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8948发布日期:2023-04-20 07:2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具体为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


背景技术:

1、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所有地下水污染修复十分重要,而循环井在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然而目前的大多数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对水中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差,降低了净化后的水质,且在杂质沉底后,不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从而使得循环井内部发生堵塞,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对水中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差,降低了净化后的水质,且在杂质沉底后,不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从而使得循环井内部发生堵塞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包括:

3、循环井本体,所述循环井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井盖,且循环井本体的上方右侧设置有药剂箱,所述药剂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且药剂箱的左下端连接有药剂管道,并且药剂管道的下端左侧俺又喷头;

4、沉淀板,所述循环井本体的内部中端连接有沉淀板,且沉淀板的下方连接有循环井本体内部安装的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循环井本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石英砂,且石英砂的下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

5、进水口,所述循环井本体的左端外侧连接有进水口,且循环井本体的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板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电缆线,且电缆线的中部内侧设置有安装块,并且电缆线的上端内侧安装有收卷组件。

6、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架、衔接杆、衔接块和限位块,收卷架的上端面安装有衔接杆,衔接杆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衔接块,衔接块的下侧安装有限位块。

7、优选的,所述衔接杆与衔接块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杆下端固定连接的收卷架的纵截面为“i”字型。

8、优选的,所述衔接块与井盖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块下端设置的限位块与井盖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药剂管道的纵截面为“l”型,且药剂管道的下端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喷头。

10、优选的,所述沉淀板的纵截面为“u”字型,且沉淀板的下端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孔洞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沉淀板通过连接块与循环井本体构成拆卸结构,且弹簧关于循环井本体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电缆线与安装块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块关于循环井本体的竖直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便于将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从而加快了杂质沉淀的速率,便于除去杂质,从而提高了净化后的水质,且便于对沉淀产生的杂质进行清理,防止循环井内部发生堵塞;

14、1、通过药剂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且药剂管道的下端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喷头,药剂管道和喷头在循环井本体的内部均匀喷洒,使得絮凝剂与地下水充分混合,进而加快了杂质沉淀的速率,便于除去杂质;

15、2、通过沉淀板的纵截面为“u”字型,且沉淀板的下端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孔洞结构,并且沉淀板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和活性炭过滤板,便于进行多次过滤,加强了整体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了净化后的水质;

16、3、通过沉淀板通过连接块与循环井本体构成拆卸结构,,沉淀板与电缆线的作用下与循环井本体内部设置的连接块脱离,起到拆卸的作用,电缆线被收卷架收卷的同时沉淀板向上移动,便于对沉淀产生的杂质进行清理,防止发生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5)包括收卷架(501)、衔接杆(502)、衔接块(503)和限位块(504),收卷架(501)的上端面安装有衔接杆(502),衔接杆(502)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衔接块(503),衔接块(503)的下侧安装有限位块(5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杆(502)与衔接块(503)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杆(502)下端固定连接的收卷架(501)的纵截面为“i”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503)与井盖(2)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块(503)下端设置的限位块(504)与井盖(2)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管道(7)的纵截面为“l”型,且药剂管道(7)的下端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喷头(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9)的纵截面为“u”字型,且沉淀板(9)的下端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孔洞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9)通过连接块(12)与循环井本体(1)构成拆卸结构,且弹簧(11)关于循环井本体(1)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10)与安装块(3)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块(3)关于循环井本体(1)的竖直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包括循环井本体、沉淀板和进水口,所述循环井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井盖,所述药剂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且药剂箱的左下端连接有药剂管道,所述循环井本体的内部中端连接有沉淀板,且沉淀板的下方连接有循环井本体内部安装的连接块,所述循环井本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石英砂,所述循环井本体的左端外侧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板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电缆线。该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循环井,便于将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从而加快了杂质沉淀的速率,便于除去杂质,从而提高了净化后的水质,且便于对沉淀产生的杂质进行清理,防止循环井内部发生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明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