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1694发布日期:2022-08-31 02:2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冲洗过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冲洗过滤装置,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水由进水口进入自清洗过滤器机体,通过智能化(plc、pac)设计,系统可自动识别杂质沉积程度,给排污阀信号自动排污。
3.船舶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微生物、细菌甚至是小型鱼类以及各种物种的卵、幼体或孢子,常用的反冲洗过滤装置主要通过滤网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以达到过滤的目的,因此往往不能对传播压载水中含有的微小生物进行充分的过滤,而且其中的生物通过船舶压载水排除,容易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对船舶压载水进行充分过滤并处理其中的微小生物,因此提出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产生了提高过滤效率的技术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处理箱,以及所述处理箱底部设置有排污箱;
6.所述处理箱包括安装在支架顶部的过滤箱体,设置在过滤箱体侧面的进水管,安装在过滤箱体内部的滤水管,以及设置在滤水管外侧的过滤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管道中,所述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箱体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以及进水管通过电控阀门控制打开和闭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水管在过滤箱体内部设置有多处且呈环状设置,所述过滤环设置为多根细小的管道排列分布在滤水管的外侧,所述过滤环表面设置为细孔装结构,以及过滤环与滤水管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污箱包括安装在过滤箱体底部的消毒室,设置在消毒室侧面的排污管,以及设置在消毒室内部的排水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室顶部与过滤箱体通过阀门连通,所述消毒室内混合有消毒剂,以及所述排污管通过阀门控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顶部与滤水管连通,排水管底部穿过消毒室的底部,以及所述排水管末端设置有分叉的通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污管和进水管均设置有检测仪表,
用以检测水压的参数变化。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支架顶部安装有处理箱,以及处理箱底部设置有排污箱;处理箱包括安装在支架顶部的过滤箱体,设置在过滤箱体侧面的进水管,安装在过滤箱体内部的滤水管,以及设置在滤水管外侧的过滤环,通过处理箱内各部件共同作用对进入其中的压载水进行过滤处理,船舶压载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箱体内部,滤水管在过滤箱体内部设置有多处且呈环状设置,过滤环设置为多根细小的管道排列分布在滤水管的外侧,过滤环表面设置为细孔装结构,以及过滤环与滤水管连通,进入过滤箱体内部的船舶压载水经过滤环过滤后进入滤水管内部,过滤环通过多层细小的管道状结构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高过滤效率的技术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污箱,包括安装在过滤箱体底部的消毒室,设置在消毒室侧面的排污管,以及设置在消毒室内部的排水管船舶压载水经过过滤箱体内部的过滤环过滤处理后,其中的杂物以及随压载水进入的微生物等进入到消毒室内部,进入消毒室内部的微生物和杂质经过消毒剂进行消杀,最终通过排污管排出,从而达到防止压载水传播微生物而引起环境破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结构图。
20.其中:1、支架;2、处理箱;3、排污箱;21、过滤箱体;22、进水管;23、滤水管;24、过滤环;31、消毒室;32、排污管;3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4所示,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安装有处理箱2,以及处理箱2底部设置有排污箱3;
24.处理箱2包括安装在支架1顶部的过滤箱体21,设置在过滤箱体21侧面的进水管22,安装在过滤箱体21内部的滤水管23,以及设置在滤水管23外侧的过滤环24,通过处理箱2内各部件共同作用对进入其中的压载水进行过滤处理。
25.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管22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管道中,进水管22设置在过滤箱体21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以及进水管22通过电控阀门控制打开和闭合,船舶压载水通过
进水管22进入过滤箱体21内部。
26.在其他实施例中,滤水管23在过滤箱体21内部设置有多处且呈环状设置,过滤环24设置为多根细小的管道排列分布在滤水管23的外侧,过滤环24表面设置为细孔装结构,以及过滤环24与滤水管23连通,进入过滤箱体21内部的船舶压载水经过滤环24过滤后进入滤水管23内部,过滤环24通过多层细小的管道状结构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污箱3包括安装在过滤箱体21底部的消毒室31,设置在消毒室31侧面的排污管32,以及设置在消毒室31内部的排水管33,船舶压载水经过过滤箱体21内部的过滤环24过滤处理后,其中的杂物以及随压载水进入的微生物等进入到消毒室31内部。
28.在其他实施例中,消毒室31顶部与过滤箱体21通过阀门连通,消毒室31内混合有消毒剂,以及排污管32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消毒室31内部的微生物和杂质经过消毒剂进行消杀,最终通过排污管32排出。
29.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管33顶部与滤水管23连通,排水管33底部穿过消毒室31的底部,以及排水管33末端设置有分叉的通道,经过过滤箱体21内部处理之后的压载水进入滤水管23,并通过滤水管23排入到排水管33中,排水管33通过末端分叉的通道进行回流,从而对船舶压载水进行反复冲系过滤。
30.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污管32和进水管22均设置有检测仪表,用以检测水压的参数变化,通过检测水压的参数并将其反映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控制整个过滤流程自动运行。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支架1,支架1顶部安装有处理箱2,以及处理箱2底部设置有排污箱3;处理箱2包括安装在支架1顶部的过滤箱体21,设置在过滤箱体21侧面的进水管22,安装在过滤箱体21内部的滤水管23,以及设置在滤水管23外侧的过滤环24,通过处理箱2内各部件共同作用对进入其中的压载水进行过滤处理,船舶压载水通过进水管22进入过滤箱体21内部,滤水管23在过滤箱体21内部设置有多处且呈环状设置,过滤环24设置为多根细小的管道排列分布在滤水管23的外侧,过滤环24表面设置为细孔装结构,以及过滤环24与滤水管23连通,进入过滤箱体21内部的船舶压载水经过滤环24过滤后进入滤水管23内部,过滤环24通过多层细小的管道状结构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船舶压载水经过过滤箱体21内部的过滤环24过滤处理后,其中的杂物以及随压载水进入的微生物等进入到消毒室31内部,进入消毒室31内部的微生物和杂质经过消毒剂进行消杀,最终通过排污管32排出,经过过滤箱体21内部处理之后的压载水进入滤水管23,并通过滤水管23排入到排水管33中,排水管33通过末端分叉的通道进行回流,从而对船舶压载水进行反复冲系过滤,排污管32和进水管22均设置有检测仪表,用以检测水压的参数变化,通过检测水压的参数并将其反映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控制整个过滤流程自动运行。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