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22024发布日期:2023-01-20 18:4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如今越来越多的河道贯穿于各个城市中,城市河道治理以及环境修复即成为了社会各界均关注的话题;城市河道的治理无论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或是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言,亦或是对环境修复方面而言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目前城市河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其发挥作用;近些年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也随之加重,空气、土壤、河水等污染严重;河水的污染使得水体本身富营养化,导致河道内的水草迅速生长蔓延,将水面掩盖,水草将水体内的养分、氧气消耗殆尽,使得水体里的微生物、鱼虾等难以生存,落在水里的动植物尸体难以分解消耗,使得水体发臭,孕育有害物质,造成一系列破坏生态的问题,因此,对于河道内水草的清理势在必行,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问题,应尽快得到解决。
3.现有技术中对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过程中一般强调对河道内部的水草进行清洁、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清洁以及处理水底的淤泥,然而这些手段仅仅是河道水质变差后的补救手段,为了持续的对河道治理记性修复治理,河道的排水源头需要严密监管,避免超标的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至河道中,则可从源头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采用无人机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勘测,该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河道水草覆盖率、污水排放入口位置以及河面垃圾漂浮情况,并根据各生态环境因素对河道的部分水草进行清除,监控污水排放入口位置的污水排放情况以及采用全天值守摄像头对河道附近的垃圾投入情况进行监测;
8.根据河道当天环境气候计算合理的河道水草覆盖率,并通过人工和机器的形式对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在水草清理完毕和垃圾清理完毕后,在河道内投入活性炭底层、生物填料层以及高效底泥,并使其沉降于水底;
9.在河道的开放区域围栏处设置多组监控摄像头以及可通过控摄像头进行触发的警报装置,在河道的水体中设置水成分监测设备对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另外在污水排放入口位置设置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同样对污水的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形式将水体成分变化实时数据以及污水成分数据传输至市政部门,以进行实时的河道生
态环境监控治理。
10.优选的,在通过人工和机器的形式对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时,人工采用清理船只的形式对水草覆盖超常位置的水草进行修理去除,并通过切割机器将去除的水草进行切割处理,并将切割完毕的水草在河道的河滩附近进行填埋处理。
11.优选的,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前,采用拦水方式首先控制上游的水位,使得位于下游的位置可顺利的进行水草清理作业和垃圾收集处理作业,在进行水草清理作业需要对水底的水草根系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只是简单的将水草从河道水面清理去除,但是水底的水草根部依然存在的问题。
12.优选的,选择枯水期进行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在枯水期逐段将河道封闭,并将河道中的水泄放,在河道两侧浇筑出砼挡墙和阻挡砼块;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出,铺设在砼挡墙与阻挡砼块之间;培植绿植,在淤泥层上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进行加固;以及定期将淤泥清理铺设在岸坡上。
13.优选的,在清理铺设在岸坡上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进行加固包括在淤泥层的表面播撒草籽形成植被层,然后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在粗石块的表面覆盖阻拦网,地表径流的水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岸坡上的淤泥层能够为草籽发芽以及植被层提供养分,碎石层和粗石块覆盖在淤泥层上能够对植被层和淤泥层进行固定。
14.优选的,在河道内投入的高效底泥的制备方法为:用干化污泥、磷尾矿粉、白云石废渣粉、秸秆粉造粒,然后调节温度进行热解碳化,粉碎得到预炭化料;将海泡石、堇青石、凡士林、聚乙二醇、水混合,干燥球磨浆料,然后烧结粉碎得到预烧结料;将预炭化料、预烧结料混合均匀,研磨过筛,然后加入聚马来酸酐、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制粒得到用于修复治理河道生态环境的高效底泥。
15.优选的,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和水成分监测设备采用的设备包括水质监测仪、金属元素测试仪、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仪、ph检测仪以及水体浊度检测仪,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和水成分监测设备还设置有太阳能供电模块以及信号网络传输模块。
16.优选的,在河道内用保土桩设置生态治理区,在生态治理区的底部填充河道淤泥后再铺盖生物填料层,并在生物填料层上种植水生植物;在护岸种植植被配置的湿地,在水底底部构建集水暗渠形成生态缓冲区,在生态缓冲区内定点设置污水提升泵,集中收集集水暗渠内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系统;在护岸上沿与水流方向分别挖种植沟,并种上草本或灌木植物,形成植物网格;在植物网格上铺设生态袋以及种植植物的普通生态袋。
1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的修复治理方法通过在河道的开放区域围栏处设置多组监控摄像头以及可通过控摄像头进行触发的警报装置,在河道的水体中设置水成分监测设备对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另外在污水排放入口位置设置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同样对污水的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形式将水体成分变化实时数据以及污水成分数据传输至市政部门,以进行实时的河道生态环境监控治理,本方法首先对河道内部的生态环境进行处理,包括对水体中蔓延水草以及垃圾进行清除,在清楚工作处理完毕后通过监测设备从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从源头对河道的环境进行检测,避免超标的污水无限制的排放至河道内,高效持续的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
1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
23.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采用无人机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勘测,该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河道水草覆盖率、污水排放入口位置以及河面垃圾漂浮情况,并根据各生态环境因素对河道的部分水草进行清除,监控污水排放入口位置的污水排放情况以及采用全天值守摄像头对河道附近的垃圾投入情况进行监测;
25.根据河道当天环境气候计算合理的河道水草覆盖率,并通过人工和机器的形式对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在水草清理完毕和垃圾清理完毕后,在河道内投入活性炭底层、生物填料层以及高效底泥,并使其沉降于水底;
26.在河道的开放区域围栏处设置多组监控摄像头以及可通过控摄像头进行触发的警报装置,在河道的水体中设置水成分监测设备对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另外在污水排放入口位置设置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同样对污水的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形式将水体成分变化实时数据以及污水成分数据传输至市政部门,以进行实时的河道生态环境监控治理。
27.在通过人工和机器的形式对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时,人工采用清理船只的形式对水草覆盖超常位置的水草进行修理去除,并通过切割机器将去除的水草进行切割处理,并将切割完毕的水草在河道的河滩附近进行填埋处理。
28.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前,采用拦水方式首先控制上游的水位,使得位于下游的位置可顺利的进行水草清理作业和垃圾收集处理作业,在进行水草清理作业需要对水底的水草根系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只是简单的将水草从河道水面清理去除,但是水底的水草根部依然存在的问题。
29.选择枯水期进行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在枯水期逐段将河道封闭,并将河道中的水泄放,在河道两侧浇筑出砼挡墙和阻挡砼块;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出,铺设在砼挡墙与阻挡砼块之间;培植绿植,在淤泥层上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进行加固;以及定期将淤泥清理铺设在岸坡上;在清理铺设在岸坡上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进行加固包括在淤泥层的表面播撒草籽形成植被层,然后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在粗石块的表面覆盖阻拦网,地
表径流的水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岸坡上的淤泥层能够为草籽发芽以及植被层提供养分,碎石层和粗石块覆盖在淤泥层上能够对植被层和淤泥层进行固定。
30.在河道内投入的高效底泥的制备方法为:用干化污泥、磷尾矿粉、白云石废渣粉、秸秆粉造粒,然后调节温度进行热解碳化,粉碎得到预炭化料;将海泡石、堇青石、凡士林、聚乙二醇、水混合,干燥球磨浆料,然后烧结粉碎得到预烧结料;将预炭化料、预烧结料混合均匀,研磨过筛,然后加入聚马来酸酐、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制粒得到用于修复治理河道生态环境的高效底泥;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和水成分监测设备采用的设备包括水质监测仪、金属元素测试仪、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仪、ph检测仪以及水体浊度检测仪,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和水成分监测设备还设置有太阳能供电模块以及信号网络传输模块;
31.在河道内用保土桩设置生态治理区,在生态治理区的底部填充河道淤泥后再铺盖生物填料层,并在生物填料层上种植水生植物;在护岸种植植被配置的湿地,在水底底部构建集水暗渠形成生态缓冲区,在生态缓冲区内定点设置污水提升泵,集中收集集水暗渠内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系统;在护岸上沿与水流方向分别挖种植沟,并种上草本或灌木植物,形成植物网格;在植物网格上铺设生态袋以及种植植物的普通生态袋。
3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修复治理方法通过在河道的开放区域围栏处设置多组监控摄像头以及可通过控摄像头进行触发的警报装置,在河道的水体中设置水成分监测设备对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另外在污水排放入口位置设置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同样对污水的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形式将水体成分变化实时数据以及污水成分数据传输至市政部门,以进行实时的河道生态环境监控治理,本方法首先对河道内部的生态环境进行处理,包括对水体中蔓延水草以及垃圾进行清除,在清楚工作处理完毕后通过监测设备从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从源头对河道的环境进行检测,避免超标的污水无限制的排放至河道内,高效持续的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