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2184发布日期:2022-08-24 10:35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四级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粪池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级化粪池。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化粪池仅有3级处理能力,主要经过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厌氧反应处理粪便中的有害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再经过第三级的好氧反应降低排出物的氮磷含量,以提高排水的质量。但是传统的生物菌(参与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容易在排水过程中大量流失,造成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的效率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排水的质量显著降低,进而导致排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增加。因此,传统的三级化粪池的排水通常需要汇集入污水处理站对排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使排水达到排放标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增加了污水管道负载的同时,增大了前期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水符合排放标准的四级化粪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四级化粪池,包括第四级化粪池,所述第四级化粪池包括出水口,以及靠近所述出水口并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具有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2~7mm,所述多孔结构的有效比表面积在1170~1200m2/m3。
5.其中,所述填料层的材质为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
6.其中,所述四级化粪池还包括沿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一级化粪池、第二级化粪池和第三级化粪池,所述第四级化粪池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级化粪池相连通。
7.其中,所述第四级化粪池具有与所述管路连接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填料层的一侧面相对接,所述进料口在所述侧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面内。
8.其中,所述第一级化粪池、第二级化粪池、第三级化粪池和第四级化粪池上均设置有封盖。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四级化粪池内设置位于出水口下方的填料层,以通过填料的多孔结构将粪液中生物菌截留并固定在填料层的孔洞中,从而避免生物菌随排水过程而大量流失的同时,填料层增大了生物菌的养殖面积,并且延长了对粪液的净化时间,从而使通过出水口的排水符合gb18918-2002的规定,以免于将排水进一步接入污水处理站,进而降低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1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四级化粪池的剖面图。
11.标号说明:1、进水口;2、出水口;3、第一级化粪池;4、第二级化粪池;5、第三级化粪
池;6、第四级化粪池;7、填料层;8、管路;9、进料口;10、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3.参见图1所示,四级化粪池,包括第四级化粪池6,所述第四级化粪池6包括出水口2,以及靠近所述出水口2并位于所述出水口2下方的填料层7,所述填料层7具有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2~7mm,所述多孔结构的有效比表面积在1170~1200m2/m3。
14.其中,所述填料层7是布置在出水口2的下方,由于填料层7为多孔结构,其密度小于粪液,因此至少部分的填料层7能浮在粪液上。同时,所述填料层7的尺寸应当与第四级化粪池6相适配,即填料层7的截面轮廓应当与第四级化粪池6的截面轮廓相同,以避免未经填料层7内生物菌处理的粪液通过填料层7与第四级化粪池6池壁之间的间隙直接通过出水口2排出。
15.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2~7mm。示例性地,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2~7mm、3~7mm,4~6mm。
16.所述多孔结构的有效比表面积在1170~1200m2/m3。示例性地,所述多孔结构的有效比表面积为1170m2/m3、1175m2/m3、1179m2/m3、1180m2/m3、1186m2/m3、1189m2/m3、1200m2/m3。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的有效比表面积为1189m2/m3,在此有效比表面积下有效避免由于有效比表面积过小导致粪液通过填料层7的速率过慢,从而导致填料层7处理效率下降,以及有效避免由于有效比表面积过大导致粪液通过填料层7的速率过快,从而导致生物菌处理时间相对缩短,进而导致粪液排水质量无法达到gb18918-2002(总氮50mg/l,总磷6mg/l、bod5 70mg/l)的规定。
17.优选地,所述填料层7的材质为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其中,所述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自身带有阳离子活性基团以及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可将带负电的生物菌牢牢地固定在孔洞内,可有效避免生物菌在水、气剪切作用下大量流失的同时,增大生物菌的培植空间以增大生物菌的负载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粪液的净化程度。更优选地,所述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经过氧气和氢气双重爆炸而形成。而粪液中氮、磷、bod的含量降低不仅依靠生物菌的消化作用,同时也依靠填料层7自带的阳性离子的中和作用所实现。
18.所述填料层7可以为单块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也可以为通过多块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堆积形成,为了使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堆积呈特定的形状和密度,优选将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堆积在特制的网框内。
19.进一步地,所述四级化粪池还包括沿进水口1至出水口2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一级化粪池3、第二级化粪池4和第三级化粪池5,所述第四级化粪池6通过管路8与所述第三级化粪池5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级化粪池3、第二级化粪池4和第三级化粪池5均可采用现有三级化粪池的常规设计,因此在本方案中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20.优选地,所述第四级化粪池6具有与所述管路8连接的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与所述填料层7的一侧面相对接,所述进料口9在所述侧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面内。所述管路8通过连接第四级化粪池6的进料口9以使第四级化粪池6与第三级化粪池相连通。所述进料
口9在所述侧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面内,即使得经过进料口9进入的粪液必选先通入填料层7过滤后流入第四级化粪池6的池中。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化粪池3、第二级化粪池4、第三级化粪池5和第四级化粪池6上均设置有封盖10。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四级化粪池可用于对家庭厕所、城市厕所、旅游厕所、湖泊房屋厕所、海洋房屋厕所等场所进行净化。
23.实施例1
24.参见图1,四级化粪池,包括第四级化粪池6,所述第四级化粪池6包括出水口2,以及靠近所述出水口2并位于所述出水口2下方的填料层7,所述填料层7具有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2~7mm,所述多孔结构的有效比表面积在1189m2/m3;
25.所述填料层7的材质为亲水性聚氨酯生物脱氮填料;
26.所述四级化粪池还包括沿进水口1至出水口2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一级化粪池3、第二级化粪池4和第三级化粪池5,所述第四级化粪池6通过管路8与所述第三级化粪池5相连通;
27.所述第四级化粪池6具有与所述管路8连接的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与所述填料层7的一侧面相对接,所述进料口9在所述侧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面内;
28.所述第一级化粪池3、第二级化粪池4、第三级化粪池5和第四级化粪池6上均设置有封盖10。
29.具体的,粪便通过进水口1进入四级化粪池中,经过第一级化粪池3、第二级化粪池4和第三级化粪池5的依次处理而形成粪液,并通过管路8经由进料口9进入第四级化粪池6中。此时,粪液首先通过填料层7过滤,滤液流入第四级化粪池6的池中,在滤液不断蓄积的过程中,滤液中的杂质得到充分沉淀,上层滤液在不断上升过程中浸入填料层7中,并与填料层7孔洞内生长的生物菌相接触而发生生物反应,从而使得从填料层7上端面浸出的滤液中氮、磷和bod显著降低,以达到gb18918-2002的排放标准,最终滤液通过出水口2外排。在具体的实验中,填充层的设置使四级化粪池的生物菌的容积率相较于传统化粪池(三级)而言提高了30~100倍甚至以上。经检测,经本方案所排出的滤液(上文中的排水)总氮13mg/l,总磷0.42mg/l、bod5 8mg/l,并且在90d内滤液质量均达到排放标准。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