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4137发布日期:2022-10-05 06:2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以及其他居民较分散地区的污水处理,由于村镇生活污水以及其他居民较分散地区的生活污水具有排水量小而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存在总磷、总氮难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问题,对于不满足一级a标准的排放水,易造成周围水体富营养化。
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村镇生活污水以及其他居民较分散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一般采用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如中国专利公开化cn206580700u公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厌氧区与缺氧区采用倒置u型管联通;好氧区和缺氧区合为一体,上面为好氧区,下面为缺氧区,中间用折行板隔开;缺氧区内设有搅拌装置,好氧区内含有曝气装置。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才能让排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问题,而碳源和除磷的药剂投大量投加,将导致设备运行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和沉淀池,所述设备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沉淀池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设备还包括硝化反硝化池、水解池和污泥回流装置,所述进水口的输出端与缺氧段的输入端、水解池的输入端分别连通,硝化反硝化池的输出端与缺氧段的输入端连通,硝化反硝化池的输入端与水解池的输出端或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水解池的输出端与厌氧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入端与沉淀池的池底连通,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水解池的输入端连通。
6.进一步地,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水解池的输入端连通,水解池的输出端与厌氧段的输入端、硝化反硝化池的输入端分别连通,硝化反硝化池的输出端与缺氧段的输入端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和第一配水槽,所述回流泵的输入端与沉淀池的池底连通,回流泵的输出端与第一配水槽的输入端连通,第一配水槽的输出端与缺氧段的输入端、水解池的输入端分别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水槽位于缺氧段和水解池的上方。
9.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设备主体,所述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沉淀池、硝化反硝化池、水解池和污泥回流装置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置有紫外消毒装置。
11.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除磷剂投加装置,除磷剂投加装置用于向出水口或沉淀池的出水端投除磷剂。
1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碳源投加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用于向厌氧段投碳源。
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泵。
14.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向缺氧段和水解池输出进水量的比值为7~8:1.5~3。
15.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配水槽和抽水泵,好氧段的输出端通过抽水泵与第二配水槽的输入端连通,第二配水槽的输出端与沉淀池的底部连通。
16.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本技术通过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抽入水解池,让回流活性污泥在水解池内停留,回流活性污泥在水解池内经过长时间的水解酸化,能对活性污泥内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转化为除氮所需的碳源,转化的碳源再输送至厌氧段,强化除氮的效果,进而达到降低碳源的投加量,甚至可以达到不需要在额外的投加碳源的技术效果;而对于进入硝化反硝化池的污泥,长时间的缺氧环境下聚磷菌将释放菌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同时释放能量,其中部分能量供专性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抑制环境下生存,另一部分能量则供聚磷菌主动吸收类似vfa等污水中的发酵产物,并以pha的形式在菌体内贮存起来,释磷后的污泥以及污水则输送至缺氧段,进一步提高设备对磷的去除效率,强化除磷效果,达到减少投加除磷剂,甚至不需要投加除磷剂,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强化设备的脱氮除磷效果,降低碳源和除磷药剂的投加量,节省设备后期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3所示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23.图中:100、设备主体;110、缺氧段;111、第一搅拌器;112、第一过水涧;120、厌氧段;121、第二搅拌器;122、第二过水涧;130、好氧段;131、第二连通孔抽水泵;132、第二配水槽;140、沉淀池;150、设备室;151、除磷剂加装置;152、碳源加装置;160、进水口;161、进水泵;170、出水口;171、紫外消毒装置;181、回流泵;182、第一配水槽;183、水解池;184、硝化反硝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实用新型,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实施例: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好氧段130和沉淀池140,所述设备设有进水口160和出水口170,所述出水口170与沉淀池140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设备还包括硝化反硝化池184、水解池183和污泥回流装置,所述进水口160的输出端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水解池183的输入端分别连通,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出端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连通,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入端与水解池183的输出端或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水解池183的输出端与厌氧段12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入端与沉淀池140的池底连通,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水解池183的输入端连通。
30.生活污水在依次经过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和好氧段130处理后,已去除污水中一部分的磷和氮,但仍然需要投加药物才能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而投加药物则会造成运营投入费用增大的技术问题;而本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将硝化反硝化池184采用“好氧/缺氧”交替或“好氧-缺氧”顺序过程对污泥进行处理,而水解池183采用厌氧过程或缺氧过程对污泥进行水解碳源,同时刺激聚磷菌生物活性,在设备进行污水处理时,通过启动污泥回流装置工作,将沉淀池140底部的污泥抽入水解池183,让回流活性污泥在水解池183内停留,回流活性污泥在水解池183内经过长时间的水解酸化,能对活性污泥内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转化为除氮所需的碳源,转化的碳源再输送至厌氧段120,强化除氮的效果,进而达到降低碳源的投加量,甚至可达到不需要在额外的投加碳源的技术效果;而对于进入硝化反硝化池184的污泥,长时间的缺氧环境下聚磷菌
将释放菌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同时释放能量,其中部分能量供专性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抑制环境下生存,另一部分能量则供聚磷菌主动吸收类似vfa等污水中的发酵产物,并以pha的形式在菌体内贮存起来,释磷后的污泥以及污水则输送至缺氧段110,进一步提高设备对磷的去除效率,强化除磷效果,达到减少投加除磷剂,甚至可达到不需要投加除磷剂的技术效果,有效降低排出水的水质达标时所需药剂投量。
3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水解池183的输入端连通,水解池183的输出端与厌氧段120的输入端、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入端分别连通,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出端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连通,在该第一连通情况下,污泥回流装置抽引的污泥先流入水解池183内完成生化过程,然后可选择地让污泥直接流入至厌氧段120,增加厌氧段120碳源,或选择流入硝化反硝化池184继续完成生化过程,再流入缺氧段110强化除磷效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水解池183的输入端、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入端分别连通,水解池183的输出端与厌氧段120的输入端连通,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出端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连通,在该第二连通情况下,污泥回流装置抽引的污泥,一部分流入水解池183内完成生化过程,再流入至厌氧段120,增加厌氧段120碳源,另一部分回流污泥则流入硝化反硝化池184完成生化过程,再流入缺氧段110强化除磷效果。优选地,沉淀池140可以选用高效沉淀池140。
3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设备上设置有与水解池183连通的污泥排放口,通过定期排出水解池183中的污泥,进一步提高设备对磷的去除效率。
33.具体地,所述水解池183的输出端通过溢流与厌氧段120的输入端连通,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出端通过溢流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连通。通过设置水解池183的输出端通过溢流与厌氧段120的输入端连通、硝化反硝化池184的输出端通过溢流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连通,即水解池183处于厌氧段120的上方,硝化反硝化池184处于缺氧段110的上方,通过合理控制污泥回流装置向水解池183输送的污泥回流量,以及进水口160向水解池183输送的进水量,配合水解池183的溢流结构,使得水解池183内污泥和污水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污泥和污水在水解池183和硝化反硝化池184内的处理时长也是相对稳定,有效保证设备对污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34.具体地,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缺氧段110输入端分别连通。在第一连通情况下,如图3所示,污泥回流装置的抽引的污泥分为两路,一路流向水解池183,另一路流向缺氧段110;在第二连通情况下,如图4所示,污泥回流装置的抽引的污泥分为三路,第一路流向水解池183,第二路流向硝化反硝化池184,第三路流向缺氧段11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连通情况下,第三路流向缺氧段110的污泥量可以为零。
35.需要说明的是,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好氧段130、沉淀池140、水解池183、硝化反硝化池184等单元的输入端,每个单元的输入端可以采用共用一个端口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多个端口共同组成输入端,各个端口之间分别独立运行的结构。
36.具体地,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181和第一配水槽182,所述回流泵181的输入端与沉淀池140的池底连通,回流泵181的输出端与第一配水槽182的输入端连通,第一配水槽182的输出端与缺氧段110的输入端、水解池183的输入端分别连通。利用回流泵181将沉淀池140池底的污泥抽引至第一配水槽182,污泥经第一配水槽182的分流,部分污泥在重力影响下流入缺氧段110,另一部分污泥在重力影响下流入水解池183,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37.具体地,第一配水槽182向缺氧段110输送的回流污泥量,与第一配水槽182向水解池183输送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为7:3。
38.具体地,所述第一配水槽182位于缺氧段110和水解池183的上方。通过将第一配水槽182设置在缺氧段110和水解池183的上方,使得第一配水槽182内的污泥,不需要额外增加运输动力源,在重力影响下就能够向缺氧段110和水解池183流动,简化设备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39.具体地,所述设备还包括设备主体100,所述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好氧段130、沉淀池140、硝化反硝化池184、水解池183和污泥回流装置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100内。
40.具体地,所述出水口170设置有紫外消毒装置171。沉淀池140的上清液经出水口170流出,配合设置在出水口170的紫外消毒装置171,对经过的水进行紫外消毒,保证从设备流出的水是在达标的情况下流出。
41.具体地,所述设备还包括除磷剂投加装置151,除磷剂投加装置151用于向出水口170或沉淀池140的出水端投除磷剂,即,除磷剂投加装置151的输出端与出水口170或沉淀池140的出水端连通。当出水口170的水质监测单元监测到磷含量超标时,通过除磷剂投加装置151向出水口170或沉淀池140的出水端投除磷剂,通过除磷剂降低流出水的磷含量,让排出水中磷含量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42.具体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碳源投加装置152,碳源投加装置152用于向厌氧段120投碳源,即,碳源投加装置152的输出端与厌氧段120连通。当出水口170的水质监测单元监测到氮含量超标时,通过碳源投加装置152向厌氧段120投碳源,通过增加厌氧段120碳源来增强厌氧段120的脱氮效果,让出水口170排出水中氮含量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43.具体地,所述设备主体100内设置有设备室150,所述除磷剂投加装置151和碳源投加装置152分别设置在设备室150内。
44.具体地,所述进水口160设置有进水泵161。通过操控进水泵161,让进水口160向缺氧段110和水解池183输出进水量处于可控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45.具体地,所述进水口160向缺氧段110和水解池183输出进水量的比值为7~8:1.5~3。优选地,进水口向缺氧段110和水解池183输出进水量的比值为8:2。
46.具体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配水槽132和抽水泵131,好氧段130的输出端通过抽水泵131与第二配水槽132的输入端连通,第二配水槽132的输出端与沉淀池140的底部连通。污水经好氧段130处理后,利用抽水泵131将好氧段130的水抽引至第二配水槽132,并在第二配水槽132的导引下,将污水引入到沉淀池140的底部,使得污水自下而上缓慢流动,便于污水在沉淀池140内进行沉降。
47.具体地,在设备主体100内,所述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和好氧段130之间通过隔板分隔,缺氧段110和厌氧段120之间的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水涧112,厌氧段120和好氧段130之间的隔板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水涧122。
48.具体地,好氧段130和沉淀池140之间通过隔板分隔。
49.具体地,所述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好氧段130、沉淀池140和设备室150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沉淀池140和设备室150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在采用隔板进行分隔时,缺氧段110、厌氧段120、好氧段130、沉淀池140和设备室150可以选择相邻的隔板作为壁体,也可以单独
设置壁体。
50.具体地,所述缺氧段110底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器111。
51.具体地,所述厌氧段120底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121。相应地,设备主体100内设置有与第一搅拌器111相匹配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搅拌器121相匹配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搅拌器111转动,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搅拌器121转动。通过设置第一搅拌器111和第二搅拌器121,在投药时,可以利用第一搅拌器111对投入缺氧段110的药剂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利用第二搅拌器121对投入厌氧段120的药剂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增强缺氧段110和厌氧段120的生化效应。
52.具体地,所述设备主体100内设置有硝化回流装置,所述硝化回流装置的输入端与好氧段130底部连通,硝化回流装置的输出端与厌氧段120连通。
53.具体地,所述硝化回流装置的回流比为100%~300%。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