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7425发布日期:2023-03-24 14:3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分为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目前国内通常采用厢式压滤机、叠螺机、带式压滤机等进行脱水,物化污泥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左右,生化污泥脱水后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且生化污泥具有粘性,脱水后黏附在滤布表面,需经常清洗方可使用。单位废水/污泥的产生比例较大,不管是作为普通废物还是危险废物处置,费用都比较高。
3.为了得到含水率低的污泥,现有技术一般隔膜二次加压压滤,或采用污泥调理的方式,在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前,需要进行加药调理,例如对污泥进行调理,加入调理剂阳离子pam,破坏污泥内部结构,使污泥中的水分离析,然后进行压滤,可以得到较干得泥饼(一般含水率70%左右)。现有的处理方式增加药剂投加费用,调理设备费用及人员操作费用,成本高,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以低成本的方式降低污泥脱水后的含水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用于对脱水之后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的压滤机;
8.用于向所述压滤机滤室内吹气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内的气体温度大于所述压滤机滤室环境温度。
9.本实用新型中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排入所述压滤机中,然后通过吹气管向所述压滤机内连续不断地吹气,在压滤处理过程中,吹气管的出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同时可以带走多余水分,达到低温干燥的目的,连续吹气的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设定,例如至少24小时以上,一般连续吹气24~48小时之后,打开压滤机卸下污泥,此时得到的泥饼含水率将大大降低。
10.污泥在进入压滤机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脱水处理,作为优选,还包括隔膜泵,所述隔膜泵具有进污泥的进料管以及将污泥排入所述压滤机的出料管。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隔膜泵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经过隔膜泵脱水之后的污泥再经由出料管排入所述压滤机的滤室内。
12.作为优选,所述吹气管与所述出料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吹气管的可以直接与出料管连接,无需在压滤机上增设其他的进气口,该种方式,安装便捷。
13.作为优选,所述隔膜泵具有分别控制进料和出料的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
14.本实用新型中具体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使得污泥进入隔膜泵
进行脱水处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进入压滤机内,当压滤机滤室内充满脱水后的污泥而无法再进料时,关闭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此时通过吹气管向压滤机内进行吹气,可以设置吹气管阀门,以便控制吹气。
15.本实用新型中隔膜泵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现有多种隔膜泵结构形式,作为优选,所述隔膜泵为气动隔膜泵。
16.作为优选,还包括为所述吹气管提供吹气气体的鼓风增氧装置。通常废水处理站生活系统一般都配备有鼓风增氧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可以直接利用现场的鼓风增氧装置作为吹气管的气体来源装置,而且鼓风增氧装置具有气源流量大、出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特点,对压滤机滤室内的污泥进行连续不断的吹气,可以更好地带走多余水分,达到低温干燥的目的。
17.作为优选,所述吹气管与所述鼓风增氧装置的出气口连接。
18.作为优选,所述吹气管为10mm的压缩空气支管。
19.本实用新型中鼓风增氧装置可以采用现有多种结构形式,作为优选,所述鼓风增氧装置为罗茨鼓风机或回转式鼓风机。
20.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存放污泥的污泥池,所述隔膜泵的进料管延伸至所述污泥池内。
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排入所述压滤机中,然后通过吹气管向所述压滤机内连续不断地吹气,在压滤处理过程中,同时可以带走多余水分,达到低温干燥的目的,在增加极少量的材料投入、基本不用增加人工的情况下,达到降低污泥脱水后的含水率的技术效果,可使压滤机出料含水率降低至65-70%,固形物从20-25%提高到30-35%,减少了污泥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识说明:
27.1、压滤机;2、吹气管;3、隔膜泵;31、进料管;32、出料管;33、进料阀门;34、出料阀门;4、鼓风增氧装置;5、污泥池;6、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0.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2.本实施例为一种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包括:
33.用于对脱水之后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的压滤机1;
34.用于向压滤机1滤室内吹气的吹气管2。
35.本实施例中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排入压滤机1(本实施例中压滤机可以采用厢式压滤机)中,然后通过吹气管2向压滤机1内连续不断地吹气,在压滤处理过程中,吹气管的出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同时可以带走多余水分,达到低温干燥的目的,连续吹气的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设定,例如至少24小时以上,一般连续吹气24~48小时之后,打开压滤机1卸下污泥,此时得到的泥饼含水率将大大降低。
36.污泥在进入压滤机1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脱水处理,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隔膜泵3,隔膜泵3具有进污泥的进料管31以及将污泥排入压滤机1的出料管32。
37.本实施例中通过隔膜泵3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经过隔膜泵3脱水之后的污泥再经由出料管32排入压滤机1的滤室内。
38.在一实施例中,吹气管2与出料管32连接。本实施例中吹气管2的可以直接与出料管32连接,无需在压滤机1上增设其他的进气口,该种方式,安装便捷。
39.在一实施例中,隔膜泵3具有分别控制进料和出料的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
40.本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料阀门33和出料阀门34,使得污泥进入隔膜泵3进行脱水处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进入压滤机1内,当压滤机1滤室内充满脱水后的污泥而无法再进料时,关闭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此时通过吹气管2向压滤机1内进行吹气,可以设置吹气管阀门,例如采用球阀6等阀门,以便控制吹气。
41.本实施例中隔膜泵3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现有多种隔膜泵3结构形式,在一实施例中,隔膜泵3为气动隔膜泵3。
42.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为吹气管2提供吹气气体的鼓风增氧装置4。通常废水处理站生活系统一般都配备有鼓风增氧装置4,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利用现场的鼓风增氧装置4作为吹气管2的气体来源装置,而且鼓风增氧装置4具有气源流量大、出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特点,对压滤机1滤室内的污泥进行连续不断的吹气,可以更好地带走多余水分,达到低温干燥的目的。
43.在一实施例中,吹气管2与鼓风增氧装置4的出气口连接。
44.在一实施例中,吹气管2为10mm的压缩空气支管。
45.本实施例中鼓风增氧装置4可以采用现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鼓风
增氧装置4为罗茨鼓风机或回转式鼓风机。
46.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在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还包括用于存放污泥的污泥池5,隔膜泵3的进料管31延伸至污泥池5内。
47.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操作方式为:
48.首先,压紧压滤机滤板,打开进料阀门33和出料阀门34,使得污泥进入隔膜泵3进行脱水处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进入压滤机1内,当压滤机1滤室内充满脱水后的污泥而无法再进料时,关闭进料阀门33和出料阀门34,打开吹气管2阀门,通过吹气管2向压滤机1内进行吹气,连续吹气24~48小时之后,松下压滤机滤板,打开压滤机1卸下污泥。
49.某某公司建设了中药煎煮废水处理工程,主要处理工艺为过滤-粗沉淀-厌氧水解-好氧-沉淀法,因进水cod浓度较高,生化产生污泥量大,污泥采用隔膜泵+厢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实际操作中发现脱水后的污泥仍然较湿,且黏附在滤布上,每运行3-4次需彻底清洗滤布一次,采用本实施例的废水处理产生污泥减量系统之后,可使压滤机出料含水率降低至65-70%,固形物从20-25%提高到30-35%,减少了污泥量。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