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消杀系统和水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2182发布日期:2023-07-19 14:1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水循环消杀系统和水质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消杀系统和水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医院医用水检测主要是检测菌落数,衡量水质是否合格的标准也是以菌落数作为指标进行。

2、目前,医院水质检测一般通过第三方进行取样,通过菌落培养等复杂过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判断,往往周期较长,变数较大。

3、以上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医院的水质检测方式存在水质检测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循环消杀系统和水质控制方法,解决了水质检测时间较长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循环消杀系统,包括:循环水管道,其一端与外部的供水系统连通;以及至少一个用水端组件,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自动消杀装置,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水质监测仪,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泵送件,设置在循环水管道上;以及控制装置,与自动消杀装置和水质监测仪电连接;其中,泵送件用于驱动从供水系统连通流入循环水管道的水在循环水管道内循环流动,水质监测仪用于监测循环水管道内水的水质参数信息,并将水质参数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水质参数信息控制自动消杀装置动作以对循环水管道内水进行消毒,以确保从用水端组件取出的水符合医用消毒要求。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循环水管道包括:主干管,一端与供水系统连通连接;以及环形管路,与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接;以及电磁阀,设置在主干管上,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电磁阀的关断。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环形管路采用多边形环或圆环或椭圆形环。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水端组件包括:出水管道,一端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水龙头,设置在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以及控制阀,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控制阀用于控制出水管道的关断。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水循环消杀系统包括多个用水端组件时,多个用水端组件沿环形管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用水端组件能够同时取水。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用水端组件中的一组相邻的两个用水端组件之间的管道与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接。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用水端组件中的其它的相邻的两个用水端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自动消杀装置,和/或至少一个水质监测仪,和/或至少一个泵送件。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包括:数据监控平台,其与至少一个自动消杀装置和至少一个水质监测仪电连接;以及用户端,与数据监控平台通讯连接;其中,通过用户端能够查看数据监控平台监测到的数据信息。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数据监控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水质参数显示模块和水质参数存储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水质监测仪,以获取水质监测仪采集的水质参数信息,并存储到水质参数存储模块中,同时将获取的水质参数信息输出到水质参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质控制方法,水质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控制装置内设定有水质预设阈值,其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水质监测仪采集水质参数信息;

13、步骤二,控制装置判断采集水质参数信息值是否大于水质预设阈值;其中,若采集水质参数信息值大于水质预设阈值,则判断水质不合格,并启动自动消杀装置和泵送件进行水质消毒,若采集水质参数信息值小于等于水质预设阈值,则不采取任何动作;

14、步骤三,通过微生物菌落检测仪监测水质中的菌落数;

15、步骤四,判断菌落数是否超标;其中,若菌落数超标,则判断水质不合格,并启动自动消杀装置和泵送件进行水质消毒。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设置控制装置,利用控制装置实时接收水质参数信息。并根据水质参数信息判断水质是否合格。当水质不合格时,控制装置启动自动消杀装置和泵送件,从而实现了对循环水管道内水的自动化循环杀毒。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第三方进行取样,通过菌落培养等复杂过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判断水质是否合格的判断方式相比,缩短了判断所用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水质检测的效率。同时,通过泵送件泵送循环循环水管道内的水,并且启动自动消杀装置进行消毒。这样提高了现场水质的消毒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采用多边形环或圆环或椭圆形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端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循环消杀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用水端组件时,多个所述用水端组件沿所述环形管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用水端组件能够同时取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用水端组件中的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用水端组件之间的管道与所述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用水端组件中的其它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用水端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自动消杀装置,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水质监测仪,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泵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控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水质参数显示模块和水质参数存储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水质监测仪,以获取所述水质监测仪采集的所述水质参数信息,并存储到所述水质参数存储模块中,同时将获取的所述水质参数信息输出到所述水质参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10.一种水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循环消杀系统,所述控制装置内设定有水质预设阈值,其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循环消杀系统和水质控制方法,水循环消杀系统包括:循环水管道,其一端与外部的供水系统连通;以及至少一个用水端组件,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自动消杀装置,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水质监测仪,与循环水管道连通;以及泵送件,设置在循环水管道上;以及控制装置,与自动消杀装置和水质监测仪电连接。本发明中的水循环消杀系统缩短了判断所用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水质检测的效率。同时,通过泵送件泵送循环循环水管道内的水,并且启动自动消杀装置进行消毒。这样提高了现场水质的消毒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梅磊,闵祥利,李文睿,李国,刘世宣,王冲,刘念,薛宇,邓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