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6135发布日期:2022-10-12 08:3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量也越来越多,为了使污水达到允许排放的要求,因此产生了各种污水处理装置。现有的污水处理,多采用统一管网将污水运输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污水量较小的污水若通过管网运输,污水处理成本较高,目前的工艺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该工艺需要对污泥进行回流,且需要对活性污泥进行观察,防止丝状菌膨胀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且水量较小时,污水浓度不稳定,活性污泥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也会受影响,故需根据污水量少的污水设计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技术方案中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次沉淀区与生物转盘区,所述初次沉淀区与生物转盘区在一个整体装置内,且中间由一号壁隔开,所述初次沉淀区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初次沉淀区内靠近一号壁处设有隔板,所述生物转盘区内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个盘片,所述生物转盘区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生物转盘区底部设有穿过侧壁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与二次沉淀区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二次沉淀区的侧壁,所述二次沉淀区另一侧设有消毒区,所述二次沉淀区与消毒区在一个整体装置内并通过二号壁隔开为两个区域。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进水口下方设有倾斜角度为25
°
~35
°
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下侧边放置在初次沉淀区侧壁上的限位槽上,所述过滤板顶部一侧设有一横向限位块,且位于初次沉淀区顶部的外表面,所述过滤板可从初次沉淀区顶部插入装置内部,所述限位槽包括设于进水口下方、初次沉淀区侧壁上的两条截面为梯形的限位条,且两限位条斜边相对设置且互相平行,间距刚好容纳过滤板。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一号壁与二号壁竖直设于两个整体装置内的底面,所述隔板竖直设立于初次沉淀区内靠近一号壁,且隔板下端不与装置底部接触且隔板上端高于一号壁的上端。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盘片上有若干个六边形凹槽。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转轴贯穿生物转盘区的侧壁连接电机,所述曝气管一侧穿过生物转盘区的侧壁与风机连接。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消毒区内顶部设有若干跟紫外灯,所述消毒区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污水量较少的情况布设污水管网进行污水集中处理会提高污水处理成本,采用该
实用新型进行污水简易处理可降低成本,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后的污水可达到初步净化,可对此类净化后的水进行再次利用,增加了水的循环利用率,这无论是在工业还是生活中都是对水资源的节约;该实用新型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紧凑,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只需对转盘电机、风机及水泵供电,能耗较低,在污水处理效率与经济综合效益上较优;生物转盘对水质水量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处理浓度范围较广的污水,量少的污水浓度范围会随着排放量有较广的范围,该装置受污水浓度浮动影响较小,更适用于多种场景。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a部分示意图;
15.图3是盘片表面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图中:1-进水口、2-初次沉淀区、3-过滤板、4-一号壁、5-生物转盘区、6-隔板、7-盘片、8-转轴、9-曝气管、10-电机、11-风机、12-出水管、13-进水管、14-水泵、15-紫外灯、16-消毒区、17-出水口、18-二次沉淀区、19-限位槽、20-二号壁、21-限位条、22-凹槽、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3所展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初次沉淀区2与生物转盘区5,所述初次沉淀区2与生物转盘区5在一个整体装置内,且中间由一号壁4隔开,所述初次沉淀区2上方设有进水口1,所述初次沉淀区2内靠近一号壁4处设有隔板6,所述生物转盘区5内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8,所述转轴8上设有若干个盘片7,所述生物转盘区5底部设有曝气管9,所述生物转盘区5底部设有穿过侧壁的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连接水泵14,所述水泵14与二次沉淀区18之间通过进水管13连接,且所述进水管13的一端穿过二次沉淀区18的侧壁,所述二次沉淀区18另一侧设有消毒区16,所述二次沉淀区18与消毒区16在一个整体装置内并通过二号壁20隔开为两个区域。
21.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实用新型,其中之一,所述进水口1下方设有倾斜角度为25
°
~35
°
的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下侧边放置在初次沉淀区2侧壁上的限位槽19上,所述过滤板3
顶部一侧设有一横向限位块23,且位于初次沉淀区2顶部的外表面,所述过滤板3可从初次沉淀区2顶部插入装置内部,所述限位槽19包括设于进水口1下方、初次沉淀区2侧壁上的两条截面为梯形的限位条21,且两限位条21斜边相对设置且互相平行,间距刚好容纳过滤板3。过滤板3从初次沉淀区2顶部开设口伸入装置内部,并使得一侧安装于两限位条21之间,过滤板3顶部一侧设有一横向限位块23,可将过滤板3位置固定防止如装置内部。
22.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实用新型,其中之一,所述一号壁4与二号壁20竖直设于两个整体装置内的底面,所述隔板6竖直设立于初次沉淀区2内靠近一号壁4,且隔板6下端不与装置底部接触。污水可从隔板6与一号壁4之间溢流进入生物转盘区5,隔板6可防止刚进入的污水未经沉淀就进入生物转盘区5。
23.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实用新型,其中之一,所述盘片7上有若干个六边形凹槽22。凹槽22增加了生物膜的附着面积,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24.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实用新型,其中之一,所述转轴8贯穿生物转盘区5的侧壁的一端连接电机10,所述曝气管9一侧穿过生物转盘区5的侧壁与风机11连接。
25.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实用新型,其中之一,所述消毒区16内顶部设有若干跟紫外灯15,所述消毒区16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17。在消毒区16内经过顶部紫外灯15照射杀死处理水中的微生物,利于后续净化后水的回用,节约了水资源。
26.基于上述的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27.需要进行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1进入整个装置,经过过滤板3后在初次沉淀区2进行沉淀,过滤板3可通过装置顶部抽出,方便对过滤板3进行清洗,避免过滤板3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堵塞,造成水流不通,影响污水处理。沉淀后的污水经过隔板6与一号壁4之间溢流进入生物转盘区5,在这个区域内盘片7上有若干个六边形的凹槽22,凹槽22增大了盘片7的面积,同时增大了形成的生物膜面积,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生物转盘区5底部的曝气管9给微生物代谢提供溶解氧,盘片7旋转,当盘片7离开污水时,盘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也从空气中吸收溶解氧;经过生物转盘净化后的水被水泵14抽入二次沉淀区18,在这里,净化水进行再一次沉淀,将水中存在的一些脱落的生物膜进行分离,随后水溢流进入消毒区16,经过消毒区16顶部的紫外灯15消毒后从出水口17流出,以此达到污水的简单净化,可将净化后的水进行利用,节约水资源。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