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3643发布日期:2022-08-09 21:2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3.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例如,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二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重金属浓度低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要求,最好回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
4.在现有的重金属处理设备中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效率较低,一部分原因来自过滤装置在长期的使用后,容易造成过滤层或过滤池因为过滤产生的杂质而堵塞,过滤效率变慢,影响整个处理重金属水体污染的效率,且在进行絮凝剂的添加时,无法实现对絮凝剂均匀的添加,从而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5.由上可见,现有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的缺点。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通过第一输入管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处理罐内设置有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罐内还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运作的第一水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罐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通过第三输入管与第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处理罐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喷洒机构运作的第二水流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处理罐的底
部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管道连接有曝气泵,所述曝气泵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的外侧,所述第二处理罐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处理机构。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叶轮箱、第一叶轮、导液管、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空心管,所述第一输入管与第一叶轮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叶轮箱内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通过第一蜗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叶轮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叶轮箱上固定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板,所述导液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啮合连接于第一蜗轮上,所述第一蜗轮固定安装于空心管上,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空心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喷洒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叶、ph调节箱、第二泵体和第二输入管,所述ph调节箱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上,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连接于ph调节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轴通过锥齿轮副转动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第二泵体通过管道连接有ph调节箱,所述第二泵体通过第二输入管连通有空心管,所述第二输入管与空心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空心管上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喷头。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刮机构包括倒v型过滤网、刮板、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叶和收集箱,所述倒v型过滤网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所述刮板与倒v型过滤网相接触,所述刮板通过第二搅拌叶固定安装于第二搅拌轴上,所述第二搅拌轴固定安装于空心管上,所述收集箱设置于第一处理罐外部的一侧,所述收集箱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收集箱的外侧铰接有排渣门。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扰流机构包括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三搅拌轴和第三搅拌叶,所述第二蜗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空心管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上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固定安装于第三搅拌轴上,所述第三搅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三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的外侧设置有对接连接的防护罩。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叶轮箱、第二叶轮、第三蜗杆、第三蜗轮、第一转轴和第四输入管,所述第三输入管与第二叶轮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叶轮通过第三蜗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叶轮箱上,所述第二叶轮箱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二叶轮箱通过第四输入管与第二处理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三蜗杆上啮合连接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三蜗杆和第三蜗轮的外侧设置有对应连接的防护罩。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喷洒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喷洒组往复运作的往复驱动组,所述喷洒组包括絮凝剂添加管、弹性软管、第二喷头、滑移块、滑移导向座和连接箱,所述絮凝剂添加管与第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絮凝剂添加管通过弹性软管连通有第二喷头,所述絮凝剂添加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喷头固定安装于滑移块上,所述滑移块滑动连接于滑移导向座上,所述滑移导向座通过连接箱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的内部。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驱动组包括固定轮、皮带、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转轴,所述固定轮固定安装于连接箱内,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轮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和固定轮上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的一端处,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固定安装于滑移块上。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电解箱、净化箱、活性炭层和异味除臭层,所述电解箱和净化箱均固定安装于处理箱的内部,所述电解箱与净化箱的内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净化箱与电解箱的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电解箱通过管道连通第二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电解箱与第二处理罐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净化箱内设置有活性炭层和异味除臭层,所述净化箱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18.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9.s1、第一泵体运作经由管道抽取污水池内的污水,随后经由第一输入管注入到第一处理罐上的第一叶轮箱内,在第一输入管内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驱使第一叶轮旋转,随后污水从第一叶轮箱上的导液管处排出,第一叶轮带动第一蜗杆旋转,在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空心管旋转,导液板下方的倒v型过滤网对下落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对污水中大部分杂质以及垃圾的过滤处理;
20.s2、空心管带动第二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叶旋转对下落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加快了污水的过滤效率,且第二搅拌叶带动刮板旋转,便于对倒v型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刮处理,避免了倒v型过滤网处的堵塞,倒v型过滤网一侧设置的收集箱和排渣门便于对倒v 型过滤网上的垃圾以及杂质进行处理;
21.s3、ph调节箱内设置有用于中和污水的ph调节剂,空心管旋转的同时在锥齿轮副的连接关系下驱使第一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旋转,第一搅拌叶便于对ph调节箱内的ph调节剂进行搅拌混合,使调节剂的浓度更为均匀;
22.s4、第二泵体运作经由管道抽取ph调节箱内的调节剂经由第二输入管注入到空心管内,空心管内的调节剂可从连通管上的第一喷头处喷出,使调节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的污水内,实现了对污水的酸碱度以及重金属的均匀调和,处理效率高;
23.s5、空心管同时带动连接的第二蜗杆旋转,第二蜗杆在与第二蜗轮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三搅拌轴上的第三搅拌叶旋转,实现了对污水的扰流,加快处理水的效率,改善待处理水在空间内的流动状态,且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实现了对污水的进一步过滤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24.s6、第三泵体通过管道可便于将第一处理罐底部的污水经由第三输入管置入到第二处理罐上的第二叶轮箱内,在第三输入管内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驱使第二叶轮旋转,第二叶轮带动第三蜗杆旋转,在第三蜗杆与第三蜗轮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箱上;
25.s7、将需要进行沉淀的液态絮凝剂经由絮凝剂添加管以及弹性软管注入到第二喷头上喷出,第一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杆旋转,在固定轮、皮带和皮带轮传动连接以及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的关系下驱使滑移块带动第二喷头往复滑动连接于滑移导向座上,便于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使污水的重金属进一步得到沉淀处理,实现了对污水的良好处理;
26.s8、曝气泵运作使曝气管进行曝气处理,加快了污水的反应效率,节省了所需的反应时间;
27.s9、电解箱与第二处理罐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过滤的第二过滤网,电解箱便于对已经沉淀后的水进行对应的电解处理,实现了对那些无法沉淀以及调和的重金属的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28.s10、净化箱内设置的活性炭层便于对排出水进行对应的除菌净化处理,异味除臭层实现对水体的除异味处理,使处理干净的水排出,实现了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有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在抽取污水的冲击作用下运作,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运作。
30.设置的清刮机构便于对下落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对污水中大部分杂质以及垃圾的过滤处理,另外可对下落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加快了污水的过滤效率,以及相应的清刮处理,避免了倒v型过滤网处的堵塞,且实现了污水中垃圾的收集处理。
31.设置的第一喷洒机构可使调节剂的浓度更为均匀,另外使调节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的污水内,实现了对污水的酸碱度以及重金属的均匀调和,处理效率高。
32.设置的扰流机构实现了对污水的扰流,加快处理水的效率,改善待处理水在空间内的流动状态,实现了对污水的进一步过滤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33.通过设置有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在抽取污水的冲击作用下运作,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可带动第二喷洒机构运作,可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使污水的重金属进一步得到沉淀处理,实现了对污水的良好处理,且设置的曝气泵运作可使曝气管进行曝气处理,加快了污水的反应效率,节省了所需的反应时间。
34.通过设置有处理机构可便于对已经沉淀后的水进行对应的电解处理,实现了对那些无法沉淀以及调和的重金属的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且净化箱内设置的活性炭层便于对排出水进行对应的除菌净化处理,异味除臭层实现对水体的除异味处理,使处理干净的水排出,实现了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3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6.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工艺示意图。
38.图3为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罐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发明实施例中空心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处理罐和处理箱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3.图8为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4.图9为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45.附图标记:1、污水池;2、第一泵体;3、第一处理罐;4、第一输入管;5、第一叶轮箱;6、第一叶轮;7、导液管;8、第一蜗杆;9、第一蜗轮;10、空心管;11、锥齿轮副;12、第一搅拌轴;13、第一搅拌叶;14、ph调节箱;15、第二泵体;16、第二输入管; 17、导液板;18、倒v型过滤网;19、刮板;20、第二搅拌轴;21、第二搅拌叶;22、收集箱;23、排渣门;24、连通管;25、第一喷头;26、第二蜗杆;27、第二蜗轮;28、第三搅拌轴;29、第三搅拌叶;30、第一过滤网;31、第三泵体;32、第三输入管;33、第二叶轮箱;34、第二叶轮;35、第三蜗杆;36、第三蜗轮;37、第一转轴;38、絮凝剂添加管;39、弹性软管;40、第二喷头;41、滑移块;42、滑移导向座;43、连接箱;44、固定轮;45、皮带;46、皮带轮;47、第二转轴;48、第一连杆;49、第二连杆;50、第三转轴;51、曝气泵;52、曝气管;53、处理箱;54、电解箱;55、净化箱;56、活性炭层;57、异味除臭层;58、排液管;59、第二处理罐;60、第四输入管;61、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48.如图1~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包括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泵体2,所述第一泵体2通过第一输入管4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处理罐3内设置有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罐3内还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运作的第一水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罐3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泵体31,所述第三泵体31通过第三输入管32与第二处理罐5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处理罐59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喷洒机构运作的第二水流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处理罐 59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管52,所述曝气管52通过管道连接有曝气泵51,所述曝气泵51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59的外侧,所述第二处理罐59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箱53,所述处理箱53内设置有处理机构。
49.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在抽取污水的冲击作用下运作,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运作。
50.设置的清刮机构便于对下落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对污水中大部分杂质以及垃圾的过滤处理,另外可对下落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加快了污水的过滤效率,以及相应的清刮处理,避免了倒v型过滤网18处的堵塞,且实现了污水中垃圾的收集处理。
51.设置的第一喷洒机构可使调节剂的浓度更为均匀,另外使调节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的污水内,实现了对污水的酸碱度以及重金属的均匀调和,处理效率高。
52.设置的扰流机构实现了对污水的扰流,加快处理水的效率,改善待处理水在空间内的流动状态,实现了对污水的进一步过滤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53.通过设置有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在抽取污水的冲击作用下运作,第二水流驱动机构
可带动第二喷洒机构运作,可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使污水的重金属进一步得到沉淀处理,实现了对污水的良好处理,且设置的曝气泵51运作可使曝气管52进行曝气处理,加快了污水的反应效率,节省了所需的反应时间。
54.通过设置有处理机构可便于对已经沉淀后的水进行对应的电解处理,实现了对那些无法沉淀以及调和的重金属的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且净化箱55内设置的活性炭层56便于对排出水进行对应的除菌净化处理,异味除臭层57实现对水体的除异味处理,使处理干净的水排出,实现了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55.如图1~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叶轮箱5、第一叶轮6、导液管7、第一蜗杆8、第一蜗轮9和空心管10,所述第一输入管 4与第一叶轮箱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叶轮箱5内设置有第一叶轮6,所述第一叶轮6 通过第一蜗杆8转动连接于第一叶轮箱5的内部,所述第一叶轮箱5上固定连通有导液管7,所述导液管7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板17,所述导液板17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8啮合连接于第一蜗轮9上,所述第一蜗轮9固定安装于空心管10上,所述第一蜗杆8和第一蜗轮9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空心管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
56.进一步,所述第一喷洒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12、第一搅拌叶13、ph调节箱14、第二泵体15和第二输入管16,所述ph调节箱14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3上,所述第一搅拌轴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13,所述第一搅拌轴12转动连接于ph调节箱14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轴12通过锥齿轮副11转动连接有空心管10,所述第二泵体15通过管道连接有ph调节箱14,所述第二泵体15通过第二输入管16连通有空心管10,所述第二输入管16与空心管1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空心管10上固定连通有连通管 24,所述连通管2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喷头25。
57.进一步,所述清刮机构包括倒v型过滤网18、刮板19、第二搅拌轴20、第二搅拌叶 21和收集箱22,所述倒v型过滤网18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所述刮板19与倒v型过滤网18相接触,所述刮板19通过第二搅拌叶21固定安装于第二搅拌轴20上,所述第二搅拌轴20固定安装于空心管10上,所述收集箱22设置于第一处理罐3外部的一侧,所述收集箱22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收集箱22的外侧铰接有排渣门 23。
58.进一步,所述扰流机构包括第二蜗杆26、第二蜗轮27、第三搅拌轴28和第三搅拌叶 29,所述第二蜗杆26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所述第二蜗杆26的一端与空心管 10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26上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27,所述第二蜗轮27固定安装于第三搅拌轴28上,所述第三搅拌轴28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所述第三搅拌轴2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搅拌叶29,所述第三搅拌叶2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30,所述第一过滤网30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3的内部,所述第二蜗杆26和第二蜗轮27 的外侧设置有对接连接的防护罩。
59.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泵体2运作经由管道抽取污水池1内的污水,随后经由第一输入管4注入到第一处理罐3上的第一叶轮箱5内,在第一输入管4内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驱使第一叶轮6旋转,随后污水从第一叶轮箱5上的导液管7处排出,第一叶轮 6带动第一蜗杆8旋转,在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9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空心管10旋转,导液板17下方的倒v型过滤网18对下落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对污水中大部分杂质以及垃圾的过滤处理。
60.优选的,空心管10带动第二搅拌轴20上的第二搅拌叶21旋转对下落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加快了污水的过滤效率,且第二搅拌叶21带动刮板19旋转,便于对倒v型过滤网18上的杂质进行清刮处理,避免了倒v型过滤网18处的堵塞,倒v型过滤网18一侧设置的收集箱22和排渣门23便于对倒v型过滤网18上的垃圾以及杂质进行处理。
61.优选的,ph调节箱14内设置有用于中和污水的ph调节剂,空心管10旋转的同时在锥齿轮副11的连接关系下驱使第一搅拌轴12上的第一搅拌叶13旋转,第一搅拌叶13便于对ph调节箱14内的ph调节剂进行搅拌混合,使调节剂的浓度更为均匀,且第二泵体 15运作经由管道抽取ph调节箱14内的调节剂经由第二输入管16注入到空心管10内,空心管10内的调节剂可从连通管24上的第一喷头25处喷出,使调节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的污水内,实现了对污水的酸碱度以及重金属的均匀调和,处理效率高。
62.优选的,空心管10同时带动连接的第二蜗杆26旋转,第二蜗杆26在与第二蜗轮27 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三搅拌轴28上的第三搅拌叶29旋转,实现了对污水的扰流,加快处理水的效率,改善待处理水在空间内的流动状态。
63.优选的,设置的第一过滤网30实现了对污水的进一步过滤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64.如图1、图2、图7~图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叶轮箱33、第二叶轮34、第三蜗杆35、第三蜗轮36、第一转轴37和第四输入管60,所述第三输入管32与第二叶轮箱3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叶轮34通过第三蜗杆35转动连接于第二叶轮箱33上,所述第二叶轮箱33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59的内部,所述第二叶轮箱33通过第四输入管60与第二处理罐59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三蜗杆35上啮合连接有第三蜗轮36,所述第三蜗轮36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37上,所述第一转轴37转动连接于第二处理罐59的内部,所述第三蜗杆35和第三蜗轮36的外侧设置有对应连接的防护罩。
65.进一步,所述第二喷洒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喷洒组往复运作的往复驱动组,所述喷洒组包括絮凝剂添加管38、弹性软管39、第二喷头40、滑移块41、滑移导向座42和连接箱 43,所述絮凝剂添加管38与第二处理罐5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絮凝剂添加管38通过弹性软管39连通有第二喷头40,所述絮凝剂添加管38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喷头40固定安装于滑移块41上,所述滑移块41滑动连接于滑移导向座42上,所述滑移导向座42 通过连接箱43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59的内部。
66.进一步,所述往复驱动组包括固定轮44、皮带45、皮带轮46、第二转轴47、第一连杆48、第二连杆49和第三转轴50,所述固定轮44固定安装于连接箱43内,所述第一转轴37转动连接于固定轮44上,所述第一转轴3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48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4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7,所述第二转轴47上转动连接有皮带轮 46,所述皮带轮46和固定轮44上传动连接有皮带45,所述第二转轴47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49的一端处,所述第二连杆4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转轴50上,所述第三转轴 50固定安装于滑移块41上。
67.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泵体31通过管道可便于将第一处理罐3底部的污水经由第三输入管32置入到第二处理罐59上的第二叶轮箱33内,在第三输入管32内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驱使第二叶轮34旋转,第二叶轮34带动第三蜗杆35旋转,在第三蜗杆35与第三蜗轮36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一转轴37转动并连接于连接箱43上。
68.优选的,将需要进行沉淀的液态絮凝剂经由絮凝剂添加管38以及弹性软管39注入到第二喷头40上喷出,第一转轴37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杆48旋转,在固定轮44、皮带 45和皮带轮46传动连接以及第一连杆48和第二连杆49转动连接的关系下驱使滑移块41 带动第二喷头40往复滑动连接于滑移导向座42上,便于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使污水的重金属进一步得到沉淀处理,实现了对污水的良好处理。
69.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电解箱 54、净化箱55、活性炭层56和异味除臭层57,所述电解箱54和净化箱55均固定安装于处理箱53的内部,所述电解箱54与净化箱55的内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净化箱55与电解箱54的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电解箱54通过管道连通第二处理罐59的内部,所述电解箱54与第二处理罐59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61,所述净化箱55内设置有活性炭层56和异味除臭层57,所述净化箱55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58,所述排液管58上设置有阀门。
70.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曝气泵51运作使曝气管52进行曝气处理,加快了污水的反应效率,节省了所需的反应时间。
71.优选的,电解箱54与第二处理罐59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过滤的第二过滤网61,电解箱54便于对已经沉淀后的水进行对应的电解处理,实现了对那些无法沉淀以及调和的重金属的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72.优选的,净化箱55内设置的活性炭层56便于对排出水进行对应的除菌净化处理,异味除臭层57实现对水体的除异味处理,使处理干净的水排出,实现了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73.本发明通过第一泵体2运作经由管道抽取污水池1内的污水,随后经由第一输入管4 注入到第一处理罐3上的第一叶轮箱5内,在第一输入管4内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驱使第一叶轮6旋转,随后污水从第一叶轮箱5上的导液管7处排出,第一叶轮6带动第一蜗杆8 旋转,在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9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空心管10旋转,导液板17下方的倒v型过滤网18对下落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对污水中大部分杂质以及垃圾的过滤处理,且空心管10带动第二搅拌轴20上的第二搅拌叶21旋转对下落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加快了污水的过滤效率,且第二搅拌叶21带动刮板19旋转,便于对倒v型过滤网 18上的杂质进行清刮处理,避免了倒v型过滤网18处的堵塞,倒v型过滤网18一侧设置的收集箱22和排渣门23便于对倒v型过滤网18上的垃圾以及杂质进行处理,ph调节箱 14内设置有用于中和污水的ph调节剂,空心管10旋转的同时在锥齿轮副11的连接关系下驱使第一搅拌轴12上的第一搅拌叶13旋转,第一搅拌叶13便于对ph调节箱14内的 ph调节剂进行搅拌混合,使调节剂的浓度更为均匀,且第二泵体15运作经由管道抽取ph 调节箱14内的调节剂经由第二输入管16注入到空心管10内,空心管10内的调节剂可从连通管24上的第一喷头25处喷出,使调节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的污水内,实现了对污水的酸碱度以及重金属的均匀调和,处理效率高,且空心管10同时带动连接的第二蜗杆26 旋转,第二蜗杆26在与第二蜗轮27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三搅拌轴28上的第三搅拌叶29旋转,实现了对污水的扰流,加快处理水的效率,改善待处理水在空间内的流动状态,且设置的第一过滤网30实现了对污水的进一步过滤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第三泵体31通过管道可便于将第一处理罐3底部的污水经由第三输入管32置入到第二处理罐59上的第二叶轮箱33内,在第三输入管32内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驱使第二叶轮34旋转,第二叶轮34带动第三蜗杆35旋转,在第三蜗杆35与第三蜗轮36啮
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一转轴37转动并连接于连接箱43上,另外将需要进行沉淀的液态絮凝剂经由絮凝剂添加管38以及弹性软管39注入到第二喷头40上喷出,第一转轴37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杆48旋转,在固定轮44、皮带45和皮带轮46传动连接以及第一连杆48和第二连杆 49转动连接的关系下驱使滑移块41带动第二喷头40往复滑动连接于滑移导向座42上,便于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至下方,使污水的重金属进一步得到沉淀处理,实现了对污水的良好处理;且曝气泵51运作使曝气管52进行曝气处理,加快了污水的反应效率,节省了所需的反应时间,电解箱54与第二处理罐59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过滤的第二过滤网61,电解箱54便于对已经沉淀后的水进行对应的电解处理,实现了对那些无法沉淀以及调和的重金属的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且净化箱55内设置的活性炭层56便于对排出水进行对应的除菌净化处理,异味除臭层57实现对水体的除异味处理,使处理干净的水排出,实现了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7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通晓的部件,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