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6136发布日期:2022-06-10 17:1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般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好氧池、缺氧池、沉淀池、清水池,好氧池内的底部装有曝气盘和布气管道,鼓风机与曝气盘相连,从曝气盘流出的空气进入好氧池内,所产生的微细气泡均匀分布在好氧池内,活性污泥在曝气搅动作用下悬浮于池内或者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好氧池内预置的载体上。
3.现有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存在以下缺点:一、鼓风机需持续运转,以不断地向好氧池内供应空气,从而保证好氧池的好氧环境,鼓风机的持续运转产生大量的电耗;二、通过鼓风机、曝气盘供给空气,氧气溶解较困难,单向气态的空气利用率低,大量空气并未溶解于污水中,从而溢出,造成能耗的浪费;三、通过鼓风机、曝气盘供气气泡大,不利于氧气、污染物、微生物的结合,氧气利用率低;四、通过鼓风机、曝气盘曝气时,气泡冲击力大,气泡的剪切作用不利于生物膜的着床,容易破坏活性污泥絮体。鉴于此,本公司申请了申请号为cn202121071451.6的专利,以下称为该专利,该专利采用污水提升泵将调节池内的污水泵至溶气罐内,同时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输送至溶气罐内,加压水和加压空气在溶气罐内形成两相的溶气水,溶气水以微气泡的形式通过气泡释放器进入好氧池内,氧气利用率较高,空气压缩机可间歇式运行,有效地降低供氧电耗;气泡释放器的气液出口朝向好氧池的池底,尽可能地减少污泥在池底的沉积,同时延缓微细气泡上浮的速度,降低释放的压力,增加溶气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
4.然而,该专利所公开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一、好氧池曝气系统经长时间运行使用后,气泡释放器存在曝气不均匀,甚至部分区域不曝气的问题,严重影响污泥生长,需要排空清理好氧池,以便检修人员进入池内进行检修与维护,存在维修不便且耗时耗力的问题;二、好氧池和缺缺氧池的水面容易漂浮有悬浮物、浮泥,需定期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为人工捞取的方式,存在效率低的问题;三、污水提升泵将调节池内的污水泵至溶气罐内,同时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输送至溶气罐内,加压水和加压空气在溶气罐内形成两相的溶气水,以提高氧气利用率,需采用污水提升泵、溶气罐和空气压缩机三个设备生成溶气水存在设备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6.调节池、好氧池,所述调节池上设置有污水进口;
7.溶气水生成装置,所述溶气水生成装置包括溶气泵,所述溶气泵的进水管伸入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溶气泵的出水管上设置有支管;
8.溶气水释放装置,所述溶气水释放装置包括连接管、气泡释放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支管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好氧池内的底部,所述气泡释放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件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上方。
9.进一步地,所述气泡释放器的气液出口朝向所述好氧池的池底。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缺氧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缺氧池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清水池相连通的通道,所述清水池上设置有清水出口。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设置在所述好氧池和缺氧池内的上部。
12.进一步地,所述刮泥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刮板,所述缺氧池内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刮板相对接的集泥槽。
13.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件为法兰。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时,农村生活污水经污水进口排至调节池内,调节池内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溶气泵内,溶气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空气,所以无需采用空气压缩机,溶气泵内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将液体与气体混合搅拌,所以无需溶气罐,空气与污水在泵内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形成两相的溶气水,从而预先给污水溶入氧气,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台溶气泵取代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提升泵、溶气罐和空气压缩机,装置更简单,管理维护更便捷;连接管与支管之间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相连,可拆式式连接件位于好氧池的上方,气泡释放器采用连接管悬挂于水中,当需要维修气泡释放器时,只需把可拆式连接件打开,将气泡释放器从水中提出就可以在池外进行维修,从而简化了维修过程,缩短了维修时间,且检修时无需将好氧池内的水排空,检修人员也不用进入池内;当需要清理好氧池和缺氧池水面上的漂浮物、浮泥时,驱动输送带运行,从而带动刮板运动,刮板在运动的的过程中将好氧池和缺氧池水面上的漂浮物、浮泥刮至集泥槽内,工作人员只需将集泥槽内的物体排出,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管与支管之间通过法兰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调节池;11、污水进口;2、好氧池;21、生物填料一;3、缺氧池;31、生物填料二;4、沉淀池;41、斜管填料;42、通道;5、清水池;51、清水出口;6、溶气泵;61、进水管;62出水管;63、支管;64、可拆卸式连接件;65、连接管;7、气泡释放器;8、输送带;81、刮板;82、集泥槽;9、泥斗;91、污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溶气水生成装置、溶气水释放装置。
23.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1、好氧池2、缺氧池3、沉淀池4、清水池5,所述调节池1上设置有污水进口11,所述缺氧池3与所述好氧池2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沉淀池4与所述缺氧池3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沉淀池4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清水池5相连通的通道42,所述清水池5上设置有清水出口51,所述好氧池2内设置有生物填料一21,所述缺氧池3内设置有生物填料二31,所述沉淀池4内设置有斜管填料41;还包括泥斗9、污泥泵91,所述泥斗9设置在所述缺氧池3与沉淀池4内的底部,所述污泥泵91的输入端与所述泥斗9相连通。
24.所述溶气水生成装置包括溶气泵6,所述溶气泵6的进水管61伸入所述调节池1内,所述溶气泵6的出水管62上设置有支管63;所述溶气水释放装置包括连接管65、气泡释放器7,所述连接管65的一端与所述支管63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64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好氧池2内的底部,所述气泡释放器7设置在所述连接管65的另一端,所述气泡释放器7的气液出口朝向所述好氧池2的池底,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件64位于所述好氧池2的上方。具体地,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件64为法兰。
25.还包括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设置在所述好氧池2和缺氧池3内的上部。所述刮泥机构包括输送带8,所述输送带8上设置有刮板81,所述缺氧池3内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刮板81相对接的集泥槽82。当需要清理好氧池和缺氧池水面上的漂浮物、浮泥时,驱动输送带上的带轮逆时针转动,从而驱动输送带运行,进而带动刮板运动,刮板在运动的的过程中将好氧池和缺氧池水面上的漂浮物、浮泥刮至集泥槽内,工作人员只需将集泥槽内的物体排出,操作简单方便。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7.使用时,农村生活污水经污水进口排至调节池内,调节池内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溶气泵内,溶气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空气,所以无需采用空气压缩机,溶气泵内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将液体与气体混合搅拌,所以无需溶气罐,空气与污水在泵内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形成两相的溶气水,从而预先给污水溶入氧气;溶气污水以微气泡的形式通过气泡释放器进入好氧池内,由于溶气水的气泡微细,生物填料一上的活性污泥更加容易截留吸附降解溶气水中的污染物,同时,溶气水会裹挟着水中悬浮的活性污泥上浮,形成三相聚合物,并利用溶气水中的氧气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气泡释放器的气液出口朝向好氧池的池底,尽可能地减少污泥在池底的沉积,同时延缓微细气泡上浮的速度,
降低释放的压力,增加溶气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之后,好氧池内的污水上升并从池体上部进入缺氧池内,污水进入缺氧池后不断下沉,污水中的溶解氧也不断减少,最终形成缺氧环境,通过生物填料二上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脱氮;缺氧池内的污水从底部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填料,污水在沉淀池内上升的过程中,悬浮污泥下沉至缺氧池和沉淀池底部的泥斗,定期通过污泥泵排出;沉淀后的清水从沉淀池的上部溢出至清水池,根据需要可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后达标排放。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