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6829发布日期:2022-08-05 19:0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活性炭投加技术是保障净水厂出厂水水质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具有运行操作灵活,处理效果明显,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间歇性、突发性有机污染的源水处理的自来水水厂水质改善。
3.现有水厂活性炭投加系统又以下缺陷:1、无物料称重系统,现有的技术是通过螺旋管道输送机将物料进行输送,但是螺旋输送机计量精度太差,所配的溶液精度不高;2、料仓和配液系统都要备用,但是设置备用的料仓与备用的配液系统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料精度较高,并且设备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的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包括吸附塔、新炭槽和喷射器,吸附塔的上部安装有炭位检测开关,吸附塔的顶端开设有进炭口,新炭槽的底端连通有落料口,落料口的底端连通有加料管,加料管上安装有自控阀,自控阀与炭位检测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喷射器的顶部连通有加炭口,所述加料管的底端与加炭口连通,喷射器的左端连通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所述进炭口之间通过送碳管道连通,新炭槽和喷射器的右端配合连接有加水机构。
8.优选的,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泵,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水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加水管一,加水管一的输出端与喷射器连通,加水管一上安装有阀门一,加水管一与新炭槽之间连通有加水管二,加水管二上安装有阀门二。
9.进一步的,所述新炭槽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新炭槽的外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右端延伸至新炭槽的内部并与新炭槽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混合棒。
10.再进一步的,所述新炭槽的顶端连通有加料斗。
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加料斗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盖。
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新炭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通过设置自动阀与炭位检测开关配合,以及设置新炭槽、喷射器、加料管、送碳管道和加水机构,便于在吸附塔中需要添加新炭时及时检测到并自动进行新炭添加,能实现饱和活性炭的动态实时替换,其定期少量排炭,活性炭下料均匀稳定,投
料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料斗和防尘盖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吸附塔;2、炭位检测开关;3、进炭口;4、新炭槽;5、喷射器;6、落料口;7、加料管;8、自控阀;9、加炭口;10、出水口;11、送碳管道;12、水泵;13、进水管;14、加水管一;15、阀门一;16、加水管二;17、阀门二;18、电机;19、转杆;20、混合棒;21、加料斗;22、防尘盖;23、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包括吸附塔1、新炭槽4和喷射器5,新炭槽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23,便于对新炭槽4进行支撑,新炭槽4的顶端连通有加料斗21,便于向新炭槽4内部加料,加料斗2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盖22,能够防止不加料时新炭槽4内部进入灰尘,吸附塔1为现有的用于水质吸附过滤的设备,其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底部设置有排炭口和进水管13,水自下而上进入至吸附塔1内部,经过活性炭吸附过滤,由位于上侧的排水口排出,由于水一直会先与最下方的活性炭接触,所以最下侧的活性炭会先达到吸附饱和,当其达到吸附饱和后会由排炭口将最底部的活性炭排出并由上侧的进炭口3进行加炭,吸附塔1的上部安装有炭位检测开关2,吸附塔1的顶端开设有进炭口3,新炭槽4的底端连通有落料口6,落料口6的底端连通有加料管7,加料管7上安装有自控阀8,自控阀8与炭位检测开关2电性连接,喷射器5的顶部连通有加炭口9,加料管7的底端与加炭口9连通,喷射器5的左端连通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与进炭口3之间通过送碳管道11连通,炭位检测开关2类似于现有的液位检测开关,其与自控阀8的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专业数控人员对其进行设置并连接,事先设定好炭位值,吸附塔1内部排出饱和活性炭后炭位表面下降至炭位值时即可控制自控阀8开启进行加炭,通过此方式智能加炭,能够保证下料均匀稳定,投料精度较高,喷射器5为市面上已有的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即可,新炭槽4和喷射器5的右端配合连接有加水机构,加水机构包括水泵12,水泵12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水管13,水泵12的输出端连通有加水管一14,加水管一14的输出端与喷射器5连通,加水管一14上安装有阀门一15,加水管一14与新炭槽4之间连通有加水管二16,加水管二16上安装有阀门二17,便于向新炭槽4以及喷射器5内部加水。
22.还需要说明的是,新炭槽4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电机18,电机18固定安装在新炭槽4的外部,电机18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的右端延伸至新炭槽4的内部并与新炭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杆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混合棒20,启动电机18,电机18驱动转杆19带动混合棒20对新炭槽4内部的活性炭和水进行搅拌,能够使其快速混合均匀,以便后续出料,使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23.综上所述,该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电动葫芦将新鲜的活性炭
装入新炭槽4内,新炭槽4通过加水管二16补充一定量的工艺水,水面漫过活性炭表面为宜,使炭水初步混合,然后打开下面的自控阀8,新鲜活性炭经新炭槽4下方自控阀8由加炭口9进入喷射器5,喷射器5通过水泵12和加水管一14注入工艺水,炭水混合物会通过喷射器5吸入送炭管道,经送炭管道源源不断的将新鲜活性炭送入活性炭吸附塔1内,当送入的活性炭界面超过料位开关的位置后,炭位检测开关2会检测到信号,信号反馈到投炭装置后,自动关闭自控阀8,从而完成补充新鲜活性炭的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包括吸附塔(1),吸附塔(1)的上部安装有炭位检测开关(2),吸附塔(1)的顶端开设有进炭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炭槽(4)和喷射器(5),新炭槽(4)的底端连通有落料口(6),落料口(6)的底端连通有加料管(7),加料管(7)上安装有自控阀(8),自控阀(8)与炭位检测开关(2)电性连接,所述喷射器(5)的顶部连通有加炭口(9),所述加料管(7)的底端与加炭口(9)连通,喷射器(5)的左端连通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与所述进炭口(3)之间通过送碳管道(11)连通,新炭槽(4)和喷射器(5)的右端配合连接有加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泵(12),水泵(12)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水管(13),水泵(12)的输出端连通有加水管一(14),加水管一(14)的输出端与喷射器(5)连通,加水管一(14)上安装有阀门一(15),加水管一(14)与新炭槽(4)之间连通有加水管二(16),加水管二(16)上安装有阀门二(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炭槽(4)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电机(18),电机(18)固定安装在新炭槽(4)的外部,电机(18)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的右端延伸至新炭槽(4)的内部并与新炭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杆(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混合棒(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炭槽(4)的顶端连通有加料斗(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2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盖(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炭槽(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其投料精度较高,并且设备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的智能活性炭投加装置,包括吸附塔、新炭槽和喷射器,吸附塔的上部安装有炭位检测开关,吸附塔的顶端开设有进炭口,新炭槽的底端连通有落料口,落料口的底端连通有加料管,加料管上安装有自控阀,自控阀与炭位检测开关电性连接,喷射器的顶部连通有加炭口,加料管的底端与加炭口连通,喷射器的左端连通有出水口,出水口与进炭口之间通过送碳管道连通,新炭槽和喷射器的右端配合连接有加水机构,加水机构包括水泵,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水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加水管一,加水管一的输出端与喷射器连通。加水管一的输出端与喷射器连通。加水管一的输出端与喷射器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宗 王滨 朱利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科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