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4355发布日期:2022-07-01 16:3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水在排放过程中,随着生产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存在水质的不均匀和水量的不稳定情况,特别当生产上出现事故或雨水特别多时,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更大,这种变化会造成废水处理过程失常,降低了处理效果,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处理设备的设计负荷,为了使处理工艺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高峰浓度变化的影响,要求废水在进行处理前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水量和均匀的水质,必须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但现有的多数调节池不能将初步沉淀的杂志进行有效的清理。
3.现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885564u的污水调节池,先通过过滤组件将塑料袋或其他较大的废渣过滤掉后在进入污泥池内,避免掉塑料袋或其他较大的废渣对污水调节池内的污水提升泵产生影响,进而能延长污水提升泵的使用寿命,污水进入污泥池底部,在污泥池底部进行沉淀,方孔将污泥池与调节池连通,当污水在污泥池中的水位达到方孔的高度时,污水从方孔处进入调节池内,方便在调节池内进行下一步沉淀处理,调节池和污泥池的顶端均设有检修口,但是该装置不能有效及时的对沉淀的污泥进行处理,影响后续使用。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调节池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沉积的污泥进行处理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池:
7.所述调节池左侧上端设置有过滤箱,且过滤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格栅,并且过滤箱上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调节池下端设置有底板,且调节池上端设置有隔板,所述调节池上端右侧连接有出水口;
8.所述调节池内部安装有曝气管,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刮板,且刮板内部贯穿有限位杆;
9.所述调节池右侧开设有积泥槽,且积泥槽后侧设置有吸污管,所述积泥槽内部设置有螺旋杆。
10.优选的,所述底板呈10
°
角倾斜设置,所述隔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隔板平行错位设置。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隔板错位设置能够阻挡调节池内部的淤泥上浮,同
时倾斜设置的底板能够使淤泥堆积至调节池右侧,方便清理。
12.优选的,所述刮板与底板贴合设置,且刮板呈梯形结构设计,并且底板与限位杆构成活动结构。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能够对底板上的淤泥进行清理,且限位杆能够保证刮板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
14.优选的,所述刮板内部贯穿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左侧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刮板与螺纹杆构成活动结构。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杆旋转时,能够带动刮板在底板上方左右活动。
16.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左侧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下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构成旋转结构。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电机旋转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螺纹杆旋转。
18.优选的,所述螺旋杆左侧连接有第三齿轮,且调节池右侧上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下端连接有第四齿轮;
19.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均为直齿锥齿轮。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旋转时,通过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带动螺旋杆转动,将积泥槽内部淤泥收集至吸污管下方。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
22.1、设置有刮板与螺纹杆构成的活动结构,当第一电机旋转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刮板在底板上方左右活动,并对底板上的淤泥进行清理,将淤泥推至积泥槽内部,方便后期对淤泥的清理;
23.2、通过第二电机旋转,使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同时螺旋杆转动,将积泥槽内部淤泥收集至吸污管下方,使清理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杆和第三齿轮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调节池;2、过滤箱;3、过滤格栅;4、进水口;5、底板;6、隔板;7、出水口;8、曝气管;9、刮板;10、限位杆;11、螺纹杆;12、第一齿轮;13、第一电机;14、第二齿轮;15、积泥槽;16、吸污管;17、螺旋杆;18、第三齿轮;19、第二电机;20、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左侧上端设置有过滤箱2,且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过滤格栅3,并且过滤箱2上端连接有进水口4,调节池1下端设置有底板5,且调节池1上端设置有隔板6,调节池1上端右侧连接有出水口7,使用时污水首先流入过滤箱2,通过内部设置的过滤格栅3阻挡较大杂物,再通过进水口4流至调节池1内部,底板5呈10
°
角倾斜设置,隔板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隔板6平行错位设置,通过两组隔板6错位设置能够阻挡调节池1内部的淤泥上浮,同时倾斜设置的底板5能够使淤泥堆积至调节池1右侧,方便清理。
31.结合图1-4所示,调节池1内部安装有曝气管8,底板5上方设置有刮板9,且刮板9内部贯穿有限位杆10,刮板9与底板5贴合设置,且刮板9呈梯形结构设计,并且底板5与限位杆10构成活动结构,刮板9内部贯穿有螺纹杆11,且螺纹杆11左侧连接有第一齿轮12,刮板9与螺纹杆11构成活动结构,调节池1左侧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3,且第一电机13下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4,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4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4构成旋转结构,第一电机13旋转时,第二齿轮14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并带动螺纹杆11旋转,使得刮板9在底板5上方左右活动,同时两组限位杆10能够保证刮板9的活动轨迹不会发生偏移,同时对底板5上的淤泥进行清理,将淤泥推至积泥槽15内部,方便后期对淤泥的清理。
32.结合图1-3所示,调节池1右侧开设有积泥槽15,且积泥槽15后侧设置有吸污管16,积泥槽15内部设置有螺旋杆17,螺旋杆17左侧连接有第三齿轮18,且调节池1右侧上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9,且第二电机19下端连接有第四齿轮20,第三齿轮18与第四齿轮20啮合连接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三齿轮18与第四齿轮20均为直齿锥齿轮,通过第二电机19旋转,使第四齿轮20带动第三齿轮18旋转,同时螺旋杆17转动,将积泥槽15内部淤泥收集至吸污管16下方,使清理更加充分。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应用于mbr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调节装置时,首先使用时污水首先流入过滤箱2,通过内部设置的过滤格栅3阻挡较大杂物,再通过进水口4流至调节池1内部,调节池1内部错位设置的两组隔板6能够阻挡调节池1内部的淤泥上浮,同时倾斜设置的底板5能够使淤泥堆积至调节池1右侧,第一电机13旋转时,第二齿轮14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并带动螺纹杆11旋转,使得刮板9在底板5上方左右活动,同时两组限位杆10能够保证刮板9的活动轨迹不会发生偏移,同时对底板5上附着的淤泥进行清理,将淤泥推至积泥槽15内部,方便后期对淤泥的清理,当积泥槽15内部堆积一定淤泥后,启动第二电机19,使第四齿轮20带动第三齿轮18旋转,同时螺旋杆17转动,将积泥槽15内部淤泥收集至吸污管16下方,通过吸污管16能够更加彻底的对内部泥污进行清除,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