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碱中和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4899发布日期:2022-08-17 08:3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碱中和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碱中和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酸性废水是ph值小于6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冶金、金属加工、石油化工、化纤、电镀等企业排放的废水;碱性废水是ph值大于9的废水,主要来自于造纸、制革、炼油、石油化工、化纤等行业。酸碱废水进入水体会破坏自然中和作用,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体自净功能下降。酸碱废水渗入土壤,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水体酸性化还会对船舶、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物造成损害。酸碱废水常用中和法处理,对于中和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互相中和。
3.现有技术中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常直接将酸性和碱性废水通入处理箱中,待二者中和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排出。该装置确实能够使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发生中和反应,起到一定的处理作用,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杂质会大量附着在处理箱内,若不对其进行处理,则会沉积在处理箱内壁,导致处理箱内滋生大量细菌且残留有大量污垢,当再次用此处理箱处理废水时,则细菌以及污垢会大量残留在处理后的混合液中,增加了混合液的后续处理流程,同时极大程度降低处理箱的使用性能以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酸碱中和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其能够对处理箱进行清洁处理,避免废水中的杂质大量沉积在处理箱内壁以及避免处理箱内部滋生细菌,提高处理箱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酸碱中和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连通有酸性废水管和碱性废水管,所述处理箱的底部中心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同轴竖直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顶部贯穿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并与设置在所述处理箱顶部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底端与所述出液管顶端呈间隙设置,所述中心轴的外壁设置有若干搅拌轴;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呈“l”形设置,所述清洁刷的竖直段与所述处理箱的内壁抵接,所述清洁刷的水平段与所述处理箱的底壁抵接,所述所述清洁刷通过若干支撑杆和所述中心轴外壁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的顶端均连通有支管,若干所述支管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处理箱顶部并与设置在所述处理箱顶部的环形管连通,所述环形管的侧壁连通有主管,所述主管远离所述环形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箱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下方。
7.上述方案中,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分别沿酸性废水管和碱性废水管通入处理箱中
发生中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搅拌轴不断对废水进行搅拌,能够提升酸、碱性废水的反应速度,同时,清洁刷随着中心轴和搅拌轴的不断转动而进行转动,进而不断对处理箱的侧壁进行刷洗,防止废水中的杂质在处理箱内壁结垢,待废水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通过出液管排至过滤箱中,过滤箱中的过滤网能够对混合液中的杂质进行阻挡,避免其通入过滤网的下方,待处理箱的混合液全部排尽后,将过滤箱内经过过滤后的水沿主管、环形管、若干支管流向若干喷头中,最终沿若干喷头喷向处理箱内,能够对处理箱进行冲洗,清洗后的水沿着出液管排至过滤箱内过滤,能够实现水的循环。通过上述装置能够使酸、碱性废水进行充分中和,同时能够对中和后的废水进行过滤,且通过过滤后的水能够对处理箱进行清洗,避免处理箱滋生细菌以及结垢。
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还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水平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并与所述过滤网呈间隙设置;所述主管远离所述环形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箱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的下方。
9.上述方案中,活性炭层能够吸附过滤后的废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实现进一步净化混合液的目的。
10.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竖直滑槽,两条所述竖直滑槽的顶端均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竖直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活性炭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竖直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两条所述竖直滑槽一一滑动连接,两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两条所述竖直滑槽一一滑动连接。
11.上述方案中,通过使第一滑块和第一滑块分别沿着竖直滑槽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能够过滤网和活性炭层作用失效时,将过滤网和活性炭层从过滤箱内取出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便于对过滤网和活性炭层进行取放。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抵接。
13.上述方案中,支撑柱能够对过滤网进行支撑,使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始终保持间隙设置,避免过滤网和活性炭层接触后,难以实现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目的。
14.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上部还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处理箱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箱的侧壁并与所述过过滤箱连通,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上方,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抽风机。
15.上述方案中,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废水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能够沿着排气管排至过滤箱内进行净化处理,避免其任意排至空气中,导致环境污染。
16.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和底壁之间呈弧形设置,所述清洁刷的转角处设置为与所述内壁和底壁相适配的弧形设置。
17.上述方案中,处理箱的内壁和底壁支架呈弧形设置,能够避免混合液残留,将清洁刷的转角处设置为弧形设置,能够使其将处理箱的内壁和底壁进行全方位刷洗,避免出现死角。
18.优选的,所述清洁刷的水平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处理箱的最近距离。
19.上述方案中,清洁刷的水平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处理箱的最近距离,能够恰好使清洁刷将处理箱的底壁进行全方位刷洗,同时不会对沿出液管进行遮挡,确保
混合液顺利沿出液管排出。
20.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顶端设置有处理盖;所述清洁刷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座,所述清洁座的形状与所述清洁刷的形状相同,所述清洁座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插孔,若干所述支撑杆一一插设在所述插孔内。
21.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支撑杆插设在插孔内,便于当清洁刷发生损坏时,取下处理盖,将清洁座直接从支撑杆抽出即可,便于将清洁刷和清洁座一起进行更换。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3.1.设置有中心轴、搅拌杆、电机、清洁刷、喷头、主管、支管和环形主管等装置。使用该装置时,将酸性和碱性废水通入处理箱中,使二者发生中和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需同步打开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使中心轴和搅拌轴进行转动,进而使搅拌轴对混合液进行搅拌,进而提高二者的反应速率;同时清洁刷在混合液的反应过程中,不断随着中心轴进行转动,进而对处理箱的内壁和底壁不断进行刷洗,避免杂质大量沉积在内壁和底壁;待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沿出液管排至过滤箱内,经过滤箱内的过滤网进行过滤,便于去除混合液中的杂质;因处理箱内的混合液排尽后,处理箱内壁、底壁以及搅拌轴等部位会附着一些杂质,因此,需对其进行清洗;具体操作时,使过滤箱内经过滤后的混合液沿主管、环形管流向若干支管,最终沿若干喷头喷向处理箱内,对处理箱内附着的杂质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冲洗水沿出液管排至过滤箱进行过滤。通过对处理箱进行清洗,能够避免杂质沉积在处理箱内壁,进而避免滋生细菌,对酸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造成不利影响。
24.2.设置有活性炭层、排风管和抽风机。因混合液经过滤网过滤后依然会有异味和色素,活性炭层能够吸附异味和色素,对混合液进行进一步净化,同时,因废水在处理箱进行中和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的异味气体,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能够使异味气体沿着排风管排至过滤箱内,经过滤网将气体中的细小杂质进行过滤,其后经活性炭层对气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确保气体净化后排至空气中,防止其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00-处理箱、110-废水管、120-碱性废水管、130-出液管、140-过滤箱、150-过滤网、160-中心轴、170-电机、180-搅拌轴、190-清洁刷、200-支撑杆、210-喷头、220-支管、230-环形管、240-主管、250-活性炭层、260-过滤盖、270-竖直滑槽、280-第一滑块、290-第二滑块、300-支撑柱、310-排气管、350-抽风机、320-处理盖、330-清洁座、340-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31.一种酸碱中和的酸碱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处理箱100,用于对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处理箱100的顶部连通有酸性废水管110和碱性废水管120,其中
酸性废水沿酸性废水管110通入处理箱100中,碱性废水沿碱性废水管110通入处理箱100中,酸、碱性废水在处理箱100内混合后,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以实现酸、碱废水反应后达到中性,实现初步满足排放要求的目的;因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液中依然残留有大量的难溶性杂质,因此,需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具体的,在处理箱100的底部中心连通有出液管130,出液管130的底端连通有过滤箱140,过滤箱140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过滤网15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当废水进行中和反应时,需关闭阀门,待废水充分反应后,打开阀门,使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沿出液管130排至过滤箱140内,经过滤箱140内的过滤网150进行过滤,将难溶性杂质阻挡在过滤网150上方,得到初步净化的混合液。
32.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处理箱100的内部同轴竖直设置有中心轴160,中心轴160的顶部贯穿处理箱100的顶部并与设置在处理箱100顶部的电机17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中心轴160的底端与出液管130顶端呈间隙设置,中心轴160的外壁设置有若干搅拌轴180;在通入酸、碱性废水过程中,需同步打开电机170,在电机170的作用下,中心轴160、搅拌轴180进行同步转动,通过搅拌轴180对废水的不断搅拌,能够加快废水的反应,进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同时,因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杂质,在废水反应过程中,难溶性杂质极易附着在处理箱100内壁和底壁,若长期对其不处理,则极易结垢,滋生细菌,因此,在处理箱100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洁刷190,清洁刷190呈“l”形设置,清洁刷190的竖直段与处理箱100的内壁抵接,清洁刷190的水平段与处理箱100的底壁抵接,清洁刷190通过若干支撑杆200和中心轴160外壁连接;废水在反应过程中,清洁刷190随着中心轴不断进行转动,因清洁刷190与处理箱100内壁和底壁抵接,因此,清洁刷190在转动过程中会对处理箱100的内壁和底壁不断进行刷洗,避免杂质沉降,同时支撑杆200能够对清洁刷190进行固定,确保其顺利且平稳的发挥刷洗作用。
33.因处理箱100内的混合液排尽后,处理箱100内壁、底壁、中心轴160、清洁刷190和搅拌轴180表面均会附着一些难溶性杂质,需将附着的杂质进行处理,以便其结垢,滋生细菌,因此,在处理箱100的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喷头210,若干喷头210的顶端均连通有支管220,若干支管220的顶端均贯穿处理箱100顶部并与设置在处理箱100顶部的环形管230连通(如图2所示),环形管230的侧壁连通有主管240,主管240远离环形管230的一端贯穿过滤箱140的侧壁并设置在过滤网150的下方,主管240上还设置有水泵;具体处理时,打开水泵,在水泵的作用下,经初步净化的混合液依次沿主管240、环形管230、若干支管220流向若干喷头210内,最终沿若干喷头210喷向处理箱100内,对附着在处理箱100内的杂质进行冲洗,在此过程中,可打开电机170,进行缓慢的转动,使清洗水能够充分转动至处理箱100内的各个角落,确保无杂质残留;其后将清洗水沿出液管130排至过滤箱140内进行过滤,实现水资源的循环。
34.通过使电机170带动中心轴160、搅拌轴180和清洁刷190进行转动,能够使搅拌轴180不断对废水进行搅拌,进而提高酸碱废水的反应速度,同时,因清洁刷190对处理箱100内壁和底壁的不断刷洗,能够避免废水中的杂质沉积在处理箱100内;当混合液排尽后,通过使过滤后的混合液依次沿主管240、环形管230、若干支管220流向若干喷头210中,最后沿若干喷头210喷向处理箱100内,能够对附着在处理箱100内部的一些难溶性杂质以及残留液进行冲洗,进而全方位的对处理箱100进行清洗,避免滋生细菌,减少混合液的后续处理流程同时极大程度提高处理箱100的使用性能以及寿命。
35.进一步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合液经过滤网150过滤后,能够去除掉其中的难溶性杂质,混合液得以实现初步净化的目的,然而初步净化的混合液依然会散发出异味以及存在一定色素,为了进一步解决色素和异味的问题,过滤箱140内还设置有活性炭层250,活性炭层250水平设置在过滤网150的底部并与过滤网150呈间隙设置,通过在过滤网150下方设置活性炭层250,能够使初步净化的混合液进行进一步净化,其中的异味和色素能够被活性炭层250中的若干活性炭进行吸附,确保进一步净化的水能够保持无色、无味的状态;此外,通过主管240远离环形管230的一端贯穿过滤箱140的侧壁并设置在活性炭层250的下方,如此便可使用经过进一步净化的水对处理箱100进行冲洗,进一步提高处理箱100的清洁度和清洁效率。
36.如图1和图4所示,在实际操作中,过滤箱140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盖260,便于在过滤网150和活性炭层250失效或者损坏时,将二者沿过滤箱140顶部取出进行更换或者清理;具体的,过滤箱140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竖直滑槽270,两条竖直滑槽270的顶端均与外界连通,过滤网15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竖直滑槽270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80,两块第一滑块280分别与两条竖直滑槽270一一滑动连接;通过使两块第一滑块280在两条竖直滑槽270内自由滑动,便于在过滤网150过滤效率降低或者失效时将过滤网150从过滤箱140内取出进行更换或者清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活性炭层25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竖直滑槽270相适配的第二滑块290,两块第二滑块290分别与两条竖直滑槽270一一滑动连接;通过使两块第一滑块在两条竖直滑槽内自由滑动,便于在活性炭炭层的吸附效率降低或者失效时将活性炭层250从过滤箱140内取出进行更换或者清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37.进一步的,第二滑块290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300,支撑柱300的顶端与第一滑块280的底端抵接。支撑柱300设置在第一滑块280和第二滑块290之间,能够对过滤网150进行支撑,防止其与活性炭层250紧密贴合,导致过滤或者吸附效率降低。
38.进一步的,在处理箱100的侧壁上部连通有排气管310,排气管310上设置有抽风机350。具体实施时,因废水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异味气体,该部分气体若直接沿处理箱100散发至空气中,则极易导致空气污染,因此,需对其进行处理,具体的,在抽风机350的作用下,使处理箱100内的异味气体沿排气管310抽出;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抽出的异味气体的净化,排气管310远离处理箱100的一端贯穿过滤箱140的侧壁并与过滤箱140连通,排气管310设置在过滤网150的上方。异味气体经排气管310排至过滤箱140后,在过滤网150的作用下,将异味气体中的细小杂质进行过滤,其次,在活性炭层250的作用下,使异味气体中的异味被活性炭吸附,其次将充分净化后的气体排至空气中,避免其对空气造成污染。
39.进一步的,处理箱100的内壁和底壁之间呈弧形设置,能够确保废水在处理箱100内充分反应后,减少废水在处理箱100内的残留;进一步的,清洁刷190的转角处设置为与内壁和底壁相适配的弧形设置,能够使清洁刷190与处理箱100的内壁和底壁进行抵接,确保清洁刷190将内壁和和底壁进行充分刷洗,避免出现死角。
40.进一步的,清洁刷190的水平段的长度等于出液管130与处理箱100的最近距离。清洁刷190水平段过长会对出液管130的顶部有一定遮挡,水平段过短会导致处理箱100的底壁难以刷洗完全,通过使清洁刷190的水平段的长度等于出液管130与处理箱100的最近距离,能够使清洁刷190恰好对处理箱100底壁进行全方位刷洗。
41.进一步的,处理箱100的顶端设置有处理盖320,处理盖320的设置便于在处理箱
100内的部件损坏时,将其沿处理箱100上部取出;进一步的,清洁刷190靠近支撑杆200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座330,清洁座330的形状与清洁刷190的形状相同,清洁座330的设置便于对清洁刷190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清洁座330靠近支撑杆20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支撑杆200相适配的插孔340,若干支撑杆200一一插设在插孔340内。清洁座330在长期刷洗过程中,会出现损坏,通过将清洁座330从支撑杆200取出,能够实现对清洁座330的拆卸,进而便于对清洁刷190和清洁座330进行更换。
4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