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及污泥界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6606发布日期:2022-10-22 00:3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及污泥界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和水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及污泥界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工艺。在该处理工艺中涉及的系统包括:水系统、泥系统和气系统,主要设备为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二次沉淀池中的活性污泥可能产生丝状膨胀。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呈现为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的现象,进而影响出水水质。用户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活性泥在水中的高度,进而避免影响出水水质问题的出现。
3.光学污泥界面仪或者超声波污泥界面仪是常用的污泥界面监测装置。污泥界面监测装置包括水下传感器,水下传感器是利用水下光学传感器和相应的光源来进行污泥深度测量的装置。水下传感器通常包括:发射管和接收管。在发射管内安装有光源,在接收管内安装有传感器,将发射管、接收管平行设置在沉淀池内,光源发出的光穿过发射管、水(水中可能有污泥)、接收管后被传感器接收,进而实现对污泥高度的监测。接收管内安装的传感器不限于光敏电阻,还可以采用其他光学器件及仪器仪表。
4.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水中的各种绿藻、活性泥等物质就容易形成附着层,遮挡住水下传感器,导致检测的灵敏度降低,从而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性能,产生误报,出现影响出水水质问题。
5.目前,污水处理厂通常是通过每周的人工清理的方式来清洁水下传感器表面,人工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要穿着水裤,辗转于动辄几百亩地的工作区域,工作强度大,且属于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而传统污泥界面仪的采购成本高、实际使用维护成本更高的现状,使得污水处理工艺管理人员不再采购和维护传统污泥界面仪,逐渐恢复到比较原始的人工提绳量筒的测量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够实时监测污泥高度,容易产生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特别在活性污泥膨胀期,需要人员日夜值守在每座二次沉淀池旁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人工提绳量筒的测量方式以及传统污泥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及污泥界面监测装置,以解决水下传感器表面容易附着绿藻、污泥等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至云服务器,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终端下发清洁指令,也可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终端指定自动清洁时间,该装置收到清洁指令信息后,便进行一次完整的清洁。
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所述水下传感器清
洁装置包括水下支架;
9.在所述水下支架中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擦洗块;
10.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擦洗块沿水下支架进行往复移动。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12.所述水下支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
13.上端板、下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围合成前端开口的长方形盒体结构;
14.在左侧板、右侧板、背板上均开有多个过水孔。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16.在所述水下支架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隔板;
17.每个隔板均与水下支架的上端板、下端板平行;
18.位于最上方的隔板为上隔板,位于最下方的隔板为下隔板,位于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隔板为中间隔板;
19.在每个隔板上均开有三个孔,分别为位于中部的中间孔和位于中间孔两侧的支撑孔。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2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滑轨、滑块和钢缆;
22.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水下支架的上端;
23.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水下支架的下端;
24.所述滑轨设置在水下支架的中部,且滑轨从水下支架的上端一直延伸到水下支架的下端;
25.所述滑块设置在滑轨内;
26.所述擦洗块连接在滑块上;
27.所述钢缆的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钢缆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主动轮、从动轮后与滑块的下端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29.所述滑轨的上端与上隔板固定连接,滑轨的下端与下隔板固定连接;
30.上隔板、下隔板的中间孔小于中间隔板上的中间孔;
31.所述主动轮位于上隔板的上方,所述从动轮位于下隔板的下方;
32.所述钢缆的上端穿过上隔板上的中间孔后与主动轮连接,钢缆的下端穿过下隔板上的中间孔后与从动轮连接;
33.所述滑轨穿过每个中间隔板上的中间孔;
34.所述滑块和擦洗块能够穿过每个中间隔板上的中间孔。
3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36.所述擦洗块是由前端面、左端面、后端面、右端面依次连接围合而成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37.在所述擦洗块上设置有擦洗布,擦洗布包裹住擦洗块的左端面、前端面和右端面;
38.所述擦洗布的宽度与擦洗块的宽度相同;
39.所述擦洗布的左端与擦洗块后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擦洗布的右端与擦洗块后端面的右端固定连接,同时,擦洗布与擦洗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
4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41.在所述擦洗块的前端面、后端面的中部分别开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42.在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43.擦洗块的前端面、后端面上的安装孔与滑块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应;
44.通过将螺栓依次穿过擦洗块的前端面、后端面上的安装孔后拧入到滑块的螺纹孔内,将擦洗块与滑块连接起来。
4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46.在所述擦洗块的左端面、右端面上分别开有多个用于安装防腐磁铁的磁铁安装孔;
47.在所述水下支架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磁感传感器;
48.在所述水下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主动轮的正反向旋转、采集磁感传感器的信号,并实现远程通信。
4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泥界面监测装置,所述污泥界面监测装置包括:上述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和设置在其上的水下传感器;
50.所述水下传感器包括发射管和接收管;
51.所述发射管、接收管均采用石英管;在一根石英管内设置线性均匀分布的led光源作为发射管,在另一根石英管内设置pcb电路板作为接收管;在pcb电路板上线性均匀分布有多个传感器探头;
52.发射管、接收管分别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述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中的上隔板、中间隔板的支撑孔;发射管、接收管的最下端被下隔板支撑住;接收管、发射管平行,且led光源和传感器探头一一对应;
53.在接收管或者发射管的内腔中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磁感传感器。
5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55.所述污泥界面监测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
56.所述安装支架为l型板,其包括垂直连接的纵向板和横向板;
57.所述纵向板与水下支架背板的上部连接,所述横向板能够与沉淀池的边缘上端面连接。
5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9.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自动地清洁水下传感器,解决了水下传感器被污染导致的监测准确性和灵敏度变差的问题,有效地防止了水质检测和水处理过程中由传感器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6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厂的沉淀池,更好地清洁并保护了水下传感器。
61.本实用新型能够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全天候、多用户、多途径的智能水下传感器自动清洁,提高了水下监测的准确性和易维护性。
6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63.本实用新型中的擦洗块既能很好地对发射管、接收管的管壁进行擦洗,还能够拆卸,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64.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5.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66.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67.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中的擦洗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69.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包括水下支架10,在所述水下支架10中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擦洗块4,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擦洗块4沿水下支架10进行往复移动。
70.进一步的,在所述水下支架10中还设置有多个隔板,用于安装水下传感器7。
71.所述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的实施例如下:
72.【实施例一】
73.所述水下支架10是整个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的框架。具体的,所述水下支架10为前端开口的长方形盒体结构,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上端板、下端板平行设置,左侧板、右侧板平行设置,背板与左侧板、右侧板、上端板、下端板均垂直,5个板围合成前端开口的长方形盒体结构。
74.实际制作时,可以采用一块钢板弯折形成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水下支架10的强度,并将上端板和下端板焊接在弯折后的钢板的两端。
75.优选的,在左侧板、右侧板、背板上均开有多个过水孔8,如图1、图2中的多个椭圆形孔所示。在水下支架10的左侧板、右侧板、背板上开设的多个过水孔8。
76.所述水下支架10设计成这种框架结构以及设置的多个过水孔8,能够保证活性泥顺利地通过该水下支架10,而不会聚集在水下支架10内,有利于放置在其中的水下传感器7能准确采集整个水下环境的相关信息。
77.【实施例二】
78.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隔板12,每个隔板12均与水下支架10的上端板、下端板平行,且每个隔板12的两个侧边、底边分别与水下支架10的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焊接连接。所有隔板中,位于最上方的隔板为上隔板,位于最下方的隔板为下隔板,位于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隔板为中间隔板。
79.具体的,在每个隔板12上均开有三个孔,分别为位于中部的中间孔和位于中间孔两侧的支撑孔。每个隔板上的两个支撑孔的直径相同,上隔板、每个中间隔板上的支撑孔的直径大于水下传感器7中的发射管、接收管的外径(发射管、接收管的外径相同),发射管(或接收管)能够穿过上隔板和所有中间隔板左侧的支撑孔,接收管(或发射管)能够穿过上隔板和所有中间隔板右侧的支撑孔,安装好后接收管和发射管平行。根据尺寸要求,也可以将中间隔板上的三个孔连接成一个大孔。
80.发射管、接收管依次穿过上隔板、各个中间隔板上的支撑孔后,隔板对发射管、接收管起到了稳固支撑的作用。另外,多个隔板相当于多个加强筋,进一步增加了整个水下支架10的强度。因为整个水下支架10是要下沉到沉淀池里进行工作的,而沉淀池中的水是流
动的,每天有3万方左右的水溢流排出,因此需要水下支架10具有一定的强度。
81.优选的,所述下隔板上的支撑孔的直径小于发射管、接收管的外径,且在支撑孔处开有与其同轴线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发射管、接收管的外径,这样,发射管、接收管的下端能够位于圆形凹槽内,既实现了接收管、发射管的定位,而且在水下支架10处于竖直状态时,下隔板也起到对接收管、发射管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接收管、发射管的稳定。
82.【实施例三】
83.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滑轨5、滑块和钢缆6。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上端,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下端,所述滑轨5设置在水下支架10的中部,且滑轨5从水下支架10的上端一直延伸到水下支架10的下端,所述滑块设置在滑轨5内,所述擦洗块4连接在滑块上。钢缆6的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钢缆6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主动轮、从动轮后与滑块的下端连接。主动轮旋转带动钢缆6旋转,钢缆6带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擦洗块4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滑轨5、滑块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滑轨、滑块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84.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采用皮带轮3,所述从动轮采用定滑轮9。具体的,在水下支架10的上端设置有皮带轮3,在水下支架10的下端设置有定滑轮9,钢缆6的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钢缆6的另一端首先向上绕过皮带轮3,然后向下从滑轨5的下方延伸到定滑轮9处,再绕过定滑轮9,最后钢缆6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下端连接,这样,整个钢缆6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定滑轮用于维持钢缆6的牵动方向。
85.钢缆6与滑块的连接可以采多种方式,例如在钢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环,在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柱,钢缆6一端的连接环套入滑块上端的连接柱,钢缆6另一端的连接环套入滑块下端的连接柱,将连接环套在螺纹连接柱上后,拧上螺母实现钢缆6两端的固定。也可以在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螺纹孔,将螺栓拧入螺纹孔使得钢缆6两端的连接环固定在滑块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轨、滑轨能够很好地保证擦洗块在水下移动时的路线,避免了擦洗块在对水下传感器进行擦洗时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了擦洗的效果。
86.进一步的,在水下支架1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皮带轮3的旋转轴与电机2的轴连接。具体的,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固定支架,电机2固定安装在电机固定支架上,皮带轮3的轴与电机2的轴同轴线直接相连,采用顶丝拧紧即可。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下端设置有定滑轮9安装架,在定滑轮9安装架上设置定滑轮9。皮带轮3的中心轴线、定滑轮9的中心轴线与滑轨5的中心轴线垂直,滑轨5的中心轴线与水下支架10的长度方向平行,钢缆6与水下支架10的长度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钢缆6的直径为6mm,擦洗稳定性较好。
87.所述电机2可以采用现有的伺服电机2。使用时,电机2的轴带动皮带轮3旋转,皮带轮3带动钢缆6旋转,钢缆6带动滑块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滑块带动擦洗块4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88.安装时,滑轨5的上端与上隔板固定连接,滑轨5的下端与下隔板固定连接。上隔板、下隔板的中间孔的尺寸小于中间隔板上的中间孔的尺寸。所述皮带轮3位于上隔板的上方,所述定滑轮9位于下隔板的下方,钢缆6的上端穿过上隔板上的中间孔后与皮带轮3连接,钢缆6的下端穿过下隔板上的中间孔后与定滑轮9连接。滑轨5穿过每个中间隔板上的中间孔,且滑块和擦洗块4也能够穿过中间隔板上的中间孔。
89.【实施例四】
90.如图4所示,所述擦洗块4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筒状结构,即由前端面、左端面、后端面、右端面依次连接围合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所述擦洗块4上设置有擦洗布,擦洗布包裹住擦洗块4的左端面、前端面和右端面。擦洗块安装在滑块上后,前端面、后端面与滑轨平行,左端面、右端面与滑轨垂直,上下开口端面与滑轨垂直。在上下移动时,水和其它物体能够顺利地从擦洗块的上下开口端穿过,进而减小了擦洗块受到的阻力。
91.具体的,所述擦洗布的宽度与擦洗块4的宽度相同,擦洗布的左端与擦洗块4后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擦洗布紧贴并包裹住擦洗块4的左端面、前端面、右端面后,擦洗布的右端与擦洗块4后端面的右端固定连接,同时,擦洗布与擦洗块4的前端面也固定连接。更具体的,擦洗布与后端面两侧、前端面固定连接的方式均可以采用压条加铆钉的结构,将压条直接压在擦洗布上,并在压条和擦洗块4上对应的位置处开铆钉孔。通过铆钉穿过压条上的铆钉孔、擦洗布和擦洗块4上的铆钉孔,将擦洗布固定在擦洗块4上。例如,在擦洗块4的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压条,在擦洗块4的后端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压条、第三压条,三个压条平行设置,且长度均与擦洗块4的宽度相同。通过压条和铆钉将擦洗布的两端和中间固定在擦洗块4上,进而整个擦洗布包裹在擦洗块4上,擦洗布和擦洗块形成一个整体。
92.进一步的,为了将擦洗块安装在滑块上,在所述擦洗块4的前端面、后端面的中部分别开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在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擦洗块的前端面、后端面上的安装孔与滑块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应。进一步的,在第一压条的中心也开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这些安装孔与擦洗块4前端面、后端面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与滑块上的螺纹孔也一一对应。螺栓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压条上的安装孔、擦洗块4前端面上的安装孔、后端面上的安装孔后拧入到滑块中心的螺纹孔内,这样实现了擦洗块4与滑块的连接。连接后,擦洗块4能够随滑块一起沿着滑轨5进行移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滑块的中心开有两个螺纹孔,在擦洗块4的前端面、后端面上分别开有两个安装孔,用两个螺栓401插入到安装孔、螺纹孔内实现擦洗块4与滑块的固定连接(为了显示擦洗块的结构,在图4中未安装擦洗布)。
93.优选的,所述擦洗布采用百洁布,在擦洗过程中耐腐蚀,且容易更换和维护。作为易耗品,百洁布的使用寿命为1年左右,到期后,直接拧松螺栓后,将整个包裹有百洁布的擦洗块4取下,并换上新的包裹有百洁布的擦洗块4并拧紧螺栓后即可,更换非常方便。
94.【实施例五】
95.在水下支架10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磁感传感器。在所述擦洗块4的左端面、右端面上开有多个用于安装防腐磁铁的磁铁安装孔402。具体的,在防腐磁铁上开有孔,将防腐磁铁放置在擦洗块的外部,并将防腐磁铁上的孔与磁铁安装孔对齐后,将螺栓依次穿过防腐磁铁、擦洗块上的磁铁安装孔后,用螺母将螺栓固定住,这样,防腐磁铁就固定在擦洗块4上了。预留多个磁铁安装孔是为了根据磁感传感器的位置来安装防腐磁铁,使得磁感传感器能够感应到防腐磁铁即可。
96.防腐磁铁与磁感传感器配合实现了对擦洗块4的上、下限运动位置进行限位,使得擦洗块4能有效地在滑轨5上准确地往复运动,避免了擦洗块4脱出。
97.【实施例六】
98.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单元1。所述控制单元1
包括:mcu芯片(实现数据采集、数据通信传输、通信模组控制、电机2控制)、通信模组(可以采用现有的4g、5g通信模组)、电机驱动芯片、电源相关的元器件,以及磁感开关信号采集元器件,这些均为现有产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数据采集、磁感开关信号采集、4g、5g通信均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单元1设置在皮带轮的上方。
99.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1中的通信模组采用4g/5g一体化主板,其漏电流更小、阻抗、感抗更小、功耗小且稳定性更好,与远端通信所需要的天线内置于水下支架10的上端内腔中,整体可以采用灌胶方式来防水,以防雨雪天气对现场的损害。
100.进一步的,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盖,其能够罩住控制单元1、电机2和皮带轮3,避免它们被雨水淋到。
101.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水下支架10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把手11,便于安装和生产管理人员维护。
102.现有水下传感器中,通常采用亚克力管作为发射管和接收管,亚克力管的底部通常采用粘接封底,长时间使用后封底会腐蚀脆化,容易漏水,而且经过多次擦洗后,亚克力管的表面容易变得粗糙,非常容易聚集微生物,进而影响监测效果。
103.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泥界面监测装置,采用石英管作为发射管和接收管,因为石英管具有强度高、耐磨、耐腐蚀性的优点,且光可以穿透石英管,其对光学传感器的测量没有任何影响。而石英管可以将光源和传感器保护起来。
1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界面监测装置的实施例如下:
105.【实施例七】
106.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界面监测装置包括上述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和设置在其上的水下传感器7,水下传感器7包括发射管和接收管。
107.本实用新型采用石英管制作发射管和接收管。具体的,采用现有的玻璃溶合密封工艺制作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石英管,其封闭端为半球形,半球形的直径与石英管其它部分的直径相同。然后将led光源或pcb电路板从石英管的开口端插入到石英管内,然后对石英管的开口端进行密封,形成发射管、接收管。对开口端进行密封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密封方式,例如采用橡胶盖加705硅胶进行密封。
108.具体的,在一根石英管内设置线性均匀分布的led光源作为发射管,在另一根石英管内设置pcb电路板作为接收管,在pcb电路板上线性均匀分布有多个传感器探头。例如,在发射管的内腔中是2米长的光源带,在光源带上线性均匀分布有16个led光源,在接收管的内腔中是2米长的pcb电路板,在pcb电路板上每间隔12.5厘米设置一个传感器探头,共设置有16个传感器探头。然后将接收管、发射管的开口端朝上,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述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中的上隔板、中间隔板的支撑孔;发射管、接收管的最下端被下隔板支撑住;使得接收管、发射管平行,且光源和传感器探头一一对应,这样光源发出的光穿过发射管、水(水中可能有污泥)、接收管后被传感器接收,进而实现对污泥高度的监测。所述传感器探头不限于水下光学传感器探头,也可以是其他类水质、水体ph仪器、仪表监测探头。
109.在其中一个石英管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磁感传感器,两个磁感传感器分别位于石英管内腔的上端、下端。磁感传感器为现有成熟产品,其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信号通过控制单元1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
110.磁感传感器既可以设置在发射管内,也可以设置在接收管内,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即可。例如,如果在擦洗块4左侧的石英管内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磁感传感器,则在擦洗块4的左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防腐磁铁。当擦洗块4运动到水下支架10的上端时,上端的磁感传感器感应到擦洗块4左端面上端的防腐磁铁,磁感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控制皮带轮3反向转动,钢缆6随即带动擦洗块4向下移动,当擦洗块4移动到水下支架10的下端时,下端的磁感传感器感应到擦洗块4左端面下端的防腐磁铁,磁感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控制皮带轮3正向转动,钢缆6随即带动擦洗块4向上移动,如此反复实现了对擦洗块4上下移动的控制。同理,如果在擦洗块4右侧的石英管内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磁感传感器,则在擦洗块4的右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防腐磁铁。
111.所述磁感传感器安装在发射管内腔中的上端、下端,或者安装在接收管内腔中的上端、下端,直接磁感传感器设置在发射管、接收管内的电路板上即可,这样通过石英管保护了磁感传感器。
112.优选的,上述水下传感器清洁装置中的所述滑轨5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发射管中的光源形成的光路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而且上隔板、中间隔板均位于相邻两个光源之间,这样,滑轨5、隔板均不会阻挡光路。在清洗时,擦洗块4会短暂地阻挡光路,在清洗时暂停数据采集即可。
113.优选的,所述下隔板上的支撑孔的直径小于发射管、接收管的直径,这样,发射管、接收管的半球形封闭端能够插入到下隔板的支撑孔内,既实现了接收管、发射管的定位,而且在处于竖直状态时,下隔板也起到对接收管、发射管的支撑作用,保证了接收管、发射管的稳定。
114.【实施例八】
115.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界面监测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l型板,l型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纵向板和横向板,纵向板与水下支架10背板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横向板通过螺栓与沉淀池的边缘上端面连接,这样,通过安装支架将水下支架10固定在沉淀池中。
116.安装好后,控制单元1、电机2、皮带轮3均位于石英管上端的上方10厘米处,石英管的上端也位于水面上方,不接触水。滑块、石英管的大部分、水下支架10的大部分、定滑轮9、滑轨5、擦洗块4等均浸没在水中,由于水下支架10、滑轨5、滑块、擦洗块4、定滑轮9和内部轴承的材质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因此不生锈,且耐水性好。
117.使用时,控制单元1接收到远端清洁指令(该指令从电脑端或者手机端发出)后,控制电机2正转,电机2驱动皮带轮3,皮带轮3牵动所述钢缆6,进而带动连接在钢缆6上的所述擦洗块4沿所述滑轨5向水下匀速运动,擦洗块4上的擦洗布紧贴着两侧的石英管的外表面移动,可将石英管外表面上附着的绿藻、污泥等附着物擦洗干净。当擦洗块4运行到底端时,底端的磁感传感器感应到擦洗块4下端的防腐磁铁,磁感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接收到信号即知道擦洗块4已经运动到底端了,此时控制单元1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机2反转,经皮带轮3带动钢缆6上的所述擦洗块4从下往上擦洗,擦洗块4到达上端时,上端的磁感传感器感应到擦洗块4上端的防腐磁铁,磁感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控制电机2停止运行,这样擦洗块4完成擦洗后停留在水下支架10的上端,此时,控制单元1等待下一次清洁指令。
118.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地保护水下传感器7,将光源和传感器分别放在两根石英管中,电机2在水面上驱动皮带轮3,皮带轮3牵动钢缆6,钢缆6带动擦洗块沿着滑轨上下运动,擦洗块上的擦洗布紧贴石英管的管壁表面,可将其附着的绿藻、污泥擦洗干净。该装置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全天候、多用户、多途径的智能水下传感器自动清洁,提高了水下监测的准确性和易维护性。
1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21.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