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净化复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0973发布日期:2023-06-29 12:3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水体净化复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净化复氧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水体净化复氧机,尤其是应用在大型养殖池中的水体净化复氧机,大多是固定位置安装在池底,通过增氧泵给水体内增氧,但这种传统的水体净化复氧机的增氧效果较差,增氧范围较小,由于传统的水体净化复氧机拆装不方便,造成维修困难,同时在清洗养殖池和打捞养殖水产时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净化复氧机,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增氧效果好、增氧范围大的优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净化复氧机,包括固定支脚、连接架、浮台和湍流增氧机,所述固定支脚固定在水体底部,所述连接架与固定支脚活动连接,所述浮台套接在连接架上部浮在水体上,所述湍流增氧机连接在连接架中部浸没在水体里,湍流增氧机包括排灌阀和蓄氧罩,所述蓄氧罩上设有排气孔、进气孔和进水孔,蓄氧罩内设有蓄氧腔,所述蓄氧腔内设有进气管和泄水管,所述排灌阀安装在排气口上,排灌阀包括下阀盖和上阀体,所述下阀盖包括一个弹性橡胶片、下凹腔和盖体,所述上阀体包括进气口、排气口和连接环,所述盖体上端与连接环相连接,所述弹性橡胶片固定在盖体和连接环之间,弹性橡胶片与进气口间歇密封配合,所述下凹腔位于弹性橡胶片和盖体下壁之间,盖体上设有充气口和排水口,所述充气口一端连接进气管,充气口另一端连通下凹腔,所述排水口一端连通下凹腔,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泄水管,所述连接环上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位于进气口外侧周边,排气槽下端与弹性橡胶片连接,排气槽上端与蓄氧腔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孔相连,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充气口,进气管还设有悬空进气口,所述悬空进气口与充气口以及进气孔形成三通,所述泄水管一端与进水孔相连,泄水管另一端连接排水口,泄水管还设有悬空排水口,所述悬空排水口与排水口以及进水孔形成三通,悬空进气口的高度高于悬空排水口。

3、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架通过固定支脚固定在养殖池水体底部,再通过浮台套接在连接架上部,随着水体水位的升降,浮台在浮力的作用下可沿连接架上下移动,而湍流增氧机浸没在水体里,通过软管将蓄氧罩上的进气孔连接到气泵上,实现气泵持续往蓄氧腔内注入空气,由于蓄氧罩上的排气孔内装有排灌阀,初始状态下,在水体压力的作用下,蓄氧腔以及排灌阀的下凹腔内均充满水体,此时排灌阀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气泵持续对进气孔内注入空气,再通过进气管经由悬空进气口进入蓄氧腔,使蓄氧腔内注入越来越多的空气,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使蓄氧腔内的水位逐渐下降,直至水位下降到高度低于悬空进气口的悬空排水口位置时,在水体压力的作用下,以及充气口连接着的进气管的压力作用下,使得原来处于排灌阀下凹腔内以及泄水管内的水体,由悬空排水口迅速向下流到蓄氧腔内,而在排灌阀下凹腔内的水体,迅速排出的过程中,排灌阀下凹腔内压力迅速降低,此时弹性橡胶片的上方水体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陷到盖体的下壁上脱离与进气口的密封配合,排灌阀瞬间被打开,增氧腔内的空气由上阀体的连接环上的排气槽进入进气口,再由排气口排出,这种瞬间排出大量空气在水体里形成向上流动的湍流,这种湍流能够给水体内增加大量的氧气,同时还能向四周荡漾出波浪,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来进一步增加水体含氧量,而当蓄氧腔内空气排出后,通过蓄氧罩上的进水孔连通泄水管,再通过排水口,使排灌阀下凹腔内重新注满水体,使得弹性橡胶片重新回复到与进气口的密封配合状态,进入下一次蓄氧腔内逐渐增加空气的过程。

4、进一步的,所述湍流增氧机包括四个排灌阀和一个蓄氧罩,所述蓄氧罩上设有四个排气孔、一个进气孔和一个进水孔,设置四个排气孔配合四个排灌阀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增氧效率,同时也能增加水体净化复氧机在水体中的整体稳定性。

5、进一步的,浮台包括四个充气浮块和中间连接块,所述中间连接块与连接架相套接,所述四个充气浮块均匀分布连接在中间连接块四周,相邻两个充气浮块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下方对应排气孔的位置,通过四个充气浮块可方便调节整个浮台的浮力,相邻两个充气浮块之间设置间隔并对应排气孔的位置,可以使排气孔内排出的湍流气泡不会被浮块破坏,影响增氧效果。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方形内管和螺纹外管,所述方形内管下端与固定支脚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外管套接在方形内管外侧,螺纹外管由多段螺纹外管螺纹连接组成,螺纹外管上端与浮台下端螺纹连接,螺纹外管下端与湍流增氧机上端螺纹连接,通过方形内管和多段式螺纹外管的结构,可以方便调节湍流增氧机的浸没深度,以及应对不同水深的时,保持浮台浮出水面的目的,也是为了拆装方便和维修方便。

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净化复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脚(1)、连接架(2)、浮台(3)和湍流增氧机(4),所述固定支脚(1)固定在水体底部,所述连接架(2)与固定支脚(1)活动连接,所述浮台(3)套接在连接架(2)上部浮在水体上,所述湍流增氧机(4)连接在连接架(2)中部浸没在水体里,湍流增氧机(4)包括排灌阀(5)和蓄氧罩(6),所述蓄氧罩(6)上设有排气孔(61)、进气孔(62)和进水孔(63),蓄氧罩(6)内设有蓄氧腔(64),所述蓄氧腔(64)内设有进气管(65)和泄水管(66),所述排灌阀(5)安装在排气口(61)上,排灌阀(5)包括下阀盖(51)和上阀体(52),所述下阀盖(51)包括一个弹性橡胶片(511)、下凹腔(512)和盖体(513),所述上阀体(52)包括进气口(521)、排气口(522)和连接环(523),所述盖体(513)上端与连接环(523)相连接,所述弹性橡胶片(511)固定在盖体(513)和连接环(523)之间,弹性橡胶片(511)与进气口(521)间歇密封配合,所述下凹腔(512)位于弹性橡胶片(511)和盖体(513)下壁之间,盖体(513)上设有充气口(514)和排水口(515),所述充气口(514)一端连接进气管(65),充气口(514)另一端连通下凹腔(512),所述排水口(515)一端连通下凹腔(512),排水口(515)另一端连接泄水管(66),所述连接环(523)上设有排气槽(524),所述排气槽(524)位于进气口(521)外侧周边,排气槽(524)下端与弹性橡胶片(511)连接,排气槽(524)上端与蓄氧腔(64)连通,所述进气管(65)一端与进气孔(62)相连,进气管(65)另一端连接充气口(514),进气管(65)还设有悬空进气口(67),所述悬空进气口(67)与充气口(514)以及进气孔(62)形成三通,所述泄水管(66)一端与进水孔(63)相连,泄水管(66)另一端连接排水口(515),泄水管(66)还设有悬空排水口(68),所述悬空排水口(68)与排水口(515)以及进水孔(63)形成三通,悬空进气口(67)的高度高于悬空排水口(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复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增氧机(4)包括四个排灌阀(5)和一个蓄氧罩(6),所述蓄氧罩(6)上设有四个排气孔(61)、一个进气孔(62)和一个进水孔(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净化复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3)包括四个充气浮块(31)和中间连接块(32),所述中间连接块(32)与连接架(2)相套接,所述四个充气浮块(31)均匀分布连接在中间连接块(32)四周,相邻两个充气浮块(31)之间设有间隔(33),所述间隔(33)下方对应排气孔(6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复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包括方形内管(21)和螺纹外管(22),所述方形内管(21)下端与固定支脚(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外管(22)套接在方形内管(21)外侧,螺纹外管(22)由多段螺纹外管(22)螺纹连接组成,螺纹外管(22)上端与浮台(3)下端螺纹连接,螺纹外管(22)下端与湍流增氧机(4)上端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水体净化复氧机,包括固定支脚、连接架、浮台和湍流增氧机,湍流增氧机包括排灌阀和蓄氧罩,所述蓄氧罩上设有排气孔、进气孔和进水孔,蓄氧罩内设有蓄氧腔,排灌阀安装在排气口上,排灌阀包括下阀盖和上阀体,下阀盖包括一个弹性橡胶片、下凹腔和盖体,上阀体包括进气口、排气口和连接环,盖体上设有充气口和排水口,充气口一端连接进气管,充气口另一端连通下凹腔,排水口一端连通下凹腔,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泄水管,连接环上设有排气槽,排气槽位于进气口外侧周边,排气槽下端与弹性橡胶片连接,排气槽上端与蓄氧腔连通,悬空进气口与充气口以及进气孔形成三通,悬空排水口与排水口以及进水孔形成三通,悬空进气口的高度高于悬空排水口。

技术研发人员:汪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