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0484发布日期:2023-02-10 20:3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其中需要对污水中添加药剂,使得污水中溶于水的有害物质形成絮状物,并进行过滤处理,如名称为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公开号为cn207276218u的实用新型中,设计了一种电脑和传感器准确地控制用药情况,确保污水处理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利用探测器监测污水水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污水与药剂混合后,仅仅通过依次的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杂质不能够彻底的过滤掉,并且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过滤网,不能够进行清洁,从而导致下一次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进而降低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污水与药剂混合后,仅仅通过依次的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杂质不能够彻底的过滤掉,并且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过滤网,不能够进行清洁,从而导致下一次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进而降低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过滤箱以及检测箱,所述处理箱与过滤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过滤箱与检测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检测箱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所述处理箱上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贯穿于处理箱上壁面,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处理箱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药箱,所述药箱与处理箱之间固定安装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上固定安装有进药阀门,所述处理箱上壁面且位于电机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振筛装置,所述检测箱内固定安装有浊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箱外上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输入端与检测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与处理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管。
5.优选的,所述振筛装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过滤箱两侧壁面,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外上壁面固定安装有一对防护箱,所述过滤箱外上壁面且位于防护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过滤箱上壁面开设有一对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下端与过滤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上端位于防护箱内且固定安装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凸轮相接触,所述防撞板与过滤箱外上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连杆上。
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侧壁面且位于滑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过滤箱侧壁面且位于出液管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过滤箱之间固定安装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位于滑槽下方。
7.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出液阀门,所述输入管上固定安装有进液阀门。
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下端位于检测箱内且位于检测箱内底部。
9.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下壁面截面形状呈漏斗状结构。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污水与药剂混合后,仅仅通过依次的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杂质不能够彻底的过滤掉,并且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过滤网,不能够进行清洁,从而导致下一次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进而降低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将污水导入处理箱内,配合第一电机、转杆、搅拌叶片、药箱、进药管以及进药阀门将污水与药剂进行混合,混合后的药剂进入过滤箱内,通过振筛装置既使得污水中的絮状物通过过滤板阻挡,又可以在过滤板振动时絮状物与过滤短暂的分离使得水源快速通过过滤板,防止过滤板堵塞,通过检测箱中的浊度传感器检测水源的浑浊度,检测不合格的后可以通过第一水泵、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将水源回流到处理箱内,进行循环处理,当过滤板需要清理时,通过第二水泵、输入管以及出液管对过滤板进行反冲洗,从而使得过滤板得到清洁。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处理箱;2、过滤箱;3、检测箱;4、第一管道;5、第一阀门;6、第二管道;7、第二阀门;8、排水管;9、第三阀门;10、第一电机;11、转杆;12、搅拌叶片;13、药箱;14、进药管;15、进药阀门;16、进水管;17、浊度传感器;18、第一水泵;19、第一导管;20、第二导管;21、滑槽;22、滑块;23、过滤板;24、第二电机;25、凸轮;26、连杆;27、防撞板;28、弹簧;29、出液管;30、第二水泵;31、输入管;32、出液阀门;33、进液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过滤箱2以及检测箱3,所述处理箱1与过滤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5,所述过滤箱2与检测箱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7,所述检测箱3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9,所述处理箱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驱动端贯穿于处理箱1上壁面,所述第一电机10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12,所述处理箱1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药箱13,所述药箱13与处理箱1之间固定安装有进药管14,所述进药管14上固定安装有进药阀门15,所述处理箱1上壁面且位于
电机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6,所述过滤箱2内安装有振筛装置,所述检测箱3内固定安装有浊度传感器17,所述检测箱3外上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8,所述第一水泵18输入端与检测箱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19,所述第一水泵18输出端与处理箱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管20,所述振筛装置包括滑槽21,所述滑槽21开设于过滤箱2两侧壁面,所述滑槽21内滑动安装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3,所述过滤箱2外上壁面固定安装有一对防护箱,所述过滤箱2外上壁面且位于防护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凸轮25,所述过滤箱2上壁面开设有一对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连杆26,所述连杆26下端与过滤板23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6上端位于防护箱内且固定安装有防撞板27,所述防撞板27与凸轮25相接触,所述防撞板27与过滤箱2外上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8,所述弹簧28套装于连杆26上,所述过滤箱2侧壁面且位于滑槽21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液管29,所述过滤箱2侧壁面且位于出液管29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30,所述第二水泵30与过滤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输入管31,所述输入管31位于滑槽21下方,所述出液管29上固定安装有出液阀门32,所述输入管31上固定安装有进液阀门33,所述第一导管19下端位于检测箱3内且位于检测箱3内底部,所述处理箱1下壁面截面形状呈漏斗状结构。
16.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17.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可知,在使用时,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9、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4、进药阀门15、浊度传感器17、第一水泵18、第二水泵30、出液阀门32以及进液阀门33分别与外界控制器电控连接,污水通过进水管16进入处理箱1内,此时打开进药阀门15,使得药箱13内的絮凝药剂进入处理箱1内并与污水混合,启动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驱动端转动,进而使得转杆11带动搅拌叶片12转动,进而使得絮凝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此时加药后的污水进入过滤箱2内,此时污水慢慢上涨,并且查过过滤板23,此时启动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驱动端转动进而带动凸轮25转动,凸轮25的偏心端从最高点至最低点再从最低点转动至最高点往复转动,进而使得凸轮25推动防撞板27上下往复运动,防撞板27上下往复压缩弹簧28,连杆26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过滤板23做上下往复运动,在过滤板23上下往复的过程中,絮状物会有短暂的时刻脱离过滤板23,在此间隙过程中,水源通过过滤板23,过滤板23的振动同样防止了絮状物堆积,防止絮状物堵塞过滤板23,此时出液阀门32以及进液阀门3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9关闭,此时水源通过第二管道6进入检测箱3内,浊度传感器17对水源进行检测,当水源中的浑浊度没有达标时,此时启动第一水泵18,第一水泵18将水源通过第一导管19抽入第二导管20内,并通过第二导管20导入处理箱1内进行循环处理,直至检测箱3内的浊度传感器17检测到污水的浑浊度合格后,关闭第一水泵18,打开第三阀门9对水源进行排放;
18.当需要对过滤板23进行清理时,关闭第一阀门5以及第二阀门7,打开出液阀门32以及进液阀门33,此时第二水泵30输入端与外界水源进行连接,水泵将外界水源抽入输入管31内,启动第二电机24,进而使得过滤板23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水源对过滤板23进行反冲洗加工,进而使得过滤板23上的絮状物通过出液管29排放,从而达到过滤板23的反冲洗工序。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