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5786发布日期:2023-01-18 00:1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铬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铬渣指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铬渣露天堆放,受雨雪淋浸,所含的六价铬被溶出渗入地下水或进入河流、湖泊中,污染环境。防止铬渣危害的办法是进行高温处理,消除其毒性,在有还原剂的酸性条件下,或在有碱金属硫化物、硫氢化物的碱性条件下,或在有硫、碳和碳化物存在的高温、缺氧条件下,六价铬都可还原为毒性较小的三价铬。
3.铬渣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压合成铬砖再次利用,具体操作是:先将铬渣投入压合框内,再利用压合板下压铬渣,从而得到铬砖,但取出铬砖的过程比较费劲,需要将压合框用力倒扣或者倒扣后,借助工具敲打压合框,才能释放出铬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可以将铬渣压制成成方正的铬砖,且方便将铬砖脱离压合框。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6.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包括环形输送台、下料机构、压合装置、多个压合框。
7.环形输送台均匀分布有一圈贯穿槽,每个贯穿槽底部设有兜底框,贯穿槽与兜底框内壁的投影完全重合;
8.压合框两端开口设置,其纵截面为u型;
9.压合装置设于下料机构的下游,两者分别架设于不同的贯穿槽顶部,当压合框匹配于兜底框后,下料机构用于给其下方的压合框投入铬渣,压合装置用于将其下方压合框内的铬渣压成铬砖。
10.进一步的,压合框顶部高于环形输送台。
11.进一步的,压合框的端部开口朝向环形输送台中部方向。
12.进一步的,压合装置对应的贯穿槽,其下方设有压合台,压合台顶部用于支撑兜底框。
13.进一步的,兜底框底部设有通槽,用于在通槽处将压合框从兜底框内顶起。
14.进一步的,压合装置下游的其中一段环形输送台侧壁设有缺口。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环形输送台依次将压合框输送至下料机构、压合装置处,分别完成铬渣下料及压合步骤,因为压合框两端、两侧壁均紧贴兜底框内壁,其围成的空间有利于将铬渣压制成方正的铬砖;在压合装置的下游,可以将压合好铬砖的压合框从其兜底框内取出,因为压合框两端开口,很容易将铬砖从压合框内脱离,不再需要将压合框倒扣。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的环形输送台结构图;
17.图2为实施例的压合成型装置俯视图;
18.图3为实施例的压合框结构图;
19.图4为实施例的环形输送台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包括环形输送台1、下料机构2、压合装置3、多个压合框4。
21.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环形输送台1均匀分布有一圈贯穿槽11,每个贯穿槽11底部设有兜底框12,贯穿槽11与兜底框12内壁的投影完全重合,如图3所示,压合框4两端开口设置,其纵截面为u型,压合框4可从贯穿槽11处放置于兜底框12内,且压合框4两端、两侧壁均紧贴兜底框12内壁。
22.具体的,环形输送台1朝一个方向输送时,压合装置3设于下料机构2的下游,且两者分别架设于不同的贯穿槽11顶部,当压合框4匹配于兜底框12后,下料机构2用于给其下方的压合框4投入铬渣,压合装置3用于将其下方压合框4内的铬渣压成铬砖,下料机构2、压合装置3均是本领域内常规装置,附图并未具体展示,比如压合装置3包括液压升降杆和设于其底部的压板,液压升降杆使压板下降至对应的压合框4内,压板与压合框4尺寸匹配,可以将铬渣压制成铬砖。
23.上述方案实施时,在下料机构2上游处,将压合框4放置于贯穿槽11内;环形输送台1依次将压合框4输送至下料机构2、压合装置3处,分别完成铬渣下料及压合步骤;在压合装置3的下游,可以人工将压合好铬砖的压合框4从其兜底框12内取出,或者借助取出组件取出压合框4;因为压合框4两端开口,很容易将铬砖从压合框4内脱离,不再需要将压合框4倒扣。
24.为了便于放置或取出压合框4,压合框4的顶部高于环形输送台1的台面;当借助取出组件取出压合框4时,在兜底框12底部设有通槽121,取出组件包括气动升降杆及连接于其顶部的顶板,气动升降杆升起顶板,顶板穿过通槽121,可以将压合框4从兜底框12内顶起;压合框4顶起后,其中一种将铬砖从压合框4脱离的方式为:控制压合框4顶起的高度,保证铬砖底部不低于环形输送台1的台面,而压合框4底部低于环形输送台1的台面,然后从铬砖的一端人工用力或者借助推动组件推动,就可以是使砖脱离压合框4,之后气动升降杆下降,压合框4因为重力自动落至兜底框12,以备下一次循环。
25.为了便于铬砖从压合框4脱离、从环形输送台1转移出去,压合框4的端部开口朝向环形输送台1中部方向;压合装置3下游的其中一段环形输送台1侧壁设有缺口13。
26.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操作安全性,如图4所示,压合装置3对应的贯穿槽11,其下方设有压合台31,当压合装置3工作时时,压合台31顶部用于支撑兜底框12。
27.上述方案实施时,在下料机构2上游处,将压合框4放置于贯穿槽11内;环形输送台1依次将压合框4输送至下料机构2、压合装置3处,分别完成铬渣下料及压合步骤;在缺口13处的压合框4,利用气动升降杆升起顶板,顶板穿过通槽121进而顶起该压合框4;铬砖高于环形输送台1后,从其一端用力,将铬砖从压合框4内脱离,并将铬砖从缺口13转移出去;气
动升降杆下降,压合框4因为重力自动落至兜底框12,以备下一次循环。
28.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输送台(1)、下料机构(2)、压合装置(3)、多个压合框(4);环形输送台(1)均匀分布有一圈贯穿槽(11),每个贯穿槽(11)底部设有兜底框(12),贯穿槽(11)与兜底框(12)内壁的投影完全重合;压合框(4)两端开口设置,其纵截面为u型;压合装置(3)设于下料机构(2)的下游,两者分别架设于不同的贯穿槽(11)顶部,当压合框(4)匹配于兜底框(12)后,下料机构(2)用于给其下方的压合框(4)投入铬渣,压合装置(3)用于将其下方压合框(4)内的铬渣压成铬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合框(4)顶部高于环形输送台(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合框(4)的端部开口朝向环形输送台(1)中部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合装置(3)对应的贯穿槽(11),其下方设有压合台(31),压合台(31)顶部用于支撑兜底框(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兜底框(12)底部设有通槽(121),用于在通槽(121)处将压合框(4)从兜底框(12)内顶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铬渣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合装置(3)下游的其中一段环形输送台(1)侧壁设有缺口(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铬渣压合成型装置,涉及铬渣处理技术领域,压合成型装置包括环形输送台、下料机构、压合装置、多个压合框。环形输送台均匀分布有一圈贯穿槽,每个贯穿槽底部设有兜底框,贯穿槽与兜底框内壁的投影完全重合;压合框两端开口设置,其纵截面为U型;压合装置设于下料机构的下游,两者分别架设于不同的贯穿槽顶部,当压合框匹配于兜底框后,下料机构用于给其下方的压合框投入铬渣,压合装置用于将其下方压合框内的铬渣压成铬砖。可以将铬渣压制成成方正的铬砖,且方便将铬砖脱离压合框。合框。合框。


技术研发人员:邓亚玲 田志强 周铁梦 梁少强 何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久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3/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