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器和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7360发布日期:2023-07-07 16:5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阻垢器和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零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垢器和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家用给水管路系统中,由于自来水中含有钙、镁等离子形成的非水溶性沉积物,这些物质在溶解条件发生变化或长期使用时,就会沉积在管路或管路涉水设备元件表面上形成水垢。这种现象将导致管径变小甚至管路堵塞,造成管路爆裂等事故;同时造成末端加热设备热效下降、能源浪费,更为严重的危害人民健康(如结石)。为防止出现类似现象,常用的除垢有三种方式:机械方式--通过工具刮出表面水垢;化学方式--柠檬酸、醋酸、盐酸、活性材料除水垢;物理方式--微电流除水垢。但是机械方式费时费力且去除不干净,化学方式虽然能快速有效去除水垢,但其本身化学元素将对管路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物理方式除垢是目前比较科学有效的健康除垢方式。

2、微电流除水垢即用触媒合金作为防垢滤芯制成的阻垢装置。这类装置的基本设计思路是利用触媒合金可持续向水中释放自由电子的特殊功能,来阻止水中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成垢阴离子与钙、镁等阳离子的聚集,来实现对水体的防垢。现有应用触媒合金的水处理装置,无论触媒合金筒芯采用直孔、螺旋孔、叶片、螺旋叶片、旋转叶片直至粒状或散片结构都需要超多数量单元排列组合来达到阻垢所需求接触面积,从而使整个阻垢通道在设计上过于狭长,对设备安装环境有更大的要求,同时,狭长的通道对水流流速和压力都有消极影响。

3、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阻垢器和管道系统,旨在改善背景技术提到的至少一种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垢器,包括连接体、阻垢壳体和阻垢芯组件,阻垢壳体与连接体连接,阻垢芯组件设置于阻垢壳体内;

4、连接体具有相互隔离的进水道和出水道;

5、阻垢芯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转轴、内阻垢片组、筒形骨架以及外阻垢片组;

6、筒形骨架与阻垢壳体之间围成壳内进水流道,进水道与壳内进水流道连通构成阻垢器进水流道,外阻垢片组设置在壳内进水流道内,外阻垢片组包括多个外阻垢片,多个外阻垢片设置在筒形骨架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外阻垢片上均设置有使水流沿同一螺旋方向流动的多个第一螺旋导流结构;

7、筒形骨架内部空间为壳内出水流道,壳内进水流道远离进水道的一端与壳内出水流道连通;

8、内阻垢片组包括多个内阻垢片,多个内阻垢片设置在转轴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内阻垢片上均设置有使水流沿同一螺旋方向流动的多个第二螺旋导流结构;

9、壳内出水流道靠近连接体的一端与出水道构成阻垢器出水流道;

10、外阻垢片组中含有的多个外阻垢片均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多个外阻垢片的材质不是全部相同,或者外阻垢片组中含有的多个外阻垢片表面镀有金属镀层,多个外阻垢片上的金属镀层材质不是全部相同;和/或,内阻垢片组中含有的多个内阻垢片均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多个内阻垢片的材质不是全部相同,或者内阻垢片组中含有的多个内阻垢片表面镀有金属镀层,多个内阻垢片上的金属镀层材质不是全部相同。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垢芯组件还包括水驱组件,水驱组件设置于阻垢壳体内远离连接体的一端,水驱组件包括水驱壳体和叶轮,水驱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对向的切向进水口,转轴穿过水驱壳体与叶轮的中心连接,切向进水口的进水方向朝向叶轮的叶片;壳内进水流道远离进水道的一端与切向进水口连通。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垢芯组件还包括水驱连接座,水驱组件设置于水驱连接座内;

13、水驱连接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筒形连接体,筒形连接体远离底座的一端与筒形骨架连接,筒形连接体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旋导流结构的螺旋导流方向一致的螺旋导流叶片,筒形连接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位于底座和螺旋导流叶片之间,壳内进水流道通过多个通孔与切向进水口以及筒形骨架远离连接体的一端连通,水驱壳体与底座连接。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阻垢片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一环形板的内边缘与筒形骨架连接,每个第一螺旋导流结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一导流片,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环形板上,第一导流片一端与第一环形板对应第一通孔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倾斜且向远离连接体的一端延伸;

15、和/或,内阻垢片包括第二环形板,第二环形板的内边缘与转轴连接,每个第一螺旋导流结构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二导流片,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环形板上,第二导流片一端与第二环形板对应第二通孔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倾斜且向靠近连接体的一端延伸。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垢芯组件还包括与内阻垢片数量相同的多对限位片,转轴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与多对限位片数量对应的多对限位卡槽,每对限位卡槽由两个槽体组成,每对限位片由两个c形片组成,每一个c形片的内侧以抱合的方式插入一个槽体内从而实现每对限位片夹设住一个第二环形板。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垢芯组件还包括进水件,进水件套设在筒形骨架靠近连接体的一端,位于进水道与壳内进水流道之间,进水件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旋导流结构的螺旋导流方向一致的螺旋导流孔。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垢芯组件还包括出水件,出水件设置于筒形骨架靠近连接体的一端,出水件上设置有多个与壳内出水流道连通的通水孔,每个通水孔均与出水道连通;

19、水驱壳体远离连接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转轴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孔内;出水件远离连接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转轴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孔内。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的孔底设置有第一钢珠,第一钢珠与转轴的端部抵接,第二安装孔的孔底设置有的第二钢珠,第二钢珠与转轴的端部抵接。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体包括阀芯组件、阀壳以及手轮;

22、阀壳与阻垢壳体连接,阀壳具有用于安装阀芯组件的安装口,以及与安装口位置相对的用于与壳内出水流道连通的出水口;

23、阀芯组件的一端穿过安装口安装于阀壳内,另一端伸出阀壳内与手轮的中心连接,阀芯组件位于阀壳内的端部设置有密封件,通过旋拧手轮能实现密封件移动至封堵出水口,且能实现移动至使密封件对出水口的封堵解除。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段管体、第二段管体以及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阻垢器,第一段管体与进水道连通,第二段管体与出水道连通。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垢器,进水从连接体的进水道进入阻垢器内,流经壳内进水流道,在第一螺旋导流结构的导流作用下,呈涡轮旋转进水,水流进入阻垢壳体底部时,折流进入壳内出水流道中,在第二螺旋导流结构的导流作用下,呈涡轮旋转出水,螺旋涡流相当于增加了流道长度,进而增加了与阻垢片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足够效果得到提高。水流在本技术提供的阻垢器内呈涡流态进水和出水,在此过程中,经历内阻垢片和外阻垢片132a两级阻垢处理,可达到充分阻垢的效果;并且,本技术提供的阻垢器的这种结构与现有的阻垢器安装位置不同,本技术的阻垢器可安装在阀门位置与阀门组合,也可以与过滤器、压力表等原件组合而并不需要安装在输水管道内,不存在水流通道狭长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