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0285发布日期:2023-02-04 00:2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2.对水体进行净化可以采用生态浮床进行。具体地,现有技术cn211644781u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其包括生态浮床,生态浮床通过连接绳与潜坝连接,在生态浮床上固定了挺水植物的植株,植株根系设于生态浮床底部,增加污染物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加强了植株在水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该生态浮床在流动性较好的水体中(如沟渠)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但是在流动性不佳的水体中则会存在问题,具体地:该生态浮床上遍布种植了挺水植物的植株,在生态浮床下方的植株根系覆盖了生态浮床下方的整个水体,如水体流动性不佳(如养殖鱼塘),则可能导致生态浮床下方的水体中氧含量低,对鱼类养殖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浮床,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态浮床在流动性不佳的水体中可能导致水体含氧量低,对鱼类养殖不利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生态浮床,其包括浮板,浮板上开设有通孔,浮板上还开设有环绕在通孔外的若干种植孔,浮板一面固定连接有环绕在通孔外的外滤筒且所有种植孔位于外滤筒外,外滤筒内卡装有与其内壁抵接的过滤介质层。
5.上述实施例中,在浮板上连接了外滤筒,将挺水植物的植株根系阻隔在外滤筒外,从而在浮板下方的水体、外滤筒以及浮板上方之间形成空气连通道,使得本生态浮床在流动性不佳的水体中也能确保浮板下方的水体不至于氧含量过低,确保鱼类正常养殖。
6.进一步地,外滤筒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其内中心处延伸的支撑环,过滤介质层下端与支撑环抵接。
7.进一步地,支撑环内环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内滤筒,过滤介质层卡在内滤筒和外滤筒之间。
8.进一步地,通孔内径与外滤筒内径一致。
9.进一步地,种植孔背离外滤筒的一端内径大于另一端,且种植孔内卡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贯穿孔以对植株固定。
10.进一步地,外滤筒下端还通过连接索连接有配重块。
11.进一步地,配重块与外滤筒之间至少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索。
12.进一步地,连接索与配重块一端固定连接、配重块另一端为锥形。
13.进一步地,浮板为方形结构。
14.进一步地,过滤介质层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单元,且所有过滤单元合围成圆形。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通过设置外滤筒在浮板下方的水体、外滤筒以及浮板上方之间形成空气连通道,确保了浮板下方的水体含氧量适合鱼类养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态浮床在流动性不佳的
水体中可能导致水体含氧量低,对鱼类养殖不利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9.上述附图中:
20.浮板1、通孔2、种植孔3、外滤筒4、过滤介质层5、植株6、根系7、固定柱8、支撑环9、内滤筒10、过滤单元11、连接索12、配重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浮床,其包括浮板1,浮板1上开设有通孔2,浮板1上还开设有环绕在通孔2外的若干种植孔3,浮板1一面固定连接有环绕在通孔2外的外滤筒4且所有种植孔3位于外滤筒4外,外滤筒4内卡装有与其内壁抵接的过滤介质层5,通孔2内径与外滤筒4内径一致,这样使得设置的过滤介质层5可以实现取放,从而方便后期进行更换维护。
24.上述实施例中,浮板1采用轻质材质制成,以使其能够承载挺水植物的植株6并漂浮在水体表面,具体地,本实施在浮板1上连接了外滤筒4,外滤筒4位于水体内将植株6根系7阻隔在外滤筒4外,从而在浮板1下方的水体(即外滤筒4外的水体)、外滤筒4(即外滤筒4内)以及浮板1上方之间形成空气连通道,使得本生态浮床在流动性不佳的水体中也能确保浮板1下方的水体不至于氧含量过低,确保鱼类正常养殖;
25.进一步地,本实施中的外滤筒4上开设有滤孔,水可以通过滤孔在外滤筒4内外穿流,也可以从外滤筒4下端进入外滤筒4内,从而实现水体的连通,同时滤孔也阻挡漂浮物以及植株6根系7进入到外滤筒4内,从而保证空气连通道的畅通;
26.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在外滤筒4内设置了拦截能力更强的过滤介质层5进行阻隔,以更好的确保空气连通道的畅通,特别地,外滤筒4的下端延伸到水体较深位置,以隔绝漂浮物进入外滤筒4内,在本生态浮床安装时,少量的漂浮物会进入外滤筒4内,只需将其取出即可;
27.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外滤筒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未示出),以避免安装时漂浮物进入外滤筒4内。
28.如图1所示,种植孔3背离外滤筒4的一端内径大于另一端,且种植孔3内卡接有固定柱8,固定柱8上设置有贯穿孔以对植株6固定,固定柱8可以采用泡沫材质,通过贯穿孔将植株6固定,然后将固定柱8卡在种植孔3内即可(植株6的根系7位于水体内)。
29.优选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过滤介质层5可以是海绵,其能够起到拦截作用,同时也供微生物附着,以更好的对水体中有机物进行分解,具体地,外滤筒4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其内中心处延伸的支撑环9,过滤介质层5下端与支撑环9抵接,这样即使得过滤介质层5的下端也被向上支撑,从而安装更稳定;
30.进一步地,支撑环9内环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内滤筒10,过滤介质层5卡在内滤筒10和外滤筒4之间,通过内滤筒10则使得过滤介质层5更加稳定,且内滤筒10和外滤筒4一样也设置有滤孔,不会阻挡水体穿行。
31.如图2所示,过滤介质层5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单元11,且所有过滤单元11合围成圆形,如本实施中设置了三个过滤单元11,这样能够方便对其进行取出,从而更换新的过滤单元11,以确保过滤介质层5具有正常的拦截且供水体穿行的作用,具体地,过滤单元11的更换周期视水体污染情况而定,一般为7-15d。
3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生态浮床也适合于流动性更好的水体,如沟渠,如图1所示,外滤筒4下端还通过连接索12连接有配重块13,配重块13落到水体底部,能够使得浮板1在水面上静止或移动速度减缓;
33.进一步地,配重块13与外滤筒4之间至少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索12,以使配重块13能够更均衡的对浮板1施加拉力,连接索12与配重块13一端固定连接、配重块13另一端为锥形,锥形端能够扎入水体底部淤泥内,从而起到附着作用。
3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浮板1为方形结构,这样能够在水体上设置多个生态浮床,且所有生态浮床可以相互抵接,从而覆盖更大的水体面积,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水体面积进行了大规模的覆盖,但是由于设置了空气连通道,因此不会对水体内的氧含量造成负面影响,从而确保鱼类养殖正常。
3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