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

文档序号:33603618发布日期:2023-03-24 22: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泥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


背景技术:

2.洗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选一吨煤约需三吨水循环,一般选煤厂循环水可达数千方。在煤泥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使得煤泥水迅速沉降,通常在煤泥浓缩池加入絮凝剂及凝聚剂等药剂。近年来,随着原煤开采深度的加深,以及选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原煤的分选下限降低,使得选煤厂煤泥水中细颗粒比例增大;同时,入选原煤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矸石泥化现象严重,给煤泥水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针对上述问题,选煤厂通常采取提高药剂加入量的办法来促进细煤泥的絮凝和沉降,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由于选煤厂常用的絮凝剂为硫酸盐或氯盐等无机絮凝剂,不但对难沉降煤泥水的处理效果差,且增加了循环水中腐蚀性离子的含量,对选煤厂钢结构腐蚀程度加剧。
3.电絮凝沉降技术采用可溶性阳极,常见的如fe、al等极板材料,外加电压作用于水溶液后,金属阳极氧化溶解生成的金属离子fe
2+
、fe
3+
、al
3+
经一系列水解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后,转化成为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物,然后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作用、网捕卷扫等作用,降低胶体粒子表面电位,使其易于沉降;形成的fe(oh)2和fe(oh)3等氢氧化物可吸附胶体粒子沉降网捕,使水溶液中胶体粒子脱稳聚沉而易于分离。目前,电凝聚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处理食品加工废水、金属切削废乳化液、电镀涂装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及采油废水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电凝聚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强、可变参数宽等特点,针对不用的环境有不同的处理模式、设备和工艺。
4.电凝聚在煤泥水处理领域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已有研究发现,电凝聚装置用于处理选煤厂煤泥水,可使化学絮凝剂的用量降低,并稳定浓缩机工况;处理黏土悬浮液时,颗粒沉降速度提高,煤泥的沥水性改善,上清液澄清度提升显著。然而,电凝聚需要使用电能来运行,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电絮凝处理煤泥水的速率较慢,是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该处理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上手,适合现场操作,可实现精煤回收,煤泥水处理及联产氢气的目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气浮池、电凝聚池和电源,所述电解气浮池与电凝聚池紧挨设置,且电解气浮池和电凝聚池接触面中部开设有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安装有离子膜,所述电解气浮池内安装有第一组合电极,所述电凝聚池内安装有第二组合电极,所述电源的负极与第一组合电极相连,电源的正极与第二组合电极相连,电解气浮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沉物出口,电凝聚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沉物出口。
7.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池顶部和电凝聚池顶部均设置有溢流堰。
8.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池上部设置有入料管。
9.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池上方设置有集气盖,集气盖上设置有气体出口。
10.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电极为石墨平板电极、镍平板电极、锌平板电极、铁平板电极、铝平板电极或铜平板电极的组合,电极板数量为1~10个,相邻两个电极板的间距为2mm~5mm。
11.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电极为铁平板电极、铝平板电极或铁铝合金平板电极的组合,电极板数量为1~10个,相邻两个电极板的间距为2nn~5mm。
12.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电极和第二组合电极之间的间距为5nn~20mm。
13.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池和电凝聚池接触面且位于离子膜的下方设置有过水口。
14.上述的一种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口处设置有水泵。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上手,适合现场操作。
17.2、本实用新型设置电解气浮池和电凝聚池,采用多联产的技术,一方面,通过电解气浮池从煤泥中回收细粒煤,降低后续浓缩沉降的压力,同时,联产回收氢气;另一方面,经电解气浮池处理后的煤泥水进入电凝聚池进行沉降处理,采用电凝聚法处理煤泥水,可实现精煤回收,煤泥水处理及联产氢气的目的。
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电解气浮池;
ꢀꢀꢀꢀꢀꢀꢀꢀꢀ
2—电凝聚池;
ꢀꢀꢀꢀꢀꢀꢀꢀꢀꢀ
3—电源;
22.4—离子膜;
ꢀꢀꢀꢀꢀꢀꢀꢀꢀꢀꢀꢀꢀ
5—第一组合电极;
ꢀꢀꢀꢀꢀꢀ
6—第二组合电极;
23.7—第一沉物出口;
ꢀꢀꢀꢀꢀꢀꢀ
8—第二沉物出口;
ꢀꢀꢀꢀꢀꢀ
9—溢流堰;
24.10—入料管;
ꢀꢀꢀꢀꢀꢀꢀꢀꢀꢀ
11—集气盖;
ꢀꢀꢀꢀꢀꢀꢀꢀꢀꢀ
12—过水口;
25.13—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泥水电凝聚处理器,包括电解气浮池1、电凝聚池2和电源3,所述电解气浮池1与电凝聚池2紧挨设置,且电解气浮池1和电凝聚池2接触面中部开设有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安装有离子膜4,所述电解气浮池1内安装有第一组合电极5,
所述电凝聚池2内安装有第二组合电极6,所述电源3的负极与第一组合电极5相连,电源3的正极与第二组合电极6相连,电解气浮池1底部设置有第一沉物出口7,电凝聚池2底部设置有第二沉物出口8。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气浮池1顶部和电凝聚池2顶部均设置有溢流堰9。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气浮池1上部设置有入料管10。
29.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气浮池1上方设置有集气盖11,集气盖11上设置有气体出口13。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电极5为石墨平板电极、镍平板电极、锌平板电极、铁平板电极、铝平板电极和/或铜平板电极的组合,电极板数量为1~10个,相邻两个电极板的间距为2~5mm。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合电极6为铁平板电极、铝平板电极和/或铁铝合金平板电极的组合,电极板数量为1~10个,相邻两个电极板的间距为2~5mm。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电极5和第二组合电极6之间的间距为5~20mm。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气浮池1和电凝聚池2接触面且位于离子膜4的下方设置有过水口12。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口12处设置有水泵。
35.本实用新型处理器使用时,将待处理的煤泥水与浮选药剂的混合料浆通过入料管10导入电解气浮池1内,打开电解气浮池1和电凝聚池2之间的过水口12,导入的混合料浆通过过水口12进入电凝聚池2内,待电凝聚池2内的混合料浆淹没第二组合电极6,关闭过水口12;打开电源3,向第一组合电极5和第二组合电极6通电,调整电压为5.0v~20.0v,电流为2.0a~20.0a,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从电解气浮池1的溢流堰出口收集精煤,同时通过集气盖11上的气体出口13收集氢气,处理时间为2min~20min,处理结束后关闭电源3;然后打开电解气浮池1底部的第一沉物出口7和电凝聚池2底部的第二沉物出口8,将聚沉的煤泥排出;再打开过水口12,使经过电解气浮池1处理后的煤泥水进入电凝聚池2内,同时向电解气浮池1内导入待处理的煤泥水与浮选药剂的混合料浆,重复处理。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