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8028发布日期:2022-06-02 02: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各类废料,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
3.建筑废料中粉末状的废料是最难以收集处理的,这种废料通常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扫聚集,然后再将其小心的装入到垃圾袋中进行封闭,以防被风吹入到空中从而造成粉尘污染,清扫的过程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并且在粉末装状的废料中经常会发生遗失的铁钉一类小体积铁质物件,如果一同当做垃圾处理较为浪费,但是粉末中又不方便进行查找和收集,很难再次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粉末状废料人工清理耗时耗力,并且粉末状废料中经常会藏有遗失的铁钉等小体积铁质物件,不方便进行查找再次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包括移动箱体,所述移动箱体一端构造有开口且端部固定连接有铲板,所述移动箱体两侧均铰接有弹簧安装板,两个所述弹簧安装板的另一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位于铲板端部的毛刷滚筒,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毛刷滚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移动箱体内安装有倾斜向下朝向铲板端部设置的传送带,所述移动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电磁铁组件,所述移动箱体开口端的相背端滑动插设有位于传送带端部的收集盒。
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箱体包括一端构造有开口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另一端构造有滑动槽,所述铲板连接在矩形框体的开口端下侧,所述收集盒插设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矩形框体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矩形框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的把手。
8.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安装板包括铰接在矩形框体两侧的直板,所述直板上竖直构造有环管,所述矩形框体两侧均构造有位于环管正下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环管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环管的滑动杆,所滑动杆直径小于环管内径且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球。
9.进一步地,所述铲板底部与万向轮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其内部构造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安装槽,所述传送带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的转轴一,所述矩形框体内转动安装
有与转轴一倾斜相对设置的转轴二,所述转轴一与转轴二之间套设有履带,所述矩形框体外侧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与转轴二相连接的转动电机。
10.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框体开口端内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固定安装有多个蓄电池,所述安装框底部固定连接有有与传送带履带平行设置且位于其上方的电磁铁吸板。
11.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内构造有两个滑轨,所述收集盒包括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上的滑动盒,所述滑动盒上端为开口且端部一侧铰接有盒盖,所述盒盖与滑动盒铰接的另一端之间构造有用于包裹传送带转轴二进料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箱体一端设置铲板,并通过弹簧安装板将毛刷滚筒设置在铲板的一端,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毛刷滚筒进行转动从而自动将地面的粉末废料清扫进铲板内,然后再通过传送带将废料送入到移动箱体内的收集盒中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集中处理,无需人工清扫,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在移动箱体内设置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电磁铁组件,在粉末废料经过传动带进入到收集盒的过程中,电磁铁组件打开会产生磁力,从而将藏着粉末中的铁钉类小体积铁质物件进行吸附,当电磁铁组件关闭时铁质物件失去磁力即可沿传送带掉落出来,便于收集和再次利用,节约成本,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面侧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后视图;
20.附图标记:1、移动箱体;101、矩形框体;102、滑动槽;1021、滑轨;103、万向轮;104、把手;2、铲板;201、安装槽;3、弹簧安装板;301、直板;302、环管;303、支撑板;304、支撑弹簧;305、滑动杆;306、限位球;4、毛刷滚筒;5、驱动电机;6、传送带;601、转轴一;602、转轴二;603、履带;604、转动电机;7、电磁铁组件;701、安装框;702、蓄电池;703、电磁铁吸板;8、收集盒;801、滑动盒;802、盒盖;803、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包括移动箱体1,移动箱体1一端构造有开口且端部固定连接有铲板2,移动箱体1两侧均铰接有弹簧安装板3,两个弹簧安装板3的另一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位于铲板2端部的毛刷滚筒4,其中一个弹簧安装板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毛刷滚筒4转动的驱动电机5,移动箱体1内安装有倾斜向下朝向铲板2端部设置的传送带6,移动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位于传送带6上方的电磁铁组件7,移动箱体1开口端的相背端滑动插设有位于传送带6端部的收集盒8,需要
进行清扫收集粉末废料时,只需要人工推动移动箱体1在地面进行移动,从而使铲板2贴合在地面上进行铲动,并且配合驱动电机5带动毛刷滚筒4将铲板2端部的粉末灰尘转动清扫进铲板2内,然后通过传送带6的运作,带动粉末废料进入到移动箱体1内部,最后倒入到收集盒8内,整体操作无需人工清扫,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毛刷滚筒4进行缓慢滚动清扫,可以防止灰尘飞溅,从而避免了粉尘污染,而粉末废料通过传送带6进入收集盒8的过程中,可以打开电磁铁组件7,使其产生磁力将粉末废料中藏有的铁钉等小体积的铁质物件进行吸附,然后在装置清扫过后关闭电磁铁组件7,使铁质物件失去磁力并通过传送带6滑落出装置,方便对其进行收集和再次利用,节约成本,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23.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箱体1包括一端构造有开口的矩形框体101,矩形框体101另一端构造有滑动槽102,铲板2连接在矩形框体101的开口端下侧,收集盒8插设安装在滑动槽102内,矩形框体101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3,矩形框体10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的把手104,在装置运作时需要人工推动把手104使矩形框体101通过底部的万向轮103进行移动,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24.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安装板3包括铰接在矩形框体101两侧的直板301,直板301上竖直构造有环管302,矩形框体101两侧均构造有位于环管302正下方的支撑板303,支撑板303与环管302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304,支撑板303上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环管302的滑动杆305,所滑动杆305直径小于环管302内径且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球306,在环管302与支撑板303之间设置支撑弹簧304,可以对直板301进行抵触支撑,使直板301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翻转,从而使直板301端部转动连接的毛刷滚筒4在遇到较大的物品时能够与地面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使其通过,防止物品被卡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而设置滑动杆305贯穿环管302,并在滑动杆305上端连接限位球306,可以对直板301的翻转范围进行限定,防止翻转距离过大而造成支撑弹簧304的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25.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铲板2底部与万向轮103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其内部构造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安装槽201,传送带6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槽201内的转轴一601,矩形框体101内转动安装有与转轴一601倾斜相对设置的转轴二602,转轴一601与转轴二602之间套设有履带603,矩形框体101外侧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与转轴二602相连接的转动电机604,转轴一601与转轴二602轴线之间的水平面与安装槽201的倾斜方向一直,使履带603能够平行设置在安装槽201内,从而便于带动废料进行移动抬升,最终进入到收集盒8内。
26.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铁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框体101开口端内侧的安装框701,安装框701内固定安装有多个蓄电池702,安装框701底部固定连接有有与传送带6履带603平行设置且位于其上方的电磁铁吸板703,通过设置蓄电池702,可以对电磁铁吸板703提供电能,无需外接电源,方便整体装置的移动,增加了便捷性。
27.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槽102内构造有两个滑轨1021,收集盒8包括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1021上的滑动盒801,滑动盒801上端为开口且端部一侧铰接有盒盖802,盒盖802与滑动盒801铰接的另一端之间构造有用于包裹传送带6转轴二602进料口803,通过设置滑轨1021可以对滑动盒801进行滑动限位,方便滑动盒801的安装和拆卸,而在滑动盒801上铰接盒盖802,设置进料口803可以对传送带6的端部进行包裹,从而使粉末废料在倾倒时处于收集盒8的内部,防止其发生飞溅并从装置中飘散出来,避免了粉尘污染,增加
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