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8980发布日期:2023-05-15 02:1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装置或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石油、化工、化肥、电力、印染行业等企业的生产污水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或进行回用。絮凝与气浮是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工艺方法。混凝气浮工艺是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与水中难溶物质进行絮凝反应,形成较大的矾花,再通过气浮工艺产生的微小气泡将矾花黏附于气泡表面带离到水面,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现有的混凝气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剂加入时要借助大型的搅拌设备的不断搅拌以达到药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及促进絮凝反应的进程,大型搅拌设备的运用不但增加了污水处理的动力消耗,而且由于搅拌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污水中不同区域的絮凝反应程度不均一,形成的絮体矾花在靠近搅拌棒的位置有被搅碎变小,降低了絮凝处理效果,影响污水的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絮凝效果好、水质净化率高的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在混合区的侧壁连通设置有混凝剂加药装置,混合区的上部与混凝区相连通,混凝区的上部与气浮装置相连通,气浮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溶气区、沉降分离区、净水出水区,溶气区、沉降分离区、净水出水区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溶气区下部设置有溶气释放器,溶气区、沉降分离区上部设置有刮渣机,净水出水区上中部设置有净水出口、下部设置有溶气出水口,溶气出水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增压泵与溶气罐相连通,溶气罐同时与空压机相连通,溶气罐通过管道与溶气释放器相连通;

3、所述的混凝区内部竖直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波浪形折流板,相邻波浪形折流板的波峰与波峰相对、波谷与波谷相对。

4、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形折流板由亲油疏水材料制作而成。

5、本实用新型的排渣口为倒锥形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沉降分离区的长度是溶气区长度的2~4倍。

7、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剂加药装置到混合区的距离小于等于0.5m。

8、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混合区上方设置混凝区,混凝区内设置有波浪形折流板,该设计使得药剂与污水的混凝反应更加均匀,通过污水在波浪形折流板中流速及流动方向的变化增加絮体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大了小絮体成长成大絮体的机会,污水在波浪形折流板中流速与流向变化趋缓,有效避免了机械搅拌过程对形成絮体的破碎影响,同时在溶气区的下方设置有溶气释放器,增压溶气水通过释放器将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从水中释放出来,形成小微气泡,水中的絮体悬浮物黏附在气泡表面,随气泡上浮至水面,由刮渣机予以清除,水质得到净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区(2)的侧壁连通设置有混凝剂加药装置(1),混合区(2)的上部与混凝区(3)相连通,混凝区(3)的上部与气浮装置相连通,气浮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溶气区(5)、沉降分离区(6)、净水出水区(7),溶气区(5)、沉降分离区(6)、净水出水区(7)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3),溶气区(5)下部设置有溶气释放器(14),溶气区(5)、沉降分离区(6)上部设置有刮渣机(4),净水出水区(7)上中部设置有净水出口(8)、下部设置有溶气出水口(9),溶气出水口(9)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增压泵(10)与溶气罐(11)相连通,溶气罐(11)同时与空压机(12)相连通,溶气罐(11)通过管道与溶气释放器(1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浪形折流板(3-1)由亲油疏水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口(13)为倒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分离区(6)的长度是溶气区长度的2~4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剂加药装置(1)到混合区(2)的距离小于等于0.5m。


技术总结
一种污水混凝气浮处理装置,在混合区的侧壁连通设置有混凝剂加药装置,混合区的上部与混凝区相连通,混凝区的上部与气浮装置相连通,气浮装置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溶气区、沉降分离区、净水出水区,溶气区、沉降分离区、净水出水区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溶气区下部设置有溶气释放器,溶气区、沉降分离区上部设置有刮渣机,净水出水区上中部设置有净水出口、下部设置有溶气出水口,溶气出水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增压泵与溶气罐相连通,溶气罐同时与空压机相连通,溶气罐通过管道与溶气释放器相连通,本装置避免了传统机械搅拌的不均匀性导致污水中不同区域的絮凝反应程度不均一,形成的絮体矾花在靠近搅拌棒的位置易于搅碎变小的缺陷,提高了絮凝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涛,沈寒晰,严峰,屈文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