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体系以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

文档序号:34031417发布日期:2023-05-05 11:3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体系以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体系以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气候变暖导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碳中和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途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以及由于人为因素不断加剧的水污染,给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仍存在能耗高、污泥产量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2、近年来,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微藻可进行生物固碳,并且利用光合作用为菌群提供氧气;同时,细菌的存在增强藻类絮凝能力,可改善纯藻系统收获难的问题。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实现高效固碳和菌藻生物质资源利用等,该技术可促使污水处理由正碳耗能过程转变为负碳可持续过程。但是,目前常见的菌藻共生体系是由小球藻-硝化细菌组成,比如常用的小球藻-传统活性污泥。菌藻间对氨氮的竞争使得细菌硝化作用产生的no2-和no3-不能被微藻及时去除,需要通过反硝化过程或者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来强化总氮的去除。菌藻间的竞争不但增加了处理过程的成本和复杂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藻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体系以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效果有待改进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体系,包括小球藻和自养脱氮活性污泥;

4、所述小球藻和自养脱氮活性污泥的体积比为1:0.2~5。

5、优选的,所述小球藻的藻种为fachb-10小球藻。

6、优选的,所述小球藻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得到:

7、将小球藻接种到bg11培养基,进行培养。

8、优选的,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4~26℃;

9、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

10、优选的,所述培养的光暗周期为12h/12h;

11、所述培养的湿度为40~60%。

12、优选的,所述自养脱氮活性污泥经过配水培养处理,所述配水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13、①将自养脱氮活性污泥静置5~6h,得到上清液和沉淀;

14、②去除上清液,将沉淀与模拟高氨氮污水混合,所述模拟高氨氮污水与去除的上清液的体积比为1:0.8~1.2;

15、③每1~3天重复一次步骤①~②,直至所得上清液的氨氮浓度小于模拟高氨氮污水氨氮浓度的20%,完成配水培养。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污水处理体系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将小球藻和自养脱氮活性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加入待处理污水;

18、搅拌3~5h,然后静置0.5~1.5h,完成污水处理;

19、所述污水处理体系与待处理污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g:0.5~1.5l。

20、优选的,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350rmp。

21、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的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湿度为40~60%。

22、优选的,所述待处理污水为城市污水。

23、本发明结合使用小球藻与自养脱氮活性污泥,能够强化对污水的脱氮处理,而且该系统含有大量反硝化菌,可在夜间进行反硝化过程,实现对总氮浓度的控制。本发明采用的小球藻-自养脱氮活性污泥的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对scod的去除率可高达95.87%,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到91.11%,对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100%,同时出水总氮浓度可控制在12mg/l以下,处理后的污水可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本发明不仅对污染物去除率高,而且微藻通过光合作用为活性污泥提供氧气,减少系统能耗;同时系统中产生的co2可以被微藻利用,实现生物固碳;藻类生物质中富含脂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为生物柴油、动物饲料等提供原材料,该系统可以实现污水的负碳可持续处理。该发明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而且在维持系统稳定性方便极具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球藻和自养脱氮活性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的藻种为fachb-10小球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4~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光暗周期为12h/12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养脱氮活性污泥经过配水培养处理,所述配水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系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350rm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的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湿度为40~6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污水为城市污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体系以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使用小球藻与自养脱氮活性污泥,克服了现有的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效果有待改进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强化对污水的脱氮处理,而且该系统含有大量反硝化菌,可在夜间进行反硝化过程,实现对总氮浓度的控制。本发明采用的小球藻‑自养脱氮活性污泥的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对SCOD的去除率可高达95.87%,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到91.11%,对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100%,同时出水总氮浓度可控制在12mg/L以下,处理后的污水可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红,亓林雪,王梓恒,张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