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1822发布日期:2023-03-10 23:5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


背景技术:

2.专利号为:cn201821395320.1且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慧水务系统,包括罐体,罐体内从右到左依次设有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并且在罐体内还设有污泥回流管,罐体的一端设有与兼氧池连通的进水管,罐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在使用时控制箱内的plc及网络传输终端实现对传感器的控制,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功能,以提高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
3.但是由于污水处理时,罐体内容易堆积污渍,需要定期的对罐体内进行彻底的清理操作,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清理操作只能通过罐体上的清掏孔进行,操作非常繁琐且劳动强度非常大,非罐体的清理操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罐体清理不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包括池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池体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兼氧池和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所述池体内设有用于清洗污泥的水管床,所述池体上还分别设有与兼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对应的排污管,所述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启动水管床对池体内壁进行冲洗。
6.为了使得该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能够在液位降低到一定高度时自动开启水管床,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兼氧池和好氧池以及沉淀池内指定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7.具体的,所述水管床包括位于兼氧池内的第一管架,还包括位于好氧池内的第二管架,还包括位于沉淀池内的第三管架,所述池体外侧设有用于向水管床供水的清水进管,所述清水进管分别经连接管与第一管架和第二管架以及第三管架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开关阀。
8.为了使得该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能够起到更好的清洗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架和第二管架以及第三管架均包括用于清洗池体底部的底层冲洗管,还包括用于清洗侧壁的侧壁冲洗管。
9.优选的,所述底层冲洗管呈八字形向外喷水,所述侧壁冲洗管单侧朝向侧壁喷水。
10.为了使得该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便于控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二电磁开关阀,所述排污管连接有排污总管。
11.为了使得该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能够降低污水对沉淀池的冲击,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兼氧池和好氧池之间的侧壁上以及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沉淀池对应的溢流口上设有柔性导流件。
12.为了使得该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能够更均匀的向好氧池内补充氧气,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好氧池内设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设有填料,所述好氧池内还设有气管床,所述气管床上设有多个出气喷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当池体内剩余污水降低到指定高度时,水管床会自动启动,并向池体内壁上喷射高压水体,实现自动对池体内壁的冲洗,避免池体内粘附的污渍过多,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降低池体清理时的繁琐性和难度,为池体的清理提供便捷的清理方式,使得池体清理工作变得简单便捷且高效。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全剖主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剖切俯视示意图。
19.图中:1、池体;101、兼氧池;102、好氧池;103、沉淀池;2、水管床;3、排污管;4、液位传感器;201、第一管架;202、第二管架;203、第三管架;5、清水进管;6、连接管;7、第一电磁开关阀;204、底层冲洗管;205、侧壁冲洗管;8、第二电磁开关阀;9、排污总管;10、溢流口;11、柔性导流件;12、网板;13、填料;14、气管床;15、出气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智慧水务系统,包括池体1和控制系统,所述池体1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兼氧池101和好氧池102以及沉淀池103,所述池体1内设有用于清洗污泥的水管床2,所述池体1上还分别设有与兼氧池101、好氧池102以及沉淀池103对应的排污管3,所述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启动水管床2对池体1内壁进行冲洗。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和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实现水务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在污水处理时,污水首先进入兼氧池101内,在兼氧池101内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或是分解,之后再进入好氧池102和沉淀池103内,实现对污水中的杂质做进一步的处理;
23.当池体1内的污渍堆积过多时,可以使用现有的污泥回流管搭配气提管,实现对污泥的初步处理和外排,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污泥在粘附在池体1壁上,需要定期对池体1做深层次的清理,此时即可把池体1的污水全部向外排出,当池体1内剩余污水降低到指定高度时,水管床2会自动启动,并向池体1内壁上喷射高压水体,实现自动对池体1内壁的冲洗,避免池体1内粘附的污渍过多,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降低池体1清理时的繁琐性
和难度,为池体1的清理提供便捷的清理方式,使得池体1清理工作变得简单便捷且高效,清理出的污水能够通过排污管3直接向外排出,便于同一进行收集清理。
24.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兼氧池101和好氧池102以及沉淀池103内指定高度的液位传感器4;在池体1清理时,液位传感器4安装在预设的高度,能够在液位降低到该位置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及时自动开启水管床2,实现自动清洗池体1的功能。
25.具体的,所述水管床2包括位于兼氧池101内的第一管架201,还包括位于好氧池102内的第二管架202,还包括位于沉淀池103内的第三管架203,所述池体1外侧设有用于向水管床2供水的清水进管5,所述清水进管5分别经连接管6与第一管架201和第二管架202以及第三管架203连通,所述连接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开关阀7;在对池体1进行清理时,第一管架201和第二管架202以及第三管架203分别单独与清水进管5连通,并设置连接管6上设置第一电磁开关阀7,使得池体1清理时,能够单独控制或是同时同步控制,仅需兼氧池101或是好氧池102或是沉淀池103内的水位降低到液位传感器4的位置即可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启动对应的第一电磁开关阀7,实现对对应部位的自动清洗功能。
26.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管架201和第二管架202以及第三管架203均包括用于清洗池体1底部的底层冲洗管204,还包括用于清洗侧壁的侧壁冲洗管205;底层冲洗管204和侧壁冲洗管205同时作业,能够实现对池体1内壁更为全面的清洗工作,起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27.优选的,所述底层冲洗管204呈八字形向外喷水,能够实现对池体1的底部起到更全面的清洗功能,所述侧壁冲洗管205单侧朝向侧壁喷水,即可实现对侧壁的清洗功能,从而完成池体1内壁的清理工作。
28.进一步,所述排污管3上设有第二电磁开关阀8,所述排污管3连接有排污总管9;排污管3的导通或是截断使用第二电磁开关阀8控制,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并且第二电池开关阀使用双路控制,即可手动控制开启,也可根据液位传感器4的信号,实现自动开启,使得池体1的清理工作更加智能化,操作更加便捷。
29.请参阅图3,所述兼氧池101和好氧池102之间的侧壁上以及好氧池102与沉淀池103之间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口10,所述沉淀池103对应的溢流口10上设有柔性导流件11;溢流口10便于污水的流通,而柔性导流件11具体可以为布料或是软胶或是柔性塑料等,柔性导流件11能够在好氧池102内的污水进入沉淀池103内时,有效的降低污水对沉淀池103内的水体的冲击,进一步提高沉淀池103内水体的沉淀效果,避免水体沉淀池103内的水体过于紊乱,进而破坏水体的沉淀层。
30.进一步,所述好氧池102内设有网板12,所述网板12上设有填料13,所述好氧池102内还设有气管床14,所述气管床14上设有多个出气喷头15;气管床14上设置出气喷头15,并且在填料13的辅助下,能够进一步的使氧气更均匀的扩散在水体内,实现更好的供氧效果。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