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0896发布日期:2023-04-21 09:4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我国很多矿区大多为高氟地层,导致矿井水中氟化物含量超标。氟化物浓度大部分为3~20mg/l,而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环保部门规定矿井水氟化物含量处理至1.0mg/l以下,才能进行排放。因此,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解决矿井水中氟化物含量高的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应用工程中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电絮凝法、沉淀法、膜处理法、吸附法及加入药剂法等。而电絮凝法相比于其它方法,具有产泥量少、运行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适用范围更广泛。

2、电絮凝除氟的技术,是待处理废水作为电解质,在通电情况下,铁或铝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产生fe3+或al3+,阴极产生oh-,fe3+或al3+在水中易水解形成氢氧化合物,然后聚合成羟基络合物胶体,通过吸附架桥和网捕卷等反应,与f-结合共沉,从而实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但电絮凝设备在使用时,电极板易吸附污染物,导致电解效率降低;另外,电絮凝工艺需配套预处理、沉淀设备等,占地大、布局分散,还需现场安装组合等,导致现场工作量大、集成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解决了处理含氟矿井水安装难度大,布局分散,运行操作复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包括:预处理池、电解池、预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预沉淀池、沉淀池以及配电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池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预处理池分隔为搅拌区和澄清区,在所述搅拌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澄清区的底部设有沉淀出口;所述电解池的池底设有曝气管,在所述曝气管上部的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阴极板和阳极板,曝气管冲刷阴极板和阳极板表面防止吸附污染物,增加电解效率。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连接电源;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设有导流筒,在所述导流筒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

3、所述预处理池的搅拌区与进水管和加药管连通,加药管与加药系统连接,可投加碱液、pam等,若氟离子浓度较高(≥15mg/l)可先初步去除氟离子,还能去除硬度、硅、悬浮物等;所述预处理池的澄清区顶部出口与所述电解池的底部进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的顶部出口与所述预反应池的顶部进口连通,所述预反应池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导流筒底部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底部出口与所述预沉淀池的底部进口连通,所述预沉淀池的顶部出口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进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出口为合格水出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4、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池、电解池、预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预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可集成为一个长形池体(即形成整体装置),利用隔板依次分割为预处理区、电解区、预反应区、絮凝反应区、预沉淀区和沉淀区,池体的材质可选玻璃钢、聚丙烯或聚氯乙烯。

5、优选的,所述电解池内侧池壁竖直设置有多位卡槽,所述多位卡槽内竖直间隔插设有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采用铝电解板;设置多位卡槽,可调节阴极板和阳极板的间距及数量,多组阴极板和阳极板垂直并排为串联模式,根据水量水质调整数量及模块组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并列的阴极板和阳极板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耦合相连,比并联模式电解效率更高,产生的氯离子量多且均匀,也可致使电极板均匀消耗。

6、优选的,所述曝气管上部的电解池内设有进水穿孔布水管,进水穿孔布水管上平铺带孔隔板,带孔隔板不仅起到支撑阴极板和阳极板的作用,还能均匀布水,防止底部絮体沉积。

7、优选的,所述电源采用低压、高频脉冲、可周期倒极的电源,使得装置安全性提高,效率提高,避免极板钝化。

8、优选的,所述导流筒下部设置为锥体,上部设置有稳流栅;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为可提升式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安装在所述导流筒内,所述搅拌机为变频可调式搅拌机,搅拌速度3.0m/s,促进电解质分散,加快凝聚速率。

9、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式沉淀池,斜管采用支撑架与扁钢固定;沉淀池配备挡沫板和溢流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所述泥斗与污泥泵连接,沉淀物聚集在沉淀池底下的泥斗,经污泥泵打走去脱水处理,可采用连续或间歇排泥方式。

10、斜管采用波纹斜管为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材质,长0.8-1.2米,直径50-80毫米,波纹斜管横截面呈蜂窝状正六角形,增加了沉淀面积,减少了沉淀的路程距离,从而提高了含氟沉淀物去除效率。

11、预处理池初步通过混凝沉淀降低较大浓度的氟含量,以及针对高硬度的矿井水加药剂去除硬度、硅、悬浮物等,预处理出水管连接电解池底部设置进水口,电解池另一侧上部开洞,设为电解池出水口,连接预反应池;预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置隔板相间隔,通过底部出水管连接絮凝反应池的中间底部进水管;絮凝反应池的出水经导流筒上部留出再从底部流入预沉淀池;与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隔板,隔板底部不连通底板;预沉淀池与沉淀池设倒流隔板进行间隔,废水经过斜管沉淀后溢流出水达标排放,沉淀池下部设置泥斗,底部连接排泥泵,沉淀污泥经泵打走,进入脱水机脱水处理。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3、1.该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通过预处理池、电解池、预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预沉淀池、沉淀池的设置,电絮凝效率提高,出水稳定,可达标排放,达到了对矿井水除氟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集成度高,优势明显。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电解池、预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预沉淀池、沉淀池以及配电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池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预处理池分隔为搅拌区和澄清区,在所述搅拌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澄清区的底部设有沉淀出口;所述电解池的池底设有曝气管,在所述曝气管上部的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连接电源;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设有导流筒,在所述导流筒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预处理池的搅拌区与进水管和加药管连通,所述预处理池的澄清区顶部出口与所述电解池的底部进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的顶部出口与所述预反应池的顶部进口连通,所述预反应池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导流筒底部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底部出口与所述预沉淀池的底部进口连通,所述预沉淀池的顶部出口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进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出口为合格水出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内侧池壁竖直设置有多位卡槽,所述多位卡槽内竖直间隔插设有阴极板和阳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上部的电解池内设有进水穿孔布水管,进水穿孔布水管上平铺带孔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采用低压、高频脉冲、可周期倒极的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下部设置为锥体,上部设置有稳流栅;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为可提升式搅拌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式沉淀池,斜管采用支撑架与扁钢固定;所述沉淀池配备溢流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所述泥斗与污泥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电解池、预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预沉淀池和沉淀池一体设置为长形池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包括预处理池、电解池、预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预沉淀池、沉淀池以及配电控制单元;预处理池初步通过混凝沉淀降低较大浓度的氟含量,以及针对高硬度的矿井水加药剂去除硬度、硅、悬浮物等,预处理出水管连接电解池底部设置进水口,电解池另一侧上部开洞,设为电解池出水口,连接预反应池;预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置隔板相间隔,通过底部出水管连接絮凝反应池的中间底部进水管;絮凝反应池的出水经导流筒上部留出再从底部流入预沉淀池;与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隔板,隔板底部不连通装置底板。解决了处理含氟矿井水安装难度大,布局分散,运行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湖,陆梦楠,王鲁宁,孙斌,马跃华,苏双青,秦晶,赵焰,孙立刚,宫平,史圯,崔萌,崔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