌杆顶部固定的卡头,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盖上盖子之后,也能通过转动卡座顶部的把手带动搅拌杆对投药箱中的药剂进行搅拌,以防止药剂静置分层。
14.3、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处理箱,箱盖和过滤筒,工作人员可通过分离处理箱和箱盖,对反应筒中的过滤筒取出,以便于清理过滤筒中过滤的杂物,设置的过滤筒可以在污水进入反应筒之前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能够使本设备的净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放大图。
18.图中:1、处理箱;2、箱盖;3、进水管;4、布水管;5、隔板;6、支撑架;7、反应筒;8、安装孔;9、过滤筒;10、支架;11、连接座;12、连接柱;13、分出水管;14、总出水管;15、净水截止阀;16、投药箱;17、投药管;18、分药管;19、搅拌杆;20、盖子;21、卡头;22、卡座;23、排污管;24、污水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大流量高浊度水絮凝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箱盖2,处理箱1顶部设置有隔板5,且隔板5与处理箱1固定连接,隔板5阵列开设有安装孔8,隔板5底部沿安装孔8下端设置有反应筒7,且反应筒7与隔板5固定连接,反应筒7一侧上端设置有分出水管13,且分出水管13与反应筒7贯通固定连接,箱盖2顶部中间设置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与箱盖2固定连接,进水管3底部设置有布水管4,且布水管4与进水管3贯通固定连接,箱盖2一侧固定有投药箱16,投药箱16底部贯通固定有投药管17,投药管17另一端延伸至箱盖2内部,投药管17底部阵列贯通设置有分药管18,隔板5沿安装孔8一侧开设有进药口,且进药口内壁固定有密封圈,分药管18与进药口相互匹配,通过设置处理箱1,布水管4,反应筒7,总出水管14和排污管23,可以利用布水管4对进入进水管3中大流量的水进行均匀布水,在通过处理箱1中设置的多组反应筒7对分来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
如此一来大流量的水被均分,多个反应筒7共同对进入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在通过总出水管14将净水排出,通过排污管23将沉积在反应筒7底部的絮凝物排出,以此实现对大流量污水的凝絮净化处理。
21.进一步,投药箱16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19,搅拌杆19顶部固定有卡头21,投药箱16顶部一侧铰接有盖子20,盖子20中间转动连接有卡座22,卡座22与卡头21相互匹配,卡座22顶部固定有把手,通过设置投药箱16,投药管17和分药管18,可以使放入投药箱16中的凝絮药剂均匀的分布在每一个反应筒7中,使污水得以与絮凝剂发生反应,达到凝絮处理的目的,同时,设置的盖子20和与盖子20转动连接的卡座22,以及设置的搅拌杆19与搅拌杆19顶部固定的卡头21,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盖上盖子20之后,也能通过转动卡座22顶部的把手带动搅拌杆19对投药箱16中的药剂进行搅拌,以防止药剂静置分层。
22.进一步,反应筒7内壁下端固定有支架10,支架10上端中间设置有连接座11,且连接座11与支架10固定连接,连接座1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上端固定有过滤筒9,过滤筒9与安装孔8相匹配,布水管4下端套接有密封塞,且密封塞与过滤筒9相匹配,通过设置处理箱1,箱盖2和过滤筒9,工作人员可通过分离处理箱1和箱盖2,对反应筒7中的过滤筒9取出,以便于清理过滤筒9中过滤的杂物,设置的过滤筒9可以在污水进入反应筒7之前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能够使本设备的净化效果更好。
23.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应将污水通过进水管3通入,再由布水管4将污水均匀的分布在反应筒7中,反应筒7中的过滤筒9可以在污水进入反应筒7之前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能够使本设备的净化效果更好,随后工作人员将絮凝药剂投入投药箱16中,关闭盖子20后,设置的与盖子20转动连接的卡座22,以及设置的与搅拌杆19顶部固定的卡头21两者相互卡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盖上盖子20之后,也能通过转动卡座22顶部的把手带动搅拌杆19对投药箱16中的药剂进行搅拌,以防止药剂静置分层,由投药管17和分药管18将药剂均匀的投放到反应筒7中,随后让污水在反应筒7中充分反应后,通过开启净水截止阀15让上层净水通过分出水管13和总出水管14流出,再通过开启污水截止阀24将反应筒7底部的凝絮物通过排污管23排出,以此实现对大流量污水的凝絮净化处理。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