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

文档序号:31671382发布日期:2022-09-28 01:0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湿地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


背景技术:

2.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在建造时均需要使用填料池进行填料。
3.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人工湿地填料池在使用时水流的流向多是单向,为了避免填料空腔堵塞,有些会将填料空腔整体进行旋转,但是可能会产生旋转角度不准确的情况,而且这些旋转的填料空腔也均是柱状结构,因此过滤就不均匀,同时水流进入时还会对底部沉降的淤泥产生较大的冲击,容易造成淤泥飘散进入填料空腔中造成堵塞。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以解决现在的人工湿地填料池在反向冲洗时调整不准确,过滤不均匀,对沉降淤泥冲击较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包括填料池主体;所述填料池主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一块第一内隔板;所述填料池主体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共十一块第二内隔板;所述填料池主体的内部右侧滑动安装有一个进水槽;所述填料池主体的前方右侧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多节液压缸,且防水多节液压缸的后端与进水槽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槽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水管;所述进水槽的底部内侧放置有一个淤泥盛放槽;所述淤泥盛放槽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流板。
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槽的左侧上方位置设置有一个矩形开口,下方封闭部分的高度与淤泥盛放槽的高度相等,且进水槽的宽度与其所在空腔的宽度相等。
9.进一步的,所述填料池主体的右侧上方位置设置有一道长条形开口,且这道长条形开口的高度与进水管的厚度相等。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隔板为实心板并将填料池主体的内部前后侧等距分隔,第二内隔板的一端均与第一内隔板外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内隔板上均设有通孔,十一块第二内隔板之间设有十个填料空腔,且这十个填料空腔通水时呈c字形流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右侧部分为一块与进水槽内壁紧贴的矩形板,且矩形板顶部左侧为倾斜面,导流板的左侧部分为一块v形板。
12.进一步的,所述填料池主体前方右侧和后方右侧均设置有一个内外贯穿的矩形
孔,且这两个矩形孔分别位于进水槽所在空腔的前后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内隔板与第一内隔板分隔出的空腔组成模块化的填料空腔,对污水处理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水槽的位置来调整不同的过滤流向,因此便能对第二内隔板和填料中的填料进行反向冲洗,减少堵塞的情况,而且导流板还能降低水流向下的冲击力,减少淤泥因为受到冲击而向上飘散,因此就能减少淤泥流入填料的空腔中,相比较于现在的人工湿地填料池,本装置在进行反向冲洗时无需将填料空腔旋转,调整更加准确,而且也能保证过滤效果均匀,同时也能降低对沉降淤泥造成的冲击,减少堵塞的几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水槽前移的主轴侧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水槽后移的主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填料池主体的右轴侧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水槽剖切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0.1、填料池主体;2、第一内隔板;3、第二内隔板;4、进水槽;5、防水多节液压缸;6、进水管;7、淤泥盛放槽;8、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
25.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6.本实用新型提供模块化人工湿地填料池,包括填料池主体1;填料池主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一块第一内隔板2,填料池主体1用于对填料进行盛放,第一内隔板2用于对过滤的水流进行分隔,使其呈c字形流动;填料池主体1的右侧上方位置设置有一道长条形开口,且这道长条形开口的高度与进水管6的厚度相等,因此在进水槽4前后滑动时就能使进水管6在这道长条形开口中同步前后滑动;填料池主体1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共十一块第二内隔板3,第二内隔板3用于对不同的填料进行分隔;填料池主体1的内部右侧滑动安装有一个进
水槽4,进水槽4用于对进入的水进行储存,并能对不使用的出水口进行阻挡;进水槽4的左侧上方位置设置有一个矩形开口,下方封闭部分的高度与淤泥盛放槽7的高度相等,且进水槽4的宽度与其所在空腔的宽度相等,在使用过程中进入进水槽4内部的水会通过其左侧上方的矩形开口流入第一内隔板2之间的空腔中进行处理,而且也能避免进水槽4在其底部内侧活动;填料池主体1的前方右侧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多节液压缸5,且防水多节液压缸5的后端与进水槽4的前侧固定连接,防水多节液压缸5用于推动进水槽4前后移动调整其前后位置,从而选择不同的水流过滤处理方向;进水槽4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水管6,进水管6用于将需要处理的水导入本装置内部;进水槽4的底部内侧放置有一个淤泥盛放槽7,淤泥盛放槽7用于对沉降的淤泥进行存放,后期还能将淤泥盛放槽7向上拉出对淤泥进行清理;淤泥盛放槽7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流板8,导流板8用于对水流进行导向并降低其向下的冲击力,减少淤泥因为冲击而向上飘散。
27.其中,第一内隔板2为实心板并将填料池主体1的内部前后侧等距分隔,第二内隔板3的一端均与第一内隔板2外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内隔板3上均设有通孔,十一块第二内隔板3之间设有十个填料空腔,且这十个填料空腔通水时呈c字形流动,第二内隔板3与第一内隔板2分隔出的空腔组成模块化的填料空腔,在使用时将第二内隔板3之间的填料空腔中倒入不同的填料,在对污水处理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水槽4的位置来调整不同的过滤流向,因此便能对第二内隔板3和填料中的填料进行反向冲洗,减少堵塞的情况,而且进行反向冲洗时无需对填料空腔旋转,反向冲洗更加方便准确。
28.其中,导流板8的右侧部分为一块与进水槽4内壁紧贴的矩形板,且矩形板顶部左侧为倾斜面,导流板8的左侧部分为一块v形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水会先通过进水管6流入进水槽4内部,这时这些水便会贴在导流板8右侧部分的矩形板左侧面向下流动,然后这些水会流到导流板8左侧部分的v形板顶部面上,再然后水便会流动到v形板顶部面的最低点位置并向前后侧流出,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水流向下的冲击力,减少淤泥因为受到冲击而向上飘散,因此就能减少淤泥流入填料的空腔中,降低堵塞的可能性。
29.其中,填料池主体1前方右侧和后方右侧均设置有一个内外贯穿的矩形孔,且这两个矩形孔分别位于进水槽4所在空腔的前后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进水槽4调整至最前侧,那么处理后的水就会通过填料池主体1后方右侧的矩形孔向外排出,反之如果进水槽4调整至最后侧,那么处理后的水就会通过填料池主体1前方右侧的矩形孔向外排出,在不同的过滤处理方向都能将水排出,也就能够通过改变过滤流向对第二内隔板3和填料中的填料进行反向冲洗。
3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本装置时先将填料池主体1固定在合适位置,然后将第二内隔板3与第一内隔板2分隔出的填料空腔中倒入不同的填料,还可在上方种植植物,再通过防水多节液压缸5带动进水槽4滑动到最前侧,然后即可将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6导入本装置内部,需要处理的水会先通过进水管6流入进水槽4内部,这时这些水便会贴在导流板8右侧部分的矩形板左侧面向下流动,然后这些水会流到导流板8左侧部分的v形板顶部面上,再然后水便会流动到v形板顶部面的最低点位置并向前后侧流出,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水流向下的冲击力,减少淤泥因为受到冲击而向上飘散,同时淤泥也会通过沉降储存在淤泥盛放槽7中,后期还能将淤泥盛放槽7向上拉出对淤泥进行清理,进入进水槽4内部的水会
通过其左侧上方的矩形开口流入第一内隔板2之间的空腔中进行处理,污水经过c字形流动处理后会通过填料池主体1后方右侧的矩形孔向外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再通过防水多节液压缸5带动进水槽4滑动到最后侧,处理后的水会通过填料池主体1前方右侧的矩形孔向外排出,这一过程中的过滤流向会发生改变,因此便能对第二内隔板3和填料中的填料进行反向冲洗,减少堵塞的情况。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