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文档序号:30719712发布日期:2022-07-12 23:4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水产品是我国人民深受喜爱也是必须的大宗食品,其市场拥用量非常巨大。而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投入和产出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水产品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养殖尾水),同时污水的污染指数也越来越高,对环境影响很大。养殖尾水的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其中中氮磷指标高;而且污水量很大,排放非常集中;同时养殖污水还包括有大量的固体物质。也就是说,养殖尾水的排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净化率较高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尾水收集总管1,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的入口端与的位于养殖区域中的多个养殖池的尾水排放管2相并联,同时在尾水排放管2上还设置有水阀3,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上还设置有污水泵4,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的出口端与位于微滤机池5中的微滤机6相连,微滤机6的固废排出端通过带有第一泵7的管路与固废发酵池8相连,而微滤机池5的出口端则通过带有第二泵9的管路与尾水处理池10相连,所述尾水处理池10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依次与一级沉淀池11和二级沉淀池12相连,二级沉淀池12上则连通有带有第三泵13的生物处理管路14,
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生物处理模块,所述生物处理模块由多个相互并联的生物床组构成,所述的生物床组包括相互串联的浮床15和藻床16,所述的生物床组中的浮床15的入口端与生物处理管路14相连通,而藻床16的出口端则与净水蓄水池17相连,所述浮床15入口端的管路和藻床16出口端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水阀3,
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二次净水蓄水池18,所述二次净水蓄水池18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与二级沉淀池12相连通,在净水蓄水池17和二次净水蓄水池18之间还连接有带有第四泵19和阀的回水管路20,同时二次净水蓄水池18还通过带有第五泵21的管路与生物处理管路14相连通,
7.所述净水蓄水池17和二次净水蓄水池18中均设置有水质监测仪。
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9.本种结构形式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工厂化水产养殖产生的尾水无法直接排放、排放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利用微滤机对养殖尾水进行固废的过滤,并将截留下来的固废输送到固废发酵池中进行发酵,从而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滤除固废后的尾水通过
多级沉淀后,上清液通过多个生物处理模块进行生物进化,利用生物处理模块中的植物、藻类和基底来去除尾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氮和磷,如果一次生物过滤后的尾水仍然没有达到排放要求,还可以将尾水重新输送到生物处理模块的前端,以进行多次的生物处理,最终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这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净化率较高,且可有效保证尾水排放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尾水收集总管1,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的入口端与的位于养殖区域中的多个养殖池的尾水排放管2相并联,同时在尾水排放管2上还设置有水阀3,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上还设置有污水泵4,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的出口端与位于微滤机池5中的微滤机6相连,微滤机6的固废排出端通过带有第一泵7的管路与固废发酵池8相连,而微滤机池5的出口端则通过带有第二泵9的管路与尾水处理池10相连,所述尾水处理池10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依次与一级沉淀池11和二级沉淀池12相连,二级沉淀池12上则连通有带有第三泵13的生物处理管路14,
1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生物处理模块,所述生物处理模块由多个相互并联的生物床组构成,所述的生物床组包括相互串联的浮床15和藻床16,所述的生物床组中的浮床15的入口端与生物处理管路14相连通,而藻床16的出口端则与净水蓄水池17相连,所述浮床15入口端的管路和藻床16出口端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水阀3,
1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二次净水蓄水池18,所述二次净水蓄水池18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与二级沉淀池12相连通,在净水蓄水池17和二次净水蓄水池18之间还连接有带有第四泵19和阀的回水管路20,同时二次净水蓄水池18还通过带有第五泵21的管路与生物处理管路14相连通,
14.所述净水蓄水池17和二次净水蓄水池18中均设置有水质监测仪。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排放养殖池中的尾水时,首先开启目标养殖池上尾水排放管2上的水阀3,然后本系统的控制系统控制污水泵4工作,养殖池中的尾水通过尾水收集总管1进入微滤机6,尾水中的固态废物被微滤机6截留,去除固废的尾水则在第二泵9的作用下进入尾水处理池10,微滤机6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带有第一泵7的管路将滤渣固废冲到固废发酵池8中进行发酵,发酵产物可与农业废弃物等混合作为有机肥料;
16.在尾水处理池10中充分沉淀后的水体,依次进入一级沉淀池11和二级沉淀池12进行多次的沉淀处理,二级沉淀池12中的上清液则会在第三泵13的作用下通过生物处理管路14进入多个生物床中,水体依次通过浮床15和藻床16,水体流经浮床15和藻床16的过程中会进行生物净化,经过生物净化后的净化水则会进入净水蓄水池17,位于净水蓄水池17中的水质监测仪对水质进行检测,如果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则可以直接进行排放,如果水质仍
然没有达到排放标准,则控制系统会控制第四泵19工作,将净水蓄水池17中的水体通过回水管路20泵送到二次净水蓄水池18中,然后控制系统会启动第五泵21,将二次净水蓄水池18中的水体通过生物处理管路14再次输送到生物床中以进行生物净化,经过多次的生物净化后,水质监测仪检测到净水蓄水池17中的水体达到排放标准后,即可进行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尾水收集总管(1),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的入口端与的位于养殖区域中的多个养殖池的尾水排放管(2)相并联,同时在尾水排放管(2)上还设置有水阀(3),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上还设置有污水泵(4),所述尾水收集总管(1)的出口端与位于微滤机池(5)中的微滤机(6)相连,微滤机(6)的固废排出端通过带有第一泵(7)的管路与固废发酵池(8)相连,而微滤机池(5)的出口端则通过带有第二泵(9)的管路与尾水处理池(10)相连,所述尾水处理池(10)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依次与一级沉淀池(11)和二级沉淀池(12)相连,二级沉淀池(12)上则连通有带有第三泵(13)的生物处理管路(1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生物处理模块,所述生物处理模块由多个相互并联的生物床组构成,所述的生物床组包括相互串联的浮床(15)和藻床(16),所述的生物床组中的浮床(15)的入口端与生物处理管路(14)相连通,而藻床(16)的出口端则与净水蓄水池(17)相连,所述浮床(15)入口端的管路和藻床(16)出口端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水阀(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二次净水蓄水池(18),所述二次净水蓄水池(18)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与二级沉淀池(12)相连通,在净水蓄水池(17)和二次净水蓄水池(18)之间还连接有带有第四泵(19)和阀的回水管路(20),同时二次净水蓄水池(18)还通过带有第五泵(21)的管路与生物处理管路(14)相连通,所述净水蓄水池(17)和二次净水蓄水池(18)中均设置有水质监测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尾水收集总管,所述尾水收集总管的入口端与的位于养殖区域中的多个养殖池的尾水排放管相并联,同时在尾水排放管上还设置有水阀,所述尾水收集总管上还设置有污水泵,所述尾水收集总管的出口端与位于微滤机池中的微滤机相连,微滤机的固废排出端通过带有第一泵的管路与固废发酵池相连,而微滤机池的出口端则通过带有第二泵的管路与尾水处理池相连,所述尾水处理池通过带有阀的管路依次与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相连,二级沉淀池上则连通有带有第三泵的生物处理管路。物处理管路。物处理管路。


技术研发人员:潘澜澜 李天宇 赵晨冉 李秀辰 张倩 母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