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1505发布日期:2022-10-05 02:0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医药产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3.制药工厂、研究所或实验室需要将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水进行排放,尤其是生物污水,如果不及时排放和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
4.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存在处理工艺复杂,污水处理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医药生产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存在恶臭气体的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药产污水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统存在处理工艺复杂,污水处理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管以及与污水进管相连接的格栅井;
7.格栅井连接有调节池,调节池分别连接有污泥池以及混凝反应池,混凝反应池连接有絮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连接有沉淀池,沉淀池连接有监控渠,并且沉淀池与污泥池相连接;
8.污泥池连接有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与调节池相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如何去除废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问题,优选在格栅井内部设置有格栅网。
10.优选的,调节池内部设置有提升泵。
11.优选的,调节池与混凝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12.优选的,混凝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的内部均设置有搅拌器,并且混凝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还配置有外加剂投加器。
13.优选的,沉淀池内部设置有中心导流筒,中心导流筒的一端与絮凝反应池相通。
14.优选的,污泥池内部设置有污泥泵,污泥池还连接有混合器,混合器与污泥脱水机相连接,并且混合器还配置有外加剂投加器。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的污水通过污水进管进入格栅井中,再依次流经调节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以及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沉淀后上层清液进入监控渠,下层污泥进入污泥池中,并通过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出的液体回流至调节池中。本实用新型的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污水处理效率高,同时由于格栅井、调节池以及污泥池采用地埋式的方式,因而减少了污水中恶臭气体的排放。
17.2、本实用新型的格栅井内部设置有个格栅网,设有格栅网用于去除污水中粗大的漂浮物以及悬浮物,避免这些杂物进入后续处理工艺中,造成管路、设施的堵塞。
18.3、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池与混凝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设有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从调节池流至混凝反应池的污水的水量,使得污水的流量在进入后续工艺处理段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冲击负荷引响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20.其中,1-污水进管,2-格栅井,3-调节池,4-污泥池,5-混凝反应池,6-絮凝反应池,7-沉淀池,8-监控渠,9-污泥脱水机,10-格栅网,11-提升泵,12-流量调节阀,13-搅拌器,14-外加剂投加器,15-中心导流筒,16-污泥泵,17-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管1以及与污水进管1相连接的格栅井2。格栅井2内部设置有格栅网10,医药生产污水通过污水进管1进入至格栅井2中,并通过格栅井2中的格栅网10去除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从而避免这些杂物进入后续处理工艺中,造成管路、设施的堵塞,对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
22.格栅井2通过管道连接有调节池3,调节池3内部设置有两个提升泵11,一个提升泵11正常运作,一个提升泵11作为备用。调节池3用于调节污水的水质水量,提升泵11用于将调节池3中的污水泵入下述絮凝反应池中,进而保证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作。调节池3利用其较大的池容,对废水流量在不同时段产生的大小变化和废水水质浓度变化进行均化,并结合提升泵11恒定的流量,使废水水质和流量在进入后续工艺处理段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冲击负荷引响处理效果。
23.调节池3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污泥池4以及混凝反应池5。污泥池4与调节池3安装撇渣排水装置,污泥池4泥水上清液通过撇渣排水装置自流回调节池3继续处理,污泥池4泥水浓缩后减小处理泥水量。
24.混凝反应池5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3,并且混凝反应池5还配置有外加剂投加器14,此处的外加剂投加器14用于向混凝反应池5中投加pafc。搅拌器13用于向混凝反应池5中投加pafc时进行搅拌,使混凝反应池5中的污水与投加的pafc充分反应。向混凝反应池5中投加pafc的目的在于,从污水中分离出悬浮的颗粒,并将悬浮颗粒凝聚成微小的不溶物。由于水中悬浮的颗粒在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其布朗运动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而使颗粒不发生沉降,这种悬浮液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而且,悬浮颗粒表面往往带负电,颗粒间同种电荷的斥力使颗粒不易合并变大,从而增加了悬浮液的稳定性;因此加入带正电的混凝剂去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使颗粒脱稳,颗粒间通过碰撞、表面吸附、范德华引力等作用,互相结合变大,从而从水中分离出来。
25.混凝反应池5通过管道连接有絮凝反应池6,絮凝反应池6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3,并且絮凝反应池6还配置有外加剂投加器14,此处的外加剂投加器14用于向混凝反应池5中投加pam。pam是一种絮凝剂,将其投入至絮凝反应池6中,与混凝反应池5运输过来的污水中的微小不溶物进行反应,从而生成矾花,生成的矾花会在絮凝反应池6中迅速增大,同时水流
适当的紊流会增大矾花接触、碰撞、吸附凝聚的机会,并防止矾花破碎。
26.絮凝反应池6通过管道连接有沉淀池7,沉淀池7内部设置有中心导流筒15,中心导流筒15与管道相通。沉淀池7通过管道连接有监控渠8,并且沉淀池7通过管道与污泥池4相连接。污水在絮凝反应池6中与絮凝剂反应产生矾花之后,通过中心导流筒15以及管道进入沉淀池7中,静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矾花沉入沉淀池7底层,上层清液通过管道进入至监控渠8,监控渠8对处理后的水质以及水量进行监测控制,达标后的污水可排放;下层的污泥水进入污泥池4中。
27.污泥池4内部设置有两个污泥泵16,一个污泥泵16正常运作,一个污泥泵16作为备用;污泥池4还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器17,混合器17与污泥脱水机9通过管道相连接,并且混合器17还配置有外加剂投加器14,此处的外加剂投加器14用于投加pam。污泥脱水机9还与调节池3相连接。污泥池4中的污水和污泥通过污泥泵16进入混合器17中,并与投加的pam均匀混合,混合后的污泥进而进入污泥脱水机9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完成的干泥另行运出,脱水过程中的污水再次通过管道回流至调节池3中。
28.格栅井2、调节池3以及污泥池4均采用地埋式的方式,以减少污水中恶臭气体的排放。
29.工作过程:污水通过污水进管1进入格栅井2中,并在栅格井中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依次流经调节池3、混凝反应池5、絮凝反应池6以及沉淀池7,污水在沉淀池7沉淀后上层清液进入监控渠8,下层污泥进入污泥池4中,并通过污泥脱水机9进行脱水处理,脱出的液体回流至调节池3中。
30.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