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生态处理系统

文档序号:31821868发布日期:2022-10-14 23:1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沼液生态处理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粪污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沼液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畜禽养殖业氮磷排放是我国水体氮磷的主要来源,总磷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7.95%,位居各类污染源第一,总氮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9.61%,仅次于城镇生活和种植业。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水处理已经得到了严格控制,对于小规模的养殖专业户的干粪处理也有成熟技术,但对于小规模养殖专业户的养殖污水处理还存在不足。
3.为了方便生态化处理粪污,可以采用种养结合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模式。该模式首先将养殖场粪污经固液分离后,固体粪便经过推挤发酵后进行还田利用,使粪水进入沼气系统进行厌氧发酵或在规范配套设计建设的氧化塘进行深度处理,满足还田使用要求后进行还田利用。该模式简单、易操作,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不仅能提高养殖业废物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且可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排污问题,实现农牧结合、循环利用。
4.但是,种养结合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化种植与规模化养殖脱节,种养系统循环不畅;由于养殖场生产中的粪污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农田植物生长期各阶段的需肥量不同,造成部分时段养殖粪污难消化。由于缺乏种养结合养分平衡管理机制,缺全面考虑植物养分需求,施用的畜禽粪污养分近40%通过径流和氨挥发排放到水体和大气中,不仅造成作物减产,同时还带来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统设计简单、方便消化沼液养分、减少环境污染的沼液生态处理系统。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沼液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稻田、沼液池、生态塘、果园以及循环沟,所述的生态塘分别与沼液池、循环沟以及果园连接,所述的果园还分别与沼液池和循环沟连接,所述的循环沟与稻田连接。
7.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养殖场和与该养殖场连接的沼气池,所述的沼气池分别与沼液池和稻田连接。
8.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果园的海拔高于循环沟的海拔,通过地表径流连接循环沟。
9.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沟包括环形沟和间隔沟,所述的环形沟环绕果园设置;所述的果园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果树台地,相邻两个果树台地之间设置间隔沟,该间隔沟与所述的环形沟连通。
10.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隔沟的宽度为果树台地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11.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塘、环形沟和间隔沟内种植有铜钱草和/或
狐尾藻。
12.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沟设置有与稻田连通的灌溉水沟和/或灌溉管道。
13.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环形沟的低处设置有溢流排泄口。
14.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沼液池通过水管、水泵与果园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沼液生态处理系统,通过稻田、沼液池、生态塘、果园以及循环沟等的配合,利用生态塘蓄积消纳多余的沼液,以循环沟消纳农地地表径流中的沼液、氮磷等,并实现尾水利用,克服了传统种养结合模式中仅依靠农地消纳、未处理农地径流中污染物的缺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沼液生态处理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沼液生态处理系统的循环沟与果园配合的一种示意图;
20.图中,1—丘陵高地,2—丘陵低地,3—环形沟,4—果树台地,5—间隔沟。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实用新型,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沼液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稻田、沼液池、生态塘、果园以及循环沟,所述的生态塘分别与沼液池、循环沟以及果园连接,所述的果园还分别与沼液池和循环沟连接,所述的循环沟与稻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沼液生态处理系统,通过稻田、沼液池、生态塘、果园以及循环沟等的配合,利用生态塘蓄积消纳多余的沼液,以循环沟消纳农地地表径流中的沼液、氮磷等,并实现尾水利用,克服了传统种养结合模式中仅依靠农地消纳、未处理农地径流中污染物的缺点。
23.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有养殖场和与该养殖场连接的沼气池,所述的沼气池分别与沼液池和稻田连接,所述的养殖场产出的畜牧产品输送给农户,产出的粪污输送到沼气池进行发酵降解,产生沼液、沼气和沼渣;所述的沼气池产出的沼气输送给农户,产出的沼渣再次发酵后输送到稻田用于稻田施肥,产出的沼液输送到沼液池。
2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果园的海拔高于循环沟的海拔,通过地表径流连接循环沟。
25.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沟包括环形沟3和间隔沟5,所述的环形沟3环绕果园设置;所述的果园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果树台地4,相邻两个果树台地4之间设置间隔沟5,该间隔沟5与所述的环形沟3连通。一般在丘陵的半山处开挖环形沟3、建设果树台地4,山水从丘陵高地1流入循环沟3,然后从丘陵低地2流出。
26.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间隔沟5的宽度为果树台地4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环形沟3的宽度一般为间隔沟5的宽度的两倍。为了提高净化效果,一般可以在所述的环形沟3和间隔沟5内种植铜钱草和/或狐尾藻,也可以养殖一些龙虾、小鱼等。
27.在所述的生态塘、环形沟3和间隔沟5内种植有铜钱草和/或狐尾藻。
2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环形沟3设置有与稻田连通的灌溉水沟和/或灌溉管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配上增压泵等设备。在所述的环形沟3的低处设置有溢流排泄口,将过多的水从溢流排出口排出,避免果园出现涝情。
2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沼液池通过水管、水泵与果园连接。
3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的稻田产出向养殖场供给的秸秆;
31.所述的养殖场产出的畜牧产品输送给农户,产出的粪污输送到沼气池进行降解,产生沼液、沼气和沼渣;所述的沼气池产出的沼气输送给农户,产出的沼渣再次发酵后输送到稻田用于稻田施肥,产出的沼液输送到沼液池;
32.所述的沼液池,储存沼液并向果园灌溉,过剩的沼液输送至生态塘消纳和净化;
33.所述的生态塘,净化处理过剩的沼液,达到标准后向果园灌溉,灌溉后多余的液体经地表径流排向循环沟;
34.在所述的循环沟中可以种植净化植物如铜钱草、狐尾藻,净化后的水可以向稻田灌溉;
35.所述的稻田,产出的秸秆向养殖场供给,作为养殖饲料,产出的作物被农户收集,作为经济来源,也可以直接制作为饲料。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