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2758发布日期:2022-08-09 21:1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精细化工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应釜是化工行业用于物料反应和搅拌的设备,其中有些物料受高温加热后易变成气体腾出,通常需要外接冷凝器冷却处理。参照图1,冷凝器组合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釜11、第一冷凝器12、观察件13、第一接收罐14、第二冷凝器15、观察件13和第二接收罐16,第一冷凝器12的进气口与反应釜11的出气口相连接。
3.观察件13能观察蒸汽经冷凝器冷却后流入到接收罐的情况,观察件13上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立的透视板131,然而在冷凝器组合系统1长时间使用后,透视板131的外表面落入灰尘,在冷凝器组合系统1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便于擦拭透视板131,因此会影响工作人员观察蒸汽冷却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清洁透视板外表面的灰尘,减小灰尘对工作人员观察蒸汽冷凝后情况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的清洁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的清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冷凝器组合系统包括观察件,所述观察件上设置有透视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稳定支撑板的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刷子,所述刷子远离所述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透视板抵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移动板滑动插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正向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螺纹杆正向转动,螺纹杆带动移动板使刷子向下移动,对透视板清洁。在移动板移动到螺纹管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部后,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螺纹杆反向转动,螺纹杆带动移动板使刷子向上移动,对透视板清洁,在刷子与透视板分离后,电机的输出轴继续正向转动,电机这样往复转动,使刷子上下移动,对透视板清洁。在冷凝器组合系统工作时,便于工作人员清洁透视板外表面的灰尘,进而减小灰尘对工作人员观察蒸汽冷却后情况的影响。
8.在清洁完透视板后,到刷子与透视板分离后,且刷子与移动板位于透视板的上方时,关闭电机,减小刷子与移动板阻挡工作人员观察透视板的可能性。能拆卸的固定组件,便于清洁装置在对第一冷凝器与第一接收罐间安装的观察件上的透视板清洁后,能将清洁装置拆卸下来,安装到第二冷凝器与第二接收罐间安装的观察件的进液管上,对透视板清洁,提高清洁装置的利用率。
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弧片,两个所述弧片位于所述观察件的进液管外
表面,两个所述弧片相邻的一端铰链,所述弧片远离铰链的一端部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远离所述第一螺栓顶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孔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二螺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固定组件时,将两个弧片夹在观察件进液管的外表面,接着将第一螺栓滑动穿过第一插接孔,然后将第二螺栓滑动穿过第二插接孔,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增加两个弧片夹紧后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刷子与移动板间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刷子的连接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拆卸的连接组件,便于在刷子受损后,能替换刷子。
13.可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刷子的一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刷子靠近所述移动板的一端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刷子一端的侧面开设有预留孔,所述刷子对应所述预留孔的位置处开设有预留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预留杆,所述预留杆滑动穿过所述预留孔并插接在所述预留槽内,所述预留杆远离所述刷子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围套在所述预留杆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刷子时,移动连接板向远离移动板的方向移动,直至预留杆与移动板分离,然后将刷子远离透视板的一端放置在凹槽内,接着把预留杆的一端插入预留孔内,预留杆滑动穿过预留孔插入到预留槽内,此时的弹簧仍为拉伸状态,拉伸的弹簧进一步加强预留杆插接在预留槽内,进而加强了刷子与移动板的连接。
15.可选的,所述预留杆为铁杆,所述凹槽内壁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一侧与所述预留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吸附预留杆,进一步加强预留杆插接在预留槽内,进而加强刷子与移动板的连接。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观察件的进液管间连接有用于稳定支撑板的稳定组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组件增加支撑板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上环套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一侧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远离所述吊环的一侧连接有挂钩,所述观察件的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二把手相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观察件的进液管上安装清洁装置时,将挂钩插在第二把手内,增加支撑板的稳定性。在拆卸清洁装置时,将挂钩移离第二把手,便于拆卸。
21.可选的,两个所述弧片靠近所述观察件的进液管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弧片夹紧观察件的进液管时,橡胶垫减小弧片对观察件进液管的损害。
23.可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支撑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时,限位板增加螺纹杆的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电机、螺纹杆、导向杆、移动板和刷子,便于将刷子往复移动,对透视板清洁;
27.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在清洁装置对一个观察件上的透视板清洁后,能拆的卸清洁装置,便于将清洁装置安装在另一个观察件上使用;
28.3.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在刷子受损后,便于替换刷子。
附图说明
29.图1是冷凝气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冷凝气组装系统与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冷凝器组合系统;11、反应釜;12、第一冷凝器;13、观察件;131、透视板;14、第一接收罐;15、第二冷凝器;16、第二接收罐;2、固定组件;21、弧片;211、橡胶垫;22、固定板;23、第一插接孔;24、第一螺栓;25、第二插接孔;26、第二螺栓;3、支撑板;31、稳定组件;311、第一把手;312、吊环;313、稳定杆;314、挂钩;315、第二把手;4、电机;5、螺纹杆;51、限位板;6、移动板;61、凹槽;62、预留孔;63、预留槽;64、连接组件;641、预留杆;642、连接板;643、弹簧;644、磁铁;7、导向杆;8、刷子。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的清洁装置。参照图2和图3,清洁装置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用于固定支撑板3,固定组件2安装在观察件13的进液管外。
37.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为双向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与支撑板3插接。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插接有移动板6,螺纹杆5与移动板6螺纹配合,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导向杆7与移动板6的中部滑动插接,移动板6远离螺纹杆5的一端连接有刷子8,刷子8远离移动板6的一端与透视板131抵接。螺纹杆5远离电机4的一端插接有限位板51,限位板51与螺纹杆5螺纹配合,限位板51的上表面与导向杆7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
38.在对透视板131清洁的过程中,先开启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正向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螺纹杆5正向转动,螺纹杆5带动移动板6,在导向杆7引导的作用下,移动板6带动刷子8向下移动,刷子8对透视板131清洁。
39.在移动板6移动到移动板6的下表面与限位板51的上表面抵接时,电机4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螺纹杆5反向转动,螺纹杆5带动移动板6使刷子8向上移动,直至刷子8与透视板131分离,刷子8向上移动,对透视板131清洁,随后电机4输出轴继续转动,使刷子8上下往复移动,对透视板131清洁。在冷凝器组合系统1工作的过程中,清洁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透视板131外表面的灰尘擦拭,减小灰尘对工作人员观察蒸汽冷却后情况
的影响。
40.清洁后,在刷子8与透视板131分离后,且刷子8与移动板6位于透视板131的上方时,关闭电机4。刷子8与移动板6位于透视板131的上方,减小刷子8与移动板6阻挡工作人员观看透视板131的可能性。能拆卸的固定组件2,便于清洁装置在对第一冷凝器12与第一接收罐14间安装的观察件13上的透视板131清洁后,能将清洁装置安装在第二冷凝器15与第二接收罐16间安装的观察件13的进液管上,并对透视板131清洁,提高清洁装置的利用率。
41.参照图3和图4,固定组件2包括两个弧片21,两个弧片21围设在观察件13的进液管外,两个弧片21的一端铰链,两个弧片21远离铰链的一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23,两个固定板22上的第一插接孔23相对应,固定板2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24,第一螺栓24滑动插接两个第一插接孔23,第一螺栓24的顶帽与固定板22的一侧抵接,第一螺栓24上开设有第二插接孔25,第一螺栓24上设置有第二螺栓26,第二螺栓26滑动插接第二插接孔25,第二螺栓26的顶帽与固定板22远离第一螺栓24顶帽的一侧抵接。
42.在将固定组件2安装在观察件13的进液管上时,打开两个弧片21,将两个弧片21放置在观察件13的进液管外,然后合闭两个弧片21,将第一螺栓24滑动穿过第一插接孔23,然后将第二螺栓26滑动穿过第二插接孔25,直至第二螺栓26的顶帽与固定板22抵接。
43.在固定组件2从观察件13的进液管上拆卸下来时,将第二螺栓26从第二插接孔25中拔出,第一螺栓24从第一插接孔23中拔出,接着打开两个弧片21,将清洁装置从观察件13的进液管上取下来。能拆卸的固定组件2便于将清洁装置从观察件13的进液管上取下来。
44.两个弧片21靠近观察件13的进液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11,橡胶垫211远离弧片21的一侧与观察件13的进液管的外表面抵接。橡胶垫211减小弧片21对观察件13进液管损害的可能性。
45.参照图3和图5,在移动板6与刷子8间连接有用于拆卸刷子8的连接组件64,连接组件64便于在刷子8受损后,能替换新的刷子8。
46.移动板6靠近刷子8的一端部向下开设有凹槽61,刷子8远离透视板131的一端放置在凹槽61内,移动板6靠近刷子8的一端竖直一侧开设有贯通凹槽61内壁的预留孔62,刷子8远离透视板131的一端开设有对应预留孔62的预留槽63,移动板6上设置有预留杆641,预留杆641的一端滑动穿过预留孔62,并与预留槽63的内壁抵接。预留杆641远离预留槽63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42,连接板642靠近移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43,弹簧643为伸长状态,弹簧643围套在预留杆641外,弹簧643远离连接板642的一端与移动板6靠近连接板642的一侧固定连。
47.在替换刷子8时,拉动连接板642,使连接板642向远离移动板6的方向移动,直至预留杆641从移动板6上移出,然后移动刷子8上移动,直至刷子8与移动板6分离。拉动连接板642,使连接板642向远离移动板6的方向移动,直至预留杆641从移动板6上移出,接着将替换刷子8的杆放置移动板6上,使刷子8的杆与预留槽63内壁抵接,然后把预留杆641插入预留孔62内,预留杆641穿过预留孔62插接下预留槽63内。在刷子8受损后,便于替换新的刷子8。
48.预留槽63内设置有磁铁644,磁铁644与预留槽63内壁固定连接,预留杆641为铁材料,预留杆641远离连接板642的一端与磁铁644抵接。磁铁644增加预留杆641的稳定性,进一步强加刷子8与移动板6的连接。
49.在支撑板3与观察件13的进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稳定支撑板3的稳定组件31。稳定组件31包括第一把手311,第一把手311与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把手311上设置有吊环312,吊环312套设在第一把手311上,吊环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杆313,稳定杆313的远离吊环312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314,观察件13的进液管靠近支撑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315,第二把手315与挂钩314相配合。
50.在安装清洁装置时,将挂钩314挂在第二把手315上。在拆卸清洁装置时,将挂钩314从第二把手315中取出。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冷凝器组合系统1的清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挂钩314穿过第二把手315。随后打开两个弧片21,将弧片21放置在观察件13的进液管外,接着将两个弧片21合闭,第一螺栓24滑动插接第一插接孔23,第二螺栓26滑动插接第二插接孔25。
52.接下来,拉动连接板642,使连接板642向远离移动板6的方向移动,直至预留杆641与移动板6分离,接着将刷子8的杆放置在凹槽61内,将预留杆641插入预留孔62,预留杆641滑动穿过预留孔62,插接在预留槽63内。
53.启动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正向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螺纹杆5正向转动,螺纹杆5带动移动板6使刷子8向下移动,直至移动板6的下表面与限位板51对的上表面抵接。接着电机4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螺纹杆5反向转动,螺纹杆5带动移动板6使刷子8向上移动,直至刷子8与透视板131分离,电机4转动,使刷子8上下往复移动。在刷子8清洁透视板131后,在刷子8与透视板131分离,且刷子8与移动板6位于透视板131的上方时,关闭电机4。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