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0935发布日期:2023-01-14 13:3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


背景技术:

2.溶剂废水对于医药化工等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是主要的污染,处理溶剂废水并有效进行回收利用对于环保节能来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超微细气泡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
·
oh),将溶剂废水中难降解官能团强氧化分解,降低溶剂废水的生物毒性,提升b/c比,提高溶剂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处理效率,大幅降低cod,减少特征污染物,使溶剂废水达到安全排放或可回收利用的要求;
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了超声波协同臭氧处理低浓度甲醇废水处理方法,其公告号为:cn102674528b,该专利,利用催化氧化、超声波和臭氧三者协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使废水中的甲醇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处理甲醇废水费用低,效率高;
4.但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旋转填料床,填料困难,因不断旋转,填料数量会出现偏差,机械密封难度高易泄露,初期投资过高;2.容器容量有限,不利于大规模废水处理;3.需大量药品调节ph,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耗能耗材高;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运用超微细气泡+臭氧处理溶剂废水,达到降低生物毒性,提高此类废水b/c比,使其易生化降解,同时在生化降解中运用超微细气泡进行充氧,提高溶解氧含量,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生化降解效率,并利用超微细气泡+臭氧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cod、ss、特征污染物、色度、浊度等指标。本发明能降低成本,减少耗材损失,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8.s1:在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时,将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对废水进行充分断链,提高其b/c比,同时提高其可生化性,并且在此阶段可降低溶剂废水的生物毒性;
9.s2:第二阶段对预处理过后的溶剂废水进行生化降解,运用超微细气泡与生化结合,运用超微细气泡与生化结合,提高生化效率;
10.s3:第三阶段进行深度处理时,将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含有大量臭氧的超微细气泡在废水中迅速扩张破裂,将臭氧均匀地散布在废水各个角落,形成大量羟基自由基,扩大臭氧的氧化效果,使得深度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可最大程度降低废水cod、ss、特征污染物,脱色效果明显,除臭效果明显,实现达标排放。
11.优选的,采用的溶剂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配水池、一沉池、好氧池、污泥池、二沉池、压滤系统,所述调节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配水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配水池输出
端通过水管与一沉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一沉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好氧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好氧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二沉池输入端连通设置。
12.优选的,所述一沉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污泥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好氧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污泥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二沉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污泥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污泥池主要收集一沉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中的污泥。
13.优选的,所述污泥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压滤系统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压滤系统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调节池输入端连通设置,压滤系统把污泥压成饼后外送出去,滤液返回调节池进行循环利用。
14.优选的,溶剂废水进入到调节池中时加入超微细气泡与臭氧,溶剂废水在进入到配水池中时可按情况加入稀释溶液,溶剂废水在进入到一沉池中时加入絮凝剂,调节池中加入超微细气泡+臭氧的作用:

减少药剂用量50%以上;

提高b/c比,提升可生化性;

降低80%以上生物毒性;一沉池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
15.优选的,溶剂废水在进入到好氧池时加入超微细气泡与abc活性炭纤维,溶液废水在进入到二沉池时加入超微细气泡与臭氧,好氧池中加入超微细气泡+acb活性炭纤维的作用:

提高可生化性;

提高溶解氧,有利于细菌存活;

超微细气泡扩大acb活性炭纤维的作用,厌氧好氧同时进行,生化效率大幅提高;二沉池中加入超微细气泡+臭氧的作用:

进行深度处理,大幅减低剩余cod;

具有良好的脱色、除臭效果;

进一步分离悬浮物ss;

降低处理污泥的成本。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该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运用超微细气泡处理溶剂废水,在预处理时通过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可大幅提高b/c比,提高可生化性,同时去除溶剂废水中的生物毒性,减少特征污染物,大幅降低ss,实现高效预处理;
18.(2)、本发明在生化降解过程中通过超微细气泡与acb活性炭纤维联用,可让厌氧微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共存且快速繁殖,提高生化降解效率,并在溶剂废水中增加大量溶解氧,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更加充足的生活条件;
19.(3)、本发明在生化降解结束后可运用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进行深度处理,可去除大量残留cod、ss、特征污染物,且脱色效果明显,除臭效果明显,进一步净化水质,并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高安全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2.s1:在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时,将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对废水进行充分断链,提高其b/c比,同时提高其可生化性,并且在此阶段可降低溶剂废水的生物毒性;
23.s2:第二阶段对预处理过后的溶剂废水进行生化降解,运用超微细气泡与生化结
合,运用超微细气泡与生化结合,提高生化效率;
24.s3:第三阶段进行深度处理时,将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含有大量臭氧的超微细气泡在废水中迅速扩张破裂,将臭氧均匀地散布在废水各个角落,形成大量羟基自由基,扩大臭氧的氧化效果,使得深度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可最大程度降低废水cod、ss、特征污染物,脱色效果明显,除臭效果明显,实现达标排放;
25.采用的溶剂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配水池、一沉池、好氧池、污泥池、二沉池、压滤系统,所述调节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配水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配水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一沉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一沉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好氧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好氧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二沉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一沉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污泥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好氧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污泥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二沉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污泥池输入端连通设置,污泥池主要收集一沉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中的污泥,所述污泥池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压滤系统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压滤系统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调节池输入端连通设置,压滤系统把污泥压成饼后外送出去,滤液返回调节池进行循环利用,溶剂废水进入到调节池中时加入超微细气泡与臭氧,溶剂废水在进入到配水池中时可按情况加入稀释溶液,溶剂废水在进入到一沉池中时加入絮凝剂,调节池中加入超微细气泡+臭氧的作用:

减少药剂用量50%以上;

提高b/c比,提升可生化性;

降低80%以上生物毒性;一沉池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溶剂废水在进入到好氧池时加入超微细气泡与abc活性炭纤维,溶液废水在进入到二沉池时加入超微细气泡与臭氧,好氧池中加入超微细气泡+acb活性炭纤维的作用:

提高可生化性;

提高溶解氧,有利于细菌存活;

超微细气泡扩大acb活性炭纤维的作用,厌氧好氧同时进行,生化效率大幅提高;二沉池中加入超微细气泡+臭氧的作用:

进行深度处理,大幅减低剩余cod;

具有良好的脱色、除臭效果;

进一步分离悬浮物ss;

降低处理污泥的成本。
26.实施例:
27.实验分为三个部分:
28.第一部分臭氧+超微细气泡处理(预处理);
29.第二部分超微细气泡+acb活性炭纤维处理(生化降解);
30.第三部分臭氧+超微细气泡处理(深度处理)。
31.一.实验方法
32.第一部分超微细气泡+臭氧处理(预处理):
33.1.工业生产正丙醇废水,使用臭氧+超微细气泡进行预处理;臭氧量:20g/h,总水量:75l,装桶,处理2小时,每小时取一个样品,并检测和记录cod数据;
34.2.完成上步骤条件ph为8~9(易生化条件)。
35.第二部分超微细气泡+acb活性炭纤维处理(生化降解):
36.1.经过第一部分处理后,使用空气+超微细气泡对水体供养,并使用10%~30%废液体积的acb活性炭纤维培养细菌,并记录cod数据。
37.第三部分超微细气泡+臭氧处理(深度处理):
38.1.完成第二部分处理后,使用臭氧+超微细气泡处理6小时,臭氧量:30g/h,每隔1小时取一个样品,并检测和记录数据。
39.二.实验数据
40.第一部分(预处理)实验数据:
41.第一部分实验数据表1
[0042] 处理前处理后去除率cod(mg/l)276902302016.9%bod(mg/l)830711049.6 b/c0.30.48 [0043]
由此表可见超微细气泡+臭氧把该废水的b/c比从0.3提高到0.48,提高可生化性,且耗时少,用量少。
[0044]
第二部分(生化降解)实验数据:
[0045]
第二部分实验数据表2
[0046]
处理前cod(mg/l)处理后cod(mg/l)cod去除率23020117394.91%
[0047]
由此表可见运用超微细气泡+空气+acb活性炭纤维进行生化降解效果显著,使该溶剂废水的cod从23020mg/l下降至1173mg/l,cod去除率高达到94.91%且该过程只需通入空气即可,用量少,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可进行大规模废水处理,生化降解溶剂废水效果显著。
[0048]
第三部分(深度处理)实验数据:
[0049]
第三部分实验数据表3
[0050]
处理前cod(mg/l)处理后cod(mg/l)cod去除率117321182.01%
[0051]
由此表可见运用臭氧+超微细气泡进行深度处理后,溶剂废水cod从1173mg/l下降到211mg/l,cod去除率高达82.01%,且除臭、降ss、脱色、降特征污染物效果明显,进一步降低cod,使其快速达到排污标准,高效环保。
[0052]
该用于溶剂废水处理的工艺在使用时,在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时,将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对废水进行充分断链,提高其b/c比,同时提高其可生化性,并且在此阶段可降低溶剂废水的生物毒性;第二阶段对预处理过后的溶剂废水进行生化降解,运用超微细气泡与生化结合,运用超微细气泡与生化结合,提高生化效率;第三阶段进行深度处理时,将臭氧与超微细气泡联用,含有大量臭氧的超微细气泡在废水中迅速扩张破裂,将臭氧均匀地散布在废水各个角落,形成大量羟基自由基,扩大臭氧的氧化效果,使得深度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可最大程度降低废水cod、ss、特征污染物,脱色效果明显,除臭效果明显,实现达标排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