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5489发布日期:2022-09-21 05:2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生物脱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


背景技术:

2.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指在同一反应器中,实现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具有占地面积省,一次性投资少,能耗低,脱氮效率高、脱氮彻底等优点,目前在高氨氮废水处理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
3.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显著特征有低溶解氧,高污泥浓度、低污泥负荷等。同步硝化反硝化池型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体化池型设计,至少包括一个曝气区和一个沉淀区,两区域连通,曝气区通过精准控制曝气量来控制曝气区溶解氧,沉淀区一方面通过大比例回流提高曝气区活性污泥浓度,另一方面通过泥水分离,排出剩余污泥。
4.目前,同步硝化反硝化曝气区结构存在的问题有:
5.一是为了维持较高的曝气效率,一般在曝气池底部布置密集的曝气管,或采用曝气效率较高的进口曝气软管,成本普遍较高,较传统方式,如盘式微孔曝气,高1~3倍;
6.二是为了维持较高的硝化反硝化效率,须提高曝气池生物载体量,即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延长活性污泥的污泥龄,带来的问题有:(1)曝气池污泥浓度高,曝气量压力大,不间断曝气,导致风机的能耗较传统方式高10~20%;(2)曝气池底部污泥沉积严重,曝气的均匀性和曝气效率均受到影响;(3)污泥浓度高,导致曝气池表面易形成大量气泡,影响曝气效率,对沉淀池出水产生不利影响;(4)污泥龄长,曝气池及沉淀池死泥现象严重,并随气泡上浮,对沉淀池出水产生不利影响;
7.三是进入曝气池的部分原水随即进入沉淀池,并随沉淀池排出,该部分原水在曝气池停留时间不足,硝化反硝化反应不充分,导致沉淀池出水指标可能超标,形成“短流”。
8.因此,需要设置一种新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曝气区结构仍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包括相连通的预混合区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区,同步硝化反硝化区包括至少三条相互平行的廊道,廊道之间设置有隔墙,相邻廊道的首端与尾端依次连通,每条廊道均包括自下而上的深层曝气区、中层填料区和浅层推流区,所述同步硝化反硝化区的尾端与沉淀池的的入口端连通,沉淀池的的出口端与预混合区连通,原水进入预混合区与沉淀池的回水混合均匀后,进入同步硝化反硝化区。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浅层推流区内设置有至少三台潜水推流器,每条廊道的浅层推流区内设置有至少一台潜水推流器,潜水推流器用于推动反应水按预设的流
向前进。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混合区内设置有布水器,原水经布水器均布后进入预混合区,与沉淀池的回水混合。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深层曝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盘或曝气软管。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层填料区位于同步硝化反硝化区的中部,每个廊道的中层填料区均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填料。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层填料区内设置有格栅网笼,格栅网笼内设置有多孔悬浮填料。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格栅网笼固定设置在两条廊道之间的隔墙上。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一)本实用新型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区曝气装置要求低,采用传统盘式微孔曝气或进口软管曝气,均可满足曝气要求,设备成本低。
20.(二)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区中层设置一个由大量的多孔悬浮填料组成的填料层,天然形成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所需的良好环境,同时,由于填料阻隔,空气在填料层的停留的时间增加,提高了曝气效率。
21.(三)大量污泥附着在多孔悬浮填料表面及内部,同步硝化反硝化区游离的活性污泥减少,浓度降低,进而减轻曝气风机的压力,降低曝气能耗。
22.(四)同步硝化反硝化区游离的活性污泥减少,浓度降低,对于抑制同步硝化反硝化区表面气泡,降低后续污泥脱水能耗、药剂的成本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23.(五)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区设置几个平行、隔离且首尾连通的廊道,确保进入同步硝化反硝化区的污水停留,保证处理效果,有效防止原水直接进入沉淀池,形成“短流”,导致沉淀池出水指标可能超标。
2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曝气池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曝气池的剖面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多孔悬浮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预混合区;2、同步硝化反硝化区;3、沉淀池;21、深层曝气区;22、中层填料区;23、浅层推流区;24、布水器;25、曝气装置;26、格栅网笼;27、多孔悬浮填料;28、潜水推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
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1.实施例1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曝气池,包括相连通的预混合区1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包括至少三条相互平行的廊道,廊道之间设置有隔墙,相邻廊道的首端与尾端依次连通,每条廊道均包括自下而上的深层曝气区21、中层填料区22和浅层推流区23,所述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的尾端与沉淀池的3的入口端连通,沉淀池的3的出口端与预混合区1连通,原水进入预混合区1与沉淀池3的回水混合均匀后,进入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
33.所述浅层推流区23内设置有至少三台潜水推流器28,每条廊道的浅层推流区23内设置有至少一台潜水推流器28,潜水推流器28用于推动反应水按预设的流向前进。
34.所述预混合区1内设置有布水器24,原水经布水器24均布后进入预混合区1,与沉淀池3的回水混合。设置布水器24能使得原水与沉淀池3的回水混合得更均匀。
35.所述深层曝气区2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25。曝气装置25向中层填料区22曝气。
36.所述曝气装置25为微孔曝气盘或曝气软管。
37.所述中层填料区22位于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的中部,每个廊道的中层填料区22均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填料。
38.所述中层填料区22内设置有格栅网笼26,格栅网笼26内设置有大量多孔悬浮填料27。
39.大量的活性污泥附着在多孔悬浮填料27表面,形成“挂膜”。当深层曝气区21产生的大量空气气泡自下而上进入中层填料区22,在多孔悬浮填料27表面及内部分别形成好氧、缺氧及厌氧区,为同步硝化反硝化提供了适宜的溶氧条件及良好的载体环境。
40.所述格栅网笼26固定设置在两条廊道之间的隔墙上。
41.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曝气池曝气方案如下:
42.(1)沉淀池3的回水与新进原水混合后进入预混合区1,浅层推流区23内布置的潜水推流器28将混合后的污水推流至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
43.(2)启动曝气风机,向同步硝化反硝化区2深层曝气区21的曝气装置25供气,大量空气气泡自下而上进入中层填料区22,在多孔悬浮填料27表面及内部分别形成好氧、缺氧及厌氧区,为同步硝化反硝化提供合适宜的溶氧条件及良好的载体环境,反应水在曝气池内不同区域发生硝化反应及反硝化反应,实现生物脱氮过程;
44.(3)浅层推流区23内每个廊道内布置的潜水推流器28将反应水将预设的流向前推进,最后到沉淀池内,沉淀池3的回水与新进原水混合后进入预混合区1,形成内循环。
45.目前,悬浮填料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由于悬浮填料与曝气池泥水密度相近,悬浮填料能很好的悬浮于曝气池内,同时,悬浮填料内部有很多空隙,挂膜后能形成分割空间的厌氧、缺氧及好氧环境,为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提供适宜的溶氧条件及良好的载体环境,具有效果高、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4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和替换,都应当视为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