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水膜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0983发布日期:2022-10-28 23:2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水膜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水膜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污泥干化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污泥低温干化机技术因其干净整洁密封,不对外排放臭气等诸多突出优点,被越来越多环保企业用户所接受。然而,这类设备设计之初,设计师多数没有对污泥性质有深刻理解,只是设计了表观方面除尘系统,而忽略了内在方面恶臭气体浓度累积问题,恶臭气体溶入冷凝水形成酸碱盐,导致热泵系统铝箔、铜管、焊缝早期腐蚀。传统污泥干化过程中,随着污泥逐步由外而内干化,污泥颗粒表面水膜逐渐蒸发,污泥颗粒内部水分逐步向表面扩散,原来溶于水中的硫化氢、氨气等混合恶臭气体逐渐被释放出来,循环风每循环一次,恶臭气体浓度就会加大一些,在污泥干化的2h周期内,循环风循环上千次,恶臭浓度累积很高,这些高浓度混合恶臭,高浓度高湿空气,腐蚀性很强大远远超过单一气体化学腐蚀。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迅速在蒸发器铜管翅片焊缝附近重新溶于水中,造成严重电化学腐蚀,导致设备早期漏液停机故障;因此,亟需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水膜除尘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水膜除尘系统,具备除湿、除尘、除盐、除臭等多项功能,保护热泵不受酸碱盐等电化学腐蚀,同时,运行可靠,能耗低,使用寿命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带式干燥机、水膜除尘系统和除湿热泵模块;水膜除尘系统和除湿热泵模块均设置在带式干燥机的一侧,带式干燥机和除湿热泵模块之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二次风机,除湿热泵模块的出水端与下水管网连接;水膜除尘系统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风隔板,所述的水膜除尘系统包含:
5.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所述的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设置在带式干燥机一侧的地面上;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与带式干燥机之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循环风机,且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带式干燥机的输入端相连通设置;
6.水膜除尘器模块,所述的水膜除尘器模块设置在带式干燥机顶端的回风口处,且水膜除尘器模块的一侧设置有丝网除沫器,丝网除沫器的一侧设置有除湿热泵模块;所述的水膜除尘器模块包含:
7.不锈钢外壳,所述的不锈钢外壳设置在带式干燥机的顶面上,不锈钢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与带式干燥机顶端的回风口相连通设置;不锈钢外壳的顶面上开设有数个出风口;不锈钢外壳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固定设置在带式干燥机的顶面上;
8.接水盘,所述的接水盘固定设置在不锈钢外壳的底面上,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出
水口,且出水口上固定连通设置有回水管;
9.多叶空心球,所述的多叶空心球固定设置在不锈钢外壳的内部;
10.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固定设置在多叶空心球的中部,且喷淋管的上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下端与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连接;所述的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包含:
11.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设置在带式干燥机一侧的底面上,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池;
12.循环水箱,所述的循环水箱设置在储水箱一侧的底面上,且循环水箱通过管道与储水箱的内部相连通设置;进水管的下端与循环水箱的内部相连通设置;
13.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固定连通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面上。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湿热泵模块内部的冷凝器将相对湿度10-15%的冷干空气,加热到65-67℃,通过循环风机,从带式干燥机底部进风口以正压2000pa送入带式干燥机下层网带下方,通过z字形布置三层网带通风网孔,均匀穿流过80mm厚每一层湿污泥布料层,此时风速2-3m/s,由于污泥颗粒表面水膜,与周围空气界面存在相对湿度梯度,产生蒸汽分压,热空气将湿污泥表面扩散蒸汽带出,继续向上层网带穿流,继续将污泥湿蒸汽带出,最终从最上层即第三层带出更多水蒸气,经过三层网带穿流,此时风速降到0.5-1m/s,水蒸气温度由60~65℃逐层降低到32-35℃,相对湿度累计92-98%接近饱和;干空气连续通过3层穿流,同时裹挟带出大量水蒸气、粉尘、硫化氢、氨气、酸碱盐等臭气;
15.裹挟着大量粉尘、臭气的近饱和蒸汽,被吸入水膜除尘器模块进风口,水膜除尘器模块顶部布置喷淋管,喷淋管上的喷嘴喷出均匀水柱到多叶空心球内外表面,形成均匀水膜,每个水膜除尘器模块中这些水膜累计100-300

比表面积,迅速吸收粉尘和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被洗涤过的洁净饱和水蒸气,通过丝网除沫器,排到除湿热泵模块的回热器中;
16.洁净的饱和水蒸气的空气经过除湿热泵模块的换热器降温减速,进入除湿热泵模块内的蒸发器表面,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冷凝水,经过除湿热泵模块内的接水收集装置内进行收集,排入下水管网;冷凝后干空气进入除湿热泵模块内的回热器,吸收热量,进入除湿热泵模块内的冷凝器表面被二次加热到65℃;在循环风机负压抽吸作用下,通过带式干燥机底部进风口被送入带式干燥机最下方布风室,向上均匀正压2000pa布风,穿流通过最下层网板和污泥料层,继续向上一层网带穿流带出污泥颗粒表面水汽,到第三层穿流空气带出水蒸气相对湿度92-98%接近饱和,风速1m/s,32~35℃;通过水膜除尘器模块,进入除湿热泵模块,如此往复循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8.1、具备除湿、除尘、除盐、除臭等多项功能,保护热泵不受酸碱盐等电化学腐蚀;
19.2、根据市政和工业污泥具体性质,控制引导循环风每次通过水膜除尘器模块时,湿空气裹挟的大小颗粒粉尘、恶臭气体,高盐气都被洗涤一遍,这些颗粒与水膜碰撞成千上万次,颗粒粉尘、恶臭气体、高盐气溶于水膜中被带走,高湿空气不溶于水,确保出口处经过洗涤的高湿空气处于洁净状态,确保除湿热泵模块内的蒸发器铜管、换热器翅片,不再受到电化学腐蚀。水膜除尘器模块既确保低温干化机不更换低效换热耐腐蚀316l材质,延长了除湿热泵模块的使用寿命,又实现污泥低温干化机真正意义上的密封无臭气。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膜除尘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膜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带式干燥机1、除湿热泵模块2、二次风机3、挡风隔板4、循环风机5、水膜除尘系统6、水膜除尘器模块6-1、不锈钢外壳6-1-1、进风口6-1-2、出风口6-1-3、支架6-1-4、接水盘6-1-5、出水口6-1-6、回水管6-1-7、多叶空心球6-1-8、喷淋管6-1-9、进水口6-1-10、进水管6-1-11、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6-2、储水箱6-2-1、沉淀池6-2-2、循环水箱6-2-3、排水管6-2-4、丝网除沫器7。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7.参看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带式干燥机1、水膜除尘系统6和除湿热泵模块2;水膜除尘系统6和除湿热泵模块2均设置在带式干燥机1的一侧,带式干燥机1和除湿热泵模块2之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二次风机3,除湿热泵模块2的出水端与下水管网连接;水膜除尘系统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风隔板4,所述的水膜除尘系统6包含:
28.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6-2,所述的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6-2设置在带式干燥机1一侧的地面上;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6-2与带式干燥机1之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循环风机5,且循环风机5的输出端与带式干燥机1的输入端相连通设置;
29.水膜除尘器模块6-1,所述的水膜除尘器模块6-1设置在带式干燥机1顶端的回风口处,且水膜除尘器模块6-1的一侧设置有丝网除沫器7,丝网除沫器7的一侧设置有除湿热泵模块2;所述的水膜除尘器模块6-1包含:
30.不锈钢外壳6-1-1,所述的不锈钢外壳6-1-1设置在带式干燥机1的顶面上,不锈钢外壳6-1-1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6-1-2,且进风口6-1-2与带式干燥机1顶端的回风口相连通设置;不锈钢外壳6-1-1的顶面上开设有数个出风口6-1-3;不锈钢外壳6-1-1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架6-1-4,支架6-1-4固定设置在带式干燥机1的顶面上;
31.接水盘6-1-5,所述的接水盘6-1-5固定设置在不锈钢外壳6-1-1的底面上,接水盘6-1-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1-6,且出水口6-1-6上固定连通设置有回水管6-1-7;
32.多叶空心球6-1-8,所述的多叶空心球6-1-8固定设置在不锈钢外壳6-1-1的内部;
33.喷淋管6-1-9,所述的喷淋管6-1-9固定设置在多叶空心球6-1-8的中部,且喷淋管6-1-9的上侧设置有进水口6-1-10,进水口6-1-10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1-11,进水管6-1-11的下端与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6-2连接;所述的水膜除尘地面水箱系统6-2包含:
34.储水箱6-2-1,所述的储水箱6-2-1设置在带式干燥机1一侧的底面上,储水箱6-2-1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池6-2-2;
35.循环水箱6-2-3,所述的循环水箱6-2-3设置在储水箱6-2-1一侧的底面上,且循环水箱6-2-3通过管道与储水箱6-2-1的内部相连通设置;进水管6-1-11的下端与循环水箱6-2-3的内部相连通设置;
36.排水管6-2-4,所述的排水管6-2-4固定连通设置在储水箱6-2-1的底面上。
3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38.第一步:将含水率80%污泥,通过螺旋搅拌除杂后,使用无轴螺旋输送到带式干燥机1中,布泥均匀布料80mm厚,按顺序送入带式干燥机1上层网带,通过z字形传送,顺序送到中层,下层网带,逐层梯度干化;
39.第二步:除湿热泵模块2内部的冷凝器将相对湿度10-15%的冷干空气,加热到65-67℃,通过循环风机5,从带式干燥机1底部进风口6-1-2以正压2000pa送入带式干燥机1下层网带下方,通过z字形布置三层网带通风网孔,均匀穿流过80mm厚每一层湿污泥布料层,此时风速2-3m/s,由于污泥颗粒表面水膜,与周围空气界面存在相对湿度梯度,产生蒸汽分压,热空气将湿污泥表面扩散蒸汽带出,继续向上层网带穿流,继续将污泥湿蒸汽带出,最终从最上层即第三层带出更多水蒸气,经过三层网带穿流,此时风速降到0.5-1m/s,水蒸气温度由60~65℃逐层降低到32-35℃,相对湿度累计92-98%接近饱和;干空气连续通过3层穿流,同时裹挟带出大量水蒸气、粉尘、硫化氢、氨气、酸碱盐等臭气;
40.第三步:裹挟着大量粉尘、臭气的近饱和蒸汽,被吸入水膜除尘器模块6-1进风口6-1-2,水膜除尘器模块6-1顶部布置喷淋管6-1-9,喷淋管6-1-9上的喷嘴喷出均匀水柱到多叶空心球6-1-8内外表面,形成均匀水膜,每个水膜除尘器模块6-1中这些水膜累计100-300

比表面积,迅速吸收粉尘和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被洗涤过的洁净饱和水蒸气,通过丝网除沫器7,排到除湿热泵模块2的回热器中;
41.第四步:洁净的饱和水蒸气的空气经过除湿热泵模块2的换热器降温减速,进入除湿热泵模块2内的蒸发器表面,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冷凝水,经过除湿热泵模块2内的接水收集装置内进行收集,排入下水管网;冷凝后干空气进入除湿热泵模块2内的回热器,吸收热量,进入除湿热泵模块2内的冷凝器表面被二次加热到65℃;在循环风机5负压抽吸作用下,通过带式干燥机1底部进风口6-1-2被送入带式干燥机1最下方布风室,向上均匀正压2000pa布风,穿流通过最下层网板和污泥料层,继续向上一层网带穿流带出污泥颗粒表面水汽,到第三层穿流空气带出水蒸气相对湿度92-98%接近饱和,风速1m/s,32~35℃;通过水膜除尘器模块6-1,进入除湿热泵模块2,如此往复循环。
4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43.1、具备除湿、除尘、除盐、除臭等多项功能,保护热泵不受酸碱盐等电化学腐蚀;
44.2、根据市政和工业污泥具体性质,控制引导循环风每次通过水膜除尘器模块6-1时,湿空气裹挟的大小颗粒粉尘、恶臭气体,高盐气都被洗涤一遍,这些颗粒与水膜碰撞成千上万次,颗粒粉尘、恶臭气体、高盐气溶于水膜中被带走,高湿空气不溶于水,确保出口处经过洗涤的高湿空气处于洁净状态,确保除湿热泵模块2内的蒸发器铜管、换热器翅片,不再受到电化学腐蚀。水膜除尘器模块6-1既确保低温干化机不更换低效换热耐腐蚀316l材质,延长了除湿热泵模块2的使用寿命,又实现污泥低温干化机真正意义上的密封无臭气。
45.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