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9762发布日期:2023-06-29 16:3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沥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水不仅浑浊发臭,还有不少有害物质,其中含有大量的ss(水质中的悬浮物)和cod(化学需氧量)。沥青废水零排放的关键点和难点就在于提高污水中cod的去除率,目前,污水处理厂商大多采用气浮设备(溶气气浮机)来降低cod/bod(生化需氧量)值,气浮设备是由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罐中的空气通过射流装置被带入溶气罐,在一定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气水,送到气浮槽中。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同泵送过来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充分接触,并在缓慢上升过程中吸附在絮集好的悬浮物中,使其密度下降而浮至水面,达到去除ss、油、cod的目的。但是,单独采用上述方式处理污水,很难一次将污水处理至排放标准,需要多次重复处理,使得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沥青污水处理效率较高的污水处理系统。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溶气气浮机、曝气池、沉淀池、鼓风机、第一加药机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连接在污水池的出水口和所述溶气气浮机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输送进所述溶气气浮机,所述溶气气浮机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加药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加药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管道内添加絮凝剂和氢氧化钠;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溶气气浮机的出水口与所述曝气池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预处理过的污水输送进所述曝气池,所述曝气池包括曝气管,所述鼓风机用于向所述曝气管内充入空气,所述曝气管用于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并促使污泥上浮;所述第三管道连接在所述曝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管道用于将所述曝气池内的污泥混合物输送进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用于静置沉淀污泥混合物。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第一管道可将污水池内的污水输送进溶气气浮机,污水在第一管道内输送时,第一加药机构持续向第一管道内添加絮凝剂和氢氧化钠,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可以使污水中的细分散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并进一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还可降低污水的色度和浊度,去除其他溶解性杂质,气浮中加入絮凝剂,能显著提升气浮效率,絮凝剂多为酸性絮凝剂,有其最适合的ph值,当污水的ph值超过最适合ph值时,会引起絮凝体的溶解或破碎,对气浮分离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向污水中添加氢氧化钠可以调节污水的ph值。溶气气浮机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后,水质指标中的cod值与bod值可能无法降至排放标注以下,此时通过第二管道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进曝气池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鼓风机向曝气管内持续充入空气,曝气管可以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并促使污泥上浮,经过曝气池处理过的污水,其水质指标中的cod值与bod值会得到进一步降低,并符合排放标准。然后通过第三管道将曝气池内的污泥混合物输送进沉淀池,污泥混合物在沉淀池沉淀一段时间后,污泥下沉至沉淀池底部,沉淀池的上层为清液,符合排放标准的上层清液可直接排放,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一次将污水处理至排放标准,无需多次重复处理,污水处理效率较高。

5、可选地,本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池和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连接在所述沉淀池的出泥口与所述污泥池的进泥口之间,所述第四管道用于将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泥水混合物输送进污泥池。

6、可选地,本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加药机构,所述第二加药机构连接于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二加药机构用于向所述第四管道内添加聚丙烯酰胺。

7、可选地,所述污泥池的高位处设置有溢流管线,所述溢流管线与所述溶气气浮机连接。

8、可选地,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堰板,所述沉淀池内的上层清液用于通过所述堰板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

9、可选地,本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且另一端用于连接于循环水池。

10、可选地,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用于去除清液中的悬浮物。

11、可选地,本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连接在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曝气池之间,所述第六管道用于将所述第四管道内的泥水混合物输送进所述曝气池。

12、可选地,本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连接在所述污泥池的出泥口与所述第四管道之间,所述第七管道用于将所述污泥池内的污泥输送进所述第四管道内。

13、可选地,本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外运管道,所述外运管道连接于所述第四管道,所述外运管道用于将所述第四管道内的污泥输送至外部。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气气浮机(1)、曝气池(2)、沉淀池(3)、鼓风机(4)、第一加药机构(5)、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和第三管道(83),所述第一管道(81)用于连接在污水池(100)的出水口和所述溶气气浮机(1)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管道(81)用于将所述污水池(100)内的污水输送进所述溶气气浮机(1),所述溶气气浮机(1)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加药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81),所述加药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管道(81)内添加絮凝剂和氢氧化钠;所述第二管道(82)连接在所述溶气气浮机(1)的出水口与所述曝气池(2)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管道(82)用于将预处理过的污水输送进所述曝气池(2),所述曝气池(2)包括曝气管(21),所述鼓风机(4)用于向所述曝气管(21)内充入空气,所述曝气管(21)用于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并促使污泥上浮;所述第三管道(83)连接在所述曝气池(2)的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3)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管道(83)用于将所述曝气管(21)内的污泥混合物输送进所述沉淀池(3),所述沉淀池(3)用于静置沉淀污泥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池(6)和第四管道(84),所述第四管道(84)连接在所述沉淀池(3)的出泥口与所述污泥池(6)的进泥口之间,所述第四管道(84)用于将所述沉淀池(3)底部的泥水混合物输送进污泥池(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药机构(7),所述第二加药机构(7)连接于所述第四管道(84),所述第二加药机构(7)用于向所述第四管道(84)内添加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6)的高位处设置有溢流管线(88),所述溢流管线(88)与所述溶气气浮机(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内设置有堰板(31),所述沉淀池(3)内的上层清液用于通过所述堰板(31)从所述沉淀池(3)的出水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道(85),所述第五管道(8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淀池(3)的出水口,且另一端用于连接于循环水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85)上设置有过滤器(9),所述过滤器(9)用于去除清液中的悬浮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管道(86),所述第六管道(86)连接在所述第四管道(84)与所述曝气池(2)之间,所述第六管道(86)用于将所述第四管道(84)内的泥水混合物输送进所述曝气池(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管道(87),所述第七管道(87)连接在所述污泥池(6)的出泥口与所述第四管道(84)之间,所述第七管道(87)用于将所述污泥池(6)内的污泥输送进所述第四管道(8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运管道(89),所述外运管道(89)连接于所述第四管道(84),所述外运管道(89)用于将所述第四管道(84)内的污泥输送至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溶气气浮机、曝气池、沉淀池、鼓风机、第一加药机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用于将污水池内的污水输送进溶气气浮机,溶气气浮机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加药机构连接于第一管道,加药机构用于向第一管道内添加絮凝剂和氢氧化钠;第二管道用于将预处理过的污水输送进曝气池,曝气池包括曝气管,鼓风机用于向曝气管内充入空气;第三管道连接在曝气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之间,第三管道用于将曝气池内的污泥混合物输送进沉淀池。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一次将污水处理至排放标准,无需多次重复处理,污水处理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余,陈斌荣,董甬涛,习炜昊,练哲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甬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