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污水处理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5303发布日期:2022-06-18 00:2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污水处理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农业用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农业污水”是指农牧业生产排出的污水和降水或是灌溉水流过农田或经农田渗漏排出的水,该类污水中附着有大量的污泥,通常都需要对此类污水进行相应的环保处理后,方可继续用于灌溉。
[0003]
现有的大多数的环保处理设备体积都较大且造价较高,难以广泛地应用于大多数人群,此外难以很好的对污水中附着的污泥进行简单快速的处理,另外由于分离后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也不便于后续的回收利用,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农业污水处理的环保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农业用污水处理环保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设备体型大,不便于用户广泛使用、难以很好快速便捷地实现泥与水的分离等问题。
[0005]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用污水处理环保设备,包括分离桶主体,所述分离桶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桶盖,且桶盖的中心处开设有灌水口,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前侧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左侧方设置有排泥机构,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蓄能机构;
[0006]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涡轮、搅动板、隔板、转轴、浮漂触片、电控阀门、导流板、推杆、储存仓、翘板、推板、过滤板,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涡轮,且涡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涡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的底部,所述涡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搅动板,所述搅动板的下方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均匀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涡轮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对称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的内壁,所述导流板的左右两侧均抵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端且位于分离桶主体的侧壁开设有储存仓,所述储存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翘板,所述推杆的外端头固定连接于翘板的底部,所述翘板的外端延伸至分离桶主体的外侧,所述储存仓的内部设置有推板,且推板与翘板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左侧壁开设有壁仓,且壁仓内滑动连接有浮漂触片,所述浮漂触片位于涡轮水平高度之上。
[0008]
优选的,所述排泥机构包括疏导管、绞龙输送锟、电热丝,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疏导管,所述疏导管呈左侧倾斜固定连接于分离桶主体的左侧外部,且疏导管与分离桶主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疏导管的内部安装有绞龙输送锟,所述疏导管的内壁环绕安装有电热丝。
[0009]
优选的,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左侧外部位于疏导管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绞龙输送锟的连接端相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蓄能机构包括安装舱、磁圈、铜线圈、蓄电池,所述转轴的下端且位于分离桶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舱,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安装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圈,且磁圈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铜线圈,所述铜线圈固定连接于安装舱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分离桶主体的前侧外部安装有蓄电池。
[0011]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安装舱、磁圈、铜线圈呈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热丝呈电性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安装舱上方呈转动连接,且转轴与安装舱上方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分离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由于分离桶主体的体积较小且构造简单,从而便于用户及时的取用,同时能够利用污水落下的重力带动搅动板转动,从而利用离心力加速污水中污泥的分离,同时在储存仓内絮凝剂的配合作用下进一步加快污泥与水体的分离,最终并使得污泥沉淀至隔板表面,完成对污水中水与泥快速简单有效的环保处理;
[0015]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两组导流板,既能够对落入的污水起到导流的作用,确保污水能够最大程度地落在涡轮上,从而带动涡轮转动,同时在两组导流板的拍打时带动储存仓内的絮凝剂推出并落入分离桶主体内,从而便于污水与絮凝剂发生反应,更快地完成水、泥的分离;
[0016]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由于在的地面均匀设置有锥刺,故能够使得分离桶主体能够更趋于平稳的摆放于农田地面上,从而提升设备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7]
(4)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浮漂触片,利用浮漂触片与水体接触后浮漂触片具备的浮力来控制外部抽水泵的启闭,从而实现分离桶主体内污水的定量环保处理,避免单次处理污水过多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0018]
(5)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蓄能机构,在污水带动涡轮、转轴转动时,利用水落下时的重力势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存储,当处理完毕后的水体排出分离桶主体后,利用存储的电能对疏导管内的污泥进行高温加热处理,经过高温干燥和杀菌的污泥,既能够方便用户分装,同时也便于用户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中桶盖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中分离机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图四中a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中分离桶主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中储存仓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标号为:
[0027]
1、分离桶主体;11、桶盖;12、灌水口;13、出水口;14、底座;2、分离机构;21、涡轮;22、搅动板;23、隔板;24、转轴;25、浮漂触片;26、电控阀门;27、导流板;28、推杆;29、储存仓;210、翘板;211、推板;212、过滤板;3、排泥机构;31、疏导管;32、绞龙输送锟;33、电热丝;4、蓄能机构;41、安装舱;42、磁圈;43、铜线圈;4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一
[0030]
请参照图一至图三、图七所示,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分离机构2,分离机构2包括涡轮21、搅动板22、隔板23、转轴24、浮漂触片25、电控阀门26、导流板27、推杆28、储存仓29、翘板210、推板211、过滤板212,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涡轮21,且涡轮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4,分离桶主体1的左侧壁开设有壁仓,且壁仓内滑动连接有浮漂触片25,浮漂触片25位于涡轮21水平高度之上,涡轮21通过转轴24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涡轮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搅动板22,搅动板22的下方安装有隔板23,隔板23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212,隔板23的表面均匀安装有电控阀门26,涡轮21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27,导流板27对称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内壁,导流板27的左右两侧均抵接有
[0031]
储存仓2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翘板210,推杆28的外端头固定连接于翘板210的底部,翘板210的外端延伸至分离桶主体1的外侧,储存仓29的内部设置有推板211,且推板211与翘板210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
[0032]
工作原理:具体在使用时,通过抽水泵将污水从分离桶主体1上方的灌水口12处灌入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当污水自灌水口12自由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并在两组导流板27的导流作用下,该导流板2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内壁,如图二所示,使得污水能够更好地掉落在涡轮21的上方,在利用抽水泵及污水落下的重力的共同作用力下,致使涡轮21快速转动,当涡轮21转动后随之带动其底部的搅动板22、转轴24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的含有污泥的污水在搅动板22的搅动下,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了污水中的污泥与水体的分离,同时在污水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时,会冲击和向两侧拍打位于分离桶主体1内部两侧的两组导流板27,如图二所示,当导流板27受到污水的拍打冲击后,随即带动推杆28同步向两侧运动,由于推杆28的外端与翘板210的底部固定连接,加之翘板210转动连接于储存仓29的底部,故在翘板210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会带动推板211向储存仓29的内侧推移,如图七所示,而在储存仓29的内部放置有可加速污泥与水体分离的絮凝试剂,故在污水落下的同时,在两组导流板27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及时地将储存仓29内的絮凝试剂从储存仓29内侧的漏孔中间歇式推出,如图二所示,由此实现当污水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时,能够结合搅动板22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储存仓29内推出的絮凝剂与污水的相应反应的共同配合作用下,进一步快捷有效的加快污泥与污水的分离,同时搅动板22的搅动也会进一步加快絮凝试剂与污水的反应速率,而随着分离桶主体1内的水位逐渐升高,由于在分离桶主体1的左侧壁且位于涡轮21的上方开设有壁仓,且在壁仓内滑动连接有浮漂触片25,而
该壁仓的最高处,即也是分离桶主体1内部限定的最佳高度,安装有触点开关,可用于连接及控制外部的抽水泵,即当分离桶主体1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后,浮漂触片25会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上升并通过触点开关控制外部抽水泵自动停止工作,从而保证分离桶主体1内的污水处理能够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0033]
实施例二
[0034]
请参照图一、图四、图五所示,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蓄能机构4,蓄能机构4包括安装舱41、磁圈42、铜线圈43、蓄电池44,转轴24的下端且位于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舱41,转轴24与安装舱41上方呈转动连接,且转轴24与安装舱41上方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提升转动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少水体渗透至安装舱41内,转轴24的下端延伸至安装舱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圈42,且磁圈42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铜线圈43,铜线圈43固定连接于安装舱41的底部中心位置,分离桶主体1的前侧外部安装有蓄电池44,蓄电池44与安装舱41、磁圈42、铜线圈43呈电性连接,蓄电池44与电热丝33呈电性连接。
[0035]
工作原理:具体在使用时,当污水带动涡轮21与转轴24转动的同时,由于在转轴24的底端设置有磁圈42,如图五所示,在转轴24旋转的同时随之磁圈42围绕着铜线圈43旋转运动,依据电磁感应定理,磁圈42在围绕铜线圈43转动时,即相当于铜线圈43作为导体在磁圈42的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此时铜线圈43便可产生电动势,即电流,而由于铜线圈43与分离桶主体1前侧的蓄电池44呈电性连接,即铜线圈43产生的电流会由蓄电池44进行存储,而由于蓄电池44与电热丝33呈电性连接,加之在蓄电池44的外部安装有控制开关,如图一所示,即用户可以通过蓄电池44的控制开关控制电热丝33的启闭,当用户将蓄电池44内的电流释放后,此时位于疏导管31内部环绕设置的电热丝33在接通电流后,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下,则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此时处于疏导管31内湿度较大的污泥则会在电热丝33散发的热量作用下,加速污水中水分的蒸发,蒸发的水汽可通过疏导管31上方开设的排气孔及时地排出,同时经过高温的作用下,也能够降低污泥中残余的有害物质,
[0036]
实施例三
[0037]
请参照图一至图七所示,一种农业用污水处理环保设备,包括分离桶主体1,分离桶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桶盖11,且桶盖11的中心处开设有灌水口12,分离桶主体1的前侧下方开设有出水口13,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4,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分离机构2,分离机构2包括涡轮21、搅动板22、隔板23、转轴24、浮漂触片25、电控阀门26、导流板27、推杆28、储存仓29、翘板210、推板211、过滤板212,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涡轮21,且涡轮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4,分离桶主体1的左侧壁开设有壁仓,且壁仓内滑动连接有浮漂触片25,浮漂触片25位于涡轮21水平高度之上,涡轮21通过转轴24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涡轮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搅动板22,搅动板22的下方安装有隔板23,隔板23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212,隔板23的表面均匀安装有电控阀门26,涡轮21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27,导流板27对称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内壁,导流板27的左右两侧均抵接有推杆28,推杆28的外端且位于分离桶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储存仓29,储存仓2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翘板210,推杆28的外端头固定连接于翘板210的底部,翘板210的外端延伸至分离桶主体1的外侧,储存仓29的内部设置有推板211,且推板211与翘板210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分离桶主体1的左侧方设置有排泥机构3,排泥机构3包括疏导管31、绞龙输送锟32、电热丝33,隔板23的左侧设置有疏导管31,疏导管31呈左侧倾斜固定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左
侧外部,且疏导管31与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相连通,疏导管31的内部安装有绞龙输送锟32,疏导管31的内壁环绕安装有电热丝33,分离桶主体1的左侧外部位于疏导管31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绞龙输送锟32的连接端相连接,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蓄能机构4,蓄能机构4包括安装舱41、磁圈42、铜线圈43、蓄电池44,转轴24的下端且位于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舱41,转轴24与安装舱41上方呈转动连接,且转轴24与安装舱41上方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提升转动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少水体渗透至安装舱41内,转轴24的下端延伸至安装舱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圈42,且磁圈42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铜线圈43,铜线圈43固定连接于安装舱41的底部中心位置,分离桶主体1的前侧外部安装有蓄电池44,蓄电池44与安装舱41、磁圈42、铜线圈43呈电性连接,蓄电池44与电热丝33呈电性连接。
[0038]
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将分离桶主体1,该分离桶主体1的主体材质可以是透明材质,从而便于用户及时观察到分离桶主体1内部的情况,摆放至农田的污水排出处,由于在分离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4,且在底座14的地面均匀设置有锥刺,如图一和图六所示,故能够使得分离桶主体1能够更趋于平稳的摆放于农田地面上,从而提升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随后用户可以通过污水抽水泵将污水从分离桶主体1上方灌水口12处灌入分离桶主体1的内部,当污水自灌水口12自由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并在两组导流板27的导流作用下,该导流板2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于分离桶主体1的内壁,如图二所示,使得污水能够更好地掉落在涡轮21的上方,在利用抽水泵及污水落下的重力的共同作用力下,致使涡轮21快速转动,当涡轮21转动后随之带动其底部的搅动板22、转轴24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的含有污泥的污水在搅动板22的搅动下,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了污水中的污泥与水体的分离,同时在污水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时,会冲击和向两侧拍打位于分离桶主体1内部两侧的两组导流板27,如图二所示,当导流板27受到污水的拍打冲击后,随即带动推杆28同步向两侧运动,由于推杆28的外端与翘板210的底部固定连接,加之翘板210转动连接于储存仓29的底部,故在翘板210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会带动推板211向储存仓29的内侧推移,如图七所示,而在储存仓29的内部放置有可加速污泥与水体分离的絮凝试剂,故在污水落下的同时,在两组导流板27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及时地将储存仓29内的絮凝试剂从储存仓29内侧的漏孔中推出,如图二所示,由此实现当污水落入分离桶主体1内时,能够结合搅动板22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储存仓29内推出的絮凝剂与污水的相应反应:无机絮凝剂在加入污水中后,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从而使得污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使得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即污水的残余的污泥的颗粒会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并完成沉淀的共同配合作用下,进一步快捷有效的加快污泥与污水的分离,同时搅动板22的搅动也会进一步加快絮凝试剂与污水的反应速率,而随着分离桶主体1内的水位逐渐升高,由于在分离桶主体1的左侧壁且位于涡轮21的上方开设有壁仓,且在壁仓内滑动连接有浮漂触片25,而该壁仓的最高处,即也是分离桶主体1内部限定的最佳高度,安装有触点开关,可用于连接及控制外部的抽水泵,即当分离桶主体1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后,浮漂触片25会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上升并通过触点开关控制外部抽水泵自动停止工作,从而保证分离桶主体1内的污水处理能够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0039]
当抽水泵停止工作后,用户通过观察分离桶主体1内污水与污泥的分离状态,由于
污泥在经过离心力与絮凝试剂的共同作用下,加之污泥的自身质量较大,故污水会逐渐沉淀至隔板23的表面,此时由于在隔板23的左侧设置有疏导管31,该疏导管31的内端与隔板23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加之疏导管31呈左侧倾斜的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污泥的回流,当隔板23表面沉淀有污泥后,即此时的污水与污泥已经实现了较好地分离,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启动位于疏导管31上方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促使疏导管31内部的疏绞龙输送锟32发生转动,从而逐渐缓慢地将附着在隔板23表面的污泥层逐渐导入疏导管31的内部;
[0040]
当用户观察到隔板23表面附着沉淀的污泥逐渐被排完后,此时用户通过控制分离桶主体1外部用于控制电控阀门26启闭的开关,进而将电控阀门26均打开,此时经过抽取污泥后的水体则会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分离桶主体1的最底部,另外由于在隔板23的底部还设置有过滤板212,如图四所示,该过滤板212可用于再次吸附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泥,从而使得落入分离桶主体1最底部的水体能够保持较为纯净的状态,最终落入分离桶主体1底部的水体经过前端处理后,有效地降低了污水中污泥的含量,随后再通过分离桶主体1前侧的出水口13处排出,从而便于用户再次利用该水体,进而实现了对农业污水的环保处理;
[0041]
此外,在污水带动涡轮21与转轴24转动的同时,由于在转轴24的底端设置有磁圈42,如图五所示,在转轴24旋转的同时随之磁圈42围绕着铜线圈43旋转运动,依据电磁感应定理,磁圈42在围绕铜线圈43转动时,即相当于铜线圈43作为导体在磁圈42的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此时铜线圈43便可产生电动势,即电流,而由于铜线圈43与分离桶主体1前侧的蓄电池44呈电性连接,即铜线圈43产生的电流会由蓄电池44进行存储,而由于蓄电池44与电热丝33呈电性连接,加之在蓄电池44的外部安装有控制开关,如图一所示,即用户可以通过蓄电池44的控制开关控制电热丝33的启闭,当用户将蓄电池44内的电流释放后,此时位于疏导管31内部环绕设置的电热丝33在接通电流后,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下,则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此时处于疏导管31内湿度较大的污泥则会在电热丝33散发的热量作用下,加速污水中水分的蒸发,蒸发的水汽可通过疏导管31上方开设的排气孔及时地排出,同时经过高温的作用下,也能够降低污泥中残余的有害物质,当疏导管31内的污泥逐渐被烘干后,便可通过打开疏导管31左端的盖子,并在绞龙输送锟32的转动输送下将较为干燥的污泥逐渐送出,经过高温干燥和杀菌的污泥,既能够方便用户分装,同时也便于用户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
[0042]
当完成上文所叙的操作步骤后,用户即可重复开始下一次的污水处理,以上本发明完整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004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