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6705发布日期:2022-09-28 00:0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氮、磷过量)也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跟经处理后排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有关。
3.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主要为无毒的无机盐类,含有大量固体悬浮物、可化学或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或胶态分散有机物、含氮化合物、磷酸盐、钾钠及重金属离子、菌类生物群等。近年来,水中有机氮和氨氮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水体中的氮和磷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环境恶化。针对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污水中氮和磷的指标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控制。由于很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总氮和总磷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a类标准。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对消除污染对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有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城市污水厂,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但是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4.1、需单独设置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占地面积发;
5.2、缺氧单元需安装潜水搅拌系统,成本较高;
6.3、需大量混合液回流,污泥和氧利用率不高,造成同体积工艺单元的处理负荷下降;
7.4、污泥产生量大,污泥相应的处置成本较高;
8.5、整体设备较多,运行管理水平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包括污水处理池、第一进风管、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污水处理池内填充有污泥,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部前后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隔挡墙和两个底部呈倾斜设置的第二隔挡墙,两个所述第一隔挡墙和两个所述第二隔挡墙呈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隔挡墙位于两个第二隔挡墙的内侧,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中央顶部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水堰,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部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位于两个第二隔挡墙的底端之间,每个所述第二隔挡墙与污水处理池的侧壁之间设有好氧区,所述分流柱的下方设有缺氧区,两个所述第一隔挡墙之间设有沉淀分离区,所述第一进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第一进风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进风管,两个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水平设置出风管,每个所述出风管
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两个所述出风管分别位于两个好氧区内,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污水处理池的侧壁并延伸至污水处理池的底部,所述进水管位于污水处理池的内部的一段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贯穿污水处理池的底侧壁并延伸至污水处理池的底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泵。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第二进风管上均设有风管阀门。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分流柱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排污管背离污水处理池的一端连接有污泥池。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隔挡墙的顶端高度低于污水处理池侧壁的高度。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还添加有pac混凝剂。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20.第一步,首先开启罗茨风机使得空气通过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从出风管流出,进而可对污水处理池内的好氧区进行曝气;
21.第二步,将需要处理的污水从进水管输入,然后通过进水管底部多个出水孔喷出,污水从进水管注入污水处理池底部缺氧区的同时可搅动底部的缺氧污泥,使之缺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增强污泥对污水的吸附净化效果;
22.第三步,之后污水在好氧区曝气的条件下,先顺着曝气方向向上环流,之后再往下流入到第一隔挡墙和第二隔挡墙之间,此时污泥因比重较重,顺着第二隔挡墙的底部斜壁到达分流柱位置后,沉入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进行下一个循环,而污水处理后的上清液向上进入到两个第一隔挡墙之间的沉淀分离区,使得清水经出水堰溢流出。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将现有的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结合为一体,减少了整体工艺的占地面积;
25.2、通过进水管底部多个出水孔喷出污水,使污水与缺氧污泥进行充分混合,缺氧单元无需安装潜水搅拌系统,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及运行维护成本;
26.3、无需回流混合液,因污泥量高和氧利用率高,所以整体工艺单元对污水中的氮和磷去除率高;
27.4、整体设备较少,运行管理水平要求不高;
28.5、污泥产生量少,减少了相应的处置成本。
29.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3.1、第二进风管;2、风管阀门;3、第一隔挡墙;4、进水管;5、分流柱; 6、排污管;7、排污泵;8、出风管;9、第二隔挡墙;10、出水堰;11、第一进风管;12、污水处理池;13、缺氧区;14、好氧区;15、沉淀分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3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7.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环流反应器,包括污水处理池12、第一进风管11、进水管4和排污管6,污水处理池12内填充有污泥,污水处理池12的内部前后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隔挡墙 3和两个底部呈倾斜设置的第二隔挡墙9,两个第一隔挡墙3和两个第二隔挡墙9呈均对称设置,两个第一隔挡墙3位于两个第二隔挡墙9的内侧,污水处理池12的中央顶部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水堰10,污水处理池12的内部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的分流柱5,分流柱5位于两个第二隔挡墙9的底端之间,每个第二隔挡墙9与污水处理池12的侧壁之间设有好氧区14,分流柱5的下方设有缺氧区13,两个第一隔挡墙3之间设有沉淀分离区15,第一进风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罗茨风机,第一进风管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进风管1,每个第二进风管1上均设有风管阀门2,两个第二进风管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水平设置出风管8,每个出风管8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两个出风管8分别位于两个好氧区14内;
38.进水管4的一端贯穿污水处理池12的侧壁并延伸至污水处理池12的底部,进水管4位于污水处理池12的内部的一段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排污管6的一端贯穿污水处理池12的底侧壁并延伸至污水处理池12的底部,排污管6上设有排污泵7,排污管6上设有排污阀门,排污管6背离污水处理池12的一端连接有污泥池,污水处理池12中污泥较多时,可启动排污泵7,将多余的污泥从污水处理池12输送至污泥池中。
39.具体的,第二隔挡墙9的顶端高度低于污水处理池12侧壁的高度,当污水到达第二隔挡墙9的顶端高度的位置处,可溢流到第一隔挡墙3和第二隔挡墙9之间。
40.具体的,污水处理池12内还添加有pac混凝剂,pac混凝剂在水中可形成大量明矾
絮体、提高对污水的净化能力。
4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42.第一步,首先开启罗茨风机使得空气通过第一进风管11和第二进风管1 从出风管8流出,进而可对污水处理池12内的好氧区14进行曝气;
43.第二步,将需要处理的污水从进水管4输入,然后通过进水管4底部多个出水孔喷出,污水从进水管4注入污水处理池12底部缺氧区13的同时可搅动底部的缺氧污泥,使之缺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增强污泥对污水的吸附净化效果;
44.第三步,之后污水在好氧区14曝气的条件下,先顺着曝气方向向上环流,之后再往下流入到第一隔挡墙3和第二隔挡墙9之间,此时污泥因比重较重,顺着第二隔挡墙9的底部斜壁到达分流柱5位置后,沉入污水处理池12的底部进行下一个循环,而污水处理后的上清液向上进入到两个第一隔挡墙3之间的沉淀分离区15,使得清水经出水堰10溢流出。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