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3147发布日期:2022-12-28 04:2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植物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景观已成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大部分城市区域内的园林景观都配有相应的水域景观以及指定水区,并在其相应的水域种植水生植物。但是毕竟园林景观自身面积非常有限,大部分园林景观的水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甚至有些园林景观的水是静止的、单纯的观赏性水域,水体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导致水下植物表面被丝状藻类附着或漂浮藻类等附着物覆盖,导致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丝状藻类在竞争阳光和营养的同时还会直接缠绕覆盖水草,会使水下植物活力下降甚至直接死亡。水下植物的死亡又会进一步加重水体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3.目前,园林管理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景区内的水下植物进行养护,目前水下植物表面附着物的清洗大都采用工人手持木棍、船桨等工具对水下植物进行敲打的方式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水下植物表面附着物清洗工作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采用依托浮体的绒毛转筒对景观水域的水下植物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提高工作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包括浮体、动力推进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动力推进组件设置于所述浮体的一端,所述清洗组件设置于与所述动力推进组件相对的所述浮体的另一端;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支架、清洗动力装置、清洗传动装置和绒毛转筒,所述清洗支架固设于所述浮体的一端且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可拆卸滑动连接,从而使清洗深度能够根据水深及水下植物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清洗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绒毛转筒传动连接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绒毛转筒包括转筒元件和绒毛元件,所述绒毛元件与所述转筒元件可拆卸连接。该结构可以根据水下植物的种类更换不同绒毛元件,防止损伤水下植物。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绒毛元件包括底板和固设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绳状绒毛,所述绳状绒毛长5~10cm。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绳状绒毛的材质为尼龙、ppt塑胶中的一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元件的长度大于等于1100m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动力装置包括清洗动力源和清洗电机,所述清洗动力源与所述清洗电机电连接,所述清洗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动力源为蓄电池、发电机中的一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推进组件包括汽油机、螺旋桨组件和推进传动支架,所述推进传动支架固设于所述浮体的一端且传动连接于所述汽油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推进传动支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4个等间距水平排列的螺旋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体为尺寸大于1500x1200x200mm的浮阀,且设有至少1条大于等于50mm的加固钢条。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采用依托浮体的绒毛转筒对景观水域的水下植物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洗,清洗深度可调节,并可根据水下植物种类调整绒毛类型,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结构俯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结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推进组件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4.1-浮体;2-清洗支架;3-清洗动力装置;301-清洗动力源;302-清洗电机;4-清洗传动装置;5-转筒元件;6-绒毛元件;7-汽油机;8-螺旋桨组件;9-推进传动支架,10-加固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方法。
27.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9.实施例1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
3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包括浮体1、动力推进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动力推进组件设置于所述浮体1的一端,所述清洗组件设置于与所述动力推进组件相对的所述浮体1的另一端;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支架2、清洗动力装置3、清洗传动装置4和绒毛转筒,所述清洗支架2固设于所述浮体1的一端且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可拆卸滑动连接,所述清洗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1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绒毛转筒传动连接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的动力输出端。
32.其中,所述绒毛转筒包括转筒元件5和绒毛元件6,所述绒毛元件6与所述转筒元件5可拆卸连接。
33.其中,所述绒毛元件6包括底板和固设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绳状绒毛,所述绳状绒毛长5~10cm,且所述绳状绒毛的材质为尼龙材料。
34.其中,所述转筒元件5的长度为1100mm。
35.其中,所述清洗动力装置3包括清洗动力源301和清洗电机302,所述清洗动力源301与所述清洗电机302电连接,所述清洗电机30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传动连接。
36.其中,所述清洗动力源301为蓄电池。
37.其中,所述动力推进组件包括汽油机7、螺旋桨组件8和推进传动支架9,所述推进传动支架9固设于所述浮体1的一端且传动连接于所述汽油机7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螺旋桨组件8与所述推进传动支架9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38.其中,所述螺旋桨组件8包括4个等间距水平排列的螺旋桨。
39.其中,所述浮体1为尺寸1500x1200x200mm的浮阀,且采用宽50mm的不锈钢条10加固进行加固。
40.实施例2
4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
4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植物附着物清洗装置,包括浮体1、动力推进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动力推进组件设置于所述浮体1的一端,所述清洗组件设置于与所述动力推进组件相对的所述浮体1的另一端;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支架2、清洗动力装置3、清洗传动装置4和绒毛转筒,所述清洗支架2固设于所述浮体1的一端且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可拆卸滑动连接,所述清洗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1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绒毛转筒传动连接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的动力输出端。
43.其中,所述绒毛转筒包括转筒元件5和绒毛元件6,所述绒毛元件6与所述转筒元件5可拆卸连接。
44.其中,所述绒毛元件6包括底板和固设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绳状绒毛,所述绳状绒毛长5~10cm,且所述绳状绒毛的材质为尼龙材料。
45.其中,所述转筒元件5的长度为1100mm。
46.其中,所述清洗动力装置3包括清洗动力源301和清洗电机302,所述清洗动力源301与所述清洗电机302电连接,所述清洗电机30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清洗传动装置4传动连接。
47.其中,所述清洗动力源301为发电机,且所述发电机配有48v的减压器。
48.其中,所述动力推进组件包括汽油机7、螺旋桨组件8和推进传动支架9,所述推进传动支架9固设于所述浮体1的一端且传动连接于所述汽油机7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螺旋桨组件8与所述推进传动支架9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49.其中,所述螺旋桨组件8包括4个等间距水平排列的螺旋桨。
50.其中,所述浮体1为尺寸1500x1200x200mm的浮阀,且采用宽50mm的不锈钢条10进行加固。
5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