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1652发布日期:2023-07-20 02:0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更涉及地下水的污染阻断修复,具体为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


背景技术:

1、地表以下的底层复杂,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及其缓慢,因此在随着生活、工业污水等的排放影响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而地下水的污染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复原,因此为了减缓甚至彻底消除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在消除污染源的同时需要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及时的阻断修复,避免污染范围扩大并及时的进行污染治理;

2、在现有技术背景下,常规的地下水阻断修复,在进行工作时一般的是直接将受污染的地下水周围建造物理屏障进行屏蔽,或在受污染地下水下游进行拦截过滤后进行处理,甚至进行抽出后过滤净化;

3、而上述治疗方式成本大,需求人力物力大,另外还有在原位进行处理的方法,其是指在原有受污染位置进行药物的向下渗透,对污染地下水进行中和降解或对土壤进行改性等方法;

4、在实现上述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的阻断修复作业过程中,需要采用滴加设备进行药液的滴加,从而避免浓度过高的药液大批量进入地下影响修复作业,但现有的滴加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5、一般的滴加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只能够在单一场景进行使用,如地面、土壤、下探等作业,无法满足在不同场景均能够进行使用;

6、在进行滴加作业时,不利于维持滴加速率,影响修复质量;

7、不能够维持下伸的稳定性,不利于避免药液外渗,影响修复效率;

8、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滴加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其中现有问题包括使用环境单一,不利于维持滴加速率,不利于避免药液外渗,影响修复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前侧安装有能够万向转动的电动轮,且壳体的底部后侧安装有辅助轮;

4、药槽,所述药槽呈对应开设在壳体的前侧顶部,所述药槽的内侧底部向上凸出设置有凸筒;

5、其中,所述凸筒的内部穿插有第一气管,且凸筒的底端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气管的末端与第一吹气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吹气装置呈卡合安装在壳体的前侧底部;

6、滴加槽,所述滴加槽开设在壳体的后侧,所述滴加槽的底部连接滴加孔,所述滴加槽的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侧中部连接有压板;

7、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在隔板的外侧,所述主动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滴加槽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安装有啮合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啮合轮与压板之间啮合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前侧安装有第二吹气装置,所述第二吹气装置的输出端穿出盖板的顶部;

8、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中控系统,所述壳体的边侧呈对称开设有置物槽;

9、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呈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侧安装有气囊;

10、下伸杆,所述下伸杆呈对应插接在滴加槽的内侧,所述下伸杆的外侧呈等间距设置有齿块,所述下伸杆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气管和滴加管,所述滴加管关于第二气管对称设置有3根;

11、底筒,所述底筒呈对应连接在下伸杆的底部,所述底筒的内侧呈转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底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块的顶端呈等角度设置有弧板,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外侧向内凹陷设置有内槽。

12、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药槽的内侧底部呈锥形结构,所述药槽的内侧呈等角度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通过弹簧伸缩连接在药槽的内侧,其中挤压块的顶部表面呈倾斜结构。

13、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凸筒的顶部呈等间距开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气管的顶端呈凸出凸筒的顶部设置。

14、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的外侧通过卡块与壳体之间滑动连接,且第一吹气装置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卡扣用于与壳体之间限位。

15、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滴加槽通过连接通道与凸筒之间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呈倾斜向滴加槽设置,所述滴加槽的底部与贯通在壳体的底部的滴加孔之间连通。

16、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呈垂直固定安装在滴加槽的内侧,所述隔板的内侧与压板之间呈对应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外侧面与下伸杆的外侧面均呈等间距设置有齿块。

17、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边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盖板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固定在滴加槽内侧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盖板通过固定栓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

18、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下伸杆与滴加孔之间紧密贴合,所述下伸杆的顶部呈固定杆安装有连接杆,所述下伸杆通过连接杆首尾螺丝固定连接。

19、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管的顶端面位置高度高于滴加管的顶端面位置高度,所述滴加管的顶端面位置高度不高于下伸杆的顶端面位置高度,所述第二气管和滴加管的底端外侧呈卡合安装有密封圈。

20、本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在底筒的底部外侧呈等角度开设,所述底筒通过密封轴承与转动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顶面呈等间距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内槽。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能够在地面、水面行驶使用,且能够进行土壤下伸深度滴加使用,便于维持恒压,维持滴加速率,避免药液外渗,能够提高地下水污染治理质量和效率;

22、1.本方案中设置有电动轮、辅助轮和气囊,通过电动轮和辅助轮便于该装置进行移动,且通过气囊进行充气,能够使得该装置在水面进行漂浮移动,通过改动电动轮,即可进行调节使用,便于在不同位置场景使用;

23、2.本方案中设置有药槽、凸筒、第一气管和第一吹气装置,药液桶的开口通过倒置与凸筒之间密封连接,使得凸筒顶端进入到药桶的内部,能够使得药液通过进液口进入凸筒,且通过第一吹气装置能够对第一气管进行鼓气,便于对药桶内部进行充压,便于维持压强,维持滴加速率;

24、3.本方案中设置有滴加孔、下伸杆、压板和主动轮,通过滴加孔对下伸杆进行穿插,便于下伸杆下伸,且通过主动轮对啮合轮驱动,便于对齿块和压板驱动对下伸杆下压;

25、4.本方案中设置有底筒、转动块、第二气管和第二吹气装置,通过第二吹气装置对第二气管进行鼓气,便于通过第二气管对转动块顶部的弧板吹动,使得转动块在底筒的内侧转动,且转动块的外侧开设有内槽,能够辅助下伸杆快速下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槽(4)的内侧底部呈锥形结构,所述药槽(4)的内侧呈等角度设置有挤压块(5),所述挤压块(5)通过弹簧伸缩连接在药槽(4)的内侧,其中挤压块(5)的顶部表面呈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筒(6)的顶部呈等间距开设有进液口(7),所述第一气管(8)的顶端呈凸出凸筒(6)的顶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装置(10)的外侧通过卡块(11)与壳体(1)之间滑动连接,且第一吹气装置(10)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卡扣(12)用于与壳体(1)之间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加槽(13)通过连接通道(9)与凸筒(6)之间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9)呈倾斜向滴加槽(13)设置,所述滴加槽(13)的底部与贯通在壳体(1)的底部的滴加孔(14)之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呈垂直固定安装在滴加槽(13)的内侧,所述隔板(15)的内侧与压板(16)之间呈对应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6)的外侧面与下伸杆(30)的外侧面均呈等间距设置有齿块(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8)的边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盖板(18)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固定在滴加槽(13)内侧面的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顶部设置有弹簧(22),所述盖板(18)通过固定栓(23)与固定块(21)之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伸杆(30)与滴加孔(14)之间紧密贴合,所述下伸杆(30)的顶部呈固定杆安装有连接杆(35),所述下伸杆(30)通过连接杆(35)首尾螺丝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32)的顶端面位置高度高于滴加管(33)的顶端面位置高度,所述滴加管(33)的顶端面位置高度不高于下伸杆(30)的顶端面位置高度,所述第二气管(32)和滴加管(33)的底端外侧呈卡合安装有密封圈(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7)在底筒(36)的底部外侧呈等角度开设,所述底筒(36)通过密封轴承(38)与转动块(39)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39)的顶面呈等间距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内槽(4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包括:壳体、药槽和滴加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前侧安装有能够万向转动的电动轮,且壳体的底部后侧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药槽呈对应开设在壳体的前侧顶部,所述药槽的内侧底部向上凸出设置有凸筒,所述凸筒的内部穿插有第一气管,且凸筒的底端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气管的末端与第一吹气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吹气装置呈卡合安装在壳体的前侧底部;所述滴加槽开设在壳体的后侧。该能够下伸作业的地下水污染阻断修复用滴加装置,能够在地面、水面行驶使用,且能够进行土壤下伸深度滴加使用,便于维持恒压,维持滴加速率,避免药液外渗,能够提高地下水污染治理质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磊娜,张宇,王向华,李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