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1250发布日期:2023-01-20 13:2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添加大量的水连同骨料等进行搅拌使用,因此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需要对废水进行过滤回收处理,节约水资源。
3.混凝土废水杂质较多,处理废水时需要较频繁的对装置进行清洁,以此来保证清洁力度,但进行设备清洁时需要关闭设备,无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工作,另外在废水较长时间的静置过程中也无法清洁装置,清洁一次装置和处理一次废水用时周期较长,工作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因为混凝土废水杂质较多,处理废水时需要较频繁的对装置进行清洁,以此来保证清洁力度,但进行设备清洁时需要关闭设备,无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工作,另外在废水较长时间的静置过程中也无法清洁装置,清洁一次装置和处理一次废水用时周期较长,工作缓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机体装置,所述机体装置右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沉淀池,对倒入的混凝土废水第一步静置,两个所述第一沉淀池靠近左侧设置有过滤网一,过滤网一对废水中的较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草漂浮物等进行拦截,两个第一沉淀池独立工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一个第一沉淀池工作,另一个第一沉淀池可以清理沉淀物和过滤网一拦截的杂物,所述机体装置中间平台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为两条支管,每条所述支管上均设置一个进水阀,两条所述支管的末端安装有抽水软管,所述电机的上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分为两条支管,两条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一个出水阀,两条所述支管的末端安装有出水软管,电机运作时,用户可以开启或关闭进水阀来控制参与工作的第一沉淀池开启或关闭出水阀来控制参与工作的混合絮凝池,所述机体装置靠中心位置设置有两个混合絮凝池,两个所述混合絮凝池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篓,两个所述混合絮凝池左侧设置有阻隔板,混合絮凝池中投放一部分化学凝剂,废水再进行化学沉淀,待静置完后,上拉阻隔板使二次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再进行打捞过滤网篓进行清理沉淀杂物,所述机体装置靠左侧内部设置有滑坡道,所述滑坡道左侧设置有第二沉淀池,混合絮凝池中二次处理的水经过滑坡道流入到第二沉淀池中,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网二,所述机体装置内部左侧设置有清水池,第二沉淀池中静置的废水残余的颗粒杂物沉入底部,悬浮物和漂浮物被过滤网二拦下,最终清澈的净水流入到清水池中,所述机体装置外部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最终净水由出水口排出。
6.优选的,所述机体装置设置为长方体状,所述机体装置内部结构设置为沿横轴中心线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滑坡道设置为倾斜状,所述滑坡道上端位置低于混合絮凝池底端位置,使得经过混合絮凝池中二次处理的废水在放开阻隔板时顺势流入到第二沉淀池中。
8.优选的,所述机体装置的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装置基座,对整个机体装置起支撑作用。
9.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一和过滤网二下端和两侧位置均卡合在机体装置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过滤网篓设置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对杂物进行过滤,同时方便打捞进行清理杂物。
10.优选的,所述阻隔板底部和两侧均卡合在机体装置的内壁上,当阻隔板插入机体装置内壁上时,形成对混合絮凝池内废水的阻拦,撤出阻隔板时,混合絮凝池中的废水流入到第二沉淀池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两个第一沉淀池和两个混合絮凝池,电机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都有对应设置有进水阀和出水阀,来控制需要参与工作的第一沉淀池和混合絮凝池,在设备可以已正常运作的同时可以方便对单个部分进行清洁杂质的处理,设备中的过滤网一、过滤网二和过滤网篓都可以打捞出进行高清洁度的清理,增强了对废水处理干净,方便快捷,使设备可以不停息运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个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水管、出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机体装置;2、第一沉淀池;3、过滤网一;4、进水管;5、进水阀;6、电机;7、出水阀;8、出水管;9、出水软管;10、混合絮凝池; 11、过滤网篓;12、阻隔板;13、滑坡道;14、第二沉淀池;15、过滤网二; 16、清水池;17、出水口;18、抽水软管;19、装置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混凝土生产用废水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机体装置1,机体装置1右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沉淀池2,对倒入的混凝土废水第一步静置,两个第一沉淀池2靠近左侧设置有过滤网一3,过滤网一3对废水中的较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草漂浮物等进行拦截,两个第一沉淀池2独立工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一个第一沉淀池2工作,另一个第一沉淀池2可以清理沉淀物和过滤网一3拦截的杂物,机体装置1中间平台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分为两条支管,每条支管上均设置一个进水阀5,两条支管的末端安装有抽水软管 18,电机6的上端安装有出水管8,出水管8分为两条支管,两条支管上均设置有一个出水阀7,两条支管的末端安装有出水软管9,电机6运作时,用户可以开启或关闭进水阀5来控制参与工作的第一沉淀池2开启或关闭出水阀7 来控制参与工作的混合絮凝池10,机体装置1靠中心位置设置有两个混合絮凝池10,两个混合絮凝池10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篓11,两个混合絮凝池10左侧设置有阻隔板12,混合絮凝池10中投放一部分化学凝剂,废水再进行化学沉淀,待静置完后,上拉阻隔板12使二次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再进行打捞过滤网篓11进行清理沉淀杂物,机体装置1靠左侧内部设置有滑坡道13,滑坡道13左侧设置有第二沉淀池14,混合絮凝池10中二次处理的水经过滑坡道13流入到第二沉淀池14中,第二沉淀池14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网二15,机体装置1内部左侧设置有清水池16,第二沉淀池14中静置的废水残余的颗粒杂物沉入底部,悬浮物和漂浮物被过滤网二15拦下,最终清澈的净水流入到清水池16中,机体装置1外部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水口17,最终净水由出水口17排出;
22.机体装置1设置为长方体状,机体装置1内部结构设置为沿横轴中心线对称分布。滑坡道13设置为倾斜状,滑坡道13上端位置低于混合絮凝池10 底端位置,使得经过混合絮凝池10中二次处理的废水在放开阻隔板12时顺势流入到第二沉淀池14中。机体装置1的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装置基座19,对整个机体装置1起支撑作用。过滤网一3和过滤网二15下端和两侧位置均卡合在机体装置1的内壁上,两个过滤网篓11设置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对杂物进行过滤,同时方便打捞进行清理杂物。阻隔板12底部和两侧均卡合在机体装置1的内壁上,当阻隔板12插入机体装置1内壁上时,形成对混合絮凝池10内废水的阻拦,撤出阻隔板12时,混合絮凝池10中的废水流入到第二沉淀池14中。
23.工作原理:首先,用户往第一沉淀池2中倒入要处理的混凝土废水,过滤网一3对废水中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进行拦截,待静置一段时间后,下拉阻隔板12,打开电机6,开启所有进水阀5和出水阀7,将一次处理的废水抽取到混合絮凝池10中,再静置一段时间后,上拉阻隔板12将混合絮凝池10 中经过二次处理的废水顺着滑坡道13流入到第二沉淀池14中,
过滤网二15 对残留的杂质进行拦截,处理到的清水流向清水池16中,处理完后可打开出水口17,将清水放出,由于废水杂质较多,需要频繁处理杂物,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关闭对应的进水阀5和出水阀7,来控制需要参与工作的第一沉淀池2和混合絮凝池10,对不参与工作的第一沉淀池2和混合絮凝池10可进行清洁杂质处理,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可以对废水进行不间断处理。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