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4789发布日期:2023-01-20 15:1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液已成为是国内主要废水污染源,制药用废液,包括制药企业在生产中成药或西药时所产生的废水以及冲洗水等。药物的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液的特点,因药物种类不同,原辅材料种类亦有不同,导致废液中成分差异大,而且污染物量多,难降解物质多, 给废液收集处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现有的制药废液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设于沉淀池上方的加药器、与沉淀池连通的过滤池、与过滤池连通的膜生物反应室,通过沉淀池和加药器使废液中相关物质得到沉淀,经过滤池滤出沉淀物的废水进入到膜生物反应室后,废水经过生物滤芯去除有毒物质,极大程度的满足废液处理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制药废液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4.在液流冲击下,加药器加入的药物与沉淀池中的废液没能充分融合时就被带入过滤池中,因此,影响相关污染物的凝结和沉淀,严重影响废液处理效果,也会造成药物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解决现有制药废液处理装置药物与废液不能充分融合的问题,大大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膜生物反应室,沉淀池的起始端面设有废液入口,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沉淀池与膜生物反应室之间设有爬坡式过滤板, 沉淀池在靠近废液入口侧固定有空心隔离板,所述空心隔离板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支撑板的底面连接并利用第一水平支撑板封闭上口,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入口与药剂输出管路连接,加压泵的出口管路末端插入空心隔离板内,所述空心隔离板的下端与沉淀池池底之间留有设定过流间距,所述空心隔离板朝向及背向废液入口侧及其下端面分别固定多个喷头,所述沉淀池对应空心隔离板和爬坡式过滤板之间的位置设有两个以上爬坡式挡板。
8.上述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所述加压泵的出口管路上设有单向阀,避免返流。
9.上述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所述爬坡式过滤板具有面向废液入口的阶梯式挡面,爬坡式过滤板的各个台阶面上均匀设有多个过滤通孔,所述过滤通孔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10.上述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所述爬坡式挡板具有面向废液入口的阶梯式挡
面,爬坡式挡板的各个台阶面上嵌装有吸附用填料。
11.上述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所述沉淀池在爬坡式过滤板、爬坡式挡板的顶端上方分别固定第二水平支撑板和第三水平支撑板,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板和第三水平支撑板上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冲洗喷头和第二冲洗喷头;所述第一冲洗喷头和第二冲洗喷头的入口分别利用管路与冲洗水泵的出口管路连通,所述冲洗水泵的入口管路末端插入膜生物反应室后方的清水池中,所述冲洗水泵的入口管路另与水源连接的补水管路连通,所述补水管路和冲洗水泵的入口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12.上述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所述膜生物反应室中设有生物滤芯,所述生物滤芯利用支架固定于膜生物反应室底面,支架内设有鼓风盘,所述鼓风盘通过风管与膜生物反应室外部鼓风机连通,所述生物滤芯的顶部设有出液管路且出液管路的末端与提升泵入口连接,所述提升泵出口管路插入清水池中,所述清水池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流出口。
13.上述的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所述沉淀池中设有多个浮球组,每个浮球组由多个连接于一体的浮球构成,各个浮球组飘浮于水面上,起到稳流作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废液通过药物处理、爬坡式过滤板过滤、膜生物反应室处理后进入清水池中,得到净化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沉淀池在靠近废液入口侧固定有空心隔离板,通过空心隔离板表面的各个喷头,将废液处理用药剂喷入到废液入口周围,由于各个喷头是分散布置,故增加了药剂与废液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药剂与废液充分混合,解决了现有制药废液处理装置药物与废液不能充分融合的问题,大大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16.2、沉淀池中的爬坡式挡板阻挡了凝结物向过滤板侧移动,同时爬坡式挡板上的吸附用填料吸附大部分污染物,避免了凝结物向爬坡式过滤板移动从而堵塞爬坡式过滤板,延长了使用周期。
17.3、采用过滤后的清水池中的水对爬坡式挡板和爬坡式过滤板进行清洗,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空心隔离板及外围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水平支撑板、2.加压泵、3.单向阀、4.第三水平支撑板、5.第二冲洗喷头、6.第二水平支撑板、7.第一冲洗喷头、8.冲洗水泵、9.提升泵、10.入口管路、11.补水管路、12.溢流出口、13.清水池、14.膜生物反应室、15.支架、16.鼓风盘、17.生物滤芯、18.风管、19.爬坡式过滤板、20.浮球组、21.爬坡式挡板、22.吸附用填料、23.喷头、24.废液入口、25.空心隔离板、26.排污口、27.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2.如图1、图2所示,该制药用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27和膜生物反应室14,沉淀池27的起始端面设有废液入口24。
23.其中,所述沉淀池27与膜生物反应室14之间设有爬坡式过滤板19。所述爬坡式过
滤板19具有面向废液入口24的阶梯式挡面,爬坡式过滤板19的各个台阶面上均匀设有多个过滤通孔,所述过滤通孔的一端设有过滤网(图中省略)。
24.沉淀池27在靠近废液入口24侧固定有空心隔离板25,所述空心隔离板25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支撑板1的底面连接并利用第一水平支撑板1封闭上口,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1的上方固定有加压泵2,所述加压泵2的入口与药剂输出管路连接,加压泵2的出口管路末端插入空心隔离板25内,所述空心隔离板25的下端与沉淀池27池底之间留有设定过流间距,所述空心隔离板25朝向及背向废液入口24侧及其下端面分别固定多个喷头23。所述加压泵2的出口管路上设有单向阀3,避免返流。所述沉淀池27中设有多个浮球组20,每个浮球组20由多个连接于一体的浮球构成,各个浮球组20飘浮于水面上,起到稳流作用。
25.所述沉淀池27对应空心隔离板25和爬坡式过滤板19之间的位置设有两个爬坡式挡板21。所述爬坡式挡板21具有面向废液入口24的阶梯式挡面,爬坡式挡板21的各个台阶面上嵌装有吸附用填料22。
26.所述沉淀池27在爬坡式过滤板19、爬坡式挡板21的顶端上方分别固定第二水平支撑板6和第三水平支撑板4,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板6和第三水平支撑板4上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冲洗喷头7和第二冲洗喷头5;所述第一冲洗喷头7和第二冲洗喷头5的入口分别利用管路与冲洗水泵8的出口管路连通,所述冲洗水泵8的入口管路10末端插入膜生物反应室后方的清水池13中,所述冲洗水泵8的入口管路10另与水源连接的补水管路11连通,所述补水管路11和冲洗水泵8的入口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27.所述膜生物反应室14中设有生物滤芯17,所述生物滤芯17利用支架15固定于膜生物反应室14底面,支架15内设有鼓风盘16,所述鼓风盘16通过风管18与膜生物反应室14外部鼓风机连通。由鼓风机引入的风在鼓风盘16喷出,防止生物滤芯17堵塞。所述生物滤芯17的顶部设有出液管路且出液管路的末端与提升泵9入口连接,所述提升泵9出口管路插入清水池13中,所述清水池13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流出口12。
28.工作原理:
29.制药用废液通过废液入口24进入到沉淀池27中,进入同时,空心隔离板25中压入的药剂经由各个喷头23分散喷射于废液中,实现与废液的充分融合。经过药剂处理后,废液中凝结的污染物在随废液向爬坡式过滤板19流动时,经过两个爬坡式挡板21挡拦,并被吸附用填料22吸附,避免堵塞爬坡式过滤板19。经过爬坡式过滤板19的液体再次由膜生物反应室14中的生物滤芯17去除有毒物质,之后进入到清水池13中,实现废液净化。
30.到达设定使用周期后,清水池13中的水经过各个第一冲洗喷头7和第二冲洗喷头7对爬坡式挡板21和爬坡式过滤板19进行清洗,清洗污物由各个排污口26排出。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