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51991发布日期:2022-08-06 07:5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河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道路排水系统、各种生活污水系统和工业污水系统的排水口均引入周边河道中,导致含泥砂水质、各类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河流中,导致河道污染非常严重,日积月累,河道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于河道底部,增加后期的清理难度和清理强度,清理费时费力,并且需要频繁进行清理,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尤其是在雨季,随着雨水的排入,导致河水的流速和流量随时变化,大大增加了河道水处理的难度。
3.过滤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透气性和极高的机械强度、它的流动阻力小,滤出的效率高;并且过滤棉具有耐药性、耐水性、难燃性、透水性、透气性、不易掉落、不掉色等优点。可以多次冲洗,循环使用,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水质,环保性好,目前主要是应用在鱼缸中,可过滤掉水质中的鱼类的排泄物以及食物残渣等大量的废物,让后面的滤材发挥更大的效率。但是过滤棉在河道水处理中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能对河水进行有效过滤、行洪,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其通过在河道内设置具有再生功能的过滤棉机构循环进行河水过滤、生态净化。
6.前述的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增加处理区域水中含氧量,在过滤棉机构内培养微生物,实现河水生态净化。
7.前述的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将过滤棉机构横向设置在河道中,对河水进行拦截过滤和生态净化。
8.前述的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对过滤棉机构中的过滤棉进行反复挤压排污-放开吸水的物理清洗方式,以达到对过滤棉的再生功能。
9.前述的环保型水处理方法,使过滤棉机构交替出、入河道,出水后挤压排污,入水后放开吸水,循环多次进行物理清洗。
10.前述的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在河道水位上升时,使过滤棉机构离开河道内进行行洪。
11.一种环保型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沿河道横向设置的过滤棉机构,所述过滤棉机构通过使其自动进、出河道内的驱动机构与设置在河道上的挤压机构相连,在挤压机构下方设有收集污水的接水装置。
12.按处理区域,前述过滤棉机构为多个等距或不等距布置在河道内。
13.在前述过滤棉机构下方或河道的河床上设有曝气装置。
14.前述接水装置包括包括接水盘,接水盘通过与排污管道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其通过在河道内设置具有再生功能的过滤棉机构循环进行河水过滤、生态净化,对过滤棉机构中的过滤棉进行反复挤压排污-放开吸水的物理清洗方式,以达到对过滤棉的再生功能;通过过滤棉机构中过滤棉的自身物理过滤功能,将水中大颗粒杂质过滤掉;而过滤棉便于微生物附着培养,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中有害元素,如氨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以实现生态净化。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成本低廉,功能多样化,通过具有再生功能的过滤棉机构循环进行河水处理,绿色环保,实用性强,推广性高;(2)处理效果好,通过过滤棉机构的物理过滤功能过滤河道中大颗粒杂质,同时过滤棉便于微生物附着培养,形成良好的水净化系统对河水进行全方位除氮、磷、有机物和悬浮物处理,处理效果好;(3)通过反复挤压排污-放开吸水的物理清洗方式来实现过滤棉的再生功能,操作简单,省时高效;(4)在河道水位上升时,可使过滤棉机构离开河道来进行行洪,缓解水位压力。
17.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图7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图9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图11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图13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32.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4.如图1-图13所示,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方法,其通过在河道内设置具有再生功能的过滤棉机构循环进行河水过滤、生态净化。具体地,对过滤棉机构中的过滤棉进行反复挤压排污-放开吸水的物理清洗方式,以达到对过滤棉的再生功能;通过过滤棉机构中过滤棉的自身物理过滤功能,将水中大颗粒杂质过滤掉;而过滤棉便于附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中有害元素,如氨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以实现生态净化。
35.还可以增加处理区域水中含氧量,采用人工供氧或曝气的方式,便于对沉积在河底污泥进行搅拌,提高对河底污泥的过滤效果;同时供氧或曝气可以增加河道内氧气含量,利于过滤棉层1中微生物生长,形成生态净化膜,生态净化效果更好。
36.所述的物理清洗方式为使过滤棉机构交替出、入河道,出水后挤压排污,入水后放开吸水,循环多次可以将过滤棉清洗干净,以实现其再生功能。
37.优选地,将过滤棉机构横向设置在河道中,对河水进行有效拦截过滤和生态净化。
38.在河道水位上升时,使过滤棉机构离开河道内进行行洪。
39.基于上述水处理方法的一种环保型水处理装置,包括沿河道横向设置的过滤棉机构,所述过滤棉机构通过使其自动进、出河道内的驱动机构与设置在河道上的挤压机构相连,在挤压机构下方设有收集污水的接水装置。
40.按处理区域,所述过滤棉机构为多个等距或不等距布置在河道内。
41.所述过滤棉机构可以包括立体箱网式过滤结构1、滚动式过滤结构2、卷帘式过滤结构3或上部滑动式过滤结构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立体箱网式过滤结构1、滚动式过滤结构2、卷帘式过滤结构3、上部滑动式过滤结构4相对应设置的升降式桁架结构5、滚动驱动机构6、卷帘驱动机构7和翻板驱动机构8。
42.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与立体箱网式过滤结构1相对应且设置在升降式桁架结构5上的挤压板机构9;或者与滚动式过滤结构2、卷帘式过滤结构3、上部滑动式过滤结构4相对应的压水筒机构10。
43.所述接水装置包括包括接水盘11,接水盘11通过与排污管道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44.在过滤棉机构底部或其下方河道的河床上设有曝气装置12。所述曝气装置12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输气管道与河岸上的送风装置相连。通过曝气管曝气,便于对沉积在河底污泥进行搅拌,提高对河底污泥的过滤效果;同时增加河道内氧气含量,利于过滤棉机构中的过滤棉内微生物生长,实现生态净化。
45.见图1-图3,所述立体箱网式过滤结构1包括沿河道横向设置的立体式箱网101,在立体式箱网101内设有过滤棉体102,所述接水盘11设置在立体式箱网101的底部,在立体式箱网101上方设有升降式桁架结构5,在升降式桁架结构5上的挤压板机构9。
46.所述立体式箱网101为一个以上按一定间距布设在河道内,按区域进行河道内水处理。
47.通过在河道横向设置立体式箱网101,在立体式箱网101内设有过滤棉体102进行河道过滤,放置前期过滤棉体102可进行河道内杂质、胶体、悬浮物等的有效拦截过滤,后期
在过滤棉体102内生长微生物膜处理效果更好;而由于过滤棉体102本身滤孔细密,长时间工作会被水中胶体堵塞,此时立体式箱网101在升降式桁架结构5作用下上升,同时挤压板机构9挤压过滤棉体102,使过滤棉体102内污水排放到接水盘11内;再将立体式箱网101沉入河中,过滤棉体102吸水实现自动清洗,反复进行提升—挤压排水—下降吸水清洗操作,即可将过滤棉体102清洗干净,进行循环使用。
48.所述曝气装置12的曝气管铺设在立体式箱网101下方的河床上或固定在立体式箱网101底部。
49.所述接水盘11与立体式箱网101底部软连接。
50.所述升降式桁架结构5包括横跨河道的桁架机构,在桁架机构上设有提升机501,所述立体式箱网101通过钢绳502与提升机501连接。所述桁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两河岸侧的支撑架503,支撑架503顶端设有横梁504,所述提升机501为卷扬机,其设置在横梁504上,支撑架503底部设有滚轮组505。
51.所述桁架机构由若干连接杆卡扣拼接而成,可实现现场组装,运转更加便捷。
52.具体见图2,所述挤压板机构9包括挤压板901,挤压板901通过伸缩杆组902与横梁504连接。当立体式箱网101上升时,通过挤压板901可以实现挤压过滤棉体102。
53.具体见图3,或者所述挤压板机构9包括设置在过滤棉体102顶部的活动浮板903,活动浮板903通过设置在立体式箱网101内底部绳索904连接,在活动浮板903正上方设有与横梁504连接的顶杆905,当立体式箱网101上升时,顶杆905抵住活动浮板903实现挤压过滤棉体102。
54.在立体式箱网101内底部设有透水板103。保证过滤棉体102挤压过程中,过滤棉体102底部的污水也可以挤压干净。
55.根据河道水深,所述立体式箱网101布置在河道的河床上或悬挂在河水中。
56.在立体式箱网101顶部软连接有浮体13,通过浮体13的浮力,辅助其悬挂在河水中;针对立体式箱网101的尺寸,所述浮体13为一层以上布置,对于尺寸较小的立体式箱网101,浮体13为一层布设,浮体13与立体式箱网101连接且浮在水面上,或者浮体13与立体式箱网101连接且位于河水中,更加美观。针对尺寸较大的立体式箱网101,为减少浮在水面上的浮体13的数量,所述浮体13可以为至少两层布置,上层浮体与立体式箱网101连接且浮在水面上,承担一部分浮力,其余与立体式箱网101连接且位于水中,承担另一部分浮力。
57.所述浮体13沿立体式箱网101长度方向布置,或沿立体式箱网101长度、宽度方向交错布置。所述浮体13可以为浮棒、浮管、浮球、浮带等。
58.见图4-图10,所述滚动式过滤结构2,包括沿河道横向布置的滚动架,滚动架与滚动驱动机构6相连,由滚动驱动机构6带动能缓慢转动,在滚动架上覆盖有过滤棉层201;所述滚动架上端伸出水面,且在滚动架上侧设置压水筒机构10,下侧设置与压水筒机构10位置相对的接水盘11。
59.所述滚动架为一个以上按一定间距布设在河道内,按区域进行河道内水处理。
60.通过在河道横向设置能缓慢转动的滚动架,在滚动架上覆盖有过滤棉层201,可进行河道过滤;前期过滤棉层201可进行河道内杂质、胶体、悬浮物等的有效拦截过滤,后期在过滤棉层201内生长微生物膜处理效果更好;而由于过滤棉层201本身滤孔细密,长时间工作会被水中胶体堵塞,此时滚动架在滚动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滚动,带动其上的过滤棉层
201滚动,在压水筒机构10的作用下挤压过滤棉层201,使过滤棉层201内污水排放到接水盘11内,之后挤压段会进入河中吸水实现自动清洗,循环滚动可重复进行挤压排污—入河吸水清洗操作,即可将过滤棉层201清洗干净,使其可以循环使用。
61.滚动驱动机构6为驱动电机机构。
62.所述曝气装置12的曝气管铺设在滚动架下方的河床上或设置在滚动架内侧。
63.所述滚动架为滚筒结构202,其包括网式滚筒2021,在网式滚筒2021的轴线处设有转轴2022,转轴202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设置在河岸上的滚动驱动机构6相连;所述过滤棉层201包裹在网式滚筒2021外圆周上,网式滚筒2021上端高出水面,所述压水筒机构10位于网式滚筒2021的上部,用于挤压过滤棉层201,接水盘11的位置与压水筒机构10相对且设置在网式滚筒2021内孔处。
64.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设有在河岸侧的齿轮传动箱2023,所述滚动驱动机构6通过齿轮传动箱2023与转轴2022相连;滚动驱动机构6通过齿轮传动箱2023带动网式滚筒2021转动,转动至高出水面过滤棉层201由压水筒机构10挤压排出污水,再转动入水清洗。
65.或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水筒机构10上的主动齿轮2024,及设置在网式滚筒2021上且与主动齿轮202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025,所述滚动驱动机构6与压水筒机构10相连,滚动驱动机构6驱动压水筒机构10转动,主动齿轮2024随之转动,进而由从动齿轮2025带动网式滚筒2021转动,以实现过滤棉层201的清洗操作。
66.所述滚动架还可以为传送链机构203,传送链机构203包括驱动轮2031、导向轮2032及连接各轮的传送软网2033,驱动轮203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2034与设置在河岸上的滚动驱动机构6相连,所述过滤棉层201铺设在传送软网2033上,所述传送软网2033上端高出水面,且压水筒机构10设置在传送软网2033下侧,用于挤压过滤棉层201,接水盘11设置在压水筒机构10下方。
67.优选地,所述传送链机构203为由一个驱动轮2031、至少三个导向轮2032及传送软网2033构成的心形结构,其中一个导向轮设置在河底,驱动轮2031和其余两个导向轮高出水面,且按中间低两侧高的结构布置,压水筒机构10、接水盘11依次设置在中间轮下侧,此结构可以保证过滤棉层201挤压过程中,污水全部进入接水盘11。
68.更优选地,设置在河底的导向轮为活动导向轮20321,所述活动导向轮20321与设置在两河岸内侧的升降机构相连。在进行水处理过程中,活动导向轮20321降至水内最低位置,进行有效拦截过滤,而当需要行洪时,升降机构使活动导向轮20321提升起来,便于河水通过进行行洪。
69.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河岸两内侧的滑轨204,所述活动导向轮20321两端设有与滑轨204适配的滑块205,使活动导向轮20321通过滑块205与滑轨204滑动连接,在河岸上设有卷扬机206,卷扬机的牵引绳2061穿装在滑轨内且与滑块205相连,通过卷扬机206牵引滑块205沿滑轨204上下移动,实现活动导向轮20321的升降。
70.所述滑轨204内底部设有与滑块205相连的复位弹簧机构207,更加便于滑块205的上下移动。
71.所述曝气装置12的曝气管可以铺设在河床上或设置在传送软网2033中间空隙位置,进出曝气实现污泥搅拌,同时提高河水内氧气含量。
72.见图11-图12,所述卷帘式过滤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在河道两岸侧的轨道301,轨道
301一端延伸至河底,另一端伸出水面且依次设置压水筒机构10和卷轴302,卷轴302与卷帘驱动机构7相连,卷帘驱动机构7为卷帘电机;在两轨道301之间设有上端与卷轴302相连的卷帘网303,在卷帘网303上铺设有过滤棉帘304;在压水筒机构10下方设置接水盘11。
73.在卷帘网303两侧设有与轨道301滑动连接的滑件3031,使卷帘网303沿滑轨收卷或展开。所述滑件3031为与轨道301适配的滑块或滑轮。
74.通过在河道两岸侧的轨道301,在轨道301之间设置覆盖有过滤棉帘304的卷帘网303,可进行河道过滤;前期过滤棉帘304可进行河道内杂质、胶体、悬浮物等的有效拦截过滤,后期在过滤棉帘304内生长微生物膜处理效果更好;而由于过滤棉层本身滤孔细密,长时间工作会被水中胶体堵塞,此时卷帘电机带动卷轴302转动,使卷帘网303可以收卷在卷轴302上,收卷过程中,过滤棉帘304会经过压水筒机构10,在其挤压下可使过滤棉帘304内污水排放到接水盘11内,当收卷操作完成后,再在卷帘电机的作用下展开进行河内实现自动清洗,通过多次收卷、展开操作,重复进行过滤棉帘304挤压排污—入河吸水清洗操作,即可将过滤棉帘304清洗干净,使其可以循环使用。
75.所述曝气装置12的曝气管铺设在过滤棉帘304上游侧的或者两侧的河床上,通过曝气管曝气,便于对沉积在河底污泥进行搅拌,提高对河底污泥的过滤效果;同时曝气可以增加河道内氧气含量,利于过滤棉帘304中微生物生长。
76.见图13-图15,所述上部滑动式过滤结构4包括对称设置在河道两岸侧的轨道拉簧机构401,在两组轨道拉簧机构401之间设有网板组件402,网板组件402上铺设有过滤棉块403,两组轨道拉簧机构401下端延伸至河底,上端伸出水面且其中部设有驱动滑轨404,在驱动滑轨404上设置与网板组件402相连的翻板驱动机构8;在网板组件402与翻板驱动机构8之间设置用于挤压过滤棉块403的压水筒机构10,压水筒机构10下方设置接水盘11。
77.网板组件402包括多块铰接在一起的翻板网。
78.所述过滤棉块403铺设在翻板网内侧表面或外侧表面上。具体地,所述过滤棉块403铺设在翻板网的内侧表面上,压水筒机构10相对设置在驱动滑轨404下方,或者所述过滤棉块403铺设在翻板网的外侧表面上,压水筒机构10相对设置在驱动滑轨404上方,当翻板驱动机构8带动翻板网沿驱动滑轨404移动时,压水筒机构10可以挤压过滤棉块403。
79.所述轨道拉簧机构401包括轨道4011,在轨道4011内设有拉簧4012,网板组件402沿所述轨道4011行走,其下端与拉簧4012相连,上端与翻板驱动机构8相连。所述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轨道、弧形弯道和水平轨道;竖直轨道下端延伸至河底,上端伸出水面且依次与弧形弯道、水平轨道相衔接。
80.所述翻板驱动机构8包括钢丝拉绳801和设置在驱动滑轨404上的电机802,网板组件402通过钢丝拉绳801和电机802相连,电机802沿驱动滑轨404行走,通过钢丝拉绳801拉动网板组件402沿所述轨道行走;之后在拉簧4012作用下复位。
81.所述压水筒机构10和接水盘11依次设置在驱动滑轨404下方,压水筒机构10用于挤压过滤棉块403,而接水盘11用于接收过滤棉块403内排出的污水。
82.通过在河道两岸侧对称设置轨道拉簧机构401,在轨道拉簧机构401之间设置覆盖有过滤棉块403的网板组件402,可进行河道过滤;前期过滤棉块403可进行河道内杂质、胶体、悬浮物等的有效拦截过滤,后期在过滤棉块403内生长微生物膜处理效果更好;而由于过滤棉块403本身滤孔细密,长时间工作会被水中胶体堵塞,此时由所述翻板驱动机构8拉
动中网板组件402沿轨道行走,过滤棉块403会经过压水筒机构10,在其挤压下使过滤棉块403内污水排放到接水盘11内,之后在拉簧4012作用下复位,进入河道内实现自动清洗,多次循环可重复进行挤压排污—入河吸水清洗操作,即可将过滤棉块403清洗干净,使其可以循环使用。
83.所述曝气装置12的曝气管铺设在过滤棉块403上游侧或者两侧的河床上,通过曝气管曝气,便于对沉积在河底污泥进行搅拌,提高对河底污泥的过滤效果;同时曝气可以增加河道内氧气含量,利于过滤棉块403中微生物生长。
8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