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8671发布日期:2023-02-17 21:0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净化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


背景技术:

2.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中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很多是有很大毒性的,如亚硝酸盐,环氧氯内烷等,能引起人体产生癌变,一些有机溶剂物二甲苯,氯仿等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人体机能失调;废液中可能含有重金属,酸、碱及各种难溶解的有机物,各种农药、含磷化合物、氰化物等毒性很强的化学药剂,更有甚者某些生物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有害微生物,这些废液如果不加处理的被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造成水质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另外未经处理的腐蚀性试剂,在沿下水管道排放过程中,还会对管道有很强的腐蚀性,损坏管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273522u公开了一种化学化工废液净化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清扫组件能够有效避免过滤网被堵塞通过设置进料组件将絮凝剂注入进固定桶的内部,进入到固定桶内部的絮凝剂件将通过均匀分布的喷头喷进安装桶内部与经过过滤的废液初步混合,此时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齿轮转动带动齿轮环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桶转动,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喷头也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絮凝剂能够均匀的喷向废液对其进行絮凝。
4.但是絮凝剂作用时会产生较多的絮团,而上述装置缺少清理絮团的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安装桶内可能会存在过多絮团,影响絮凝剂与废液的混合,进而影响絮凝效果,并且上述装置在处理废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包括底座,底座上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废气处理箱、过滤箱、絮凝操作箱和清洁箱。
8.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在对废液中和过滤处理的同时,对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气体进行同步净化处理,避免废气泄漏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废气处理箱内部设有过滤海绵,废气处理箱一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气阀,进气管远离废气处理箱的一端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内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的下方与过滤箱内壁相连,过滤槽内部设有滤料筒,过滤箱上方设有送料管,送料管贯穿过滤箱,且的送料管的下端延伸至滤料筒下方,过滤箱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过滤箱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絮凝操作箱,过滤箱与絮凝操作箱之间连接有传输管,传输管上设有水阀,传输管的一端贯穿过滤箱延伸至过滤槽内部,传输管的另一端与絮凝操作箱相连。
9.进一步的,为了对絮凝剂达到最大化利用,充分搅拌混合絮凝剂和废液,及时监测絮凝效果,絮凝操作箱通过四个支腿与底座固定相连,絮凝操作箱内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两侧位于絮凝操作箱内壁上对称设有数个收线槽,收线槽外侧位于过滤网下方套接有升降块,过滤网中间卡接有搅拌杆,搅拌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絮凝操作箱内壁相连,且搅拌杆的下端延伸至絮凝操作箱外与下方设有的第一电机相连,收线槽上端设有滑轮,且滑轮通过固定座与絮凝操作箱内壁相连,絮凝操作箱一侧位于收线槽之间设有滑杆,絮凝操作箱上位于滑杆一侧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旋转机构,絮凝操作箱内壁四周设有数个絮凝剂添加口,搅拌杆包括中心柱,中心柱四周开有多个收纳槽,收纳槽底端连接有支杆,支杆上设有压力感应器。
10.进一步的,为了使本净化器可以根据絮凝效果,进行絮团的自动清理,进一步提高絮凝操作的工作效率,旋转机构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转块,转块一侧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内部设有液压杆,液压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微型电机一,液压杆上设有伸缩块,伸缩块上设有丝杆,丝杆上位于伸缩块内部设有数个夹块,丝杆一端连接有微型电机二,清洁箱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数个滑轨,滑轨内部设有滑块,滑块一端连接有刷杆,滑块远离刷杆的一端通过传动杆与u型杆套接,u型杆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清洁箱内壁相连,并且传动轴贯穿清洁箱延伸连接有第二电机,清洁箱外壁上设位于第二电机一侧设有cpu控制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以上装置相互配合,便于在对废液进行中和过滤处理的同时,对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气体进行同步净化处理,避免废气泄漏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可以实时监测搅拌杆的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监测絮凝效果,使本装置可以根据絮凝效果通过过滤网将絮团滤除,并对过滤网进行自动清理,避免影响絮凝剂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操作的工作效率。
13.(2)通过滑轮与升降块相互配合,使得过滤网可以在收线槽和滑杆上做上下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过滤网始终贴合絮凝操作箱的内壁,保证了过滤网滤除絮团的效果。
14.(3)通过设置搅拌杆,由于搅拌杆四周设有多个支杆,有助于充分搅拌混合絮凝剂和废液,对絮凝剂达到最大化利用,并且支杆可以收回,过滤网与搅拌杆相互配合,可以在不影响搅拌的情况下实现絮凝操作箱内部絮团的清除。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絮凝操作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的清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底座;2、废气处理箱;201、过滤海绵;202、进气管;203、气阀;3、过滤箱;301、过滤槽;302、滤料筒;303、送料管;304、传输管;305、水阀;4、絮凝操作箱;401、支腿;402、过滤网;403、收线槽;404、搅拌杆;40401、中心柱;40402、收纳槽;40403、支杆;40404、压力感应器;405、第一电机;406、絮凝剂添加口;407、滑轮;408、升降块;409、旋转机构;40901、转轴;40902、转块;40903、连接块;40904、液压杆;40905、微型电机一;40906、伸缩块;40907、丝杆;40908、夹块;40909、微型电机二;410、滑杆;5、清洁箱;501、滑轨;502、滑块;503、刷杆;504、传动杆;505、u型杆;506、传动轴;507、第二电机;508、cpu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室废液净化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废气处理箱2、过滤箱3、絮凝操作箱4和清洁箱5。
2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便于在对废液进行中和过滤处理的同时,对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气体进行同步净化处理,避免废气泄漏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可以实时监测搅拌杆404的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监测絮凝效果,使本装置可以根据絮凝效果通过过滤网402将絮团滤除,并对过滤网402进行自动清理,避免影响絮凝剂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操作的工作效率。
27.实施例二:
28.请参阅图1-5,废气处理箱2内部设有过滤海绵201,废气处理箱2一侧设有进气管202,进气管202上设有气阀203,进气管202远离废气处理箱2的一端设有过滤箱3。
29.过滤箱3内部设有过滤槽301,过滤槽301的下方与过滤箱3内壁相连,过滤槽301内部设有滤料筒302,过滤箱3上方设有送料管303,送料管303贯穿过滤箱3,且的送料管303的下端延伸至滤料筒302下方,过滤箱3一侧连接有进气管202,过滤箱3远离进气管202的一端设有絮凝操作箱4,过滤箱3与絮凝操作箱4之间连接有传输管304,传输管304上设有水阀305,传输管304的一端贯穿过滤箱3延伸至过滤槽301内部,传输管304的另一端与絮凝操作箱4相连。
30.气阀203,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向,打开气阀203,可以将过滤箱3中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02吸入废气处理箱2。
31.废气处理箱2,用于对废液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进行过滤,废气处理箱2内部装有过滤液体,过滤液体水面上方设有过滤海绵201。
32.进气管202,进气管202的出气端位于水面以下,可以使得废气先经过过滤液和过滤海绵201的两层过滤、净化,使气体达到可排放的标准,再通过废气处理箱2的上方排出。
33.过滤槽301,过滤槽301与过滤箱3之间设有空隙,废液在运输过程中生成的有害气体可以通过空隙流动,并通过进气管202排入废气处理箱2。
34.滤料筒302,滤料筒302内装有过滤材料,可以将中和后的废液中的沉淀物挡在滤料筒302下方,过滤干净的液体则通过滤料筒302向上渗出,然后通过传输管304进入絮凝操作箱4。
35.送料管303,送料管303的外端与中和处理过的废液相连,可以通过送料管303将已经经过药物中和后的废液,注入过滤箱3内部。
36.传输管304,传输管304的进水端位于过滤槽301内并且设置在滤料筒302上方。
37.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可以在对废液中和过滤处理的同时,对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气体进行同步净化处理,避免废气泄漏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8.实施例三:
39.请参阅图1-5,絮凝操作箱4通过四个支腿401与底座1固定相连,絮凝操作箱4内部设有过滤网402,过滤网402两侧位于絮凝操作箱4内壁上对称设有数个收线槽403,收线槽403外侧位于过滤网402下方套接有升降块408,过滤网402中间卡接有搅拌杆404,搅拌杆404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絮凝操作箱4内壁相连,且搅拌杆404的下端延伸至絮凝操作箱4外与下方设有的第一电机405相连,收线槽403上端设有滑轮407,且滑轮407通过固定座与絮凝操作箱4内壁相连,絮凝操作箱4一侧位于收线槽403之间设有滑杆410,絮凝操作箱4上位于滑杆410一侧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旋转机构409,絮凝操作箱4内壁四周设有数个絮凝剂添加口406,絮凝剂添加口406用于投放絮凝剂。
40.搅拌杆404包括中心柱40401,中心柱40401四周开有多个收纳槽40402,收纳槽40402底端连接有支杆40403,支杆40403上设有压力感应器40404。
41.过滤网402,过滤网402的中间位置开有一个圆形槽,圆形槽内设有搅拌杆404,过滤网402的两侧设有多个凹槽,使得过滤网402的边缘刚好与收线槽403的边缘相匹配,过滤网402可以贴合絮凝操作箱4的内壁上下滑动。
42.滑杆410,滑杆410顶端设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旋转机构409。
43.收线槽403,收线槽403内部中空,收线槽403顶端设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滑轮407,滑轮407上设有与过滤网402之间连接的升降索可以在收线槽403内上下抽动。
44.搅拌杆404,用于带动絮凝操作箱4内部液体流动,促进絮凝液的混合,加速液体的絮凝进程。
45.升降块408,升降块408位于过滤网402下方,可以对过滤网402进行支撑。
46.滑轮407,滑轮407上设有升降索,并且升降索穿过收线槽403内部,与升降块408相连,转动滑轮407,带动升降索的收紧和松弛,使得升降块408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过滤网402升降。
47.支杆40403,支杆40403展开时,可以扩大搅拌杆404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48.收纳槽40402,收纳槽40402上端设有一个弧形卡块,当滑轮407拉动升降块408带着过滤网402上升时,支杆40403受到挤压收进收纳槽40402内部,收纳槽40402上端的弧形卡块可以卡住支杆40403,当过滤网402向下移动回底端时,启动第一电机405,带动中心柱40401转动,支杆40403受到离心力被甩出,此时搅拌杆404可以正常恢复搅拌工作。
49.压力感应器40404,用于检测支杆40403摆动时受到的压力,当絮凝操作箱4内由于絮凝产生的絮团较多时,会影响废液与絮凝剂的混合,搅拌杆404旋转时受到的阻力也会变大,通过压力感应器40404检测压力,传递信号给cpu控制器508,可以判断什么时候需要清
理絮凝操作箱4内的絮团。
5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对絮凝剂达到最大化利用,充分搅拌混合絮凝剂和废液,并且通过压力感应器40404实时监测絮凝效果。
51.实施例四:
52.请参阅图1-5,旋转机构409包括转轴40901,转轴40901上设有转块40902,转块40902一侧连接有连接块40903,连接块40903内部设有液压杆40904,液压杆40904远离连接块40903的一端连接有微型电机一40905,液压杆40904上设有伸缩块40906,伸缩块40906上设有丝杆40907,丝杆40907上位于伸缩块40906内部设有数个夹块40908,丝杆40907一端连接有微型电机二40909。
53.清洁箱5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数个滑轨501,滑轨501内部设有滑块502,滑块502一端连接有刷杆503,滑块502远离刷杆503的一端通过传动杆504与u型杆505套接,u型杆505套接在传动轴506上,传动轴506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清洁箱5内壁相连,并且传动轴506贯穿清洁箱5延伸连接有第二电机507,清洁箱5外壁上设位于第二电机507一侧设有cpu控制器508。
54.滑轨501,用于辅助确定滑块502的运动轨迹,与滑块502相匹配。
55.刷杆503,用于对过滤网402进行清洁,刷杆503上均匀分布有刷毛。
56.u型杆505,用于带动传动杆504,从而带动滑块502在滑轨501上进行往复运动。
57.当需要清理絮凝操作箱4内的絮团时,通过转动滑轮407收紧升降索,使得升降块408带着过滤网402上移,当过滤网402移动至收线槽403顶端时,启动旋转机构409,启动微型电机一40905控制液压杆40904将伸缩块40906顶出,此时过滤网402正好在夹块40908之间,启动微型电机二40909,丝杆40907转动时使得夹块40908相互靠近,直到夹块40908夹紧过滤网402,此时启动电机带动转轴40901转动,转轴40901带着转块40902和下方夹持的过滤网402转动,将过滤网402从滑杆410和收线槽403的上端抽出,并将过滤网402旋转至清洁箱5上方,此时启动第二电机507,传动轴506转动会带着u型杆505一起转动,u型杆505带动传动杆504进而带着滑块502在滑轨501上进行往复运动,滑块502之间连接的刷杆503对过滤网402进行清洁。
5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絮凝效果,进行絮团的自动清理,进一步提高絮凝操作的工作效率。
59.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60.工作原理:通过送料管303将已经经过药物中和后的废液,注入过滤箱3内部,滤料筒302将中和产生的沉淀物挡在滤料筒302下方,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滤料筒302向上渗,开启水阀305,过滤后的废液通过传输管304进入絮凝操作箱4,与此同时开启气阀203,将过滤箱3中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02吸入废气处理箱2,进气管202的出气端位于过滤液的水面以下,可以使得废气先经过过滤液和过滤海绵201的两层过滤、净化,使气体达到可排放的标准之后再通过废气处理箱2的上方排出;中和过滤后的废液进入絮凝操作箱4,通过絮凝剂添加口406添加絮凝剂,启动第一电机405,带动中心柱40401转动,支杆40403受到离心力被甩出,开始搅拌,带动絮凝操作箱4内部液体流动,促进絮凝液的混合,支杆40403上的压力感应器40404实时检测支杆40403摆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传递信号给cpu控制器508;当cpu控
制器508监测到支杆40403摆动受到的阻力超出设定值时,说明絮凝操作箱4内的絮团过多,已经影响到废液与絮凝剂的混合,需要清理絮凝操作箱4内的絮团,此时cpu控制器508会控制第一电机405停止转动,并且给滑轮407通电,滑轮407收紧升降索,使得升降块408带着过滤网402上移,当过滤网402移动至收线槽403顶端时,启动旋转机构409,启动微型电机一40905控制液压杆40904将伸缩块40906顶出,此时过滤网402正好在夹块40908之间,启动微型电机二40909,丝杆40907转动时使得夹块40908相互靠近,直到夹块40908夹紧过滤网402,此时启动电机带动转轴40901转动,转轴40901带着转块40902和下方夹持的过滤网402转动,将过滤网402从滑杆410和收线槽403的上端抽出,并将过滤网402旋转至清洁箱5上方,此时启动第二电机507,传动轴506转动会带着u型杆505一起转动,u型杆505带动传动杆504进而带着滑块502在滑轨501上进行往复运动,滑块502之间连接的刷杆503对过滤网402进行清洁,完成清洁操作后,旋转机构409带着过滤网402旋转回到絮凝操作箱4内部,滑轮407反向转动带着过滤网402回到絮凝操作箱4底部,启动中心柱40401转动,支杆40403受到离心力被甩出,此时搅拌杆404可以正常恢复搅拌工作,通过以上装置相互配合,便于在对废液进行中和过滤处理的同时,对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气体进行同步净化处理,避免废气泄漏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可以实时监测搅拌杆404的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监测絮凝效果,使本装置可以根据絮凝效果通过过滤网402将絮团滤除,并对过滤网402进行自动清理,避免影响絮凝剂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操作的工作效率。
6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