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3361发布日期:2023-05-05 14:2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阻仪表绕线清理装置,具体为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


背景技术:

1、直流电阻就是原件上通上直流电,所呈现出的电阻,即元件上固有的,静态电阻。直流电阻器是在电路中限制电流或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供直流电路中作精密调节电阻之用的仪器,直流电阻器为串联的十进盘所组成的多值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可以通过改变开关电刷触头位置而使其改变。

2、直流电阻器的电阻元件均采用锰铜合金线绕制处理;但是安装绕线装置时,附着在绕线本体上的粉尘等灰尘可能会造成仪表失灵,人工擦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包括接头部、轴承连接部、缓冲部、第一清理部、绕线穿管、第二清理部、绕线和拉动部,绕线依次穿过接头部、轴承连接部、缓冲部、第一清理部、绕线穿管、第二清理部和拉动部。

5、进一步的,缓冲部是由第一承接板、第一支管、缓冲垫、第二支管与第二承接板组成,缓冲垫安装在第一支管的下方,第一承接板安装在第一支管的上方,第二支管安装在缓冲垫的下方,第二承接板安装在第二支管的下方。

6、进一步的,第一清理部是由第一清理辊、第二清理辊、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组成,第一外壳安装在第二外壳的上方,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热熔固定,第一清理辊安装在第一外壳内部一侧,第二清理辊安装在第一外壳内部远离第一清理辊的一侧。

7、进一步的,绕线穿管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绕线穿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氧化层。

8、进一步的,第一承接板与第二承接板均为圆盘体结构,第一承接板与第二承接板内部轴心处均设置有圆形的孔洞。

9、进一步的,第一清理辊与第二清理辊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第一清理辊与第二清理辊分别安装在第一外壳内部两侧。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绕线依次穿过接头部、轴承连接部、缓冲部、第一清理部、绕线穿管、第二清理部和拉动部,该种装置中通过在绕线穿管和绕线主体两侧的相交处各设置有第一清理部与第二清理部,这样在第一清理部与第二清理部的作用下,可以在安装前将绕线主体外侧表面清理的更加彻底,不会出现灰尘的堆积;

13、(2)、该种装置中通过在第一清理部与第二清理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清理辊与第二清理辊,这样在绕线主体与第一清理辊和第二清理辊相互摩擦从而可以使得将绕线主体相互摩擦,并且在第一清理部与第二清理部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灰尘进入到绕线穿管的内部。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部(1)、轴承连接部(2)、缓冲部(3)、第一清理部(4)、绕线穿管(5)、第二清理部(6)、绕线(7)和拉动部(8),绕线(7)依次穿过接头部(1)、轴承连接部(2)、缓冲部(3)、第一清理部(4)、绕线穿管(5)、第二清理部(6)和拉动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部(3)是由第一承接板(31)、第一支管(32)、缓冲垫(33)、第二支管(34)与第二承接板(35)组成,缓冲垫(33)安装在第一支管(32)的下方,第一承接板(31)安装在第一支管(32)的上方,第二支管(34)安装在缓冲垫(33)的下方,第二承接板(35)安装在第二支管(3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清理部(4)是由第一清理辊(41)、第二清理辊(42)、第一外壳(43)与第二外壳(44)组成,第一外壳(43)安装在第二外壳(44)的上方,第一外壳(43)与第二外壳(44)热熔固定,第一清理辊(41)安装在第一外壳(43)内部一侧,第二清理辊(42)安装在第一外壳(43)内部远离第一清理辊(4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绕线穿管(5)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绕线穿管(5)的外侧设置有防氧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承接板(31)与第二承接板(35)均为圆盘体结构,第一承接板(31)与第二承接板(35)内部轴心处均设置有圆形的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清理辊(41)与第二清理辊(42)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第一清理辊(41)与第二清理辊(42)分别安装在第一外壳(43)内部两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阻仪表绕线防尘清理结构,包括接头部、轴承连接部、缓冲部、第一清理部、绕线穿管、第二清理部、绕线和拉动部,绕线依次穿过接头部、轴承连接部、缓冲部、第一清理部、绕线穿管、第二清理部和拉动部,当安装绕线前,将绕线使用本装置进行清理表面的粉尘以及灰尘,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拉动部,将绕线拉动,从而可以使得绕线拉动转动,第一清理部和第二清理部内部的第一清理辊和第二清理辊的作用下可以将绕线表端进行清洁,避免了灰尘进入到绕线穿管的内部,这样就完成了该装置的使用了。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明,尚宁,刘明伍,张建斌,雷达,张玉荣,党长斌,王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