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5266发布日期:2023-05-31 23:3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治理,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1、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技术是一种针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的技术。其基本思路是将修复液通过一定的注入方式注入受污染的土壤中,使修复液中的化学物质与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2、在现有技术中,注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1)井式注入准备∶根据选择的注入方式,准备相应的注入设备;其中井式注入需要准备井口装置和泵浦等设备,并由工作人员注射角度手动操作与调整;

4、(2)制备修复液:根据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修复液,并按照一定的配比制备修复液。

5、(3)确定注入剂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入的修复液的剂量和注入频率。一般来说,剂量过大可能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剂量过小则难以达到修复效果。

6、(4)注入修复液:将制备好的修复液注入到污染土壤中。具体操作方法根据选择的注入方式而定。注入完毕后,可以进行土壤ph值、温度、含水率等检测以及对修复液的质量控制。

7、(5)监测修复效果:修复液注入后,需要对土壤进行一定的监测,以确定修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监测内容包括土壤ph值、污染物含量等指标。

8、在上述操作步骤的步骤(1)可得知,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工作人员注射角度手动操作与调整的;但是,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的角度和方位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污染物和修复液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方式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位可以使修复液更好地渗透到污染土壤中,并在污染土壤中达到较好的分布效果,提高修复效率;

9、具体来说,注入角度和方位应考虑以下因素:

10、(1)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渗透能力不同,如砂质土壤渗透性较好,黏土质土壤渗透性较差,因此选择注入角度和方位时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对注入液的渗透性影响。

11、(2)修复液性质:修复液的性质也会影响注入角度和方位的选择。例如,有些修复液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注入时需要避免与土壤中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造成二次污染。

12、(3)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注入方式和角度,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13、如果在土壤注入的角度、方位等方面没有严格的驱动作业模式,可能会导致以下技术问题:

14、(1)修复液无法充分渗透:如果注入角度和方位选择不当,修复液可能无法充分渗透到污染土壤中,导致修复效果不佳。

15、(2)二次污染:如果注入液与土壤中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16、(3)修复效率低:如果注入角度和方位选择不当,可能会降低修复液在土壤中的分布效果,导致修复效率低。

17、综上所述,注入角度和方位的选择对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技术规范,选择合适的注入角度和方位,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18、同时,针对上述“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而言: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注入角度和方位的选择也应该因污染物种类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染物和它们在土壤中迁移和转化的特点:

19、(1)石油类污染物:石油类污染物通常具有低挥发性和高黏性,会在土壤中逐渐分散和降解。

20、在注入时,应该选择适当的角度和方位,以使修复液更好地渗透到污染土壤中。

21、(2)重金属类污染物:重金属类污染物通常与土壤颗粒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难以迁移。在注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位,以充分润湿污染土壤表面,并提高修复效率。

22、(3)氯化竖类污染物:氯化竖类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容易从土壤中挥发。在注入时,应该选择角度和方位,以避免污染物挥发,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挥发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3、(4)农药类污染物:农药类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难以降解。在注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位,以充分润湿污染土壤表面,并选择适当的修复液成分和浓度,以提高修复效率。

24、(5)染料类污染物:染料类污染物通常具有强色度和低生物降解性,难以降解。在注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位,以充分润湿污染土壤表面,并选择适当的修复液成分和浓度,以提高修复效率。

25、总之,不同的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方式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选择合适的注入角度和方位,可以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修复成本。

26、为此,提出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液注入装置,包括对土壤污染修复液的注射泵,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出线性自由度,用于驱动并调节所述注射泵的方位,运输至指定位置进行土壤污染修复液的定点注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输出传动自由度,用于调节所述线性自由度的行程起始点相较于行程极限点连线的倾斜度,并确定所述注射泵的土壤污染修复液的注射角度。

4、其中,运载装置用于运输上述的所有装置;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为本整体装置总体性的功能描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还可优选选型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和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机架的内侧壁且呈条状的第二机架,以及输出所述线性自由度的线性模组;所述第二机架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注射泵;所述线性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机架相较于所述第一机架滑动配合。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线性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均为联动的关系,其相互之间为直接驱动模式,最终实现带动多端自由度的联动化驱动,其具体的驱动轨迹、方位及角度等参数;具体的,基于工作人员对上述自由度的行程量选型装配,及上述自由度之间的联动与外部控制器的控制进行实现。

7、同时,作为线性自由度的驱动模式:所述线性模组包括第二动力件,以及包括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与齿条所组成的齿轮齿条组件;所述第二动力件驱动所述齿轮旋转,所述第二动力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架的长边;

8、通过第二动力件驱动齿轮齿条组件生成上述线性自由度,驱动第二动力件带动注射泵进行方位调节;

9、同时,所述运载装置上安装有第三动力件,所述第三动力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水平方位角度。

10、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动力件的驱动及第三动力件的驱动,即让注射泵获得了两个自由度,且分别以转动形式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线性模式进行高度升降,以实现定点精准注射的需求。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驱动模式并不局限于此;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还可优选选型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动力件动力输出端的架体,以及由所述架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的轴向平行于地面,且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所述线性自由度朝向地面的倾斜角度。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三动力件均优选为不同的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系统配合外部控制器的模式,以实现上述元件的指定化驱动,实现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的联动控制,以满足相关驱动及调节作业需求。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上述线性自由度及转动自由度对其所适配的结构部件进行驱动作业的模式;其中,转动驱动的自由度起始输出点可搭配一轴承与外部相对固定的结构进行连接,以实现支撑;线性自由度本身的行程量前后端均设置有一滑块组件,以适配该线性自由度运行导向的平稳性,并规范该线性自由度的运行轨迹满足理论设计需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其相互配合,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输出多端自由度进行配合的形式,实现对修复液注射的精确方位、角度及其高度的调节,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发明既可以解决传统人力注射的低效率与低准确率的技术缺陷,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选择合适的注入角度和方位,可以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修复成本,有效满足实际应用及其实用性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