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7351发布日期:2022-11-18 23:5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前市场中,常见的污水处理系统通常采用多个处理模块配合完成,比如化学混凝模块和沉淀分离模块,这些处理模块之间通常利用管道连接,从而构成全套水处理系统。
3.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水处理系统,特点在于各模块分别独立设置,系统占地面积很大,由此带来系统维护较复杂,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这种系统主要为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但城镇及偏远地区无法远距离铺设管网,处理生活污水极其不便,且污水分散不易集聚,尤其是有建有多个养殖场的村庄,污水处理更是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提出的至少部分问题,提供一种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
5.一种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包括:
6.多个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处理模块、缺氧处理模块、好氧处理模块、沉淀处理模块、生物过滤处理模块、清水存放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各个水处理模块依次隔开且连通设置;各水处理模块分布设于多个依次布置的集装箱中,相邻的所述集装箱通过法兰管道对接,以供污水沿各水处理模块依次设置的方向流通。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缺氧处理模块和好氧处理模块;所述好氧处理模块与所述缺氧处理模块之间的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好氧处理模块内在靠近所述隔板的位置设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覆盖所述第一过水孔,且所述缓冲箱上分布设有多个通水孔。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箱上正对所述第一过水孔的缓冲孔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为0.15-0.25m;所述第一过水孔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的距离为2
±
0.2m。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处理模块和缺氧处理模块;所述厌氧处理模块与所述缺氧处理模块之间的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二过水孔与集装箱的底板之间的距离为0.5m。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处理模块、缺氧处理模块、好氧处理模块;所述集装箱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所述厌氧处理模块、缺氧处理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集装箱内,所述好氧处理模块设于所述第二集装箱内。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处理模块后还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沉淀处理模块、生物过滤处理模块、清水存放模块,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第三集装箱,所述沉淀处理模块、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所述清水存放模块设于所述第三集装箱,所述第二集装箱侧壁的第一过水法兰通过法兰管道连接所述第三集装箱侧壁的第二过水法兰;所述好氧处理模块
内在靠近所述第一过水法兰的位置设有编制网隔离栅,所述沉淀处理模块内在靠近所述第二过水法兰的位置设有进水挡板。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处理模块与沉淀处理模块后增加设置的生物过滤处理模块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挡水堰,所述挡水堰与隔板上的第三过水孔相对,所述第三过水孔与集装箱的底板之间的距离为2
±
0.5m。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有两个,包括第四集装箱、第五集装箱,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处理模块、缺氧处理模块、好氧处理模块,所述厌氧处理模块、缺氧处理模块、所述好氧处理模块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四集装箱内,所述好氧处理模块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五集装箱内,在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集装箱和所述第五集装箱并排布置。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处理模块与所述缺氧处理模块,或者所述缺氧处理模块与所述好氧处理模块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水流挡板,所述水流挡板设于所述隔板朝向上游水处理模块的一侧,且所述水流挡板的顶部的排水堰高度低于所述隔板的顶边缘,所述隔板上与水流挡板相对的部位开设有流水通孔。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处理模块、缺氧处理模块、好氧处理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底部设有搅拌组件;
16.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管线集成空间,所述管线集成空间内设置气体分配总管,气体分配总管与所述搅拌组件分别通过连通管相连,用于在所述气体分配总管的气体供给作用下向所述搅拌组件输气,以匀化所在水处理模块内的污水;或者,所述气体分配总管与通至各水处理模块中的至少一者的输料管相连以提供输送动力。
17.上述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本实施例实现模块化设置,采用多个集装箱组合设置且连接的方式,污水依次经多个水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排放出去,可根据生活污水处理量的吨位多少自由调节需要组合的集装箱数量和集装箱的大小;集装箱采用组合方式,可自由拆解单独运输,解决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问题;各集装箱可工厂预制后,运输至现场快速对接安装;
19.本实施例在实现多模块分步处理的前提下,实现一体模块化设置和处理污水,占地面积集中,清洁和维护较为便利,且系统运载方便、安装简单;
20.污水处理箱适用于无排水管网系统的城镇、农村偏远地区的污水治理,针对污水分散情况可分别针对污水区域独立投放设置一套系统,适用于养殖场,也可应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更新升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俯视布局图;
23.图3为图1中缓冲箱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的结构简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中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27.图7为在隔板处设置水流挡板的示意图;
28.图中,
29.10、集装箱;11、厌氧处理模块;12、缺氧处理模块;13、好氧处理模块;14、沉淀处理模块;14a、泥斗;15、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a、生物处理滤网;16、清水存放模块;17、管线集成空间;18、隔板;18a、流水通孔;19、水流挡板;19a、排水堰;
30.10-1、第一集装箱;10-2、第二集装箱;10-3、第三集装箱;10-4、第四集装箱;10-5、第五集装箱;10a、法兰管道;
31.21、第二过水孔;22、第一过水孔;23、缓冲箱;23-1、通水孔;24、第一过水法兰;25、第二过水法兰;26、编制网隔离栅;27、进水挡板;28、第三过水孔;29、挡水堰;
32.100、气体分配总管;110、连通管;121、污泥提取管;122、污泥气提供气管;123、污泥回流管;131、硝化液提取管;132、硝化液气提供气管;133、硝化液回流管;140、碳源管组件;150、pam管组件;160、pac管组件;171、吸渣器;172、排渣管;181、反冲洗管;182、反洗排水管;191、泥斗排空管;192、排泥管;101、污水排入管;102、出水管;
33.200、搅拌组件;210、第一管框;220、第二管框;221、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36.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37.贯穿本技术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38.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39.在本实用新型中,表述“或”包含一起列举的词语的任意或所有的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含a或者b,或可以包含a和b两者。
40.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耦合”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1.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3.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模块式污水处理集装箱系统,包括:
44.多个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处理模块11、缺氧处理模块12、好氧处理模块13、沉淀处理模块14、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清水存放模块16中的至少两个,各个水处理模块依次隔开且连通设置;各水处理模块分布设于多个依次布置的集装箱10中,相邻的所述集装箱10通过法兰管道10a对接,以供污水沿各水处理模块依次设置的方向流通。
45.具体的,本实施例实现模块化,采用多个集装箱组合设置且连接的方式,污水依次经多个水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排放出去,可根据生活污水处理量的吨位多少自由调节需要组合的集装箱数量和集装箱10的大小;集装箱10采用组合方式,可自由拆解单独运输,解决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问题;各集装箱10可工厂预制后,运输至现场快速对接安装;
46.本实施例在实现多池分步处理的前提下,实现一体化设置和处理污水,占地面积集中,清洁和维护较为便利,且系统运载方便、安装简单;
47.污水处理箱适用于无排水管网系统的城镇、农村偏远地区的污水治理,针对污水分散情况可分别针对污水区域独立投放设置一套系统,适用于养殖场,也可应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更新升级。
48.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厌氧处理模块11、缺氧处理模块12和好氧处理模块13,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与所述缺氧处理模块12之间的隔板18上设有第二过水孔21,所述第二过水孔21与集装箱10的底板之间的距离为0.5m。具体的,第二过水孔21靠近集装箱10底部设置,便于厌氧处理模块11中的水及时快速输送至缺氧处理模块12中进行下一步处理。
49.为达到较好的去污效果,污水在好氧处理模块13中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为此,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与所述缺氧处理模块12之间的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水孔22,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内在靠近隔板的位置设有缓冲箱23,所述缓冲箱23覆盖所述第一过水孔22,且所述缓冲箱23上分布设有多个通水孔23-1。
50.具体的,水流从缺氧处理模块12经第一过水孔22流入好氧处理模块13后,会进入缓冲箱23,再从多个通水孔23-1中慢慢渗出至好氧处理模块13。缓冲箱23为污水从一个水
处理模块流向下一个水处理模块提供了阻挡和缓冲,降低了水流速,避免流动过快冲击好氧处理模块13中已有的污水、影响其中污水的好氧净化;也延长已有的污水在好氧处理模块13中停留的时间,污水可以被充分的反应和净化。
5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箱23上正对第一过水孔22的缓冲孔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为0.15-0.25m;第一过水孔22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为2
±
0.2m。第一过水孔22的位置较高,水流在缺氧处理模块12中达到较高的位置才能流入好氧处理模块13中的缓冲箱23,进一步降低了流速,充分保证好氧处理模块13中已有污水的处理时长。缓冲孔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过小会阻碍水流进入,距离过大会降低阻挡和缓冲的作用,因此缓冲孔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为0.15-0.25m,既可以保证水流进入,也能发挥缓冲和阻挡的作用。
52.继续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10有三个,包括第一集装箱10-1、第二集装箱10-2和第三集装箱10-3;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缺氧处理模块12设于所述第一集装箱10-1内,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设于所述第二集装箱10-2内。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好氧处理模块13中通常需要较长的污水反应处理时间,因此空间会较大,单独设于第二集装箱10-2,还可根据污水量多少自由调节第二集装箱10-2的大小;集装箱10采用组合方式,可自由拆解单独运输,解决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问题。
53.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后还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沉淀处理模块14、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清水存放模块16,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所述清水存放模块16设于所述第三集装箱10-3,所述第二集装箱10-2侧壁的第一过水法兰24通过法兰管道10a连接所述第三集装箱10-3侧壁的第二过水法兰25;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内在靠近所述第一过水法兰24的位置设有编制网隔离栅26,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内在靠近所述第二过水法兰25的位置设有进水挡板27。
5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编制网隔离栅26上具有较多的网孔,会降低从好氧处理模块13流出的水流速,同时进水挡板27可直接阻挡初入沉淀处理模块14的水流。沉淀处理模块14中的水通常需要处于相对静止的环境才能达到较好的沉淀效果,上述的编制网隔离栅26和进水挡板27共同作用,避免水流扰动沉淀处理模块14中已有的污水、有利于达到较好的沉淀净化效果;同时也延长已有的污水在沉淀处理模块14中停留的时间,污水可以被充分的净化;编制网隔离栅26网孔密集,还能阻挡一部分杂物进入沉淀处理模块14中。
55.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与沉淀处理模块14后增加设置的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挡水堰29,所述挡水堰29与隔板18上的第三过水孔28相对,所述第三过水孔28与集装箱10的底板之间的距离为2
±
0.5m。挡水堰29用于阻挡沉淀后表面漂浮的杂物进入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中,提升净水效率;同时第三过水孔28与集装箱10的底板之间的距离较高,延长已有的污水在沉淀处理模块14中停留的时间,污水可以被充分的沉淀净化。
56.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10有两个,包括第四集装箱10-4、第五集装箱10-5,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缺氧处理模块12、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四集装箱10-4内,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五集装箱10-5内,在沿所述集装箱1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集装箱10-4和所述第五集装箱10-5并排布置。本实施例中,第四集装箱10-4、第五集装箱10-5在沿所述集装箱10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可节约长度方向的空间,能适应放置于方形的空间内,设置更加灵活。
57.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与所述缺氧处理模块12,或者所述缺氧处理模块12与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之间的隔板18上设有水流挡板19,所述水流挡板19设于所述隔板18朝向上游水处理模块的一侧,且所述水流挡板19的顶部的排水堰19a高度低于所述隔板18的顶边缘,所述隔板18上与水流挡板19相对的部位开设有流水通孔18a。具体的,水流挡板19为污水从一个水处理模块流向下一个水处理模块提供了阻挡和缓冲,水流达到排水堰19a的高度后会先流入水流挡板19与隔板18之间的空间内,再通过隔板18上的流水通孔18a流至下游水处理模块,降低了水流速,避免流动过快,延长污水在单个水处理模块中停留的时间,污水在各水处理模块中可以充分的反应和净化。
58.参考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缺氧处理模块12、好氧处理模块13中至少一者的底部设有搅拌组件200;
59.所述集装箱10还包括设于所述清水存放模块16一侧的管线集成空间17,所述管线集成空间17内设置气体分配总管100,气体分配总管100与所述搅拌组件200分别通过连通管110相连,用于在与所述气体分配总管100相连的气体供给设备的供给作用下向所述搅拌组件200输气,以匀化所在水处理模块内的污水;或者,所述气体分配总管100与通至各水处理模块的至少一者的输料管相连以提供输送动力。
60.具体的,污水依次经厌氧处理模块11、缺氧处理模块12、好氧处理模块13、沉淀处理模块14、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清水存放模块16进行处理,将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清水进入所述清水存放模块16再一次沉淀后达标排放出去。外接的气体供给设备可通过管线集成空间17中的气体分配总管100向搅拌组件200输气,使所在水处理模块内的污水均匀化,避免污物积淀过多影响处理效率;同时可通过气体分配总管100向碳源管组件140、pam管组件150、pac管组件160等输料管提供输料动力。
61.本实施例的集装箱10一侧设置管线集成空间17,通过输送气体为匀化污水和输料提供动力,可促进污水净化效率的提升,管线集成设置的结构集约程度高、节约了系统整体的设置空间;且系统利用气体提供运行动力,避免了设计其他复杂机械结构的麻烦和维护成本的提升。
62.本实施例增加的功能模块可工厂预制,使得系统具备更多功能,满足客户定制性要求。
63.值得说明的是,各水处理模块处理污水的原理如下:
64.(1)厌氧处理模块11中的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厌氧处理模块11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具有较低的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所需要的氧量),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65.(2)缺氧处理模块12是指有少量溶解氧和硝酸盐的反应池,主要利用兼氧微生物和生物膜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具体的,缺氧处理模块12内需要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可保证反硝化细菌在溶解氧浓度极低的情况下利用硝酸盐中的氮作为电子受体,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实现污水的脱氮过程。同时反硝化可提供部分碱度,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模块13的硝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并可回流至缺氧处理模块12被处理)提供有利条件,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反硝化反应去除硝态氮,同时具有低的bod(生化需氧量,是在特定
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溶解氧的量)。
66.(3)好氧处理模块13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好氧处理模块13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其中的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具体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有机物被氧化的同时,污水中的有机氮和游离态氨氮在溶解氧充足的情况下,逐步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因此好氧处理模块13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硝化。
67.因此,不同的氧环境可投放不同的微生物群,微生物也会在环境改变的时候改变行为,从而达到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质的目的。
68.(4)沉淀处理模块14的主要作用如下:1、去除可沉物或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2、使细小的固体絮凝成较大的颗粒,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3、对胶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4、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对水质起到一定程度的均质效果;5、另外,还可在初沉池前投加含铁混凝剂,强化除磷效果。
69.(5)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内部可设置两层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滤网15a,污水沉降时与生物处理滤网15a表面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净化后从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与清水存放模块16之间的隔板18的底部排至清水存放模块16。
70.(6)清水存放模块16中还可以设置紫外线,用于最终杀菌消毒。因为生化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大肠杆菌等,可用紫外线杀菌后从出水管102排出。此外,还加漂白粉,杀菌消毒,漂白粉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杀菌消毒作用。
71.值得指出的是,实际操作中根据水处理的需求,上述各处理模块可全部设置,也可根据需求选择其中的部分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72.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分配总管100与所述集装箱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连通管110与所述气体分配总管100的管体表面相连通。采用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气体分配总管100与所述集装箱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可节约长度方向的空间,且不多占用集装箱10宽度方向的空间,提升了集约程度。
73.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和/或缺氧处理模块12底部的所述搅拌组件200包括第一管框210,所述第一管框210朝向底板的一侧分布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50
°
且朝向所述第一管框210外侧。第一管框210铺设于底板,多个气孔排出的气体面积大,匀化全面;气孔朝向底板,喷出的气体先碰到底板后向空间中折返,由于气孔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50
°
且朝向第一管框210外侧,折返的气流碰到空间内壁后再次折返,多次的折返可充分搅动空间内的水体,充分匀化污水;由于气孔朝向底板一侧,也能避免被污水中沉降的污物覆盖导致堵塞。
74.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底部的所述搅拌组件200包括第二管框220,所述第二管框220上分布设有多个气盘221,所述气盘221的排气方向背对所述底板。好氧处理模块13内需要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因此需要设置大的气盘221以实现大量氧气的输送;大的气盘221也进一步提升了匀化污水的效果。
75.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110设于所述集装箱10的侧壁且靠近顶部设置。具体的,连通管110设于所述集装箱10的侧壁,不占用各水处理模块的内部空间;靠近顶部设置,露出污水表面,方便工人维护。
76.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有四个且呈矩阵设置,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的下部为倒锥形的泥斗14a;在沿所述集装箱10的长度方向,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设于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的一侧。具体的,四个沉淀处理模块14呈矩阵设置,集约程度高,可节约设置空间;设置四个矩阵状的沉淀处理模块14相较于在同样大小的空间中设置一个大的沉淀处理模块14来说,泥斗14a的壁面与垂线的夹角更小,从而有利于污泥的沉淀。
77.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集装箱10的长度方向,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所述清水存放模块16设于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远离所述好氧处理模块13的一侧;并且,在沿所述集装箱10的宽度方向,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所述清水存放模块16并排设置。具体的,这样的设置可节约长度方向的空间,且不多占用集装箱10宽度方向的空间,提升了集约程度。
78.参考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泥回流组件,所述污泥回流组件包括:
79.污泥提取管121,上下设置,下端置于沉淀处理模块14底部,上端处于沉淀处理模块14顶部;
80.污泥气提供气管122,一端与气体分配总管10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污泥提取管121靠下的部位相连,用于为污泥提取提供动力;
81.污泥回流管123,一端与污泥提取管121的上端相连,另一端连通至厌氧处理模块11。
82.具体的,本实施例利用污泥气提供气管122为污泥提取管121提供输送动力,污泥提取管121将污泥输至污泥回流管123,污泥回流管123输送污泥进入厌氧处理模块11,从而通过厌氧处理模块11对沉淀的污泥再次深度生物处理,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
83.好氧处理模块13内,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有机物被氧化的同时,污水中的有机氮和游离态氨氮在溶解氧充足的情况下,逐步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缺氧处理模块12可保证反硝化细菌在溶解氧浓度极低的情况下利用硝酸盐中氮作为电子受体,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实现污水的脱氮过程;同时反硝化可提供部分碱度,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模块13的硝化反应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主要功能是反硝化脱氮。因此可将好氧处理模块13中充分反应后的硝化液反向输送至缺氧处理模块12中进行再脱氮处理。参考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硝化回流组件,所述硝化回流组件包括:
84.硝化液提取管131,上下设置,下端置于好氧处理模块13底部,上端处于好氧处理模块13顶部;
85.硝化液气提供气管132,一端与气体分配总管10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硝化液提取管131靠下的部位相连,用于为硝化液提取提供动力;
86.硝化液回流管133,一端与硝化液提取管131的上端相连,另一端连通至缺氧处理模块12。
87.具体的,利用硝化液气提供气管132为硝化液回流管133提供输送动力,输送污泥进入缺氧处理模块12。
88.本实施例利用硝化液气提供气管132为硝化液提取管131提供输送动力,硝化液提取管131将硝化液输至硝化液回流管133,硝化液回流管133输送硝化液进入缺氧处理模块12,从而通过缺氧处理模块12对硝化液再次深度脱氮处理,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
89.参考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包括碳源管组件140、pam管组件150、pac管组件160,设于所述集装箱10中与所述连通管110所在侧相对的侧壁且靠近顶部设置,分别连通至所述缺氧处理模块12、好氧处理模块13和清水存放模块16。
90.具体的,碳源为微生物或细胞的正常生长、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在缺氧处理模块12中脱氮的污水中,经常是碳源的缺乏导致脱氮率低,出水总氮超标,通过碳源管组件140输入外部碳源提升脱氮率。pac(polyalumini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是当前水处理领域使用较多的絮凝药剂之一,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等,有着适应能力强,处理效果好,用量少、易操作等特点,可输至好氧处理模块13中用于混凝污水中的污染物。pam(聚丙烯酰胺),是当前水处理领域使用较多的絮凝药剂之一,与pac互相搭配,将其投入清水存放模块16,可使混凝物形成大的矾花,实现污染物从水中快速分离,对水体进行深度清洁。
91.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渣组件,包括吸渣器171和排渣管172,所述吸渣器171悬空设置在沉淀处理模块14中,且吸渣器171的吸渣头朝向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的上方,用于吸取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中的液面浮渣;所述排渣管172的一端与所述吸渣器171的底端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管线集成空间17并露出所述集装箱10外。具体的,沉淀处理模块14的水体表面会有浮渣,设置的吸渣器171的吸渣头朝向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的上方,可吸取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中的液面浮渣,通过排渣管172排至管线集成空间17并直接输至集装箱10外;吸渣器171悬空设置在沉淀处理模块14中,可随液面的变化而自适应升降,排渣效率高。
92.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使用一段时间后,生物处理滤网15a表面会沉积较多杂质。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冲洗组件,包括
93.反冲洗管181,设于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底部,且与所述气体分配总管100相连,用于在所述气体分配总管100中气体的驱动下向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中输送反冲洗气以形成反冲洗液;
94.反洗排水管182,一端设于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的侧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渣管172,用于排出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中的反冲洗液。
95.具体的,每隔一段时间,可将气体分配总管100中的气体输至所述生物过滤处理模块15中的反冲洗管181并排出,排出的反冲洗气驱动水体搅拌,将生物处理滤网15a表面的杂质冲洗掉,形成的反冲洗液通过反洗排水管182、排渣管172排出集装箱10。从而可保证生物处理滤网15a表面清洁,持续发挥生物过滤作用。
96.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泥排空组件,包括泥斗排空管191和排泥管192,所述泥斗排空管191铺设在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中,且所述泥斗排空管191的排泥端设于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的底部,用于吸取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中的污泥;所述排泥管192的一端与所述泥斗排空管191相连,所述排泥管192延伸至所述管线集成空间17,且所述排泥
管192的另一端露出所述集装箱10。具体的,泥斗排空管191的排泥端直接吸取所述沉淀处理模块14中的污泥,通过排泥管192向管线集成空间17输送,进而排出集装箱10。
97.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水排入管101,沿所述集装箱10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集装箱10内,且一端设于所述管线集成空间17,另一端设于所述厌氧处理模块11的上方。通过污水排入管101向厌氧处理模块11输送待处理的污水,污水排入管101的一端设于管线集成空间17中,进一步提升了管线集成设置的结构集约程度、节约了系统整体的设置空间。
98.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10的出水管102的集水端设在清水存放模块16中,所述出水管102延伸至所述管线集成空间17,且所述出水管102的排水端露出所述集装箱10。具体的,清水存放模块16中的清水达到集水端所在的高度时,会从集水端进入出水管102中,进而从排水端排出集装箱10。
99.以上描述中,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100.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10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1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0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改进,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